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隊 (羅馬)
中隊(拉丁語:Turma,意為「集群、中隊」,希臘語:τούρμα)是羅馬共和國和帝國時期軍隊的騎兵單位。拜占庭時期,中隊轉變為軍區下轄的大型團級軍政合一的分區。雖然「側翼騎兵隊」一般也譯為「中隊」,但騎兵隊則是由數個中隊組成。
羅馬軍隊
共和國
在公元前三世紀和公元前二世紀羅馬共和國正值布匿戰爭和對西班牙及希臘擴張戰爭。此時羅馬軍隊的核心由公民組成,輔以羅馬同盟的派遣軍。古希臘歷史學家波利比烏斯描述了這一時期羅馬軍團的組織結構(參見「波利比烏斯軍隊」),他記載每個4,200人的步兵軍團都配有300人的公民騎兵,這支騎兵分為十個中隊[1][2]。根據波利比烏斯的說法,中隊士兵選出3名十夫長作為軍官,其中第一個被選出的十夫長作為整個中隊的指揮官,另兩人成為副官[3]。與共和國早期相同,這些騎兵士兵大部分來自於18個騎士階層百人隊[註 1],也是羅馬人民中最富有的階層,只有他們能夠負擔得起戰馬及其裝備[1]。
帝國
伴隨着奧古斯都(統治時間:公元前27年-公元14年)及其繼任者對軍隊的重組,中隊成為騎兵的基礎軍事編制單位,屬於輔兵軍團(羅馬騎兵主體)和派遣騎兵團,大致相當於步兵軍團的百人隊。輔兵軍團的步騎混合大隊(cohors equitata)是步兵和騎兵組成的混編單位,分為兩種規模:五百人步騎大隊(cohors equitata quingenaria)由480名步兵隊士兵和4個騎兵中隊組成;千人步騎混合大隊(cohors equitata milliaria)由800名步兵和8個騎兵中隊組成。同樣,純騎兵的側翼騎兵隊也有兩種規模:五百人側翼騎兵隊(ala quingenaria)由19個騎兵中隊組成;千人側翼騎兵隊(ala milliaria)由24個騎兵中隊組成[4][5]。在中東地區的步騎混合大隊中還出現了獨特的駱駝騎兵中隊(駱駝騎兵),圖拉真(統治時間:公元98-117年)組建了第一支完全由駱駝騎兵組成的騎兵隊:帕爾米拉·烏爾皮亞·第一駱駝側翼騎兵隊(Ala I Ulpia dromedariorum Palmyrenorum)[6][註 2]。
中隊仍然由一名十夫長指揮,輔以兩名副官(principales ),一名二等兵(sesquiplicarius,比普通士兵額外多拿半薪和全薪的士兵),一名一等兵(duplicarius,比普通士兵額外多拿雙薪的士兵)以及一名百人隊掌旗兵或布旗隊掌旗兵(舉旗的士兵,參見布旗隊)。其軍銜分別對應值守官(tesserarius)、候選官(optio)和掌旗官(signifer)[4][7]。然而元首制時期中隊的具體規模人數仍不清楚:共和國時期的標準中隊是30人,該標準僅適用步騎混合大隊而非側翼騎兵隊。例如《關於軍營的防禦工事》一書中準確記載了一個千人步騎混合大隊有240名騎兵,這說明每個中隊為30人[8]。但該書給出一個千人騎兵隊由24個中隊合計1,000匹戰馬[9]。如果減去軍官配備的額外戰馬(十夫長配備兩匹,兩名副官各配備一匹),剩下的832匹戰馬並不足以為24個中隊平均分配。同時代的歷史學家阿里安明確記載五百人騎兵隊有512人[10],表明每個中隊為32人。
元首制時期每個軍團配有由4個中隊組成的騎兵分遣隊。整個軍團的中隊由一名百夫長統領,以候選官和掌旗官作為高級副官輔佐,每人各親率10名騎兵。每個軍團共132名騎兵[11],地位明顯低於軍團步兵:中隊的百夫長及其副官僅屬於候補編制;中隊的士兵雖然被列入軍團隊列名單,但與步兵分開紮營[11]。
在元首制晚期的軍隊中,中隊稱號及其組織結構仍被保留,只是改變了頭銜:十夫長繼續統領中隊並親率第一個十人列隊。鐵甲騎兵上尉各率領另外兩個列隊,他們實質上就是元首制早期的一等兵和二等兵[12]。到6世紀中隊組織結構的痕跡仍然殘存於帝國軍隊中:6世紀晚期莫里斯的著作《戰略》中記載騎兵列隊由十夫長(dekarchos,希臘語:δέκαρχος)統領[12]。
拜占庭帝國
軍政合一
7世紀由於阿拉伯入侵,帝國對軍事和行政系統進行改革:舊有的軍民行政分離的體制被拋棄,舊野戰軍殘部被安置於以各自軍團命名的大型行政區-軍區上[13]。中隊turma也被希臘語轉寫為tourma (τούρμα或τοῦρμα)作為軍區的主要轄區[14]。每個軍區(奧普提馬通軍區除外)的軍隊被分為2到4個中隊[14],每個中隊進一步分為若干個旅(moirai,μοίραι)和營(droungoi ,δροῦγγοι),旅和營由若干個旗(bandon,βάνδον)組成[15]。
每個軍區下轄行政區域也進行劃分:中隊和旗(不包括旅和營)被明確定義為作為駐防和募兵區域的行政區[16]。在利奧六世(統治時間:886-912年)在其著作《戰術》中提出了一個「理想化」的軍區結構:由3個中隊組成,每個中隊再分為3個營等[17]。然而這種軍區組織結構明顯具有誤導性,因為現有資料表明任何程度上統一不同軍區下轄區域的規模或數量都是不可行的,而軍事戰略區域與領土行政區域保持一致更是難以實現。實際上中隊規模的劃分取決於軍事戰略上的需求,數個較小的中隊能夠一場戰役中聯合作戰而較大的中隊也可以分散駐防[18]。中隊的規模大小可以靈活變動,因為最基礎的旗的編制可以容納200-400人,而一個中隊編制足以容納6,000人,雖然7世紀到10世紀初的中隊通常是2,000-5,000人[19]。
中隊長
每個中隊由中隊長(tourmarchēs,τουρμάρχης)統領。雖然某些情況下由代理官(ek prosōpou,ἐκ προσώπου)即各自軍區的將軍的臨時代表統領中隊[14][20]。中隊長頭銜首次出現在626年左右,當時有一位名為喬治的亞美尼亞軍區中隊長[21]。中隊長通常駐守在要塞城鎮中,除了履行軍事職責外還需要負責本轄區的財政和司法職務[17]。印章和《戰術》書中的官員名單表明中隊長一般擁有佩劍親衛(spatharokandidatos,σπαθαροκανδιδᾶτος)、佩劍侍衛(spatharios,σπαθάριος)或親衛(kandidatos,κανδιδᾶτος)頭銜[22]。從功能和頭銜上看,中隊長對應着帝國常備中央軍軍團的副團長(topotērētēs,τοποτηρητής)[23]。中隊長的薪資視其所在軍區的重要程度而定:地位較高的安納托利亞軍區的中隊長每年216枚金諾米斯瑪塔,而歐洲的軍區中隊長每年僅有144枚諾米斯瑪塔,和營長(droungarioi,δρουγγάριος )還有軍區其他高級官員的薪資保持一致[24]。一些資料顯示早期師長(merarchēs,εράρχης)一詞在6-7世紀和後來的中隊長具有相同的級別地位[25],兩者頭銜交替使用。在9-10世紀,師長以變體meriarchēs(μεριάρχης)的形式出現。不過約翰·巴格內爾·伯里和約翰·霍爾頓等學者提出meriarchēs是一個特殊的官職,他們僅持有中隊長頭銜,居住在軍區首府並依附於軍區將軍。[17][26][27]
中隊末期
在10世紀中葉,軍事行政單位的平均規模縮減。以中隊為例,人數從2,000-3,000人降至1,000人,實質上成為早期營一級的規模。儘管仍有較大規模中隊的記錄,但營級編制的消失恰好說明了中隊規模的縮減[28][29]。因此中隊直接下轄5-7個旗,每個旗有50-100名騎兵或200-400名步兵[30]。到11世紀,中隊一詞逐漸被廢棄,但仍然作為行政術語被保留到12世紀末。中隊長頭銜在11世紀上半葉仍被證明存在,但此後可能不再使用該頭銜[22]。
註解
引用
- ^ 1.0 1.1 Goldsworthy 2003,第27頁.
- ^ Erdkamp 2007,第57頁.
- ^ Polybius. Histories, 6.2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4.0 4.1 Erdkamp 2007,第194頁.
- ^ Goldsworthy 2003,第57–58頁.
- ^ Erdkamp 2007,第258頁.
- ^ Sabin, van Wees & Whitby 2007,第53頁.
- ^ De Munitionibus Castrorum, 26.
- ^ De Munitionibus Castrorum, 16.
- ^ Arrian. Ars Tactica, 17.3.
- ^ 11.0 11.1 Erdkamp 2007,第275頁.
- ^ 12.0 12.1 Erdkamp 2007,第274頁.
- ^ Haldon 1999,第73–77頁.
- ^ 14.0 14.1 14.2 ODB,"Tourma" (A. Kazhdan), p. 2100.
- ^ Haldon 1999,第113頁.
- ^ Haldon 1999,第112–113頁.
- ^ 17.0 17.1 17.2 Haldon 1999,第114頁.
- ^ Haldon 1999,第113–114頁.
- ^ Treadgold 1995,第97, 105頁.
- ^ ODB,"Ek prosopou" (A. Kazhdan), p. 683.
- ^ Haldon 1999,第315頁.
- ^ 22.0 22.1 ODB,"Tourmarches" (A. Kazhdan), pp. 2100–2101.
- ^ Treadgold 1995,第105頁.
- ^ Treadgold 1995,第130–132頁.
- ^ Treadgold 1995,第94–97頁.
- ^ Bury 1911,第41–42頁.
- ^ ODB,"Merarches" (A. Kazhdan, E. McGeer), p. 1343.
- ^ Haldon 1999,第115–116頁.
- ^ Treadgold 1995,第97, 106頁.
- ^ ODB,"Bandon" (A. Kazhdan), p. 250.
來源
- Bury, John Bagnell. The Imperial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the Ninth Century - With a Revised Text of the Kletorologion of Philotheo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11.
- Erdkamp, Paul (編). A Companion to the Roman Army. Malden,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ing Limited. 2007. ISBN 978-1-4051-2153-8.
- Goldsworthy, Adrian. The Complete Roman Army. London, United Kingdom: Thames & Hudson Limited. 2003 [2021-03-17]. ISBN 0-500-05124-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7).
- Haldon, John. Warfare,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Byzantine World, 565–1204. London: UCL Press. 1999 [2021-03-17]. ISBN 1-85728-495-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5).
- 亞歷山大·卡日丹 (編). 牛津拜占庭辭典. 牛津: 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1. ISBN 0-19-504652-8.
- Sabin, Philip; van Wees, Hans; Whitby, Michael (編).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Greek and Roman Warfare, Volume 2: Rome from the Late Republic to the Late Empire.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and New York,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2021-03-17]. ISBN 978-0-521-78274-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9).
- Treadgold, Warren T. Byzantium and Its Army, 284–1081.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2021-03-17]. ISBN 0-8047-3163-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