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Xwerds!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兴趣与贡献,希望您会喜欢这里。除了欢迎辞以外,也请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权问题解答
贡献内容必须是您所著或获得授权
并同意在CC-BY-SA 3.0和GFDL条款下发布
手册
手册
问号
问号
有问题?请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记:讨论后要签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个波浪纹“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 ŚÆŊŠĀ 2018年8月18日 (六) 09:57 (UTC)回复

2018年8月

 
由于纯粹破坏,您已被永久封禁
如果您认为有合理的理由可获解封,请阅读封禁申诉指导,然后在讨论页上的封禁通知下添加以下文字:{{unblock|您的理由:本人已知道為何被封禁,並保證不會再犯,以及作出建設性的編緝}}。若您重新注册账户使用匿名身份在讨论页申诉,会被视为绕过封禁发言,您用作申诉的账户亦会被封禁。 千村狐兔留言2018年8月18日 (六) 10:23 (UTC)回复

To manchiu

 
此用户的封禁已被其他管理员复检,申诉被接受。

请求复检的理由或相关提问:

可以解封吗? 本人已知道被封禁的原因,及保证不会再犯,并作出建设性的编缉 Xwerds留言2018年8月18日 (六) 11:54 (UTC)回复

注意:

  • 滥用此模板或申诉渠道的用户,可能被延长封禁或被禁止编辑其用户讨论页。
    • 由于技术原因,如果启用了“用户讨论页上的结构式讨论”功能的话,请将该请求放到讨论页主页面的“关于此版块”中,否则该请求无法显示在请求分类中让管理员留意到。
  • 如您希望与管理员就本次封禁作出讨论,请于本模板外展开。

管理员已对此封禁决定作出复检,并有以下结论:
 基于下列理由,本人决定接受这位用户的申诉,并予以解封或缩短其封禁期限。其他管理员可再复检此用户的封禁,但在没有更好的理由前,请勿轻易推翻之前的决定。
  由于CU结果为不相关,故解封。
  处理人:AT 2018年9月9日 (日) 14:19 (UTC)回复

这我没意见。—Outlookxp留言2018年8月18日 (六) 23:38 (UTC)回复

用户查核通知

 
您好,一名用户对你的帐号提出了用户查核请求,因该用户怀疑您可能操作多个帐号,或者您的帐号由多人操作,有违反维基百科傀儡方针的嫌疑。若您认为判断有误,可在了解相关方针后,前往用户查核协助请求页面发表意见。
请注意:
  • 维基百科的社群非常重视善意的沟通。如果您的意见合理,或者没有充分证据证明您违反了方针,那么请求将会被驳回,您不会受任何负面影响。
  • 用户查核会由可信用户透过技术资讯进行判断,并会严格遵守维基百科的隐私方针。如您与其他在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共用同一电脑或网路,建议在用户页等位置简述用户之间的关系,以免产生误会。
  • 在维基百科,每一人只能操作一个帐号。我们不允许多人同时操作一个帐号,不允许一人同时操作多个帐号,亦不允许真人傀儡(例如请家人或朋友来支持自己)。若查核结果证明您确实违反了方针,您可能会被禁止编辑维基百科。
  • 如您已遭到封禁,您仍然有权利提出疑问或进行申诉。社群亦会对比较宽容地对待未意识到错误的新手及保证不会重犯的涉事者。
  • 如有任何疑问,您可以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到IRC聊天频道寻求协助。

祝编安。有什么要发言可以在次发言--Cohaf留言2018年8月27日 (一) 10:51 (UTC)回复

2019年12月

 欢迎您来到维基百科。维基百科欢迎任何人对之作出建设性的贡献,然而添加未附有可靠来源的内容不符合维基百科可供查证的方针(如阁下于新民党 (香港)的编辑)。请参阅欢迎页面以了解更多关于贡献的事宜。若阁下根据参考资料编写但仍不清楚如何列明来源,欢迎您在我的讨论页留言。感谢您在维基百科的贡献。--Bagakuco留言2019年12月14日 (六) 08:27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