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窟
此西方論述以部分區域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
吳哥窟[2](高棉語:ប្រាសាទអង្គរវត្ត praasaat ʾAngkɔɔ Vŏət[註 1]),是小吳哥城內的主要神廟建築群,位於柬埔寨暹粒省暹粒市北5.5公里。小吳哥(高棉語:អង្គរវត្ត ʾAngkɔɔ Vŏət,羅馬化:ʾṅ̥grvt̥t=ʾaṅgaravatta[註 2]),正式名聖毗濕奴路迦(高棉語拼音:Prĕəh-vɨhnoʾ-lookaʾ;轉寫:b̥rḥvis̥ṇulok=braḥvisṇuloka)[3],是大吳哥城南的一座小型聖城,占地面積162.6公頃(1,626,000平方米; 402英畝)。 [4]吳哥窟是吳哥古都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聖殿,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緻聞名於世,是世界上最大的神廟[5]。
吳哥窟 | |
---|---|
អង្គរវត្ត | |
位置 | 柬埔寨暹粒省暹粒市 |
座標 | 13°24′45″N 103°52′0″E / 13.41250°N 103.86667°E |
海拔 | 65公尺(213英尺) |
文化 | 高棉帝國 |
建成時間 | 12世紀[1] |
建造者 | 始建由蘇利耶跋摩一世,完工於 闍耶跋摩七世 |
建築風格 | 高棉建築 |
官方名稱 | 吳哥窟 |
位置 | 柬埔寨 |
標準 | 文化:(i)(ii)(iii)(iv) |
參考編碼 | 668 |
登錄年份 | 1992年(第16屆會議) |
面積 | 40,100公頃(99,000英畝) |
儘管吳哥窟有時被稱為「吳哥寺」,現代高棉語俗稱中也帶有「漥」字,但其原本並不是漥寺,不過吳哥窟在荒廢後確實被當地人用作佛寺用途。[6]
12世紀的吳哥王朝國王蘇利耶跋摩二世希望在平地興建一座規模宏偉的石窟「廟山」,並舉全國之力花了大約35年建成[7]。吳哥窟建成於14世紀前半[8]。作為一座聖城,吳哥窟屬于禁地,供奉化身為逝去的國王暨毗濕奴[9]。
吳哥窟結合了高棉歷代廟宇建築的兩個基本的元素:立體廟山的多層方壇和平地廟宇的迴廊[10]。吳哥窟中央的廟山由三層長方形有迴廊環繞的平台組成,層層高疊,形如金字塔,象徵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須彌山。普朗塔頂部矗立著按五點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寶塔,象徵須彌山的五座山峰。三道迴廊象徵須彌山所在地的土、水、風;廟山周邊環繞一道護城河,象徵環繞須彌山的鹹海[11][10]。多年從事吳哥窟維修工作的法國遠東學院古跡維修專家莫里斯·格萊斯(Maurice Glaize)認為「吳哥窟是吳哥古跡中以造型之雄偉、佈局之平衡、比例之協調、線條之優美,威風赫赫,可媲美世界上任何最傑出的建築成就,而毫不遜色。」[11]。
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吳哥古跡列入世界文化遺產[12],世界各地來吳哥窟觀光的遊客一持續增加,從1993年不到一萬人次,迄至2007年已達二百萬人次,吳哥窟已成為旅遊勝地[13]。一百多年來,世界各國投入大量資金在吳哥窟的維護工程上,以保護這份世界文化遺產。
吳哥窟被認為是柬埔寨和高棉民族的重要象徵。從1863年開始,吳哥窟造型就已經成為柬埔寨國家的標誌,被描繪在柬埔寨國旗上[14]。
名字
吳哥窟的高棉語是「អង្គរវត្ត」(Angkor Wat),又名「នគរវត្ត」(Nokor Wat),[15]二者意思都是「寺廟之城」。在高棉語中,「អង្គរ」(Angkor)是「城」、「都城」之意,為「នគរ」(Nokor)的土語,「នគរ」(Nokor)則來源於梵語詞彙「नगर」(nagara)。[16]「វត្ត」(Wat)意思是「寺廟之地」,來源於梵語詞彙「वाट」(vāṭa),意思是「圍欄」。[17]
吳哥窟的正式名字為最偉大的毗濕奴路迦(高棉語:បរមវិស្ណុលោក 高棉語發音:[ɓɑ.ˈrom ʋɨh.ˈnoʔ loːk])[3]。
中國古籍稱之為魯班墓或桑香佛舍[18]。
「吳哥窟」的高棉語Angkor Wat與粵語「吳哥窟(ng-go-gwat)」發音近似,且17至20世紀初,高棉華人以廣東人最多,故現通行之「吳哥窟」中譯名據信係依粵語音譯而來。
地理與交通
- 地理環境
吳哥窟位於柬埔寨暹粒市北約5.5公里,即北緯13°24′45〞,東經103°52′0〞。西南約30公里是洞里薩湖,東北30里有庫楞山[19]。吳哥窟所在地是魚米之鄉。吳哥地區受熱帶季候風影響,洞里薩湖平時湖面積約3000平方公里,水深約3米,每年7月到11月,湄公河泛濫,河水倒灌入洞里薩湖,湖面面積迅速擴大至10,000平方公里,水深達14米;漲水時浮稻生長迅速,每天可長20厘米之多,最高長到5米[20]。洞里薩湖的沖積平原土地肥沃,加上高棉人擁有人造水庫和灌溉系統,每年稻米四收[21]。吳哥王朝時代,洞里薩湖水產豐富,有黑鯉魚、草魚、鯽魚、江豚、鱔魚、鰻魚、蛤蜊、蜆、螺等[22]。在吳哥王朝時代,洞里薩湖地區的稻米和漁業豐收,保障有100萬人口的吳哥王朝的經濟繁榮[23]。
- 交通
暹粒-吳哥國際機場(代號:REP)有航班直達上海、成都、重慶、曼谷、香港、新加坡、吉隆玻、巴色、河內、台灣等地[24]。也可搭航班到柬埔寨首都金邊,然後由陸路搭長途汽車或由水路搭快艇到暹粒市。吳哥窟是吳哥古蹟中離暹粒市中心最近的。在吳哥窟北2公里是吳哥王朝的最後國都大吳哥;巴戎寺、空中宮殿、巴肯寺和巴普昂寺都在此城中。吳哥窟西北3公里有巴肯寺,東北4公里有荳蔻寺、茶膠寺等古蹟。
歷史背景
吳哥王朝的歷史始於9世紀,第一位國王闍耶跋摩二世帶領國家脫離爪哇的統治,恢復了柬埔寨的獨立。公元802年,他自立為王,建都於庫楞山[25]。經過幾代國王的努力,到12世紀初,吳哥王朝的版圖擴張到今日泰國的大半疆域[26]。每代國王都興建自己的國廟[26]。
蘇利耶跋摩二世
12世紀初葉蘇利耶跋摩二世弒叔君陀羅尼因陀羅跋摩一世奪得王位,新王遷都吳哥。因為蘇利耶跋摩二世靠非正統方法獲取王位,為了鞏固威望,必須大興土木,營造比前任所有國王建造的七百多座廟宇規模更為宏大的廟宇,作為國廟和他自己的將來升天的太廟。[27]
為國王加冕的婆羅門主祭司地婆訶羅(Divakara)為國王設計了這座太廟[28][29],供奉毗濕奴,名之為「毗濕奴神殿」。建造時間歷時30年[7],趕在他升天之時完成,相形之下歐洲的教堂,建造歷時二三百年,規模還小得多。[30]
中國文獻記錄
魯般墓在南門外一里許,周圍可十里,石屋數百間。
又說國王死後,有塔埋葬[32],可見吳哥寺乃皇陵。
元朝航海家汪大淵在1330年-1339年間曾遊歷吳哥,他稱吳哥窟為「桑香佛舍」,這表明在十四世紀中葉,吳哥窟已經從印度教寺變為為佛寺。汪大淵還報告吳哥窟有「裹金石橋四十餘丈」,十分華麗,有「富貴真臘」之語[33]。
明朝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派遣尹綬出使真臘。尹綬從廣州出發從海道經占城,過淡水湖(今洞里薩湖)、菩提薩州、經吳哥窟抵達真臘。尹綬回國後將真臘國的山川、地理和吳哥都城所見,繪畫成圖上呈,明成祖大喜[34]。
吳哥窟的荒廢
14世紀末至15世紀初,吳哥逐漸喪失了柬埔寨地理和行政中心的地位,統治中心向南方轉移。一些學者認為吳哥的衰落是因為一場大災難導致的;然而邁克爾·維克里、奧利弗·威廉·沃爾特斯、大衛·錢德勒等學者認為,這可能與中國同東南亞國家的海上貿易迅速擴張有關。[35]1431年,暹羅阿瑜陀耶王國入侵吳哥,俘虜大量人口,高棉國王博涅亞向南遷都至金邊,柬埔寨歷史進入了「黑暗時代」。在黑暗時代初期,高棉仍然有能力同新興的暹羅爭奪資源和貿易,吳哥地區的人口仍然密集,一些建築也是在此期間被修復的。一種觀點認為,在同暹羅的戰爭中,人口、思想、典籍和制度都從吳哥向阿瑜陀耶轉移,經過改造後重新輸入柬埔寨,導致吳哥的逐漸衰落。[35]後來,森林逐漸復蓋漫無人煙的吳哥。然而這裡僅僅是被荒廢了,並未完全被放棄。[36]葡萄牙人迪尤哥·都古托於1599年所寫的一份報告聲稱:大約在四十年前,柬埔寨的一位國王騎象打獵,在經過一個廢墟時絆倒。國王對此處建築的巨大規模驚羨不已,曾計劃將宮廷遷往此處。根據吳哥的碑銘顯示,在1577年至1578年期間,王室資助修復了吳哥的部份寺廟。[37]據17世紀的碑銘顯示,吳哥窟是當地僧侶和日本朝聖者的一個小型定居點。[38]1632年日本人森本一房訪問此地時,曾誤以為這裡是祗園精舍。[39][40]
被歐洲人「發現」
在那段地理大發現的主要時期,柬埔寨完全沒有引起西方興趣,因該國既不強盛也不富裕,與淘金、香料之路相去甚遠。到16世紀末,造訪人數增加,因柬埔寨前後幾位國王陸續召來馬六甲的葡萄牙人和馬尼拉的西班牙人。西班牙人並未順利完成這趟探險之旅,但柬埔寨已引起他們的注意。開始有書籍或篇章專門討論柬埔寨,吳哥遺址自然包括在內。一些葡萄牙與西班牙的雜文作家藉由這些記載,得知古城重現的消息,並用於自己的作品中。葡萄牙人迪尤哥·都古托是17世紀描寫吳哥遺址的作家中最精確的一個,只有他就各個建築物的性質提供了解釋。但由於當時情況的諸多限制,他的作品無法在1614年完成時出版,而一直推遲到1958年。[41]
1819年,周達觀《真臘風土記》的法文翻譯本首次在巴黎刊行,此後陸續有歐洲人訪問吳哥[42]。 1856年,方濟各會修士和旅行家安東尼奧·達·馬格達連那遊歷吳哥,並向葡萄牙歷史學家迪尤哥·都古托報告其遊歷吳哥的見聞[43]:
城為方形,四門,有護城河環繞……,牆壁的石塊巨大無比,似乎連成一體……建築華麗宏偉,想必是帝王的宮殿。護城河水由東和北方流入,由西和南面流出……。吳哥寺建築舉世無雙,其超絕非凡,筆墨難以形容。
但達·馬格達連那的報告,被世人目為天外奇談,一笑置之。
1857年,駐馬德望的法國傳教士夏爾·艾米爾·布意孚神父着《1848—1856印度支那旅行記,安南與柬埔寨》[44],報告吳哥狀況,但未引人注意。
1861年1月,法國生物學家亨利·穆奧為尋找熱帶動物,無意中在原始森林中發現宏偉驚人的古廟遺蹟,1863年在巴黎和倫敦同時發表文圖並茂的法文遊記《暹羅柬埔寨老撾諸王國旅行記》[45],他在第十二章《吳哥窟》中寫道[46]:
吳哥是古高棉王國的國都……此地廟宇之宏偉,遠勝古希臘、羅馬遺留給我們的一切……一見到吳哥的寺剎,人們立刻忘卻旅途的疲勞,喜悅和仰慕之情油然而生,一瞬間間猶如從沙漠踏足綠洲、從混沌的蠻荒進入燦爛的文明。
穆奧迪遊記,激發法國人和歐洲人對吳哥窟的濃厚興趣。[47]蘇格蘭攝影師約翰·湯姆森是世界上最早拍攝吳哥窟照片的攝影師。他受到穆奧遊記的啟發,1866年3月抵達吳哥,拍攝了世界上最早的吳哥窟照片[48],1867年他在愛丁堡出版了《柬埔寨的古蹟》一書[49]。
1866-1868年由法蘭西護衛艦艦長杜達爾·德·拉格雷和陸軍中尉弗朗索瓦·加爾尼埃(安鄴)率領的法國的湄公河考察團,對吳哥進行了有史以來第一次的科學考察,團員中還包括陸軍中尉兼考古學家德拉波(Louis Delaporte)。德拉波將大約七十件吳哥窟的雕刻和建築物帶回法蘭西[50],在1867年和1878年的萬國博覽會上展出,趕上歐洲興起的一股收藏東方文物的熱潮。他在1880年出版了《柬埔寨遊記-高棉的建築藝術》[51],書中附書中附帶多幅素描畫。他後來兩度重返吳哥窟,收集實物樣本。1886年再四度到吳哥窟收集文物;他的藏品後來被收入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52]。隨同德拉波前往吳哥的,還有法國攝影師艾米爾·基瑟爾,1866年他發表《亞洲》畫冊,其中的吳哥窟照片使人們可以目睹吳哥窟的雄偉風采[53]。1873年法蘭西湄公河考察團出版了由團員安鄴執筆的《印度支那考察之旅》,其中也收入德拉波的吳哥窟素描畫[54][55]。
1873年美國旅行家Frank Vincent (1848-1916)出版《白象之國,東南亞目擊記-緬甸、暹羅、柬埔寨、南圻旅行記》[56]。
修復
1907年,暹羅將暹粒、馬德望等省份歸還柬埔寨。1908年起,法國遠東學院開始對包括吳哥窟在內的大批吳哥古蹟進行為期數十年的精心細緻的修復工程。吳哥窟的190米寬的護城河,如一道屏障,阻擋四周森林的圍困,因此吳哥窟比其他吳哥古蹟,保存得更完整[57]。但仍然雜樹叢生,有些樹根深植入部分建築物的紅壤磚縫隙,逐漸將縫隙擴大,最後將紅壤磚推落,使建築物坍塌[58]。修復工程包括幾個方面的工作:清除雜草、樹林、積土、白蟻,穩定地基,支撐搖搖欲墜的建築物,然後運用考古學家在希臘雅典和印尼爪哇等地古蹟重建工作中發展起來的分析重建術,運用在吳哥古蹟的重建。清理吳哥窟的工程在1911年完成[59]。
30年代,開始用分析重建術復原吳哥窟。分析重建法要求必須用遺址的原來材料,按原來的古代的建造方法復原遺址,只有在原物無存的情況下才允許適當使用代替物。這項工作到了七十年代曾因柬埔寨政局動盪而停頓,上千名替法國人進行修復工作的工人被紅色高棉處死,僅兩人存活至內戰結束。修復工作於1990年代重新展開。
吳哥窟的性質
有些書籍認為吳哥窟是吳哥王朝帝王的皇宮,但經過學者們多年的研究,得出結論:吳哥窟不是王宮,也不是皇親國戚的王府,整個吳哥窟內,不存在寬敞的房間,不可能是國王居住的皇宮;根據周達觀《真臘風土記》的記載,國王和皇親國戚的居室有鉛瓦或土瓦遮頂,說明當時皇宮和王府不是石質的,石屋無需蓋瓦。[60]。
吳哥窟也不是是信徒大眾們朝拜的寺院。周達觀形容真臘的僧人和寺廟時寫道:
削髪穿黃,偏袒右肩,其下則繫黃布裙,跣足。寺亦許用瓦蓋,中止一像,正如釋迦佛之狀,呼為孛賴,穿紅,塑以泥,飾以丹青,外此別無像也。塔中之佛,相貌又別,皆以銅鑄成……
這說明在吳哥王朝,吳哥窟之外圍可能有些小的寺院,供僧侶進行宗教活動,而不在石建的廟內[61]。
考古學家們根據吳哥廟宇中發現的銘文、石棺和吳哥窟的坐向等方面,論證寺城吳哥窟是一座供死去的先王(神靈)居住的圍城(វាំងចំណារ vāṃṅcṃṇār 拼音:vĕəng cɑmnaa,「有圍欄的(王)宮」):
- 絕大多數從吳哥古蹟挖掘出來的濕婆、毗濕奴像,無非是帝王、太子和皇親國戚們死後化身為印度教或佛教之神的雕像,而並非單純的神像;國王們的諡號一半是他們在世的名號,後半是「自在主(isvara)」或「神(devi)」,例如吳哥王朝第三代君主因陀羅跋摩一世,諡號「因陀羅伊濕伐羅」有神王一體之意[62]。
- 與吳哥大多數其他寺剎朝東,面對朝陽不同,吳哥窟正門朝西,面向日暮;根據荷蘭考古學家博施(Bosch)的研究,印度和爪哇的殯葬風俗,祭祀神靈的寺廟朝東,而墓地則一律朝西[63][64]。
- 圍廊內浮雕的次序是按逆時針方向排列的,正符合婆羅門教葬禮時的墓地巡行方向[65];
- 十三世紀末葉,出使真臘的宋朝外交官在《真臘風土記》中記做「魯班墓」,這表明吳哥窟的墓葬性質[66];
- 吳哥窟畫廊中蘇利耶跋摩二世與毗濕奴神相貌相似,暗含日後升天成毗濕奴長駐毗濕奴神殿之意。
文化與宗教背景
印度文化與宗教,對吳哥王朝有深遠的影響,而高棉人也有豐富的文化傳統。印度文化與高棉文化融合,造就了富有特色的高棉藝術[67]。
神王信仰
高棉的神王信仰,起源於吳哥王朝的開國國王闍耶跋摩二世,他在庫楞山之巔,自立為「山帝」之後,更仿照爪哇國習俗,樹立「神」「王」合一的神王信仰;他宣稱,印度教創造與毀滅之神濕婆,授他肉身以神性,國王的靈魂,附身於濕婆的化身林伽,名為Devaraja(梵文देवराजा),即「神王」[68]。他創造了吳哥建築的新形式:象徵須彌山的廟山,供奉神王,儼然成為吳哥王朝現世和神界的主宰。此後吳哥王朝歷代的君主都繼承這廟山傳統[69][70]。都在各自的國都致力於建造神聖的太廟,供奉濕婆的化身林伽神王[71]。在世的國王,是萬眾信奉的國神;國家的興旺與神王合一休戚相關,國廟成為神王合一的關鍵,在國都中央的廟山之巔,國王以神身與神界溝通;國王死後,太廟成為他葬身的王陵,他的繼承者再另立新的國廟[72][73]。然而,只有實力雄厚的高棉國王才有能力修建國廟,在位不長或因內亂的國王,就無力修建神王廟作為自己的陵墓[72]。
十二世紀初蘇利耶跋摩二世改奉毗濕奴,建立宏偉的國廟吳哥窟,供奉毗濕奴的肉身蘇利耶跋摩二世。吳哥窟太廟的中殿,供奉着神王,象徵國家的核心,代表人世間的天堂[71],民眾相信,神靈附體的國王,和神靈相通。吳哥社會各階層,都以神王為中心,為神王的榮譽而工作,正如太廟建築,以林伽為中心一樣[68]。民眾相信侍奉神王是與生俱來的責任,此生如行正道,來世得投生為王,否則投胎為奴。修建吳哥窟太廟的農民工,相信勤快的工作,可以使他們此生愉快,來世好投胎[68]。他死後,吳哥窟成為他的王陵,周圍布滿美麗的仙女,猶如毗濕奴的天界一般[9]。
廟山傳統
從扶南時代,國王們都自稱為「山帝」[74]。高棉語「山帝」(kurung 帝 bnam 山),來自梵文Sailaraja(शैलेन्द्र 山王)[75]。
從吳哥王朝開國父闍耶跋摩二世開始,歷代國王大興土木,修建自己生世和死後的神王廟和不止一個皇親國戚的祠廟;例如因陀羅跋摩一世在巴孔廟建立神王太廟,在Prah Ko為父母、祖父母、先帝建立六座祠廟和太廟[76]。
吳哥王朝的國王們修建的神王廟,是高棉建築藝術獨特的形式廟山。
吳哥窟佈局
吳哥窟東西方向1500米長,南北方向1300米闊的長方形,連護城河在內,占地近200公頃[77],主體建築群吳哥窟是吳哥古蹟中最大的廟宇[78]。
吳哥窟的整體佈局,坐飛機從空中可以一目了然:一道明亮如鏡的長方形護城河,圍繞一個長方形的滿是鬱鬱蔥蔥樹木的綠洲,綠洲有一道寺廟圍牆環繞[79][80]。圍牆由紅土石構成,全長1025米,寬802米[81]。綠洲正中的建築乃是象徵須彌山的吳哥窟。
吳哥窟坐東朝西。兩道東、西長堤,橫穿護城河,直通廟宇圍牆的東西大門。過西大門,一條長長的大道,穿過翠綠的草地,直達廟宇的西大門。在金字塔式的廟山之巔,矗立著五座寶塔,如骰子五點梅花,其中四個寶塔較小,排四隅,一個大寶塔巍然矗立正中,與印度金剛寶座式塔佈局相似,但五塔的間距寬闊,寶塔與寶塔之間連接遊遊廊,此外,廟山的每一層都有迴廊環繞,乃是吳哥窟建築的特色。
外郭
吳哥窟的外郭緊貼護城河,現衹有西門附近的一段完好保留。
- 護城河與西堤
吳哥窟的護城河呈長方形如口字,東西方向長1500米,南北方向長1300米,全長5700米;河面寬190米[82]。河深4米[83]。護城河有運河與暹粒河相通[84]。河水供居民飲用和農田灌溉之需,增強了帝王的權威[85]。護城河外岸有高三米厚一米的砂岩駁岸圍繞[86],內岸有台階可下達河面[87]。護城河上正西、正東各有一堤通往吳哥窟西門、東門;東堤是一道土堤,西堤長200米,寬12米,以鋪砂岩版覆蓋[88]。古時西堤是裹金的[89]。西堤中央,有一十字形平台,左右二石階可下達河面,便利當時的居民汲水[87]。護城河內岸留開一道30米寬的空地,環繞著吳哥窟的紅土石長方圍牆。
- 外圍牆與廊廡
圍牆東西方向長1025米,南北方向闊802米高4.5米。圍牆的東南西北各面的正中都有一段廊廡(高棉語:ថែវ,撰寫:tʰaev,拼音:thaew)[90]。圍牆西面的中段的圍廊235米廊,中立三座塔門。正中的一座帶台階的四柱塔門,是吳哥窟的山門,門廳里有雕刻精良的柱冠和楣梁,壁柱和門楣也保存得最完好[91][86]。柱廊左右兩翼各有一座塔門[91]。廊廡比較狹窄,只有2.2米寬[91]。廊廡的西側豎立內外兩排石柱,內排石柱托住的天花板,裝飾著蓮花和玫瑰花圖案[92],靠外的石柱,只剩下寥寥幾個,支撐着殘缺不全的半拱頂[91][87]。廊廡東側牆壁開明窗,裝飾着直徑14厘米的葫蘆欞[92],壁下裝飾一長條簡單的仙女圖案[91]。各塔門都有縱通道和橫通道,交叉成十字形,縱通道以出入寺院,橫通道以遊覽廊廡。此三座塔門的縱通道特別寬闊,可容大象通過,又名象門。三座塔門的頂部塔冠,已殘缺不全,但正中的一座,比左右兩座高,成一個山字形,和吳哥窟頂層正面的三座寶塔相呼應。西圍牆的南、北兩端,有象門各一[87]。走出廊廡回望,廊廡朝東的外壁,可見葫蘆櫺窗和精美的仙女浮雕,三三兩兩的仙女,在朝陽照射下顯得尤其美麗;正門南數米處的一尊仙女浮雕,是廟內近兩千尊仙女浮雕中獨一無二露齒微笑的[93]。外圍牆的南、北、東面的塔門,比西面的塔門小而簡單,而且未完工,很少人參觀[91]。南塔門之下供奉一尊八手毗濕奴雕像。蘇耶跋摩二世在位時,這尊毗濕奴像原本是供奉在吳哥窟廟頂層神庵內,在吳哥窟改宗佛教後,由頂層神庵請來此地守護[94]。
- 廣場
由圍牆包圍的廟院廣場,占地面積82公頃[95]。除去位居中央的廟山,這一片廣場原是古代城市和王宮的遺址,王宮遺址在廟北[95]。宋代趙汝適在《諸番志》一書關於真臘國的記載,國中官民都住竹編的房屋,以茅草為屋頂[96]。如今古城和古王宮都蕩然無存,滿地被深林覆蓋,密林中隱約可見一些縱橫的街道格子的遺蹟[97]。據學者估計,當時古城人口達二萬人[98]。
- 大道與王台
由太廟圍牆的西塔門通往寺剎西山門的大道,寬9.5米,長約350米,高出地面1.5米,大道的里子填土,路面用砂岩石板鋪砌;石路左右兩邊築有矮石欄杆,托起七頭蛇那伽保護神[99]。大道兩側各分布六道台階,可下達廣場[87];台階之間相隔約50米,七頭蛇欄杆在在台階處轉向、昂首[100]。路南、北各有一座名為藏經閣的優美建築物,四面開廊門,正面的門廊長33米,中堂有石柱支撐;帶欄杆的窗子,照耀內堂,光線明亮[101]。往東,路北,在藏經閣和廟山之間,有一方荷塘,綻放各色荷花,從池塘的西北角,可見吳哥窟正面如畫般的倒影;路南對稱位置的水塘,則是清水一泓[101]。這兩片池塘可能是16世紀修建的[102]。路段盡頭是一條直通吳哥窟廟山門的十字形的雙層高台,稱為王台,古時用作國王慶典舞蹈的場所。王台高2.3米,縱橫兩翼,長122米,寬12.16米;台基裝飾著美觀的飛檐,刻滿著細膩的玫瑰和蔓藤花紋圖案[103];王台左右各一排四方石柱,分別支撐多頭蛇神那伽的身軀。[101]王台前方和左右的三座台階,下通廣場,每一座台階的兩翼,各立兩頭石獅[103]。
吳哥窟
十字王台盡頭是吳哥窟的內郭。它基本是由大、中、小三個以長方形迴廊環繞着塔形神殿主體,象徵印度教中的須彌山。依外大內小、下大上小的次序堆疊而成的三個院落。最小的迴廊與中央神殿形成五座蓮花聖塔鼎立的五點梅花圖案。美國學者艾麗娜·曼妮卡認爲這三層迴廊由外至內依次代表國王、婆羅門和月亮、毗濕奴[104]。各迴廊的每個基點上建立廊門,上中兩層平台的的迴廊,四隅設置門樓,每層平台四角処有四座寶塔。由於寺廟的朝西取向,因此上一層平台的位置,並非在下一層平台的正中,而是略偏東,為西邊廊廡留出更多進深;因為同樣原故,西邊的台階不如東邊台階陡峭[11]。
內郭外迴廊
第一層的平台由砂岩石壘成,高出地面約3米;平台之上,圍有高3米許的廊廡,圍繞整個吳哥窟如口字型。迴廊長方形,南北方向長180米,東西方向長216米,高4.16米[105]。迴廊四周,共有四座門樓和八座廊門:四隅各一座廊門,正西、正東各三座門樓,正北、正南各一座廊門。門樓和廊門有朝內、朝外二石階,分別通第一層內院、寺廟外院。迴廊的內側牆壁既是寺的外牆兼巨型廊廡。迴廊的外側,有兩排並列的方石柱,靠內的一排方石柱支撐廊廡的筒形拱頂,靠外的一排方石柱支撐側廊的半拱頂,拱頂離地6米,半拱頂離地4.3米;內石柱長3.18米,外柱長2.25米;柱頂過梁與上楣之間的橫飾帶,布滿蓮花之類的圖案[106]。迴廊的拱頂和半拱頂,覆蓋陶瓦,保護廊廡壁上的石雕,不受日曬雨淋[107]。
田字閣
入第一層迴廊西門,踏入一個名為「千佛閣」的王字閣,四周環繞迴廊。田字閣的中央的十字遊廊,間隔出來四個天井,其地面比十字遊廊和迴廊低約一米,原來可能是水池[108],盛載祭祀用的辟邪水[109],現不蓄水,池壁雕刻水平紋和其他圖案,每個池子都有一道台階,由於池壁布滿雕刻,原先儲水不會太深[108]。田字閣的南廊和北廊,寬約3米,外側封閉,內側立雙排方柱。十字遊廊由東西向、南北向的兩道遊廊交叉成十字形,每道遊廊由中廊、左側廊、右側廊三部分組成,由四行方柱支撐。兩行內方柱支撐中廊,兩行外方柱支撐各左右側廊。中廊寬3.15米,連兩邊側廊在內共寬7.7米,高約4.5米[108]。柱上楣構包括上楣、雕帶和過梁,雕帶裝飾飛天仙女浮雕[108]。一部分柱身和天花板還殘留深紅色的塗漆,由此可窺見八百多年前吳哥窟全盛時期之輝煌景象[110]。主廊頂呈蛋尖拱形,以陶瓦蓋頂。主廊的拱頂覆蓋著刻有蓮花花圈的木質天花板,左右側廊,寬約2.5米,高約3米,側廊的拱頂沒有天花板,但布滿豐富多彩的繪畫。拱頂的間隔三角牆雕刻着《毗濕奴攪乳海》等故事,柱基雕刻着坐地雙手合十的苦行僧[108][111][112]。田字閣的南北走廊中央各有雙柱廊門和下行台階[113]。幾世紀來,上座部佛教徒在被稱為「千佛閣」的南廊留下許多佛像,不過大部分佛像現在已被挪走,還一部分被紅色高棉破壞了,只剩下寥寥幾尊。閣內還有一些十八世紀頌揚朝拜者善行的銘文,多數是高棉語,一些是緬甸語[114]。
- 階梯式走廊
王字閣的北廊、中廊和南廊各有階梯式走廊東連廟山的二院。由于田字閣連接兩圈不同水平的遊廊,因此古代高棉的建築師巧妙地將王字閣的三道東向遊廊的的東段分為三截,每一截的正廊頂、側廊頂、石柱一同抬高,一截比前一截高一點,如台階般,再以山牆封屋檐,這種設計,使得大部分東向遊廊保持水平,不至於變成斜廊。階梯式走廊是匠心獨具的建築,設計輕巧,賦予建築物空靈之感[108][115]。法國攝影家基瑟爾在1873年發表了道階梯式走廊照片[116],幾年後考古學家德拉坡也發表了吳哥階梯式走廊窟道素描[117]。
田字畫閣的外院,乃寺廟第一層圍場的內院(一院),如反匚字形。在一院的西北角和西南隅,各有一座立於雙層高台之上的藏經閣,四壁開葫蘆楞明窗和門框,四面有石台階[108]。
內郭中層平臺
第二層台基又高出第一層台基五米半,也有長方形廊廡環繞,東西方向長約115米,南北方向寬約100米[108]。迴廊寬約2.45米,朝外一面是普通的牆,朝內的牆壁開櫺窗,沒有石柱,也沒有側廊;從二院觀看,迴廊的牆壁裝豎櫺盲窗,盲窗之間的牆壁,有許多服裝和髮型多姿多彩的仙女浮雕[108]。迴廊有四座門樓,分布四偶,還有六座廊門,西邊三座,東、南、北各一。四隅的門樓,有兩座不同方向的下行台階通一院;南、北、西廊門各有上下二石階,下通一院,上通二院;三座西廊門的三座台階,居中的台階上通二院藏經閣的十字台,下通田字閣,其餘二廊門的台階,上通二院,下通田字閣[118]。迴廊北側有回音廳[108]。第二平台迴廊四角的門樓,頂部各矗立一座寶塔;因年久失修,四座寶塔的頂部大半缺損,九層寶塔只剩二三層。北廊東門和南廊中門有保存得十分完好的三角牆[119][120]。第二院的西南、西北隅各有一座小小的藏經閣,兩壁的楞窗和殘破的屋頂,使內堂明亮。兩座藏經閣之間由一個架在矮石柱上的十字台在南北方向相連,十字台的東西道接連第二平台迴廊的西門和第三平台迴廊的西門。這個十字台也後人添加的[108]。
內郭高層平臺
寺廟的第三層平台,即最內和最高層平台,稱為巴甘,正方形,形如金字塔,但由兩段疊成,巍然拔地而起30米,比一、二層平台高一倍[119]。平台四周有十二道台階,東南西北每邊各 三道,中間的四道台階,寬6米,有39級[121];十二道台階都十分陡峭,仰角最高達70度,每座台階左右都有護牆[122]。平台之上的田字形重檐廊廡,60米見方,上立五座蓮花聖塔,四隅各一門樓,正中矗立一座42米高的大主塔,塔頂離地62米[119]。主塔比四個角塔高大;五座寶塔,排成五點梅花式。每塔內設神龕。主塔的神龕,最初四通,中供毗濕奴一尊,在十四五世紀改奉上座部佛教後,中供佛像,三面門廊改成佛龕[123]。各門樓之間,門樓與主塔之間,由田字廊廡相連[124]。迴廊的地面高出水池底一米[125]。田字廊廡的口字迴廊和十字遊廊將內院分隔為四個方池,供朝拜者淨洗之用[126]。迴廊寬2米,分主廊和偏廊兩部分,主廊的外側牆壁分布著豎葫蘆楞窗,在正東、正西、正南、正北四個基點則分布長方形明窗。十字遊廊有一中廊,二偏廊,一拱頂,二半拱頂,左右各二排方石柱[118]。中廊內側的立柱排,支持高五米的拱頂,偏廊內側立柱支持高三米的半拱頂。田字廊的拱頂和半拱頂上鋪陶瓦。廊廡頂部的天花板刻獅頭蛇像,廊廡和神龕入口有布滿雕飾的門楣和三角牆,廊廡柱頂的雕帶裝飾一排重複的壁龕,雕刻雙手合十閉目打坐的蓄鬚苦行僧[127][128]。迴廊東南西北四邊的正中有廊門,正前方一道台階下通二院;迴廊四隅的門樓的前方和左方或右方各有台階下通二院[118]。1934年法國考古學家挖掘中心寶塔的沙土地基,深達25米,相當於寺外地面的高度,但未曾找到寶藏,顯然已被盜,但在23米深處,卻發了現鎮殿之寶:一塊紅土磚內藏著的兩塊水晶和兩片直徑18厘米,重65克的圓形金葉。[119][129]
-
第三層
-
頂層廊廡西北角門樓及二道石階
-
登第三層平台的台階
-
頂層迴廊一角
建築藝術
對稱
吳哥窟布局十分均稱,富有節奏。吳哥窟建築群,有兩種形式的對稱,鏡像對稱和旋轉對稱。從護城河、外郭圍牆到中心建築群,以橫貫東西方向的中軸線為中心,呈現準確的鏡像對稱:甚至廣場大道中軸線上南北兩個藏經閣、兩個水池,也對稱的分布在兩邊。從廣場大道望吳哥寺見正中一高塔,兩座較小的塔在左右對稱地陪襯著,構成一個山字形。寺廟頂層的五子梅花塔群,除了中軸對稱之外,有更嚴謹的兩組旋轉對稱:從東、西、南、北四方,呈現相同的山字形構圖,成90度旋轉對稱。還有第二組90度旋轉對稱:從西北、西南、東南、東北、四個對角方向看,也是一樣的山字形構圖[註 3]。五座寶塔也只有如此安排,才有最大限度的對稱效果,四面八方地重複展示同一造型主題。
立體測繪原則
吳哥窟的布局,遵循立體測繪原則,例如,西大道的長度約為第一層廊廡的正面的二倍,使得全座建築盡收眼底;第三層迴廊的高度是第二層迴廊高度的二倍,第二層迴廊的高度又是第一層迴廊高度的二倍,遠遠看去,這三層迴廊似乎高度相同,並且每一層的面積不超過下一層面積的一半,使建築的外觀呈完美的金字塔形;此外各層的布局朝入口的反方向後退,使得整體看去不向前傾[130]。
廟山
廟山(高棉語prasat、梵文प्रासाद、英譯temple mountain)起源於南印度[131]。廟山是高棉國王的太廟和皇親國戚的祖祠的建築形式。其基本特點是多層順序縮小的正方形或長方形的的平台,在每層平台加迴廊,在最高層平台安置普朗式寶塔,整體外貌如金字塔的石建祭祀建築。寶塔象徵須彌山的頂峰,迴廊象徵環繞須彌山的山脈[132]。寶塔的高位置突出其重要性。各層平台的裝飾也分等次,最上層的既多且精,越下層越簡單[132]。寶塔的神庵中供奉神像,或供奉代表濕婆的林伽的外露的圓形頭部;林伽代表毗濕奴和梵天的部分,則隱藏在底座內[133]。
現存最早的廟山是建於881年的巴孔祠。巴肯祠是因陀羅跋摩一世的王陵,有五層平台,代表須彌山的五界:多頭蛇界、金翅鳥界、羅剎界、夜叉界和天王界,平台由紅土牆,沒有迴廊,頂層有一座沙岩石寶塔。護城河部分已乾涸[134][135]。
曷利沙跋摩一世在947年為父王耶輸跋摩一世建造的巴色占空寺,四層平台,無迴廊,上立寶塔一座[136][137]。
迴廊出現較晚,11世紀初建立的空中宮殿,三層台,頂層有兩座寶塔,有迴廊[138][139]。
-
巴孔寺
-
空中宮殿
十二世紀中葉吳哥窟將廟山形式發展到最完美的境界,它的三重台基和五座中央寶塔構成的廟山,是印度神話中須彌山最完美的象徵[140]。
台基
可能是因為柬埔寨常遭受湄公河泛濫之災,時至今日許多民居任搭在高架上以避洪水,吳哥許多古蹟都有台基。十世紀初的巴肯寺有五層台基,十世紀中葉的空中宮殿有四層台基。吳哥的台基設計起初可能是為了避免洪水侵入,到後來台基發展成為吳哥建築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即使是河水不到的高層建築,如吳哥窟第二三層的內院小藏經閣,也都有了台基。
迴廊與長廊
有東西南北四道長廊組成的迴廊是吳哥窟廟山另一個突出的建築藝術特色。吳哥窟的長廊由三個元素組成,內側的牆壁兼朔壁,外向的成排立柱和雙重屋檐的廊頂。這三個元素除去明顯的實用功能之外,對於美感的貢獻,三者缺一不可。長長的廊廡,數十根立柱,一字排開,為吳哥窟的總體外觀,添加橫向空間的節奏感。廊廡的重檐,為吳哥窟的外觀添加縱向節奏感。迴廊首先出現於空中宮殿的頂層台基,而在吳哥窟發展到顛峰,三層台基各有迴廊,如同樂曲旋律的重複,步步高,步步增強,最終歸結到主體中心寶塔。
吳哥窟的長廊,形式多種多樣,有的有石柱,凡有石柱的長廊或是一邊兩排石柱,或兩邊各兩排石柱,沒有一邊一排或兩邊各一排的格式。吳哥窟的長廊的筒形拱頂較高,跨度較小,如果只有單排石柱,單靠一道又高又窄的筒形拱頂,難起防雨作用,因此必需加築側廊,增加半個拱頂,加寬拱頂的總寬度,以起防雨的效果。因此在同一邊的兩排石柱,一排支撐主拱頂,一排支撐側廊拱頂。吳哥窟凡有雙柱的長廊必有單邊偏廊,只有一邊看去是重檐;凡有四排石柱的長廊,即每邊各兩排石柱,則兩邊各有側廊;從任何一邊看去都是重檐。長廊有兩排石柱的一邊是敞開的,另一邊是石牆壁。吳哥窟長廊的牆壁,有的是整片雕牆,中間不留窗子,有的開著明窗,可以外望,有的開著裝飾性的直葫蘆櫺盲窗;明窗之間或盲窗之間的牆壁,裝飾著頭戴金冠,足帶金鐲的女神的浮雕。迴廊的出入通道,相當考究,有兩種形式:有塔的塔門和沒有塔的廊門。廊門像個亭子間,在與遊廊成直角的方向,向外延伸兩三進,每進的亭子有拱頂,有二三對方柱,每進的頂上有雕刻精細的門楣和三角牆。長廊的布局有一字廊、迴廊和十字遊廊三種形式;十字遊廊通常和迴廊組成田字廊。從外郭到頂層的長廊形式如下:
- 外郭圍牆:直葫蘆櫺虛窗雙柱重檐長廊。
- 基層圍囿:雕屏雙柱重檐迴廊。
- 中層圍囿:直葫蘆櫺虛窗單檐迴廊。
- 頂層圍囿:明窗雙柱重檐迴廊。
- 頂層、中層田字閣:四柱十字重檐遊廊。
吳哥窟的建築師巧妙地運用空間,用長長的大道顯示空間深度感,用迴廊的橫展,構造出建築物的寬闊感,用不同層面迴廊的透視重疊,構造出建築物的高峻感;吳哥窟雖無大型的中心建築,但其外觀可以媲美於一座龐大的中心建築。
密檐石塔
吳哥窟的上圓下方的密檐石塔,上層實心,疊澀拱頂,下層和長廊有機地結合成為塔門,塔內設神庵。圓形寶塔的輪廓,呈拋物線形,圍著八九層美觀的蓮花檐。
吳哥的石塔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9世紀初,吳哥的塔是一座座獨立的密檐式塔,10世紀出現了排列在平台上的塔群,如豆蔻寺(921年)、東梅奔(951年)的雙子塔,而空中宮殿的中心雙塔則矗立在有迴廊的祭壇之上,11世紀初的茶膠寺(1001年)是典型古印度式金剛寶座塔,有五座寶塔在三階寶座之上。塔布蘢寺(1191年)的寶塔和長廊結合成為塔門長廊,這裡可見吳哥窟外郭長廊原型。
吳哥窟之所以被稱為高棉建築藝術登峰造極之作,正因為它有機地融合了前期建築藝術中的寶塔、長廊、迴廊、祭壇等要素:寶塔和迴廊融合成為塔門迴廊,塔門迴廊又和祭壇融合為一體,堆疊成為有多層塔門迴廊的祭壇。
雕刻藝術
吳哥窟的雕刻,從最底層的台基到最高點塔頂,無所不在,然而永遠服從建築物的總體布局,永不喧賓奪主[141]。
吳哥窟的雕刻分圓雕和浮雕,圓雕平淡無奇,浮雕乃是吳哥窟雕刻藝術的精華[141]。
圓雕
神像與佛像
仍保存在吳哥窟的神像、佛像不多,為免被盜,多移存於博物館;吳哥窟的佛像,雕工平常[142]在吳哥窟西門廊中有一尊八臂毗濕奴立像,毗濕奴頭戴冠冕;此雕像原來安放在中心大蓮花塔之中,後來被移動到現在的位置[143]。在吳哥窟一個偏僻位置,有一尊面目猙獰的阿修羅羅睺雕像,手足已殘缺不全[144]。
僧人
法國考古學家J. Commaille 在《吳哥遺蹟導遊》中介紹吳哥窟中少見的木雕:《僧人祈禱》,僧人跪地,雙手合十祈禱[145]。
多頭蛇那伽
裝飾着吳哥窟通道左右的多頭蛇那伽,傳入自印度,高棉人視為水的化身。吳哥窟的多頭蛇有三到九個頭,都是單數,昂首如扇,威風凜凜[146]。最早的那伽,身軀匍匐地面,後來架起在一排石柱子上;最早的蛇頭只裝飾着簡單的冠冕,到吳哥窟時期,蛇頭裝飾着火焰般的秀髮,變得更為飽滿;蛇的脖子裸露而微曲[146]。在印度教的宇宙內,霓虹代表由人通往神界的橋梁,而在印度和亞洲,彩虹代表色彩斑斕的蛇,仰首朝天或俯首飲水[147]。吳哥窟大道兩邊的流線型的多頭蛇欄杆,象徵人世間和神靈世界的鏈接[148]。
石獅
石獅子是寺廟的守護神,通常樹立在台階的兩側。石獅子的原型,可能來自爪哇或中國,因為印度的動物群中沒有獅子。吳哥窟的石獅子,既不像真獅子,雕工也平平無奇。[146]吳哥窟原有三百頭石獅子,現已寥寥無幾[149]。
門窗
吳哥窟的廊廡,開了許多明窗或盲窗,裝飾着豎葫蘆欞,窗框的接口和豎欞的外形,都是仿木工的,的可能借鑑古時皇宮的木窗[150]。主牆或間牆上的門框,有仿木的斜線接頭或直線接頭[151]。門框、窗框由片岩和玄武岩製作[152]。
浮雕
吳哥窟的建築,是宗教儀式的莊嚴的體現,浮雕裝飾是吳哥窟藝術的凱旋曲,她與建築物的總體構圖,相輔相成,並不喧賓奪主;這些裝飾浮雕,使得建築物光影閃爍,生動活潑,協調完美[153]。吳哥窟的無名建築師和雕匠,舍己忘我,雖常做重複性的工作,效果並不單調,反而增進節奏感[153]。吳哥窟浮雕廊廡幾千平米的畫面,需要幾千名雕匠,統一聽從雕師的指示,並和一群雕匠,協同工作,唯有舍己忘我,他們只有在畫面的細節上才有自由發揮的餘地[153]。建築物的為數不多的單元和無窮無盡的重複,有利於藝術的統一。
廊廡
第一層廊廡的東西南北四面的石壁,共排列雕工精細的八幅巨型浮雕:東南西北各面,在廊門左右各一幅。每幅浮雕高二米餘,長近百米,八幅浮雕,繞寺一周,全長達七百餘米,總面積約1000平米;除此之外,還有兩個犄角畫亭子,一個在西南角,一個在西北角[154]。
浮雕描繪印度兩篇著名梵文史詩《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中的故事和吳哥王朝的歷史片段。浮雕畫的次序,由西廊門入口開始,按反時針方向,環繞一周。
-
廊廡
-
毗濕奴攪乳海浮雕:左阿修羅、中毗濕奴騎神龜、右天神
-
蘇利耶跋摩二世浮雕
-
俱盧之戰
-
第32層地獄圖
-
蘭卡之戰
-
毗濕奴騎金翅鳥
-
1880年 Louis Delaporte 的吳哥窟素描
西廊廡南壁
《俱盧之戰》浮雕展示《羅摩衍那》中阿逾陀國王子羅摩(Rama)擊敗羅剎魔王羅波那(Ravana)的場面,和《摩訶婆羅多》中佧拉婆族和班度族在北印度俱盧之戰的故事[155][156]。西廊廡一段49米的浮雕刻繪佧拉婆族的士兵從左邊進發,班度族從右邊進發;在西廊廡的南、北兩端,士兵整齊地行軍,長官們乘坐馬車、象車;在中端,兩軍肉搏;到了北頭,可見佧拉婆族的指揮官在戰鬥的第十日中箭倒地[157]。
西南角亭
北門頂一幅浮雕,描繪《羅摩衍那》故事中羅摩殺死羚羊的畫面;北壁西側描繪黑天登哥瓦爾丹山的故事;北壁西側描繪毗濕奴攪乳海故事中提取仙丹一幕;西壁北側浮雕描繪羅波那化身為變色龍進入因陀羅的宮殿。西門頂上浮雕描繪兒童時代黑天手持石臼;西壁南側浮雕描繪長20隻手的羅波那撼東山嶽[158];南壁西側浮雕描繪愛神的箭射中正在坐禪的濕婆,將其喚醒[158];南門頂浮雕描繪黑天滅火;南壁東側描繪《羅摩衍那》中猴王的故事;東壁南側的《濕婆坐禪》浮雕破損嚴重[158];東門頂浮雕描繪黑天接受禮物;東壁北側描繪陀羅缽地的航海節[159]。
南廊廡西壁
一組《蘇利耶跋摩二世的軍隊》90米浮雕,和吳哥王朝歷史有關,其中一幅《蘇利耶跋摩二世儀仗圖》描繪蘇利耶跋摩二世頭戴王冠,在寶座上赤足盤腿而坐,左手向左指,後手靠著寶座扶手,左右侍從各二,手執長扇,為王扇風,身後宮女,手持巨型燭,白日點燃[160][161][162]。在《蘇利耶跋摩二世騎象出征圖》可以看到士兵和騎馬或騎象的軍官、被長矛刺中倒地的馬匹,形象栩栩如生。這幅浮雕,被遊客手摸得光溜溜,呈古銅色,分外醒目[163]。
南廊廡東壁
《天堂與地獄》浮雕長60米,描繪印度神話中32層地獄和37重天堂。32幅《地獄》浮雕,描繪32層地獄中各種駭人聽聞的懲罰,例如第三層地獄冥河之鬼用長鉗拔舌;第6層地獄的火湖,第10層地獄敲碎骨頭;第11層地獄,酗酒者、淫人妻者被大鳥撕裂,拋棄湖中;第23層地獄,人被架在火上烤[164];第32層地獄,獄吏杖擊懷孕婦女的腹部、或將女人架在火上烤[165]。天堂圖比較平常,多描繪重重的天堂,裡面仙女在舞蹈[164]。
東南角廊
四壁未雕刻[166]。
東廊廡南壁
《毗濕奴攪乳海》浮雕,全長49米,描繪印度《往世書》中一個著名的故事,毗濕奴攪乳海:四臂毗濕奴站立在曼荼羅壇上指揮92尊阿修羅和88尊天神把五頭的蛇王婆蘇吉(Vasuki)充繩索攪動乳海,榨取瓊漿,長達千年;阿修羅在左,天神在右;一尊巨大的四首阿修羅抱住蛇王婆蘇吉的頭部,其餘的修羅抱住蛇身,合力拉扯[164]翻騰的乳海,掀起成群的鱷魚、神龍、九頭蛇、神龜和神魚,其中一些被絞成碎片,天空飄著仙女[167]。接著的毗濕奴擊敗阿修羅的場面是16世紀後人所加[168]。
在這裡有幾行十八世紀初佛教徒留下的銘文[169]。
東廊廡北壁
《毗濕奴與阿修羅交戰圖》取材自印度神話。左右兩幅對稱的工藝粗糙的浮雕,展示阿修羅軍從左右兩方面向中心的毗濕奴進軍,毗濕奴站立於金翅大鵬鳥的肩膀上,面向南方,驅趕阿修羅[168]。比較有趣的一幅畫面,展示一群阿修羅騎在大鳥的脖子上[170]。在廊塔之北的壁上有幾行據考證是1702年加刻的銘文,敘述廊廡外的一個墓穴的建造過程,此墓穴現已廢[170]。
北廊廡東壁
《黑天力戰阿修羅》浮雕描繪八手的黑天,騎著金翅大鵬鳥,戰勝騎著怪獅的千手阿修羅;接著一幅畫面展示騎著犀牛的火神阿耆尼縱火,金翅大鵬鳥滅火[168]。下一幅浮雕展示黑天擲出鐵餅砍斷阿修羅的千手只剩二手[170]。最後5米的浮雕,展示黑天跪在岡仁波齊峰濕婆跟前,同意赦免阿修羅死罪[170]。這組浮雕的質量最差[168]。
北廊廡西壁
《天神戰魔鬼》浮雕全長94米,描繪二十一位面向西的天神大戰群魔阿修羅。可以辨認出印度教中諸神和他們的座騎或座駕:火神阿耆尼駕馭犀牛車、財神俱毗羅騎夜叉、戰神室建陀騎孔雀、毗濕奴騎金翅鳥、閻羅王駕水牛車、天海之神伐樓拿駕五頭蛇、太陽神蘇利耶駕馬車、濕婆騎公牛南迪、創造之神梵天騎孔雀、眾神之首因陀羅騎大象等[171][172]。這一組浮雕的質量較佳[173]。
西北角亭
裝飾和西南角亭相仿,四壁布滿雕刻,15幅畫面多是描述《羅摩衍那》或黑天的故事。[171]東門頂上一幅浮雕描繪《羅摩衍那》中羅摩和猴王會談;東壁北側描繪毗濕奴枕蛇而眠;東壁北側描繪黑天騎金翅大鵬鳥;北壁東側描繪兩人在宮中交談;北門頂浮雕描繪羅摩射箭;北壁西側的浮雕,遭水浸破壞嚴重;西壁北側浮雕描繪《羅摩衍那》中羅摩坐車駕;東壁南側浮雕描繪《羅摩衍那》中悉多和神猴哈奴曼在阿育王樹林中交談;南門頂浮雕描繪幾位仙女向毗濕奴獻禮;南壁東側《羅摩射鳥圖》描繪《羅摩衍那》中的羅摩,弓如滿月,箭如流星,射中鵠的[174][171],西門頂浮雕描繪《羅摩衍那》中羅摩與群猴子慶功,有的猴子舉臂歡呼,有的擊鼓為樂,有的吹簫[175]。
西廊廡北壁
《蘭卡之戰》浮雕全長51米[176],描眾猴幫助羅摩奪回悉多[177]。這組畫面,雕工精細[178]。在中段,可見羅摩站在神猴哈奴曼的肩膀上,弓如滿月;接下去是一系列打鬥的畫面:二十隻手的羅波那騎著巨獅;神猴斗雙龍等[178]。
仙女
吳哥窟內有一千八百多個仙女的沙岩浮雕分布在東南西北四大門的外壁和金茲壇的內外壁[179]。仙女有的身穿輕紗,在天空飛翔,有的亭亭玉立於蓮花之上,縴手執花束,滿臉迷人的笑容,她們的頭飾多姿多彩,她們戴著耳環、項鍊、手鐲、臂鐲和腳鐲,她們露出酥胸,穿着繡花裙子[180],有的站立在壁龕里,頭戴鑲珠寶的三叉冠冕,項上圍一圈珠寶項鍊,還有三串珍珠鏈懸掛酥胸,垂達纖腰,小圍裙鑲滿寶石,外套一件紗籠[181][182]。仙女的容貌,來自王宮中的宮女,周達觀《真臘風土記》中記載,國中美貌的女子,都被召入宮中,加入數千嬪妃的隊伍中,宮女們肌膚潔白如玉[183][184]。笑容可掬的仙女是高棉絨歡樂的象徵[185],她們使得嚴峻的石室化為天堂[186]。也有的仙女束髮,沒有冠帶,她們的臉和乳房,被無數遊客的手摸得漆黑如花崗石[187]。仙女有時成單,有時成群,刻畫在平整的沙岩石壁面,有時在壁龕之中;仙女的舞姿,幾乎千篇一律,顯然是依靠著樣板雕刻的[185]。仙女的足部比較彆扭,一律雕側面,不是正面,富有才華的高棉雕師,突然在在技術問題上了栽跟頭[149];也許高棉的雕師,還未能掌握正面透視[185]。在中層廊廡,許多仙女是半成品,有的雕了頭部,身軀還未雕刻,有的已雕出身軀,但服飾僅有輪廓,有的還僅僅在石壁上勾畫出輪廓,半途而廢的原因不明[149]。
半神與武士
第二層遊廊的神仙浮雕,穿着各色各樣的服裝,髮式也多種多樣。武士是寺廟的守護著,立於寺廟入口,手持長矛或棍棒,一個迎人以笑臉,一個凶神惡煞[185]。
佛像和人像
吳哥窟有很多佛像浮雕。大多數浮雕刻佛陀於菩提樹下打坐,遭逢七日七夜的暴雨,目支鄰陀自棲息處竄出;張開七個頭當雨傘,為佛陀擋雨。佛陀盤腿而坐於壁龕,頭戴冠帽,雙手合抱[188]。在吳哥窟田字閣的石柱底部,裝飾着帶鬍鬚的苦行僧浮雕,在壁龕內盤腿而坐,雙手合十,身穿披肩,手鐲、臂環、項圈[189]。
門楣和門頰
吳哥窟的門楣,有兩種風格,一種是圖案式門楣,中央橫貫彩虹圖案,兩翼裝飾著花環,另一種是敘事雕刻,布滿各種雕像;其中的多頭蛇,多數有頭飾;草木花卉,蜷曲緊湊,形象鮮明;神明和仙女各有扮相,布滿畫面,不留空白[190]。從9世紀以來,高棉的雕師就用彩虹圖案象徵人間同往仙界的橋梁,在吳哥窟門楣上常見印度教眾神之首因陀羅像,橫貫畫面中央的彩虹圖案,就是因陀羅之弓,人們從彩虹門楣之下進入吳哥寺,就象徵人們由人間踏入仙境[191]。
吳哥窟內許多門頰有花卉圖案浮雕,花卉枝條卷中雕刻一串蓮花座上頭頂冠冕雙手合十的神像,門頰的周邊圍繞一圈小蓮花圖案[192]。
石柱
吳哥窟有1532個石柱子[193]。有門柱和廊柱兩類,門柱立於門的兩側,上支門楣;門柱截面有正方形的也有圓形的。門柱的柱礎刻有立於小壁龕內的雕像,從柱礎直到柱冠,布滿樹葉圖案,中有層層環圈分割[194]。支撐廊廡拱頂的方石柱,由整塊沙岩雕成,柱礎和柱冠有簡單的花卉圖案圈,柱身有的刻仙女浮雕,有的素淨[195][196],還有的柱基裝飾着苦行僧雙手合十在壁龕內打坐[197]。
山牆
吳哥窟廊廡拱頂的山牆,外廓呈三角形,浮雕多描述與毗濕奴有關的故事,例如在主廊廡拱頂的一幅山牆浮雕,描寫《羅摩衍那》中毗濕奴化身為羅摩,雙臂開弓,擊敗十首二十臂的惡魔羅波那(Ravana)的場面[198];一幅塔廊山牆的浮雕,描繪印度神話中的一群海獸摩伽羅,護衛著天神[199]。
建築工程
水上城市
吳哥窟是建立在大片沼澤地之上,是一座巨大的水上城市[200]。吳哥窟占地三百餘公頃,工人們首先必須先清除熱帶森林,砍伐許多直徑一米多的大樹;為了鞏固地基,工人們必須將面積為數百公頃的土地深挖幾米,取出舊土,換上細沙,鋪上石子,面上再鋪一層土。由於吳哥窟所在地原是沼澤,地基的沙土充滿水分,猶如一艘巨舟,浮在水上[200]。吳哥窟的氣候,深受季候風影響,每年有六個月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8%,而其餘六個月旱季,雨量稀少。旱季和雨季時的地下水位變化很大。如何在雨季地下水位高漲時保障吳哥窟地基不至於隆起,在旱季地下水位降落之時,又如何防止地基塌陷,這是古高棉的技師們必需解決的問題[200]。吳哥窟的技師用190米寬的護城河,巧妙的解決了地下水位的漲落對地基的影響:雨季時護城河形成一個巨大的蓄水池,儲蓄泛濫的雨水,而在旱季時蓄水池的儲水,可以維持地基下的地下水位穩定[200]。宏大的吳哥窟屹立不倒,達數百年之久,見證了古高棉技師們的高超技術[200]。
建材
吳哥窟基本上是壘石建築。古真臘只有祭祀建築用石建造,王宮則是木結構,鑲嵌金窗,宮殿頂部覆以鉛瓦和土瓦。民居則是覆蓋茅草的竹編的房屋;宮殿和民居現已無存。吳哥窟使用木材的地方很少,在遊廊頂鋪有時設木天花板。高棉的建築師在12世紀已比以前更加熟練而自信地運用砂岩代替磚或紅土作為主要的建築材料。吳哥窟的大部分建材是砂岩方磚,紅土則用於外牆和隱閉的結構。沙岩最大優點在於能夠精工雕刻,裝飾性的沙岩雕刻,在吳哥窟達到巔峰[201]。
- 沙岩
吳哥的沙岩主要分兩種,一種是粉紅色的砂岩,質地堅硬,另一種是灰色砂岩,質地柔軟,容易風化剝落,也容易被植物根分裂。這種灰砂岩的表面難保持光滑平整,雕刻的輪廓容易因歲月而模糊不清[202]。吳哥窟的砂岩磚以中生代的白堊紀和侏羅紀灰砂岩磚為主[203]。在離吳哥窟東北50公里的庫楞山找到古代採石場地遺蹟,古時依靠水運,人力和大象運送到吳哥窟工地[202]。
- 紅土石
吳哥窟中常用的另一種建材是紅土石,高棉語稱為「bai kriem(柏烤米)」。紅土石是岩石經過熱帶炎熱氣候長時間風化,以致岩石中的可溶性礦物質流失,殘留不溶於水的氧化鐵和石英等礦物質而形成的紅棕色多孔岩石。中南半島的地表含豐富的棕黃色的紅軟土,容易從地層中挖掘。挖掘出來的紅土容易切割成磚狀,放置空氣中逐漸氧化而變硬[204]。紅土磚厚約40厘米,寬30-50厘米,長60-80厘米,有時長達2米[205]。在吳哥窟中,紅土石塊常用作台基的護牆,或用於圍牆、或作為鋪地、造堤的地基,表面再覆蓋沙岩石塊[206]。紅土石多孔,不適於用作裝飾面,必須先覆蓋一層粉飾灰泥[204]。有些紅土石塊因分解變脆而崩潰[204]。
- 瓦片和瓦當
吳哥窟的瓦片呈粉紅色,是黏土燒制的,長方形,大小不等,有的上釉,有的是素瓦,用來蓋屋頂[207]。廊廡的瓦當有花瓣和獸頭等裝飾[208]。古真臘用瓦按嚴格的等級制度:王宮用錫瓦和琉璃瓦,廟宇用土瓦,官吏之家只有寢室用瓦「百姓之家,只用草蓋,瓦片不敢上屋」[209]。吳哥窟是一座寺廟,長廊頂部鋪著土瓦。最近考古學家還發現周達觀書中提到的錫瓦[210]。
- 木材
吳哥窟廊廡的《天堂與地獄》組的拱頂,還殘留木質的天花板。吳哥窟的木建築現已不存,但門框,窗框和窗欞,都是仿木的,可以窺見當時木材的使用情況[210]。
- 油漆
古時吳哥窟是外貌與今日大不相同,德國考古學家在吳哥窟和吳哥的其他古蹟,發現建築物上殘留的油漆,石塊和磚瓦的表面,有的直接塗上油漆,有的先抹上一層石膏或灰泥,再塗上油漆[211][212]。
運輸
建造吳哥窟的巨大構件石塊,平均重量約為一噸半,共需五百萬至一千萬塊[213]。早先學者們認為,建造吳哥窟的石塊,是靠一條35公里長的運河從吳哥窟東北的庫楞山先運到洞里薩湖,再靠木筏運載35公里到暹粒,然後經暹粒河逆流而上15公里,最後轉運到吳哥窟工地[213]。但最近東京早稻田大學的兩位學者內田悅生、一太下田,通過實地考察,發現在吳哥窟東北35公里處的庫楞東南面的山腳下,有五十多個採石場的遺址,分布在2.4公里的範圍內。通過磁化率和厚度分析,他們斷定這些採石場分屬於不同年代,有的石塊和吳哥窟的相應,有的用在大吳哥等其他地方。吳哥窟的全部石料的磁化率均勻,可見全部出自一個採石場[214]。他們還研究了衛星圖片,發現從這些採石場有通向吳哥窟的運河網。他們認為,建造吳哥窟的沙岩石塊更可能靠這條34公里的運河,而不是經過洞里薩湖輾轉85公里運到吳哥窟的[214]。
工藝
吳哥窟的是壘方式主要是長方石塊層層堆壘,偶有工字鐵接榫,絕大多數場合不用粘合劑[215]。
19世紀的穆奧在《暹羅柬埔寨老撾諸王國旅行記》一書中就記載吳哥窟建築物的石塊的平面上上,常見有幾個圓孔:
吳哥窟有1536個石柱,看那三十英里外的石山,需要多大規模的運輸隊,需要多少人力呀。每塊石頭上面都有直徑2.5厘米,深度3厘米的圓孔,數目多寡視石頭大小而不同。但是在柱子上或雕刻面上,都找不到這些圓孔的痕跡。柬埔寨民間傳說,那些圓孔是巨人留下的手指印[216]。
關於這些圓孔有什麼的用途,有人說這些圓孔是用來插入鐵條合併兩石塊用的,也有人說是臨時插入木樁,搬運時塊用的[217]。離吳哥窟不遠的拜雲寺,有一幅很少人注意到浮雕,給人們提供了答案:浮雕中有一個木支架,吊着一塊大石,一段繩索繞在橫插入方石兩頭的木樁,吊在支架上,石塊上的圓孔,正是為掛繩索吊起石塊用的。用臨時插入的橫木樁吊大石,可以避免將繩索套住大石底部來吊運,這樣一來,將一塊大石堆壘在另一塊大石頭時,就省去從石頭底下抽出繩索的麻煩[218]。
- 穆奧還注意到吳哥窟:
所有的雕刻、浮雕似乎是在建築完成之後,一氣雕刻而成,石塊全部結合得如此完美,看不到一絲接縫,也看不到砂漿[219]。
人們觀察到,吳哥窟廊廡的一處仙女浮雕,是由四塊巨大的沙岩石堆壘而成,嚴絲合縫,雕刻刀鋒可以順利地一刀穿過,不至於在接縫處卡刀。顯然是建築完成之後再雕刻的。再看吳哥窟大量的雕刻,居然毫無破綻,觀者不禁屏息[218]。離吳哥窟不遠的巴戎寺,在其內廊廡的西壁的南翼,有一幅浮雕,給出謎底[220]。匠們將一塊石塊用支架和繩索吊起,疊在另一石塊上,然後手扶橫插入石塊孔洞的木樁,推動吊起的石塊,使得兩石塊互相研磨,產生密切的接觸面,結果使得兩石塊磨合如一,便於雕刻[218][221]。
地基
高棉人的地基比較單薄[205]。吳哥寺廟的地基是簡單的泥結砂層,上面覆蓋一到兩層紅土石磚,有時在泥結砂層上加一層碎石子。除非在岸邊,地基沉降並不多見[222]。
台階
吳哥窟的台階十分陡峭,由45度到70度不等,宛如「天梯」,各級的橫面和豎面的比例,與常見的相反;所有的台階都是正面搭建,並和建築物主體大多直接聯合,中間沒有平台,使得攀登相當艱苦;正因為如此,建築物的底面積收窄而不鋪張占地,使得建築物有矗立挺拔之感[223]。
牆壁
吳哥窟的牆壁由沙岩、紅土石或磚塊構成,多數不用砂漿;磚牆則有時用石灰、棕櫚糖和藤本植物汁製成的植物膠粘合[224]。牆的厚度,遠超過材料強度所需,一米至一米半厚的牆壁,在吳哥窟並不罕見;有的石塊還是按最長的一面垂直牆面砌成的[151]。有些牆壁,內向面是垂直的,外向面卻是台階[151]。主牆或間牆上的門檻極高,將廊廡分割成許許多多間隔[151]。
拱頂
吳哥窟和其他吳哥廟宇中的拱頂,有一個共同點特徵:內部空間狹窄,大群朝拜者無處可避風雨[223]。由徑向楔形磚鑲砌而成的真拱在古代希臘和古代中國都常見,12世紀的吳哥,儘管可以見到徑向砌築的井口,卻不見真拱用於拱頂。有學者認為,這是出於儀式的需要,印度教有雲「徑向拱不得安寧,唯有疊澀拱方得安息」[223]。吳哥窟的拱頂結構,是由牆壁上方的石磚逐級水平內錯,最後在中線合攏,再放上蓋頂石而成的疊澀拱[223]。拱頂的內壁呈葉尖形,有木質天花板覆蓋的部分,拱頂未加修飾,沒有天花板的部分,經過精心加工和裝飾,側廊的半拱部分,尤其如此[223]。拱頂的外觀光溜,截面幾近半圓,正提供山牆的外形[223]。十字廊相交處的拱頂是交叉拱頂,寺塔中殿的拱頂,是與前者相反的牟合方蓋式拱頂[223]。
氣候和環境對吳哥窟的影響
吳哥窟的主要建材是砂岩和紅土。根據顏色、紋理、化學成分和礦物組成,砂岩可分為幾種類型:灰棕色砂岩,紅砂岩、綠色砂岩。其中灰褐色砂岩,因為它多孔性、抗壓強度低下和高孔隙度,尤其容易惡化。惡化的主要原因包括化學風化,蝙蝠糞便導致的風化,樹木、藻類和地衣的生長和生物腐蝕。供水也是必不可少的惡化條件[225]。
吳哥窟建築表面的基本建材是來自四十公里處的庫楞山的中生代沙岩石,建築物的地基和寶塔的內心充填以紅土石。沙岩石和紅土石,深受氣候影響。吳哥窟地區,每年十二月到來年四月,雨量極為稀少,五月到十月是雨季。旱季的平均濕度是75%,雨季上升到80%至90%,建築物的朝陽面的表面溫度,最高可達攝氏62度[226]。在這種環境下,學者們發現,吳哥窟建築物表面風化,雕刻面鱗片化和剝落嚴重,在底層和上層建築物,出現沙岩的輪廓收縮和鹽風化現象[227]。沙岩中的鹽分主要有石膏和硝酸化合物[228]岩相分析表明,建築物的底部石膏含量比上層高,顯然是雨季時候,將地面上的雨水通過毛細管作用滲透建築物的底層,導致沙岩的輪廓收縮和石料流失。幾百年來吳哥窟的建築物,招來成群的蝙蝠,它們在吳哥窟的建築物表面上遺留厚厚的糞便。這些蝙蝠糞便含有風化面上測出的鉀、鈉、錳、鈣、氧化氮等物質,而且可溶性硫酸鹽和硝酸鹽的含量特別高[229]。研究表明吳哥窟寺廟中的蝙蝠糞便是高濃度的鹽分的主要來源,凡有高濃度的鹽引起沙岩風化的地方,總是可以找到雨水通過毛細血管作用滲透入廊廡的地板、牆壁和柱子上。顯然雨水接觸到積累的糞便,將水溶性離子溶解到石材中,導致建築物表面的破壞[230]。雨水中的硫酸鹽或空氣中的二氧化硫非沙岩中所含鹽份的成因,蝙蝠糞便的水溶性成分是沙岩中鹽的主要來源;雨季旱季的周期中沙岩的高度膨脹收縮,更加速岩石的崩潰[228]。
沙岩石塊之間用的膠合劑,也導致碳酸鈣在岩石表面形成結晶,形成岩石表面剝落[231]。
吳哥窟建築物表面常見的有色生物膜包,含球狀藍藻為主的微生物群落。此外在所有的樣品中還檢測到嗜麥芽窄食單胞菌、芽孢桿菌芽孢桿菌、芽孢桿菌、羊棲菜、類芽孢桿菌等異養細菌。這些微生物生物膜群落,能夠耐受猛烈的日曬與高度的脫水,其中一些細菌產生的有機酸,可能降低的石料的強度,導致砂岩敗壞[232]。
吳哥寺的保護工作
1992年,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將吳哥古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但同時也將它列入瀕危世界文化遺產名單,又號召世界各國為保護吳哥古蹟出力,鼓勵柬埔寨政府保護現場。自1993年開始,世界各國對吳哥窟的保護工作重新展開。德國飛天女保護工程(GACP)正致力於保護吳哥窟的飛天女和其他浮雕裝飾免遭損壞。該組織的調查發現,約有20%的神像條件極差,主要是因為岩石的自然侵蝕和風化,但一部分也因先前保護不當。修理工作還包括修理結構倒塌、防止進一步倒塌等其他項目;例如自2002年以來,上層圍廊的西外牆,一直用棚架支撐[233]。與此同時,2005年日本的維修隊完成了周邊廊內北藏經閣的恢復工作[234]。
1993年當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之後一年,吳哥窟只有寥寥無幾七千多名遊客[13],時至今日吳哥窟已成為旅遊勝地,參觀人數數字雖未曾公布,但根據柬埔寨旅遊局資料[235],2004年柬埔寨全國迎來超過100萬人次的國外遊客,其中57%計劃到吳哥寺里參觀[236]。到目前為止,除了一些塗鴉之外,遊客的湧入造成的損害較小。寺內的大型浮雕業已用繩欄保護,而地面則加蓋木板保護。雖然大部分維修保養工作是由外國政府贊助的隊伍進行,而不是由柬埔寨當局進行,但旅遊業還是為維修工作提供一些額外資金,全吳哥境的門票收入中,約有28%用於吳哥寺[237]。
經過世界各國古蹟維修專家們,將原是一片廢墟的周薩神廟修復完畢,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在2004年7月4日決定,將吳哥古蹟從瀕危世界文化遺產名單除名[238]。吳哥古蹟包括吳哥窟的維修工程仍然繼續。
圖集
-
景區一角
注釋
參考來源
- ^ Society, National Geographic. Angkor Wat.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2013-03-01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7) (英語).
- ^ 中國地名委員會. 外国地名译名手册. 商務印書館. 1993: 31. ISBN 7-100-00798-4.
Ângkôr Wat 【柬】 吳哥窟
- ^ 3.0 3.1 Angkor Vat. APSARA Authority. 2004 [27 April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06).
- ^ Largest religious structure. Guinness World Records. [29 April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5).
- ^ 暹粒吴哥窟旅游景点 8月暹粒吴哥窟旅游攻略 - 艺龙旅游指南. [2013-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2).
- ^ Ashley M. Richter. Recycling Monuments: The Hinduism/Buddhism Switch at Angkor. CyArk. 8 September 2009 [7 June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30).
- ^ 7.0 7.1 George Coedes ANGKOR AN INTRODUCTION P18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3
- ^ Maurice Glazie, The Angkor Monuments, Angkor Wat p47
- ^ 9.0 9.1 George Coedḕs Angkor An Introduction p32
- ^ 10.0 10.1 Marilia Albanese p202
- ^ 11.0 11.1 11.2 Maurice Glaize,Monuments of Angkor,Part II, Angkor Wat p59
- ^ 存档副本. [2007-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5).
- ^ 13.0 13.1 Heritage site in peril: Angkor Wat is falling down - Asia - World - The Independent. [2011-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15).
- ^ Flags of the World, Cambodian Flag Histo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Khmer dictionary adopted from Khmer dictionary of Buddhist institute of Cambodia, p. 1424, pub. 2007
- ^ Chuon Nath Khmer Dictionary (1966, Buddhist Institute, Phnom Penh)
- ^ Cambodian-English Dictionary by Robert K. Headley, Kylin Chhor, Lam Kheng Lim, Lim Hak Kheang, and Chen Chun (1977, Catholic University Press)
- ^ 元汪大淵原著,《島夷志略·真臘》 第77頁 中華書局 ISBN 978-7-101-02026-7
- ^ Freeman, Ancient Angkor p9
- ^ 夏鼐 《真臘風土記校注》 138頁 夏鼐註解2
- ^ Malcolm MacDonald, Loke Wan Tho, Angkor p67
- ^ 周達觀 《真臘風土記》第二十六節 《魚龍》
- ^ Richard A. Engelhardt,Two Thousand Years of Engineering Genius on the Angkor Plain, p22 Expedition, Volume 37 No.3 1995
- ^ 暹粒-吳哥国際机场航班. [2013-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1).
- ^ Michael Freeman, A Golden Souvenior of Angkor,p10
- ^ 26.0 26.1 Michael Freeman, A Golden Souvenior of Angkor,p11
- ^ 国家地理杂志 《吴哥窟》. [2013-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30).
- ^ 《諸蕃志校釋》76頁 楊博文注釋 中華書局 ISBN 978-7-101-02059-5
- ^ Sacred Angkor. [2007-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07).
- ^ 国家地理杂志 视频 吴哥窟. [2013-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30).
- ^ 《真臘風土記·一城郭
- ^ 《真臘風土記·十六死亡》「國主亦有塔葬埋」
- ^ (元)汪大淵着《島夷志略·真臘》ISBN 978-7-101-02026-7
- ^ (明)嚴從簡着 《殊域周諮錄·真臘》 中華書局 ISBN 71010006078
- ^ 35.0 35.1 Chandler 2008,第91-94頁.
- ^ Glaize, The Monuments of the Angkor Group p. 59.
- ^ Chandler 2008,第99-100頁.
- ^ Masako Fukawa; Stan Fukawa. Japanese Diaspora – Cambodia. Discover Nikkei. 6 Nov 2014 [18 Octo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9).
- ^ Abdoul-Carime Nasir. Au-dela du plan Japonais du XVII siècle d'Angkor Vat, (A XVII century Japanese map of Angkor Wat) (PDF). [18 Octo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12-23) (法語).
- ^ History of Cambodia, Post-Angkor Era (1431 – present day). Cambodia Travel. [18 Octo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1).
- ^ Dagens, Bruno. 第一章:眞的是新發現嗎?. 《吳哥窟:失落的石頭之林》. 發現之旅. 71. 馬向陽/譯. 臺北: 時報文化. 2003年8月20日: 第22、23、26及27頁 [2017年12月18日]. ISBN 957-13-3934-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10月19日) (中文(臺灣)).
- ^ Charles Higham,The Civilization of ANGKOR P141
- ^ Higham, The Civilization of Angkor 第 1-2頁。
- ^ Charles Emile Bouillevaux: Voyage en Indochine 1848-1856, L'Annam et le Cambodge
- ^ Henri Mouhot:Voyage dans les royaumes de Siam, de Cambodge, de Laos (1999/1868) ISBN 978-2-88086-242-8
- ^ Henri Mouhot:Voyage dans les royaumes de Siam, de Cambodge, de Laos (1999/1868) p279-282 ISBN 978-2-88086-242-8」
- ^ Ancient Angkor p40
- ^ 吴哥的古迹. [2013-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7).
- ^ John Thomson, The Antiquities of Cambodia. A series of photographs taken on the spot with letterpress description,Edmonston & Douglas, Edinburgh, 1867
- ^ Michael Freeman,A Golden Souvenir of Angkor p9
- ^ Louis Delaporte Voyage au Cambodge 1880 Paris. [2013-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7).
- ^ 吴哥窟文物的价值等级 (PDF). [2013-09-0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0-06). 已忽略未知參數
|dead-
(幫助){{URL|example.com|可选的显示文本}}
= - ^ Emile Gsell, Asie, 1866
- ^ Francis Garnier VOYAGE D'EXPLORATION EN INDO-CHINE, HACHETTE,PA
- ^ RIS,1873
- ^ {rank Vincent,The Land of the White Elephant, Sights and Scenes in South-eastern Asia : a Personal Narrative of Travel and Adventure in Farther India, Embracing the Countries of Burma, Siam, Cambodia, and Cochin-China, 1871-2, London: Sampson Low, Marston, Low, & Searle. 1873
- ^ Maurice Gaize:The Angkor Monuments p57
- ^ Maurice Gaize:The Angkor Monuments p58
- ^ Maurice Gaize:The Angkor Monuments p62
- ^ George Coedes, ANGKOR AN INTRODUCTION p20
- ^ Maurice Glaize, Angkor Monuments p23
- ^ George Coedes ANGKOR AN INTRODUCTION p22-23
- ^ Freeman, Michael and Jacques, Claude (1999). Ancient Angkor. River Books. ISBN 978-0-8348-0426-5. p48
- ^ Maurice Glaize, The Monument of Angkor p23
- ^ Maurice Glazier A Guide to the Angkor Monuments p59
- ^ Maurice Glazier A Guide to the Angkor Monuments p60
- ^ Bela Kalman,Joan Lebold Cohen, ANGKOR MONUMENTS OF THE GOD-KING P19
- ^ 68.0 68.1 68.2 Angkor Monuments of The God-king p20
- ^ Angkor Monuments of The God-king p22
- ^ Maurice Glaize,Angkor Monuments p13
- ^ 71.0 71.1 Malcolm MacDonald Luke Wan Tho, Angkor p46
- ^ 72.0 72.1 George Coedḕs Angkor An Introduction p31
- ^ Freeman, A Golden Souvenir of Angkor p12
- ^ George Coedes, ANGKOR AN INTRODUCTION P2
- ^ 宋趙汝適原著 楊博文校釋 《諸蕃志校釋》 第20頁
- ^ George Coedes ANGKOR AN INTRODUCTION p23
- ^ Maurice Glazie, The Angkor Monuments, Angkor Wat p57
- ^ Ancient Angkor p46
- ^ Malcolm MacDonald, 陸運濤, Angkor, plate 50&51 by Loke Wan Tho,Angkor Wat,The moat,Enclosure and Central Temple
- ^ Malcolm MacDonald, 陸運濤, Angkor p102
- ^ Ancient Angkor p47
- ^ Maurice Glaize A Guide to the Angkor Monuments p1
- ^ 存档副本. [2013-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2).
- ^ Mirilia Abanese p201
- ^ Marilia Albanese p207
- ^ 86.0 86.1 Henri Mouhot:Voyage dans les royaumes de Siam, de Cambodge, de Laos (1999/1868) p286 ISBN 978-2-88086-242-8
- ^ 87.0 87.1 87.2 87.3 87.4 Marilia Abanese p209
- ^ Maurice Glaize A Guide to the Angkor Monuments The Mot p62
- ^ 汪大淵《島夷志略》真臘條記述:「造裹金石橋四十餘丈」
- ^ John Thomson, Antiquities of Cambodia p21>
- ^ 91.0 91.1 91.2 91.3 91.4 91.5 Maurice Glaize p61
- ^ 92.0 92.1 Henri Mouhot p286
- ^ Ancient Angkor p50
- ^ Ancient Angkor p49
- ^ 95.0 95.1 Ancient Angkor p47
- ^ >宋代趙汝適《諸番志·真臘》
- ^ Ancient Angkor,River Books,2008,第49-50頁
- ^ Marilia Abanese,p208
- ^ Maurice Glaize Angkor Monuments p56
- ^ Freeman p49
- ^ 101.0 101.1 101.2 Maurice Glazier A Guide to the Angkor Monuments The Mot p62
- ^ Ancient Angkor p50
- ^ 103.0 103.1 Henri Mouhot p289
- ^ Eleanor Mannika:Angkor Wat. [2007-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Henri Mouhot:Voyage dans les royaumes de Siam, de Cambodge, de Laos (1999/1868) p90 ISBN 978-2-88086-242-8
- ^ Henri Mouhot p290
- ^ Maurice Glaize,The Angkor Monuments, The Bas-Reliefs p61
- ^ 108.00 108.01 108.02 108.03 108.04 108.05 108.06 108.07 108.08 108.09 108.10 Maurice Glaize:The Angkor Monuments 第63頁
- ^ Marilia Albanese p220
- ^ Tamura and Isizawa: Along The Royal Roads to Angkor,Weatherhill,2005,New York 第18頁。ISBN 978-0-8348-0472-2
- ^ Yoshiaki Ishizawa p7
- ^ Malcolm MacDonald and Loke Wan Tho P67
- ^ J.Commaile p47
- ^ Michael Freeman Ancient Angkor p51
- ^ Malcolm MacDonald and 陸運濤, 陸運濤攝影第51圖 Angkor Wat,The moat,Enclosure and Central Temple
- ^ Angkor Monuments of The God-King p95
- ^ Louis Delaporte, Voyage au Cambodge, Paris,Delagrave 1880
- ^ 118.0 118.1 118.2 Maurice Glaize,The Angkor Monuments, Angkor Wat p58
- ^ 119.0 119.1 119.2 119.3 Michael Glaize, Angkor Monuments p65
- ^ Malcolm MacDonald and Loke Wan Tho P57
- ^ Henri Mouhot,Voyage dans les royaumes de Siam, de Cambodge, de Laos p298
- ^ Marilia Albanese p220
- ^ Freeman p54
- ^ Marilia Albanese p220
- ^ Henri Mouhot p298
- ^ Yoshiaki Ishizawa p20
- ^ Yoshiaki Ishzawa p10
- ^ Malcolm MacDonald and Loke Wan Tho P67
- ^ Angkor Wat History. [2013-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2).
- ^ Marilia Abanese p223
- ^ Freeman p232
- ^ 132.0 132.1 Freeman, p22
- ^ Freeman, p25
- ^ Maurice Glaize p195-199
- ^ Bela Kalman p23
- ^ George Coedes p28
- ^ Bela Kalman No16 Baksei Chamkrong
- ^ Bela Kalman, #35 Phimeanakas
- ^ Maurice Glaize p115
- ^ Freeman &Claude Jacques p22-25
- ^ 141.0 141.1 Malcolm MacDonald, Angkor p104
- ^ Maurice Glaize,Angkor Monuments p44
- ^ Freeman,Ancient Angkor p48
- ^ J. Commaille, GUIDE AUX RUINES D'ANGKOR P37
- ^ J.COMMAILE, GUIDE AUX RUINES D'ANGKOR P45
- ^ 146.0 146.1 146.2 Angkor Momunents, Sculpture in the Round p43
- ^ Angkor, An Introduction p46
- ^ Angkor Monuments of The God-King p54
- ^ 149.0 149.1 149.2 Malcolm MacDonald, Angkor p106
- ^ Bela Kalman and Joan Lebold Cohen,Angkor Monuments of the God-King p64
- ^ 151.0 151.1 151.2 151.3 Maurice Glaize, The Angkor Monuments p31
- ^ Marilia Abanese p144
- ^ 153.0 153.1 153.2 Maurice Glaize, Angkor Monuments p35
- ^ Maurice Glaize,The Angkor Monuments, The Bas-Reliefs p66
- ^ angkor_vat.html APSARA 吳哥與暹粒維護局官方網站[永久失效連結]
- ^ Maurice Glaize The Angkor Monuments p66 1993
- ^ Ancient Angkor p56
- ^ 158.0 158.1 158.2 Ancient Angkor p57
- ^ Maurice Glaize, The Angkor Monuments, The Bas-Reliefs, p66-67
- ^ (元)周達觀《真□風土記》第四十條。「宮女三五百,花布花髻,手執巨燭,自成一隊,雖白日亦點燭」
- ^ Angkor Wat Gallery of Bas Reliefs. [2013-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0).
- ^ Maurice Glazie Angkor Monuments p68
- ^ Maurice Glaize, The Angkor Monuments, The Bas-Reliefs p66
- ^ 164.0 164.1 164.2 Michael Freeman, Ancient Angkor p62
- ^ Thousand-year-old depictions of massage abortion (PDF). [2013-09-0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9-21).
- ^ Ancient Angkor p61
- ^ Michael Freeman,Ancient Angkor p63
- ^ 168.0 168.1 168.2 168.3 Maurice Glaize Angkor Monuments p69
- ^ Angkor Wat - 7th Wonder of the World. [2013-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5).
- ^ 170.0 170.1 170.2 170.3 Michael Freeman,Ancient Angkor p64
- ^ 171.0 171.1 171.2 Ancient Angkor p65
- ^ Maurice Glaize Angkor Monuments p69-70
- ^ Maurice Glaize Angkor Monuments p69
- ^ Maurice Glaize Angkor Monuments p70-71
- ^ Angkor Monuments of The God King p75
- ^ Ancient Angkor p66
- ^ Maurice Glaize Angkor Monuments p71
- ^ 178.0 178.1 Ancient Angkor p67
- ^ [devata-in-angkor 吳哥窟的仙女]
- ^ Malcolm MacDonald, Angkor p105
- ^ Bela Kalman and Joan Lebold Cohen,Angkor Monuments of the God-King p59
- ^ 周達觀《真臘風土記》「止以布圍腰,出入則加以大布一條,纏於小布之上」
- ^ Bela Kalman and Joan Lebold Cohen,Angkor Monuments of the God-King p97
- ^ 周達觀 《真臘風土記·人物》 「白如玉者……大抵一布纏腰之外,不論男女,皆露出胸酥」
- ^ 185.0 185.1 185.2 185.3 Maurice Glaize, Angkor Monuments p37
- ^ Angkor, An Introduction p50
- ^ Angkor Monuments of The God-King p65
- ^ Angkor Monuments of The God King p78
- ^ Malcolm MacDonald, Angkor p67
- ^ Michael Freeman, Ancient Angkor p34
- ^ George Coedes, Angkor An Introduction p48
- ^ Angkor Monument of The God King p57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frank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Maurice Glaize,Angkor Monuments, p38
- ^ Angkor Monuments of the God-king p56
- ^ J Commaille GUIDE AUX RUINES D'ANGKOR P33
- ^ Malcolm MacDonald & Loke Wan Tho P67
- ^ Bela Kalman and Joan Lebold Cohen,Angkor Monuments of the God-King p68
- ^ Bela Kalman and Joan Lebold Cohen,Angkor Monuments of the God-King p67
- ^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国家地理杂志 《水上的城市-吴哥窟》. [2013-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30).
- ^ Ancient Angkor p28
- ^ 202.0 202.1 Maurice Glazie,The Angkor Monuments,p30
- ^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Archaeologists,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 p357
- ^ 204.0 204.1 204.2 Ancient Angkor p28
- ^ 205.0 205.1 Marilia Albanese p144
- ^ 岩崎義則, Geotechnical Study on Ground and Masonary Structures in Angkor p136 京都大學 2001
- ^ Maurice Glazie The Angkor Monuments p31, 1993
- ^ Marilia Albanese p213
- ^ (元)周達觀《真臘風土記·宮室》
- ^ 210.0 210.1 Freeman p29
- ^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Archaeologists,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 14th - 17th September 2004 p367
- ^ Michael Freeman and Claude Jacques, Ancient Angkor p29
- ^ 213.0 213.1 Mystery of Angkor Wat's massive stones solved - they were 'brought to the area by a massive network of canals'. [2013-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1).
- ^ 214.0 214.1 内田悦生 一太下田《吴哥窟沙岩石块的采石场及其运输路线》. [2013-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4).
- ^ J Commaille Guide Aux Ruine d'Angkor, Librairie Hachette, Paris 1912
- ^ Henri Mouhot Travels in the Central Parts of Indo-China,Cambodia and Laos, p299, John Murray, London, 1864
- ^ 吴哥窟. [2013-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8).
- ^ 218.0 218.1 218.2 纪录片 《吴哥窟-追根问底》. [2013-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0).
- ^ Henri Mouhot Travels in the Central Parts of Indo-China,Cambodia and Laos, p300, John Murray, London, 1864
- ^ Maurice Glaize, The Angkor Monuments p31
- ^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Archaeologists,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 p367
- ^ Maurice Glaize,Angkor Monuments p31
- ^ 223.0 223.1 223.2 223.3 223.4 223.5 223.6 Maurice Glaize,The Angkor Monuments p32
- ^ Marilia Albanese p144
- ^ Uchida et al, Deterioration of stone materials in the Angkor monuments, CambodiaEngineering Geology Volume 55, Issues 1–2, January 2000, Pp101–112
- ^ Łukaszewicz, J.W. & Niemcewicz, P. (eds.): 11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Deterior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Stone, Torun, Poland 2008. Proceedings vol. I, p268 H. Siedel1*, E. v. Plehwe-Leisen2, H. Leisen3 SALT LOAD AND DETERIORATION OF SANDSTONE AT THE TEMPLE OF ANGKOR WAT, CAMBODIA
- ^ 11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Deterior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Stone, Torun, Poland 2008. Proceedings vol. I, p267
- ^ 228.0 228.1 Heiner Seidal et al,Sandstone weathering in tropical climate: Results of low-destructive investigations at the temple of Angkor Wat, Cambodia, Engineering Geology Volume 115, Issues 3–4, 1 October 2010, Pp182–192
- ^ 11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Deterior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Stone, Torun, Poland 2008. Proceedings vol. I, p273
- ^ 11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Deterior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Stone, Torun, Poland 2008. Proceedings vol. I, p274
- ^ 細野孝弘 Salt weathering of sandstone at the Angkor monuments, Cambodia: identification of the origins of salts using sulfur and strontium isotopes,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Volume 33, Issue 11, November 2006, Pages 1541
- ^ Microbial Biofilms on the Sandstone Monuments of the Angkor Wat Complex, Cambodia,Current Microbiology February 2012, Volume 64, Issue 2, pp 85-92
- ^ APSARA authority,Yashodhara no. 6: January - June 2002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5-26
- ^ APSARA authority, News 19 July 2005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年5月26日,
- ^ Tales of Asia, Cambodia Update February 2005: One Mill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Tales of Asia, Cambodia Update July 2004: Tourism Boo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Tales of Asia,Preserving Angkor: Interview with Ang Choulean (October 13, 200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联合国将吴哥古迹从濒危世界文化遗产名单除名. UNESCO. 2004-07-04 [2007-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7) (英語).
參考文獻
- 周達觀; 夏鼐校注. 《真臘風土記校注》. 中華書局. 2000. ISBN 7-101-02028-3.
- 元,《島夷志略·真臘》, 汪大淵原著. 《岛夷志略·真腊》. 中華書局. ISBN 7-101-02026-7.
- 宋, 趙汝適著; 楊博文注釋. 《諸蕃志》. 中華書局. ISBN 7-101-02059-3.
- Bouillevaux, Charles Emile. Voyage en Indochine 1848-1856, L'Annam et le Cambodge.
- Mouhot, Henri. :Voyage dans les royaumes de Siam, de Cambodge, de Laos (1999/1868). 1868. ISBN 2-88086-242-6.
- Gsell, Emile. Asie. 1866.
- Thomson, John. The Antiquities of Cambodia. Edmonston & Douglas, Edinburgh. 1867.
- Garnier, Francis; Delaporte, Louis. VOYAGE D'EXPEDITION EN INDO-CHINE. LIBRARIE HACHETTE,PARIS. 1873.
- Vincent, Frank. The Land of the White Elephant, Sights and Scenes in South-eastern Asia : a Personal Narrative of Travel and Adventure in Farther India, Embracing the Countries of Burma, Siam, Cambodia, and Cochin-China, 1871-2 –. London: Sampson Low, Marston, Low, & Searle. 1873.
- Delaporte, Louis. Voyage au Cambodge. Paris. 1880.
- Commaille, J. Guide Aux Ruine d'Angkor. Librairie Hachette, Paris. 1912.
- Freeman, Michael; Jacques, Claude. Ancient Angkor. River Books. 2006. ISBN 974-8225-27-5.
- Glaize, Maurice. Tremmel, Nils , 編. The Monuments of the Angkor Group (PDF) based on the 4th. 2003 [1993, First published 1944] [2009-08-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9-07-11).
- MacDonald, Malcolm; Loke, Wan Tho. Angkor. Jonathan Cape, London. 1960.
- Kalman, Bela; Cohen, Joan Lebold. Angkor: Monuments of the God-Kings,ISBN. Harry N Abrahm Inc Publisher. 1975. ISBN 0810900750.
- Albanese, Marilia; Milan tr, A.B.A. Angkor: Splendors of the Khmer Civilization. Asia Book Co. 2006. ISBN 88-8095-839-9.
- Coedḕs, George. Angkor An In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1963.
- Freeman, Michael. A Golden Souvenir of ANGKOR. Monument Books Cambodia. 2002. ISBN 9748303098.
- Dagens, Bruno. 《吳哥窟:失落的石頭之林》. 發現之旅. 71. 馬向陽/譯. 臺北: 時報文化. 2003. ISBN 957-13-3934-2.
- Maurice Glazier A Guide to the Angkor Monuments
- * Higham, Charles (2001). The Civilization of Angkor. Phoenix. ISBN 978-1-84212-584-7.
- Higham, Charles (2003). Early Cultures of Mainland Southeast Asia. Art Media Resources. ISBN 978-1-58886-028-6.
- Briggs, Lawrence Robert (1951, reprinted 1999). The Ancient Khmer Empire. White Lotus. ISBN 978-974-8434-93-3.
- Yoshiaki Ishizawa Along the Royal Roads to Angkor Weatherhill, NY 2008 ISBN 978-0-8348-0472-2
- 細野孝弘 Salt weathering of sandstone at the Angkor monuments, Cambodia: identification of the origins of salts using sulfur and strontium isotopes,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Volume 33, Issue 11, November 2006。
- 岩崎義則, Geotechnical Study on Ground and Masonary Structures in Angkor 京都大學 2001
- 內田悅生 一太下田《吳哥窟沙岩石塊的採石場及其運輸路線》
- Heiner Seidal et al,Sandstone weathering in tropical climate: Results of low-destructive investigations at the temple of Angkor Wat, Cambodia, Engineering Geology Volume 115, Issues 3–4, 1 October 2010。
-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Archaeologists,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 14th - 17th September 2004: Interpreting Southeast Asia's past, monument, image, and text
- 11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Deterior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Stone, Torun, Poland 2008. Proceedings vol. I。
- Uchida et al, Deterioration of stone materials in the Angkor monuments, CambodiaEngineering Geology Volume 55, Issues 1–2, January 2000。
- Microbial Biofilms on the Sandstone Monuments of the Angkor Wat Complex, Cambodia,Current Microbiology February 2012, Volume 64, Issue 2。
- 國家地理雜誌 《水上的城市-吳哥窟》
- Chandler, David P. A history of Cambodia 4th. Westview Press. 2008. ISBN 081334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