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讨论:Tokisaki Kurumi/存档1

The earliest known descriptions of cancer appear in several papyri from Ancient Egypt. The Edwin Smith Papyrus was written around 1600 BC (possibly a fragmentary copy of a text from 2500 BC) and contains a description of cancer, as well as a procedure to remove breast tumours by cauterization, wryly stating that the disease has no treatment.
— History of cancer

唐纳德·布鲁斯·约翰逊的快速删除通知

 

您好,有编者认为您创建的页面唐纳德·布鲁斯·约翰逊内容不当,符合快速删除条件,该页面很快会由管理员进行复核并决定是否保留。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请不要自行移除快速删除模板,快速删除旨在加快处理显然不合适的页面。若您认为删除理由不合适或您已对页面做了改善,请在被提删页面快速删除模板的正下方加入{{hangon}},并在页面的讨论页中说明理由。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 · 删除指导 · 存废复核请求 · IRC聊天频道--CSRX 300=AWP=骇客专用 2020年3月2日 (一) 17:39 (UTC)回复

签名问题

您好,根据WP:SIG#HTML中的规定:

您的签名必须出现至少一个不是由扩展标签渲染出的部分,例如使用LaTeX必须至少在签名中加入一个或多个非LaTeX字符或其他纯文字。

但我看到您的签名从头到尾都由LaTeX组成,未加入非LaTeX的文字内容,如可能请适当地修改您的签名以符合方针/态度指引的规定,感谢配合。-- 娜娜奇🐰鲜果茶(宇帆·☎️·☘️2020年3月11日 (三) 07:55 (UTC)回复

已更改,请审阅。--      2020年3月11日 (三) 11:23 (UTC)
还不错。感谢配合。祝编辑愉快~ -- 娜娜奇🐰鲜果茶(宇帆·☎️·☘️2020年3月11日 (三) 11:43 (UTC)回复

关于速删

您提报的速删不符合g8,管理员驳回后,请勿再提速删,但您可以提删至afd。--虫虫飞♡♡→♡℃留言 2020年3月31日 (二) 14:45 (UTC)回复

了解了。--TALK(CONTRIBUTION) 2020年3月31日 (二) 14:48 (UTC)回复

说明

我刚才回退你的编辑是因为:汉语维基百科应以汉语为主,如果标注英语,要么这是人名地名或其他什么名称,要么就是这个词非常特殊,从传统汉语根本无法理解,懂英语的或许能够从英语试着理解一点点。但“不宣而战”显然不属于这种情况,就像,即便没有条目,也不应该标个dog。--7留言2020年7月11日 (六) 05:08 (UTC)回复

@Jarodalien说实话,我完全能理解阁下的这种想法以及阁下的做法,但是我想说几个点:
  1. 首先,不宣而战这个词将来极有可能被重定向至宣战#不宣而战而非不宣而战英语undeclared war,这虽然看起来增加了深度但也带来很多麻烦(比如学科的重定向)
  2. 其次,我认为这种只加红链的做法降低了与Wikidata的互联,进一步可能影响到翻译混乱,找不到对应条目等问题。
以上。--TALK(CONTRIBUTION) 2020年7月11日 (六) 05:12 (UTC)回复
对于不懂英语的读者而言,找到“undeclared war”也没有任何用处;对于懂英语的读者而言,要找到这个英语条目也没有任何困难。红链和绿链各有优点,所以我的观点是,原本条目是用什么,就没有必要非要改成另一种,可参考User:Jarodalien#常见问题之一,为什么我不用绿链,谢谢理解。--7留言2020年7月11日 (六) 06:31 (UTC)回复

请查看你的邮箱

尊敬的Tokisaki Kurumi/存档1:请查看你的邮箱!主题: "The Community Insights survey is coming!" 如有任何疑问,请发送电子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Please check your email! Subject: "The Community Insights survey is coming!" If you have questions, email [email protected].)

Samuel (WMF)留言2020年9月24日 (四) 10:14 (UTC)回复

唐纳德·布鲁斯·约翰逊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唐纳德·布鲁斯·约翰逊”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该页面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讨论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适合维基百科。请参与页面存废讨论,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在讨论期间欢迎继续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删除指导存废复核请求IRC聊天频道-- 请多关注存废特图评选 2020年9月30日 (三) 17:59 (UTC)回复

为什么要回退我在"中国同性恋史"的编辑?

我说的是事实。维基百科是一个要认识事实的地方,不是粉饰太平的地方。基督教对同性恋的迫害行之有年,该是时候面对了。许多恐同严重的地区都是在西化之后产生变化。 Chamomile333留言2020年11月18日 (三) 12:42 (UTC)回复

@Chamomile333要可供查证,不要真理。编者不能因为仅仅相信某件事是对的就将他们加入到维基百科中,也不能因为不同意某件事就将其从页面中移除,除非有可靠来源支撑。换句话说,你说你是对的是不够的,你得要证明你是对的,仅此而已。--TALK(CONTRIBUTION) 2020年11月18日 (三) 12:46 (UTC)回复

证据在这里: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Christianity_and_homosexuality 在更早期的西方社会如希腊罗马时期对同性恋都是较宽容的,自从圣经有许多对同性恋不利的撰写之后,同性恋地位开始走下坡。 Chamomile333留言2020年11月18日 (三) 12:58 (UTC)回复

证据:https://en.m.wikipedia.org/wiki/Homosexuality_in_Japan 日本在西化之后同性恋地位也开始走下坡。中东也是,非洲也是。 Chamomile333留言2020年11月18日 (三) 13:02 (UTC)回复

@Chamomile333啊,这就是中文维基百科没有一套权威但生动的新手指引的坏处,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教您如何辨别合适的参考文献和进行引用。
到目前为止您的话本身是可以加入这个条目了,但问题是,您得学会引用,您在这里和我说这些是实际上有用,但法理上没用的,我可能会帮您补上参考文献,但请您记住在这里每写一句话,应当要么在后文中提及了而且在后文中参考文献了(而且这一般仅限在引言部分,即第一段),要么在后面列明参考文献。这里顺带一提,比这里严一点的英文维基百科禁止引用自身做参考文献(即您现在这种引用方法)而是建议使用复制粘贴+改写的方式,但中文要松不少。
不论如何,还是给您推荐一下Help:新手入门目录Help:从这里开始以及Wikipedia:新手入门/主页这三个新手入门指南。--TALK(CONTRIBUTION) 2020年11月18日 (三) 16:20 (UTC)回复
@Chamomile333请您注意,基督教对同性恋不友善无法导出中国在西化时期受基督教影响导致的对同性恋不友善,除非这句话有可靠来源,否则将是典型的原创研究。这类原创研究可能会造成相关不蕴含因果谬误(如随着海盗数目的减少,全球逐渐变暖)。如果您希望继续加入文字,希望能引用可靠的来源直接证明您的观点,而非引用基督教对同性恋存在不友善来证明基督教对同性恋一直不友善(这属于量化词对调谬误)。--TALK(CONTRIBUTION) 2020年11月19日 (四) 03:16 (UTC)回复

基督教已经融入西方社会,西方社会影响全世界。 Chamomile333留言2020年11月19日 (四) 03:28 (UTC)回复

@Chamomile333是的,是的,我没有否认这些,问题在于:您的第一段更改中缺少可靠文献证明西方以基督教为核心(您应该这样:你很棒!<ref>[www.google.com]</ref>。,显示为:你很棒![1]。第二段更改中“民风西化,受基督教宗教观扰乱的医学、科学观念影响中国”也是缺少可靠文献,其次这句话本身也没法证明这些西方观念导致了中国对同性恋的不友善的(当然本质上还是没有可靠文献)。--TALK(CONTRIBUTION) 2020年11月19日 (四) 03:43 (UTC)回复
@Chamomile333我在这里给出一段我以前写的东西作为范例,供参考:
哲学相关领域中,经验主义(英语:Empiricism)又作经验论,是一种认为知识只能或应基本来源自感官经验理论[2]。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怀疑主义一样,是知识论的一种观点。经验主义强调经验证据传统先天观念英语innate idea在思想理论中更为重要[3],此外经验主义者还往往会主张传统事实上也来源于之前的经验[4]
— 经验主义条目

--TALK(CONTRIBUTION) 2020年11月19日 (四) 03:45 (UTC)回复

恭喜您完成第十八次动员令!

中文维基百科第十八次动员令

The 18th Domestic Campaign of the Chinese Wikipedia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Tokisaki Kurumi阁下您好:

再次感谢您报名参与第十八次动员令!根据您的贡献,您已经成功达到了完成本次动员令的的“最低要求”,因此您已成功完成本次动员令!恭喜!

根据动员令报名时您所申报的完成动员令次数,请在您的用户页加入以下模板: {{User 動員令|1}} (您可以直接复制此行到您的用户页适当位置,并保存页面)

您还可以获得下列头衔,请根据指示置于您的用户页:

  • 新锐”头衔:代表您是动员令开始时编辑次数小于1000、第一次参加动员令及完成动员令,请在您的用户页加入以下模板:{{User 新銳}}

最后,请允许我们对本次动员令颁奖的迟缓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再次感谢您报名参与本次动员令,感谢您对主持人团队的支持,感谢您对中文维基百科的贡献,希望下一次动员令您能继续参与。如有任何意见或问题,请至动员令的讨论页提出。

  1. ^ [www.google.com]
  2. ^ Psillos, Stathis; Curd, Martin.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of Science 1. publ. in paperback. London: Routledge. 2010: 129–38. ISBN 978-0415546133. 
  3. ^ Baird, Forrest E.; Walter Kaufmann. From Plato to Derrida.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8. ISBN 978-0-13-158591-1. [页码请求]
  4. ^ Hume, David. I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1748.
返回“Tokisaki Kurumi/存档1”的用户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