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舞
冰舞是一種花樣滑冰,源於交誼舞。第1次世界花樣滑冰錦標賽在1952年舉行,但是直到1976年才成為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體育項目。
冰舞屬於雙人花樣滑冰的一種,在比賽中選手搭檔由一男一女組成。 由於嚴格的托舉限制,冰舞又和雙人花樣滑冰有所不同,冰舞要求參賽者以男舞者雙手不可高舉過頭的形式表演托舉,且不允許拋擲和跳躍之類的動作。 一般來說,搭檔們之間的距離不能超過兩個手臂的長度;本來搭檔應該在整個比賽中保持托舉,但是這個規定在現代冰舞中沒有那麼嚴格了。
冰舞和其他冰上競技的另一個區別在於表演中音樂的選擇。在冰舞表演中,參賽者必須踩到每個音樂的節拍或節奏。而不管是單人還是雙人滑冰者經常會不自覺地隨音樂的旋律舞動,卻常常忘記踩到每個拍子,這樣會在冰舞比賽中加重扣分。
在一些非國際滑冰聯盟的賽事中,單人舞者也可以參與冰舞比賽。
比賽部分
以下是冰舞競技中3大主要競技內容。規定舞蹈(「CD」),占總比分的10%;編創舞蹈(「OD」),占總分的40%;還有作為在決賽中分出勝負的自由舞蹈("FD")占總分的50%。
而一些比賽,如ISU花樣滑冰大獎賽總決賽,比賽內容並沒有包括規定舞蹈。2010年賽事後,國際滑冰聯盟投票終止編創舞蹈和規定舞蹈的部分,改由short dance 短曲和 free dance 長曲兩個項目。2018-2019年賽季起又將 Short Dance 改稱為 Rhythm dance 。
各賽季短曲規定舞形
成年組
賽季 | 規定舞形 | 舞步 |
---|---|---|
2010–11 | 金色華爾茲 | 華爾茲、狐步、快步、探戈擇1或2種 |
2011–12 | 倫巴 | 恰恰、倫巴、森巴、曼波、美倫格舞擇1至3種 |
2012–13 | 洋基波爾卡 | 波爾卡、March、華爾茲 |
2013–14 | Finnstep | 快步 可加入狐步、查爾斯頓、搖擺舞擇一或二種 |
2014–15 | 鬥牛舞 | 西班牙舞步,包括荷他舞、方當戈舞、佛朗明哥、鬥牛舞、波麗露舞、Sevillanas |
2015–16 | Ravensburger Waltz | 華爾茲 + 狐步、March、波爾卡擇一 |
2016–17 | Midnight Blues | Blues + 搖擺舞、嘻哈舞擇一或二種 |
2017–18 | 倫巴 | 恰恰、倫巴、森巴、曼波、美倫格擇一至三種 |
青年組
賽季 | 規定舞形 | 舞步 |
---|---|---|
2010–11 | 維也納華爾茲 | 華爾茲、狐步、快步、探戈 |
2011–12 | Cha Cha Congelado | 恰恰,可再加上倫巴、森巴、曼波、美格倫擇一 |
2012–13 | 藍調 | 藍調、搖擺舞 |
2013–14 | 快步 | 快步,可再加入狐步、查爾斯頓舞 |
2014–15 | 銀色森巴 | 森巴,可再加上倫巴、恰恰、曼波、美倫格舞、騷莎舞擇一或二種 |
2015–16 | 星光華爾茲 | 華爾茲 + 狐步、March、波爾卡擇一 |
2016–17 | blues | blues + swing、hip hop擇一或二種 |
規定舞蹈
規定舞蹈,要求固定的樣式和舞步,大部分源自於交誼舞。規定舞蹈就是在標準音樂伴奏下進行滑冰表演,而每種音樂有特定節拍,且每對搭檔嚴格按照相同的舞線表演。在規定舞蹈中,舞者的默契和技術能力是很重要的。在美國這種舞蹈很少被電視轉播,因為雖然從技術上來說冰舞有很大挑戰性,但是對於一般觀眾來說娛樂性不高。
參賽的舞者在標準舞蹈中進行表演,例如:兩個搭檔肩並肩舞動的「金里安」位置;面對面舞動的「華爾茲」位置;還有「狐步」位置,要求舞者肩並肩,但是上身彼此帶有一點有角度。規定舞蹈包括倫巴,洋基,波爾卡,金色華爾茲和午夜布魯斯.
編創舞蹈
冰舞比賽是按照規定舞蹈、創編舞蹈和自由舞蹈順序進行。規定舞蹈的動作得佔總得分的3成。國際滑聯技術委員會每年會公布4個規定舞蹈,其中包括華爾茲舞。在比賽前會抽籤決定運動員需跳的兩個規定舞蹈。每個舞蹈的評分包括了「技術分」和「節奏分」兩項。
自由舞蹈
自由舞 自由舞蹈是花式滑冰冰舞的項目,是指「自選的舞蹈步法」和「新編排而成的整套舞蹈」,須自選音樂,比賽時間爲四分鐘。評分會按運動員的「技術水平分」和「藝術印象分」給予,得分佔總分數的一半。
花樣滑冰托舉
冰舞中的托舉動作與雙人滑的有些不同。男性舞者不能雙手舉過頭頂,且通常不允許雜技式托舉。在參賽者托舉時,方向和高度轉變得越多,越靈活,這組的分數也就越高。裁判是根據動作要求的分數段來裁決記分的。
跳躍和旋轉
不允許一般花樣滑冰的跳躍,但現在允許「半式」跳躍了。
冰舞中旋轉動作要求兩個選手必須同軸旋轉,這和雙人滑冰的旋轉要求相同。
冰舞的歷史
在英國,冰舞有着久遠的傳統。現今比賽中採用的規定舞蹈很多是從20世紀30年代的英國舞蹈家沿襲下來的,而且第1批世錦賽的十六對選手中有12對是來自英國的選手。英國隊著名的傑尼.托維爾和克里斯托弗.蒂安於1984年在薩拉熱窩贏得了奧林匹克金牌。他們以一場扣人心弦的自由式滑冰表演贏得了6.0分的驕人成績,其中比賽的舞曲選擇的是拉維爾的波樂若。
在20世紀70年代初,冰舞表演的「領頭人」大部分由蘇聯的隊伍包辦,在此之後由俄國獨領風騷。俄國式冰舞尤其強調速度和力量,甚至為此可以忽略掉表演中追求的精準度。例如,在規定舞蹈中,為了讓舞蹈流程更好或提高速度,讓表演看起來更吸引人,而在舞步樣式和時間上做輕微的改變,這些改變根據「規則說明手冊」是不完全正確的。俄國的冰舞者在表演舞蹈時誇張而又怪異的服裝也成為一大看點。
在20世紀90年代時,國際滑冰聯盟開始限制在冰舞中過度誇張的表演方式,首先要求表演回歸到交誼舞的最初習慣,逐步在音樂和舞步中加入一些嚴格的限制。然而,這樣的改變把冰舞變得十分乏味,於是在一片抱怨聲中,這些限制逐漸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在編創舞蹈和自由舞蹈中對舞者和特定技術元素的要求。 這些改變的影響是:把評分重心轉移到技術性和競技性上,而較少注重表演效果,但表演時還是要跟上音樂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