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機關辦公樓
背景
自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以來,在50多年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直沒有專用辦公場所。1954年9月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1959年4月的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都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1959年9月人民大會堂落成,人民大會堂南端主要部分被闢為全國人大機關辦公樓。此後隨着全國人大人員增加和機構擴大,全國人大先後在西交民巷、西黃城根北街、人民大會堂賓館、南二環的北京商務會館等地分散辦公[2][3]。
人民大會堂南門口有12根大柱子,中間一根掛着橙底白字的牌子,上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這塊牌子不是全國人大成立時便有的。萬里擔任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時,提出了關於全國人大制度化建設的系列改進措施,其中一項便是掛牌,並很快得以實現。從此,全國人大常委會才有了這塊正式的牌子[3]。
西交民巷23號有被稱作「23號院」的全國人大辦公樓。此處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一所設計院的舊樓,1980年代末,全國人大支付一定資金後,接手該樓使用[3]。前門西大街1號的全國人大機關辦公樓建成啟用前,全國人大多數專門委員會、工作委員會和機關單位集中在西交民巷23號院辦公[4]。
從第六屆全國人大開始,有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否應擁有自己的辦公樓的討論。當時,「四人幫」已被粉碎,彭真擔任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後,力主建設「議會大廈」。在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會議上曾發生熱烈討論,當時定下的名稱為「人民大廈」。當時對建設該大廈的支持者和反對者都很多。有的全國人大代表提出,已經有人民大會堂了,就應該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他們將該工程稱為「樓堂管所」類的形象工程。另外,還有一些人擔心安全問題以及與周邊建築風格的協調問題。儘管當時的反對意見很大,但最終還是決定建設「人民大廈」,地址選在今國家大劇院的所在地。此後,成立了工程項目委員會,設計了建築模型,搬遷了民房,獲得了撥款,乃於1985年動工。搬遷及打地基先後花費了1億多元人民幣。不久,因一系列複雜原因,工程擱淺,地基打了一半便停工,工程圍牆很快拆除。此後,該工地荒廢近10年,每年的維護費用將近3000萬元人民幣,工地還一度成了停車場。直到後來國家大劇院在該地址興建[3]。
興建
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成立以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辦公廳從2003年起便着手研究建設一個集中辦公的場所,以使全國人大機關的辦公條件獲得改善。全國人大為此成立籌建領導小組,成員包括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王萬賓、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主任劉積斌、原建設部部長葉如棠、原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郭樹言、北京市副市長陳剛等人。北京市規劃、建設、國土資源、園林綠化、消防等部門及西城區給予配合。該辦公樓由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中國石化、北京建工集團、北京泛華集團等建設[2]。該項工程由中央人民政府投資,工程預算約13億元人民幣,選址在西交民巷50號,即全國記協所在地中國農工銀行舊址。2004年,該工程暫停,據說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央人民政府的宏觀調控[3]。
由於中國農工銀行舊址大樓(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地處全國人大機關辦公樓的施工區域內,該樓遂被向西平移大約50米,並順時針旋轉3度,遷移總重量估算大約1400噸。整個平移工程於2008年11月30日竣工[5]。
全國人大機關辦公樓的施工區域內,原來還有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該中學所在地原是孫中山創建的國民大學(1917年更名為「中國大學」)及其附屬中學舊址,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便是由該附屬中學演變而來。為建設全國人大機關辦公樓,該中學被拆除[6]。
2008年2月18日,全國人大機關辦公樓舉行奠基儀式,隨後開工建設,2010年已基本完成內部裝修,2010年11月竣工。辦公樓建築面積達83793平方米。建成之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幾個辦公區都統一集中到該樓,結束了此前多年的分散局面[1]。該樓由北京建工集團建設,獲2011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7]。吳邦國題寫的「全國人大機關辦公樓」九個金色大字鑲嵌在大廳正面牆壁上[8]。
建築內部
全國人大機關辦公樓總用地面積3.52公頃,總建築面積136500平方米。功能上主要設置辦公室、會議室、食堂、圖書館、信息中心、車庫等。建築主入口設在東側。設計方案強調了「城」的輪廓和「庭院式」內部格局[9]。整個辦公樓地上7層,地下2層,總高度30米,結構平面呈「目」字形,由東、西兩個"回"形平面和中庭組成[10]。大樓中間五層頂上是一個簡單鋪裝的庭院,為中庭。大樓地下一層東、西各有一個庭院,東庭院為小型球場,供全國人大機關工作人員做工間操用,西庭院為綠化面積較大的花園[11]。
2012年12月3日,為了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全國人大機關在全國人大機關辦公樓舉行憲法牆揭幕儀式,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出席儀式並剪彩。該牆位於全國人大機關辦公樓內,長23米、高2.2米,牆面為白色大理石,上面刻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全文[12]。
參考文獻
- ^ 1.0 1.1 李建国副委员长视察全国人大机关办公楼建设工程 墙体和吊顶全部采用龙牌石膏板龙骨矿棉板系列产品. 搜房網. 2010-06-25 [2012-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1).
- ^ 2.0 2.1 全国人大新办公楼全新亮相,,. 中國運費網. 2011-02-23 [2013-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0).
- ^ 3.0 3.1 3.2 3.3 3.4 全国人大打造新办公地点的工作暂时停止. 瞭望東方周刊. 2004-07-08 [2013-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呂聰敏. 从人民大会堂到西交民巷23号院. 中國人大網. 2012-10-16 [2017-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8).
- ^ 北京全国人大办公楼项目中国农工银行旧址整体平移. 天演移位. [2013-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1).
- ^ 孙中山创建的中学——中国大学及附属中学,,. 人民網. 2001-11-14 [2013-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1).
- ^ 全国人大机关办公楼. 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12-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4).
- ^ 部分香港、澳门全国人大代表参观新办公楼. 中國人大網. 2010-12-27 [2018-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8).
- ^ 張江濤,全國人大機關辦公樓,建築創作2003(11):24
- ^ 束偉農,全國人大機關辦公樓結構設計,建築創作2011(6):107-108
- ^ 房木生,全國人大機關辦公樓景觀設計,建築創作2011(6):94-99
- ^ 吴邦国出席全国人大机关宪法墙揭幕仪式. 中國人大網. 2012-12-05 [2020-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