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羅·舒爾茨-博伊森

海因茨·哈羅·馬克斯·威廉·格奧爾格·舒爾茨-博伊森(Heinz Harro Max Wilhelm Georg Schulze-Boysen,1909年9月2日—1942年12月22日) 是一位德國左翼政治評論家,後在二戰期間擔任過德國空軍軍官。

哈羅·舒爾茨-博伊森

舒爾茨-博伊森自幼成長在物質條件富足的家庭里,有兩個同胞兄弟姐妹,還有一個有貴族背景的大家庭。他在海因里希·馮·克萊斯特文理中學(Heinrich-von-Kleist Gymnasium)完成了早期學業,亦曾在瑞典度過過幾個夏天,他後來在弗萊堡大學完成了一門政治科學課程的一部分學業,之後便在1929年11月移居柏林,前往柏林洪堡大學攻讀法學。在柏林洪堡大學期間,他成了一個反納粹主義者。1931年遊歷法國後,他轉而支持左翼。回國後,他成了為左傾政治雜誌《對手》(Der Gegner)撰稿的政治評論家。1932年5月,他成為雜誌社總負責人,但該雜誌社於1933年2月就被蓋世太保關停了。

1933年5月,舒爾茨-博伊森接受了飛行員訓練,開始在航空部工作。西班牙內戰期間,舒爾茨-博伊森開始從航空部搜集關於德國國防軍參戰細節的文件。在他的安排下,德國記者、共產黨人、抵抗組織成員吉澤拉·馮·珀爾尼茨(Gisela von Pöllnitz)將機密文件轉交給了蘇聯大使館。在航空部內獲得晉升的同時,舒爾茨-博伊森也在繼續搜集情報。

就在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前後,舒爾茨-博伊森結識了另一個政治派系的領袖阿維德·哈納克(Arvid Harnack),二人隨後開始合作。他們開始與蘇聯情報機構合作[1]。1942年8月,蘇聯情報機構不小心將諜報網絡成員的姓名、地址泄露給了德國無線電防禦部隊(Funkabwehr/ Radio Defense Corps)[1],導致很多諜報網絡成員被捕,舒爾茨-博伊森也未能倖免,他於8月31日被捕,於當年晚些時候被處決。[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