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地方及藩屬國六官六曹),中國朝鮮越南古代數個官署的統稱。從開始,對中央行政機構中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的總稱。以上六部,最高領導長官稱為尚書,所以分別有吏部尚書戶部尚書禮部尚書兵部尚書刑部尚書工部尚書等各部首長。六部發端於秦少府尚書,經東漢尚書台諸曹演化而成。[1]

六部
漢語名稱
正體字 六部
簡化字 六部
越南語名稱
國語字 Lục bộ ‧ sáu bộ
漢喃 六部 ‧ 𦒹部
韓語名稱
諺文육조・육부
漢字六曹・六部
日語名稱
漢字 六部
台文漢字名稱
台文漢字六官
台羅拼音名稱
台羅拼音lio̍k kuan

沿革

六部的職務在時為九卿所分掌,以後,尚書分曹治事,由曹漸變為部;至始確定以六部為尚書省的組成部分,以吏、戶(隋稱民部)、禮、兵、刑、工六部,比附《周禮》中的六官(六卿),將秦漢九卿的職務大部併入。元代六部改屬中書省[1]明太祖宰相不置,以尚書任天下事,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1],地位更加提高。在明成祖進行遷都之後,國都雖在北京,但南京仍有設置南京六部清朝亦在舊都設置盛京五部

清末,新設外務等各部,六部之名遂廢。[1]

前身演變

漢成帝置「四曹尚書」和「尚書僕射」,即常侍曹二千石曹民曹客曹等「四曹尚書」。此後世六部尚書之濫觴。宋鄭樵《通志·職官略》三《尚書總序》:「漢成帝初置尚書五人,其一人為尚書僕射,四人分為四曹尚書。常侍曹,主公卿;二千石曹,主郡國二千石;民曹,主凡吏民上書;客曹,主外國夷狄。」

東漢光武帝劉秀在尚書台設三公曹吏部曹民曹主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又名六曹尚書,為日後六部尚書前身雛型。

東漢尚書開始分為六曹治理國事,據古籍記載,有三公曹、吏部曹、民曹、主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其中三公曹尚書分兩人,稱之為六曹。後主客曹分為南北兩主客曹,但仍習稱六曹(六曹尚書)。

至東漢後期,漢靈帝將吏部曹尚書改稱選部尚書,任命梁鵠為選部尚書,掌選任官吏,秩六百石,隸屬尚書台。魏晉時更名為吏部尚書。

魏晉以後,尚書六曹屢有變革。西晉時,有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屬尚書省。

出自

魏晉時期,尚書省獨立於少府,成為中樞所在。尚書機構龐大,分曹治事,常有增省。以僕射、尚書領若干曹,曹置郎,下有令史等吏。郎久任稱侍郎。常見者有吏部、祠部、左民、度支、都官、五兵等尚書,起部尚書掌營造,有事則置,無則省。[來源請求]

參考文獻

引用

  1. ^ 1.0 1.1 1.2 1.3 徐連達 (編). 中国官制大辞典. 上海: 上海大學. 2010: 142. ISBN 978-7-81118-556-0 (中文(簡體)). 

來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