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蜀
前蜀(907年-925年),是中國五代十國時期由王建建立的政權,十國之一。前蜀疆域遼闊,東控荊襄,南通南詔,西達維州(今四川理縣),北過秦州(今甘肅天水),占領了今天四川、湖北、陝西以及甘肅大部,重慶、貴州以及雲南部分地區,方圓數千里。
蜀/漢 前蜀 | |||||||||
---|---|---|---|---|---|---|---|---|---|
907年—925年 | |||||||||
首都 | 成都 | ||||||||
常用語言 | 中古漢語、巴蜀方言 | ||||||||
政府 | 君主 | ||||||||
皇帝 | |||||||||
• 907年-918年 | 王建 | ||||||||
• 918年-925年 | 王衍 | ||||||||
歷史時期 | 五代十國 | ||||||||
• 王建統轄全川 | 891年 | ||||||||
907年 | |||||||||
• 被後唐所滅 | 925年 | ||||||||
| |||||||||
在917-918年,前蜀將「蜀」改國號為「漢」。 |
四川歷史系列條目 | |
---|---|
史前時期 前200000﹣前2000 | |
巴國與蜀國 前2100﹣前316 | |
秦漢時期 前316﹣214 益州 武都郡 漢中郡 蜀郡 巴郡 廣漢郡 犍為郡 越巂郡 • 成家 25﹣36 | |
蜀漢 214﹣263 | |
兩晉南北朝時期 263﹣581 | |
隋唐五代時期 581 – 965 劍南道 山南西道 | |
前後蜀 892 – 965 • 前蜀 892/907 – 925 •後唐 925 – 934 • 後蜀 934 – 965 | |
兩宋時期 965 – 1234 • 李蜀 994 | |
元明時期 1206 – 1660 • 明夏 1363 – 1371 | |
大西 1643 – 1644 | |
清朝時期 1646 – 1912 | |
民國時期 1912 – 1949 四川省 重慶市 • 大清 (通志政權) 1917 | |
共和國時期 1949 – 今 四川省 重慶市 | |
史前時期 前200,000 – 前2,500 | ||||||||
蜀國 約前2,500 – 前316 • 蠶叢柏灌朝(傳說) 約前2500 – 前1700 • 魚鳧朝 約前1700 – 前1200 • 杜宇朝 約前1200 – 前600 • 開明朝 約前600 –前316 • 甌雒國 ? –前207 | ||||||||
巴國前?年 – 前316 • 廩君巴國前?年 – 前?年 • 周屬巴國 前?年 – 前316年 | ||||||||
秦國及秦朝 前770 – 前207 • 秦國(秦人) 前316 – 前221 • 秦朝(統一中國) 前221 – 前207 | ||||||||
楚國復國及西漢新朝更始帝劉盆子時期 前206 – 25 • 西楚諸侯漢國前206 – 前202 • 西漢(統一中國)前202 – 9 • 新朝(統一中國) 9 – 23 • 更始帝與劉盆子時期(統一中國) 23 – 27 | ||||||||
成家 25 – 36 | ||||||||
東漢 25 – 220 • 東漢(統一中國)36 – 188 • 漢獻帝時益州牧(割據) 188 – 214 | ||||||||
蜀漢 214 – 263 | ||||||||
曹魏西晉時期 263 – 316 • 魏國(三國) 263 – 266 • 西晉(統一中國) 266 – 304 | ||||||||
成漢 304 – 347 | ||||||||
南朝十六國統治時期 347 – 405 • 第一次屬東晉時期(南朝) 347 – 373 • 前秦(十六國,氐族) 373 – 383 • 第二次屬東晉時期(南朝) 383 – 405 | ||||||||
譙蜀 405 – 413 | ||||||||
南朝時期 413 – 553 • 第三次屬東晉時期(南朝) 413 – 420 • 劉宋(南朝) 420 – 479 • 蕭齊(南朝) 479 – 502 • 蕭梁(南朝) 502 – 552 • 蕭紀(割據) 552 – 553 | ||||||||
西魏、北周、隋朝及唐朝 553 – 907 • 西魏(北朝,鮮卑) 553 – 557 • 北周(北朝,鮮卑) 557 – 581 • 隋朝(統一中國) 581 – 618 • 唐朝(統一中國) 618 – 907 • 劉闢(割據) 806 – 806 • 陳敬瑄(割據) 885 – 892 | ||||||||
王建及前蜀 892 – 925 • 王建(割據) 892 – 907 • 前蜀 907 – 925 | ||||||||
後唐及後蜀 923 – 965 • 後唐(五代,沙陀) 925 – 934 • 後蜀 934 – 965 | ||||||||
後周及宋朝951 – 1279 • 北宋(統一中國)965 – 994 • 李蜀 994 – 995 • 北宋(統一中國)995 – 1126 • 南宋(南朝)1127 – 1274 • 吳曦(割據)1207 – 1207 | ||||||||
大蒙古國及元朝 1206 – 1388 • 元朝(統一中國) 1234 – 1363 | ||||||||
明夏 1363 – 1371 | ||||||||
韓宋及明朝 1351 – 1644 • 明朝(統一中國) 1371 – 1643 | ||||||||
大西 1643 – 1660 | ||||||||
後金及清朝 1616 – 1912 • 清朝(統一中國) 1660 – 1912 | ||||||||
中華民國(官方中國) 1912 – 1949 • 熊克武(割據) 1918 – 1925 • 劉湘(割據) 1920 – 1937 • 劉文輝(割據) 1920 – 1933 • 楊森(割據) 1918 – 1937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中國) 1949 – 今 | ||||||||
前蜀是唐朝的「蜀王」、西川節度使王建在成都建立的,早在891年,王建就已經統治全川。903年,唐昭宗封王建為蜀王。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王建不服後梁統治,建國號「蜀」,史稱「前蜀」,定都成都。917年,行劉備在成都稱漢故事,改國號為漢[1][2],次年又恢復國號蜀。
王氏父子統治蜀地共34年。前蜀初年,王建勵精圖治,開拓疆土,興修水利,注重農桑,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在沒有戰爭的情況下,在擁有沃地千里、豐饒五穀的成都平原的情況下,前蜀的經濟、文化、軍事大大的發展,成為了當時的一個強國。可是王建死後,繼承人王衍卻奢侈無度,殘暴昏庸。925年後唐趁機伐蜀,蜀軍潰敗,成都淪陷,前蜀滅亡。
今日成都前蜀永陵(王建墓)規模頗可觀。
歷史
建立
前蜀為舞陽人王建所建。王建是鹽梟出生,後來投軍,在攻打黃巢的時候逐漸掌握了蜀地,後被唐廷封為蜀王。唐朝滅朱溫篡權之後,他依舊使用唐昭宗的天復年號,因為他認為唐朝的天祐年號是朱溫非法所設。在朱溫建立後梁之後,他聯合晉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貞、吳王楊渥準備討梁,準備光復大唐,但是並未成功。其實朱溫稱帝的時候,王建寫信給李克用,想讓他和自己南北一同稱帝,說唐室後人如果能夠重整山河,再重新歸附,但被李克用言辭拒絕。王建見李克用拒絕,躊躇了幾個月,前蜀武成元年(公元907年),王建在蜀地自立為帝。他任用王宗佶為宰相,唐道襲為樞密使,立王宗懿為太子。
王建義子王宗佶和太子王宗懿素來不和,後來唐道襲進讒導致王宗佶被王建殺死,太子從此就愈發地得意忘形,常常羞辱大臣,對唐道襲也不例外。唐道襲心中不快,找機會和王建不斷進讒說太子要謀反,王建也從不相信到漸漸相信了,於是讓唐道襲帶兵護衛,以防不測,太子以為唐道襲帶兵是前來捉拿他的,就帶兵和唐道襲打了起來,唐道襲中流箭而死,王建知道後以為太子真要謀反,就派兵擊殺了太子王宗懿。占據荊南的高季昌想擴大地盤,聽聞蜀國內部生變,親自帶領着戰船攻打蜀國的夔州,高季昌讓軍士乘風燒毀浮橋,以便大船通行,蜀國猛將張猛用手拉住浮橋鐵索,擋住了大船。突然間,風向改變,火勢朝着高季昌這邊燒來,荊南兵大多被燒死和落水淹死,損失慘重,高季昌棄大船乘小船逃跑。
王建一生征戰,六十歲時才當上皇帝,他在暮年選立太子便成為一件極重要的大事。長子王宗仁,幼年患病成為廢人,無法成為太子的人選。次子王宗懿被立為太子,卻在宮廷鬥爭中被殺。王建之後又打算立雅王王宗輅或者信王王宗傑,可二人各有長處,難以確定繼立哪一個。而王建的妃子徐氏因美貌,深受王建的寵愛,她便趁此力薦自己的兒子王宗衍做皇太子。由於她深交朝臣官宦,在政治上廣有人脈,便聯合眾人向王建上表,稱王宗衍「才器英武,實堪社稷之託」。在宮內外的合力煽惑下,王建遂正式冊立王宗衍為太子。
王建雖然立了太子,總是不放心,有一次他見王宗衍與諸王鬥雞、擊球,遂自嘆說:「我百戰而立此基業,此輩難道能守之乎!」他見信王王宗傑頗有才幹,又有改立太子的意向,然而信王卻突然死了,他頗疑是徐妃下毒致死的,但又不願深究。王建在彌留之際,詔入鎮守北方的義子王宗弼和宰相張格囑託道:「如果太子確實不堪當皇帝,就置於別宮,另行選立賢者,而不要害其性命。」前蜀光天二年六月,王建去世,下葬永陵。王建在位12年,在位時期,勵精圖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擴張疆土,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蜀中大治。
滅亡
前蜀繼承人王宗衍,後改名王衍,是個荒淫無道的昏君。王衍在南北到處遊玩,縱慾無度,整天和美女寵臣一起縱慾享樂,完全不問政事,還大興土木,前後修建宮殿十餘座,裝飾地金碧輝煌,奢侈至極。他還讓宮中的侍女穿着女道士的服裝,參加他的酒會。常常大醉不知早晚,後來覺得不盡興,還讓近臣參與其中,和宮中婦女並排而坐,飲酒作樂,到了得意忘形之際,不顧男女都脫衣摘帽,任意縱慾。
唐主李存勖派遣李嚴去蜀國打探虛實,李嚴回來之後報告了王衍荒淫無度,朝政混亂,百姓怨聲載道的的事實,他對李存勖說如果大軍一到,蜀地必然望風而降,於是李存勖打算發兵攻打蜀國。只是契丹犯邊,才暫緩了伐蜀之事。等李存勖擊退了契丹之後,前蜀咸康元年(公元925年),李存勖起兵伐蜀,任李繼岌為主帥,郭崇韜為副帥,全權負責軍事。任圜、康延孝、張筠、董璋等人為將,李嚴為安撫使隨軍出征。李從曮轉運糧草,高季興東側接應。九月十日,六萬大軍東側進發。郭崇韜從洛陽出發,倍道而行,經鳳翔出大散關,進入了蜀國境內。康延孝為前鋒,所到之處,守軍無不望風而降,很快就收服了威武城。
而王衍卻還在醉生夢死之中。 他以為之前向李存勖祝賀,雙方互遣使節交好,就等同於兩國修好,兩國就能友好休戰,自己就可以安然無虞,於是撤掉邊防,高枕無憂,安享太平。王衍非常寵幸小人,有個叫王承休的宦官說秦州盛產美女,還把秦州的美女和美景繪製成圖像,呈送給在成都的王衍,他大為高興,打算親自到秦州去看一看。並且不顧百官和太后和勸諫,執意前往秦州。
後來王衍走到了漢州,接到了王承捷的來報,說唐軍已經襲來。王衍不信,還揚言:「我帶兵北巡,就是想炫耀武力,怕他做甚。」後來行走到梓潼,遇到了大風,把房屋都吹倒了。隨行的官員說這是貪狼風,有大軍覆滅的意思。王衍還沒有醒悟,繼續和近臣吟詩作樂。抵達利州城的時候,接到警報,說威武城的守軍已經投降了唐將康延孝,王衍這才堅信王承捷的消息並非虛傳。第二天,威武城的敗軍來到營前,說鳳州、興州、文州、扶州由節度使王承捷一併投降了唐軍,王衍這才驚慌了起來。命令隨駕的王宗勛等率領三萬前去擊敵。而康延孝憑藉者一股銳氣,蜀軍長年不練,怎麼經得住百戰之師,頓時潰敗。王宗勛抱頭鼠竄,所帶之軍,被唐軍斬殺了五千人,其餘部將四散而逃。康延孝日夜兼程,向利州進發,蜀國國內大震,王衍聽說前線大敗,急忙返回成都。
蜀國武德留後宋光葆給郭崇韜寫信,說:「只要唐軍不進入我的轄地,則舉兵投降,否則將背水決戰。」 郭崇韜答應了,於是宋光葆帶着梓州、綿州、劍州、龍州、普州等地投降了唐軍。蜀國其他守將也紛紛來降,洋州和東川等地也紛紛地投降了唐軍。秦州節度使安重霸和王承休打算密謀偷襲擊唐軍,安重霸卻之後暗中帶着成州投降了唐軍。王宗弼聽到了各地紛紛投降,也很驚慌,正好唐軍遣使前來,帶來的郭崇韜的書信,在信中陳述了利害,勸他投降,王宗弼已然心動了,無意再守城。這時候王宗弼遇到了王宗勛,給了他王衍要殺他的詔書。但是王宗弼沒有殺他,而是和王宗勛秘密打算投降唐軍,二人分頭行動,王宗勛投降,王宗弼回到成都。
王宗弼回到了成都時,已經是王衍回到成都五六天之後了。王衍回到成都的時候,百官和後宮出城迎接,王衍來到了嬪妃之中,竟然還讓宮女擺成了回鶻隊形,擁簇着他回宮,完全不着急。王宗弼回到成都時,才讓人加強城守。徐太后和王衍前來慰問他,王宗弼乘機劫持了他們,連同諸王一併幽禁在了西宮。然後他把國寶和內府財物收為私有,自稱西川留後。接着聽說唐軍已經到了漢州,當即撥出金銀犒勞唐軍。
之後唐軍的特使李嚴來到成都,王衍對他痛哭,李嚴對王衍說只要投降,就能保全家屬。王衍草擬詔書,派人送到了唐軍。李繼岌和郭崇韜知道蜀主願意投降,立馬晝夜兼程來到了成都,李嚴和前蜀全體君臣都在城外迎接,蜀主王衍像劉禪那樣自縛請降。郭崇韜親自解開他的束縛,然後宣讀大赦詔文,王衍率領百官向東北方向叩拜,前蜀滅亡,立國十九年。
官制
前蜀建國後,典章制度主要由宰相韋莊制定。韋莊熟習唐代制度,因此前蜀的政制充滿唐代遺風。前蜀宰相是同平章事,大多由中書侍郎門下侍郎兼領。唐代以中書令為宰相,地位崇高,前蜀的中書令則多以宗室兼任,並非專員。
前蜀樞密使亦是機要官職,自韋莊之後掌握朝廷大權。唐代內樞密使以宦官擔任,前蜀起初則以士人擔任,後來擔心將領不受控制,也起用宦官擔任樞密使,朝政漸壞。此外,大學士亦參與朝政。
宮廷中,內飛龍使一職掌握禁軍,往往干預朝政。地方上掌握兵權的,有節度使、團練使、觀察使等,屬下有判官和掌書記。地方官制中,州有刺史,下有參軍;縣有縣令,下有主簿,大體上和唐代相同。[3]
君主
君主列表
肖像 | 廟號 | 諡號 | 名諱 | 在世時間 | 在位時間 | 年號及使用時間 | 陵寢 | |
---|---|---|---|---|---|---|---|---|
聖祖 (後主王衍追尊) |
至道玉宸皇帝 (後主王衍追諡) |
姬晉 (又稱王子喬) |
? | - | - | - | - | |
高祖 | 神武聖文孝德明惠皇帝 | 王建 | 847年-918年 | 907年-918年 | 天復 | 907年 | 永陵 | |
武成 | 908年-910年 | |||||||
永平 | 911年-915年 | |||||||
通正 | 916年 | |||||||
天漢 | 917年 | |||||||
光天 | 918年 | |||||||
- | - | - | 王衍 (後唐明宗李嗣源追封順正公) |
901年-926年 | 918年-925年 | 乾德 | 919年-924年 | - |
咸康 | 925年 |
君主世系圖
延伸閱讀
[編]
參考文獻
參見
中國朝代:甘南、巴蜀及中國西南地區割據政權 |
---|
前朝: 唐 唐末西川節度使、蜀王國 |
十國·前蜀 907年6月-925年12月 |
後朝: 五代·後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