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街

中山大街是位於原通州新城北部的一條東西向道路,舊稱為新城北街新城大街西門大街[1],東起車站路(原小燒酒胡同)與通州舊城的西大街相連,西至通州西門,全長1540米,寬6到10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修建新華大街之前,中山大街是通州城的主要道路,是向北京城陸路運糧的必經之路[2]。雍正七年(1729年)開始鋪設的通州至朝陽門的石道經過此路[1]

中山大街
ZHONG SHAN DA JIE
中山大街西部分,2021年
命名緣由紀念孫中山
命名日期1925年後
道路長度1.54公里(0.96英里)
地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通州區
起點車站路(原小燒酒胡同)
終點通州西門
建造
通車日期明代
中山大街 牌

歷史

  •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通州新城建成[3]。中山大街在明代已經形成[1]
  • 雍正七年(1729年)西大街和新城大街修建為大青條石路,以便糧車通過[2]
  • 1913年前後,更名為新城北街[1]
  • 1925年孫中山逝世,改名為中山大街[3]
  • 1937年至1940年,鋪築混凝土路面[1]

重要地點

  • 中山街小學:1920年稱通州師範附小,1969年改為現名。
  • 關帝廟:明建清修,民國時期闢為小學校。在新華西街16號中山街小學內。院內殿前有古槐一株,為同治六年(1867年)美國耶穌教教土首度至通州傳教時所植[3]
  • 北京通縣師範學校、通縣第二教師進修學校、通縣幼兒園、通縣交通安全委員會曾經位於此處[1]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通縣地名志編輯委員會. 通縣地名志編輯委員會 , 編. 北京市通县地名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2-09: 20. ISBN 7-200-01818-X. 
  2. ^ 2.0 2.1 王永斌著,北京的關廂鄉鎮和老字號,東方出版社,2003.12,第236頁
  3. ^ 3.0 3.1 3.2 北京市通州區文化委員會,北京城市副中心 通州文化遺產精粹,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8.07,第149頁
光緒《通州志》中的「城池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