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式枚(1856年11月23日—1915年8月5日),字晦若,小名穂生,廣西平樂府賀縣(今賀州)桂嶺人,祖籍四川順慶府營山縣,因父宦粵,僑居廣西。清末政治人物。

于式枚
大清學部侍郎總理禮學館事
籍貫廣西賀縣
族裔漢族
字號字晦若,小名穂生
諡號文和
出生咸豐六年十月二十六日(1856年11月23日)
逝世民國四年六月二十五日〔1915年8月5日(1915歲—08—05)(58歲)〕
配偶林氏
親屬始祖紹本浙江鄞縣人,明初為營山縣知縣,遂家營山,崇祀名宦,高祖於煐,乾隆四十四年舉人,溫江縣學訓導,曾祖於圖培,廩貢生,官崇慶州學訓導,祖於錡,監生,父於中立,潮州府通判佛岡同知[1];(弟)于式棱
出身
  • 光緒元年乙亥恩科順天鄉試挑取謄錄第九十一名
  • 光緒五年己卯科鄉試中式第五十一名
  • 光緒六年庚辰科會試中式第十一名
  • 光緒六年庚辰科殿試中式二甲第四十九名,賜進士出身
  • 朝考一等第五十名,欽點翰林院庶吉士

生平

其父於丹九早逝,師從陳澧。光緒五年(1879年)舉鄉試,次年中進士[2],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1883年,授兵部主事。于式枚曾任北洋大臣李鴻章幕僚十餘年,奏牘多出其手。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正月,李鴻章俄羅斯尼古拉二世沙皇加冕,兼訪西歐諸國,奏准于式枚同行。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回國後授禮部主事,轉員外郎。1901年,授御史,調京畿道,遷給事中。辛丑條約簽訂後,升任五品,充政務處幫提調。1902年正月,充京師大學堂正總辦、譯學館監督。1903年,署鴻臚寺少卿。1905年5月,廣東學政朱祖謀因病離職,改任廣東學政。1906年,兩廣總督岑春煊電請于氏留在廣東,授提學使,于式枚固辭,奉命監理廣西鐵路。1907年3月,郵傳部右侍郎吳重熹轉左侍郎,于式枚升任右侍郎。[3]

1907年8月,前往德國,俱充考察憲政大臣.10月24日,回國後受慈禧召見,以為「中國立憲不可急躁冒進,至少應以十年為預備立憲之期」,「必以本國所有者為根據,而採取他國所有以輔益之」,不可「捨本隨人」。此番言論受到時上海輿論界反彈,尤其政聞社陳景仁曾致電彈劾于氏。[4]1908年2月,調任禮部左侍郎,3月,訪問俄國,又轉赴德國拜訪駐德公使孫寶琦。5月,會見德皇威廉二世。于式枚於宣統元年(1909年)六月返國,以疾乞假。張之洞遺疏稱其堪大用。1910年2月,轉吏部侍郎,5月,改學部侍郎,總理禮學館事,9月,兼修訂法律大臣,12月,充國史館副總裁。

民國成立後,隱居青島北洋政府授為參政,堅辭不受。晚年擔任纂修清史稿總閱。民國四年舊曆六月二十五日巳時(1915年8月5日)病逝上海。[5]

家庭

于式枚篤信佛教,終身未婚。收胞弟于式棱之子于孝侯收為繼子。于式棱,光緒進士。孝侯之女于立群郭沫若之妻。

母親居慶,舉人福建閩清縣知縣居允敬曾孫女,原署廣西昭平恭城等縣知縣永寧州知州居棣華孫女,雲南補用巡檢居巢女,字玉徽,有才,居慶妹居瑛亦工詩畫。

延伸閱讀

[]

 清史稿·卷343
 清史稿·卷443》,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參考書目

  1. ^ 《光緒六年庚辰科會試同年齒錄》
  2.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一百十三):
  3. ^ 清史稿·卷四四三·于式枚列傳》
  4. ^ 高拜石 正中書局版<新編古春風樓瑣記>(四) P209
  5. ^ 「中國大事記:於晦若先生逝世」,《大同月報》1915年第1卷第9期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