夏之秋(1912年2月27日—1993年5月12日),原名夏漢興,中國音樂家、作曲家,中央音樂學院管弦樂教授,曾創作抗戰歌曲《歌八百壯士》等。

生平

1912年2月27日他出生於武漢漢口三署街,父夏博琴祖籍湖北孝感,在漢口聖約翰小學教書,同時擔任聖約翰教堂琴師,為他取名夏漢興以紀念中華民國取代滿清。他3歲時母親因病去世,5歲隨父親的學習風琴,8歲時開始吹小號。1926年夏漢興入讀武昌文華中學,參加了學校的校銅管樂隊,期間學會了其他的一些管樂器。[1][2]

1931年其父親因傷寒去世,當時夏漢興正在讀高二,在學校覓得校管樂隊教員一職謀生。1932年考入華中大學物理系,1934年受當時他的英文老師沈祖榮指引決定報考音樂學院,1936年由欣賞他音樂才能的周小燕之父周蒼柏出資500元、與周小燕一起入讀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師從黃自蕭友梅吳伯超李惟寧,曾與黃一起成立上海管弦樂團[1][2]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夏之秋中斷學業,返回武漢參加抗敵工作團,任其中的音樂組組長,並改名夏之秋以銘記國家的「生死存亡之秋」。同年10月在《大公報》上讀到光未然的《抗日合唱》,有感於此用這首詩作的最後一句為名譜成《最後的勝利是我們的》,大受歡迎。不久之後他又創作了以受桂濤聲詩作《歌八百壯士》啓發、以「八百壯士」為主題的《歌八百壯士》,經周小燕演唱後傳遍國內各地。[1][2]

1938年夏,夏之秋成立了武漢合唱團,9月份前往香港宣傳抗日。之前還經何偉會見董必武,受到其支持。在香港和澳門,他分別創作了《思鄉曲》和《贈寒衣予負傷將士》。12月中旬抵達新加坡,見到「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組織者陳嘉庚,並且在當地舉辦了數場公演。次年5月開始,他們在馬來西亞各地巡演一年,籌得叻幣200多萬,其中大部分都又捐給籌賑會。[1][2]

1940年6月他沿滇緬公路搭運輸車回國,受聘於國民黨中央訓練團,在重慶訓練由60名戰時兒童保育院孤兒組成的軍樂隊。此外他還兼任重慶國立音樂院(今中央音樂學院)和其他幾個合唱團的指揮,亦在陶行知育才學校任課,小提琴家楊秉孫、作曲家杜鳴心、指揮家嚴良堃就是他這段時間內教出的學生。1942年起夏之秋先後在湖北教育學院音樂系、國立音樂院作曲系、國立湖北師範學院音樂系擔任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在中南文藝學院音樂系擔任副主任,在中南音樂專科學校擔任副校長。1954年開始成爲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的銅管樂教授直到逝世。1993年5月12日他在北京逝世。[2][1]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夏之秋:一位音乐家的传奇人生. 上海文聯. 2013-02-27 [2016-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7). 
  2. ^ 2.0 2.1 2.2 2.3 2.4 方輝盛、文有仁. 《歌八百壮士》作曲者夏之秋. 炎黃春秋. 2002 [2016-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