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聲杜鵑
四聲杜鵑(學名:Cuculus micropterus)為杜鵑科杜鵑屬的鳥類,俗名快快割麥、光棍好過、豌豆八哥、關公好哭、得罪家婆。分佈於 印度次大陸 和 東南亞。 它的分佈範圍從 印度、孟加拉國、不丹、尼泊爾 和 斯里蘭卡 東至 印度尼西亞,北至 中國 和 俄羅斯。它是一種孤僻且害羞的鳥類,生活在海拔 3,600米(11,800英尺)以下的森林和開闊林地中。
四聲杜鵑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鳥綱 Aves |
目: | 鵑形目 Cuculiformes |
科: | 杜鵑科 Cuculidae |
屬: | 杜鵑屬 Cuculus |
種: | 四聲杜鵑 C. micropterus
|
二名法 | |
Cuculus micropterus (Gould)[2]
| |
描述
這是一種中等大小的杜鵑,兩性相似。其上部為灰色,而腹部則有寬闊的黑色橫紋。尾巴帶有橫紋,末端有一條寬闊的深色帶和白色尾尖。幼鳥的頭頂、下巴和喉部有白色標記,與深色的臉部形成對比。幼鳥顏色較棕,頭部和翅膀羽毛的末端有寬闊的白色尖端。眼圈呈灰色至黃色(這一特徵與 普通鷹鵑 共享)。虹膜顏色從淺棕色到紅色不等。雌鳥與雄鳥不同,喉部顏色稍淺灰,胸部和尾巴帶有更多的棕色。腹部的橫紋比雄鳥的窄。雛鳥的嘴巴內部為橙紅色,嘴裂邊緣呈黃色。[3]
其叫聲響亮,包含四個音符。這些音符被記錄為"orange-pekoe", "bo-ko-ta-ko", "crossword puzzle" 或 "one more bottle"。在印度北部,繁殖季節中每2 km2(0.77 sq mi)就估計有一隻鳴聲的鳥。[3]
它們以毛毛蟲和其他昆蟲為食,有時也吃水果。[3] 它們通常在樹冠上層拾取昆蟲,有時會進行空中掠食飛行的白蟻,或偶爾在接近地面的地方懸停。[4]
分類與系統學
一般認為存在兩個亞種。指名亞種分佈於大部分的亞洲大陸地區,而斯穆勒(1845)描述的小而深色的亞種concretus,則見於馬來半島、爪哇、蘇門答臘和婆羅洲。分佈於阿穆爾地區的鳥類體型較大,斯文豪在中國北部描述了一種亞種為Cuculus michieanus,而沃爾特·科爾茲則在印度東北部描述了一種亞種為fatidicus。[3]
亞種
分佈與棲地
該物種在亞洲廣泛分佈,從 印度次大陸 向東延伸至 東南亞。北抵前蘇聯、東到日本、向南抵馬來群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東北至甘肅以南各地、西至雲南邊境、海南等地,[2] 其首選的棲地是落葉林和常綠林,但也出現在花園地區和茂密的灌木叢中。[3]
印度的部分族群在冬季遷徙南下,儘管在南部地區也有繁殖群落,[6] 夜間或在燈塔處記錄到的標本也證實了這一點。[3] 在俄羅斯阿穆爾地區的族群是遷徙性的。[7]
行為與生態
四聲杜鵑是巢寄生動物。在俄羅斯,雌鳥在繁殖季節會與特定的雄鳥配對。雄鳥轉移寄主對巢的注意力,為雌鳥提供下蛋的時間。[7] 它通常在 黑卷尾 和 鴉科鳥類的巢中產下一枚蛋。在俄羅斯,紅尾伯勞 也被記錄為寄主。雌鳥在產蛋前會先移除並吃掉寄主巢中的一顆蛋。繁殖季節在中國北部為5月至7月,印度為3月至8月,緬甸為1月至6月,馬來半島為1月至8月。[3]
寄主種類包括阿穆爾地區的紅尾伯勞(Lanius cristatus)、中國的大卷尾和Pica cyanea。在印度,它們被發現由黑卷尾和 灰卷尾 餵食。其他記錄的寄主包括 黑頭黃鸝, [8] 紋背捕蛛鳥, 黑黃闊嘴鳥(Eurylaimus ochromalus) 和大盤尾(Dicrurus paradiseus).[3]
杜鵑的蛋在12天內孵化,而在阿穆爾地區的紅尾伯勞蛋需要15天。第三或第四天,幼鳥在受到觸摸時會彎曲背部並將其他蛋或雛鳥推出巢外。這種本能在很快之後便消失。[7]
文化中的角色
其響亮的叫聲引發了許多文化解釋。在孟加拉語中,它被解釋為「বউ কথা কও (bou-kotha-kao)」,意為「新娘,請說話」。在北阿坎德邦和尼泊爾,它被表達為「kafal pako」,意指「kafal果實(Myrica esculenta)成熟了」,通常在5月到6月間叫聲增加的時候。它在馬拉雅拉姆語中被稱為「Vishupakshi」,其叫聲被解釋為「Kallan chakkayittu」,意為「小偷偷走了菠蘿蜜」。各地區間幾乎沒有變化。在印度的康格拉谷地,其叫聲被解釋為已故牧羊人的靈魂在說「我的羊在哪裡」。[3][9] 在中國,叫聲被各種方式解釋為「不如歸去」、「光棍好苦」、「光棍好過」、「家婆打我」、「滑哥煲粥」、「豌豆八哥」、「豌豆包穀」、「快快割麥」、「阿公阿婆,割麥插禾」。[來源請求] Soliga人用「ke:ta satto, makka ketto」的解釋來表示「克塔(一個人的名字)死了,他的兒子哭了」。[10] 在越南,它的叫聲被解釋為「bắt cô trói cột」(字面意思為:「抓住女人,綁在柱子上」),源於可能起源於芒族的傳說。
聲音
參考文獻
- ^ Cuculus micropter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2. [26 November 2013].
- ^ 2.0 2.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四声杜鹃.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Payne, RB. The Cuckoo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25, 101, 492–494. ISBN 978-0-19-850213-5.
- ^ Narayan, Goutam; Rosalind, Lima. Hovering: an unrecorded behaviour in the Indian Cuckoo Cuculus micropterus.. J. Bombay Nat. Hist. Soc. 1991, 88 (3): 454.
-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四声杜鹃指名亚种.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Prasad, JN; Jayanth, MS. A record on Indian Cuckoo breeding in Bandipur, Karnataka.. Newsletter for Birdwatchers. 1993, 33 (3): 45.
- ^ 7.0 7.1 7.2 Neufeldt, I. Life history of the Indian Cuckoo Cuculus micropterus micropterus (Gould) in the Soviet Union.. J. Bombay Nat. Hist. Soc. 1966, 63 (2): 399–419.
- ^ Phillips, WWA. The Indian Cuckoo - Cuculus micropterus micropterus - in Ceylon.. J. Bombay Nat. Hist. Soc. 1952, 51 (1): 274–275.
- ^ Whistler, H. The birds of the Kangra District, Punjab. Part 2.. Ibis. 1926,. 2 (12th Series): 724–83. doi:10.1111/j.1474-919X.1926.tb05635.x.
- ^ Agnihotri, Samira; Si, Aung. Solega ethno-ornithology. Journal of Ethnobiology. 2012, 32 (2): 185–211. S2CID 145470323. doi:10.2993/0278-0771-32.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