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戈特利布·鮑姆加登

亞歷山大·戈特利布·鮑姆加登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 /ˈbmɡɑːrtən/; 德語:[ˈbaʊmˌgaɐ̯tn̩];1714年7月17日—1762年5月27日[4]) ,是十八世紀德國哲學家

亞歷山大·戈特利布·鮑姆加登
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
出生1714年7月17日
 布蘭登堡柏林
逝世1762年5月27日(1762歲—05—27)(47歲)
 布蘭登堡法蘭克福
教育程度哈雷大學
耶拿大學 (無學位)
機構哈雷大學
Alma Mater Viadrina
學派啟蒙運動
主要領域
美學
著名思想
Aesthetics as the perfection of sensuous cognition[1][2]
學術導師克里斯蒂安·沃爾夫
Johann Peter Reusch​(德語
知名學生Georg Friedrich Meier

生平

出生於柏林,父為牧師雅各·鮑姆加登,母為伊利沙伯所生,於七名兄弟中居於第五。父母早逝,由Martin Georg Christgau所教導,學習了希伯來語並對拉丁詩歌產生了興趣。

就讀哈雷大學期間,於1733年,他聽取了耶拿大學的Johann Peter Reusch關於沃爾夫哲學的講座。[5][6]

美學獨立成科

 
1750年出版之德文版美學 (Aesthetica) 的首頁

1750年出版的著作《美學》(Aesthetica),主張將美學做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對待,而非過往所指的官能感覺(Sensation)。美學(Aesthetica)一直意味著「感覺」,而他把它解釋為美的品味或「感覺」。通過這樣做,鮑姆加登賦予了這個詞不同的意義,因此發明了現代意義。自古希臘時代起,這個詞已經被用來表示從五個感官之一或多個感官中接受刺激的能力。在鮑姆加登的《形而上學》中,定義了品味,廣義上理解為根據感官而不是智力來判斷的能力。[7]鮑姆加登認為這樣的品味判斷基於愉悅或不愉悅的感受。對於鮑姆加登來說,美學科學將從個人「品味」中推導出藝術或自然美的規則或原則。鮑姆加登可能是為了回應Pierre Bonhours(1666年出生)在17世紀末發表的小冊子中所持的意見,即德國人無法欣賞藝術和美。

其後,德國哲學家康德在其著作《判斷力批判》中評論鮑氏獨立於客觀法則而有的美感,應加入主觀的美感經驗。

作品

注釋

  1. ^ Alexander Baumgarten, Aesthetica, 1750, §1: "Aesthetices finis est perfectio cognitionis sensitivae".
  2. ^ Steven Nadler (ed.), A Companion to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John Wiley & Sons, 2008, p. 622.
  3. ^ Tedesco, Salvatore. La retorica arguta di Emanuele Tesauro e il problema del paralogismo. Laboratorio dell'ISPF. 2005, I: 257–266. ISSN 1824-9817. 
  4. ^ Jan Lekschas, The Baumgarten Famil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 Robert Theis, Alexander Aichele (eds.), Handbuch Christian Wolff, Springer-Verlag, 2017, p. 442.
  6. ^ 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 (1714-1762). [2023-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4). 
  7. ^ Metaphysics: A Critical Translation with Kant's Elucid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