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Fire-and-Ice/沙盒/10
本条目介绍中国广西文化大革命运动史。
背景
1966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免除了韦国清广西省委第一书记的职务,调任他为中南局第二书记,任命乔晓光代替韦在广西的职务。但是,韦国清没有到中南局上任,还是在广西当第一书记。
历史
1966年,毛泽东等人发动了文化大革命。1967年3月起,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军队、群众中逐渐形成了两大对立阵营,一个阵营无条件支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韦国清出面领导广西的文化大革命、该阵营进而形成“联指”(全称“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联合指挥部”),另一个阵营反对无条件支持韦国清并要求要韦作检查后再定、该阵营被称为“4.22”阵营。[1]当时全广西除桂林市外,“4·22”都处于劣势地位。[1]
1966年9月3日,韦国清在广西大学贴出大字报——〈欢 迎大家向我开炮——我的一张大字报〉,说“你们向区党委(特别是 我)贴出的大字报还不够多,火药味还不够浓”。1
1967年8月24日,周恩来第五次接见广西两派代表,表示支持“4·22”,广西有大批干部随即表态支持“4·22”,而广西军区最初支持“联指”,随后则检讨了自身的“路线错误”,转而表示支持“4·22”,但实际上仍暗中支持“联指”。1968年2月,广州军区下令将支持“4·22”的军队调走;4月,广州军区司令员黄永胜内定“4·22”为反动组织,于是开始镇压“4·22”。[1]
1967年1月24日,广西军区遵照《关于人民解放军坚决支持革命左派群众的决定》,介入地方三支两军工作。3月6日,广西“造反大军临时服务委员会”、解放军驻桂干部、“革命干部”三方共同成立“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主任委员为广西军区司令员欧致富,副主任委员为贺希明等8人。3月18日,广州军区副政委陈发洪率工作组到广西军区为韦国清做工作。一部分干部群众表示支持韦国清,一部分干部群众表示反对,从而区党委领导内部出现分歧,并逐步形成对立的两大派群众组织[2]。
4月22日,支持“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的群众集会,成立“广西‘四·二二’行动指挥部”,支持原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伍晋南、安平生。5月25日,支持原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韦国清的群众形成“五·二五革命行动指挥部”,之后改名为“广西无产阶级革命派联合指挥部”,简称“联指”。两派斗争日趋激烈,并不断发生武斗。中共中央居中调停,要求双方检讨。并于1967年11月18日,发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关于广西问题的决定》,同意广西地区两派派代表赴北京签订《广西两派促进革命大联合的十条协议》、《关于立即停止武斗的协议》和《关于全面上缴枪支弹药的七点协议》(但协议均未能实现)。并决定建立由韦国清、欧致富、魏佑铸、孙凤章、焦洪光、郝忠云、王斌、伍晋南、安平生以及其他代表参加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3]。
1968年4月,桂林市革命委员会成立,由于职能权力分配不均衡,两派力量斗争再次加剧,并发生大规模武斗[4]。1968年五六月期间,武斗地区在广西柳州、桂林、南宁地区开始不断扩大,两派组织制造了一系列铁路交通破坏事端。5月3日,广西“四·二二”所属团体组织抢夺了驻地6936部队二营的武器。6936部队一营奉命前去制止这一行动,广西“联指”总指挥部得知“四·二二”组织抢枪的事件后,立即沿途设伏,袭击解放军夺取枪支弹药[5]。5月5日晚12时至次日凌晨4时,广西联指总指挥部组织了3800多人,出动45辆汽车、一列火车客车,抢夺位于南宁市长岗岭的武器装备,共抢走各种枪支7044支,其中轻机枪479挺、高射机枪48挺、炮弹60发、子弹120万发、望远镜50个。自治区革委会筹备小组、广西军区向中央汇报此事。5月6日,周恩来以中央军委名义命令,抢走武器弹药限24小时内交回。7日、8日,周恩来再次发电要限期抢回[6]。
然而,5月10日,柳州联指又抢走驻军部队各种枪支316支,子弹1万多发,六零式迫击炮2门,四〇二火箭筒2具,并打伤干部战士47人[7]。21日,柳州市另一派组织“四二二”以对付柳州“联指”武装围剿为名,组织几千人到柳州火车站抢走援越弹药11888箱[8],共计子弹1700万发,以“李向阳”之名,给押车的解放军留下了“收条”[9]。6月4日,广西“联指”所属组织3500人第二次到广西军区军械库抢夺武器,共抢去各种枪支1859支,六零炮8门,子弹约100多万发[10]。
与此同时,1968年4月,广州军区司令员黄永胜根据广西军区、广西革筹小组的报告,内定“4·22”是反动组织,将对立的两派设立据点、武斗、杀人、抢夺武器、阻断铁路交通等罪名,都加在“4·22”一派的头上。恰逢当时3月16日,广州军区空军在广西打下一架美军U-2侦察机。林彪要接见有功人员,由广西军区副司令员焦红光带队赴京,事先区革筹小组负责人韦国清亲自授意整理了的“4·22”的材料,报给林彪[11]。之后经毛泽东批示同意,中共中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央文化革命小组联名于7月3日发布《七·三布告》[12]。《七·三布告》,有所缓解混乱局势[13]。但贯彻过程中,受到了派性的严重扰乱,中共中央在7月24日又发布《七·二四布告》。
在广西当地,《七·三布告》颁布后,由“广西无产阶级革命派联合指挥部”主导势力的自治区革筹小组、广西军区、南宁市革委会,在7月8日在南宁市举行上千人大会,强调《七·三布告》是解决广西问题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并呼吁群众“向阶级敌人发动猛烈进攻”[14]。7月9日,广西军区、自治区革筹小组又召开10万人参加的“坚决拥护贯彻捍卫《七·三布告》大会”,号召广大群众立即行动起来,严惩一小撮“现行反革命分子”,“为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扫清道路”[15]。《广西日报》连续发表9篇社论,宣传贯彻《七·三布告》[15]。7月31日,自治区革筹小组、广西军区出动部队和“联指”武装及一些县的民兵,攻打“四·二二”组织设在广西自治区展览馆的据点。8月2目,包围和进攻“四·二二”组织在南宁市解放路、新华街等据点,至8月8日战斗结束,造成严重伤亡,期间全市被打死群众827人[16][17]。解放路及其附近街巷有33条被烧;11744户职工和居民共40113人无家可归;5家国有工厂、45家手工业社、165间商店门市部、134间中小学教室、166艘船被烧毁[18]。8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在南宁成立,大规模武斗得以制止,但有的基层地方仍存在并爆发滥杀无辜的事件[17]。
相关
参考
- ^ 1.0 1.1 1.2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0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局编. 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组织史资料 1925-1987.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5.03: 8–9. ISBN 7-219-02949-7.
- ^ 张晋藩,海戚,初尊贤. 国史大辞典.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2.11: 635.
- ^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局编. 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组织史资料 1925-1987.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5.03: 570–571. ISBN 7-219-02949-7.
- ^ 程栋,霍用灵,刘树勇,杨宗丽总撰稿.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博览 下.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9.11: 1208. ISBN 7-306-01588-5.
- ^ 徐达深主编. 共和国史记 第3卷 上 神州板荡.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363.
- ^ 周鸿,朱汉国,俞清天,于式力主编. 中国二十世纪纪事本末 第3卷 1950-1976.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0: 536–537. ISBN 7-209-02403-4.
- ^ 柳州市柳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柳州市柳南区志.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7.08: 113. ISBN 7-219-03571-3.
- ^ 政协柳州柳南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编委会. 柳南文史资料 第6辑. 政协柳州柳南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编委会. 1994.10: 8.
- ^ 邓书杰,李梅,吴晓莉等编著.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近代卷 动荡年代(1960-1969). 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6.04: 333–334. ISBN 7-80702-295-7.
- ^ 晏乐斌. 我参与处理广西文革遗留问题. 炎黄春秋. 2012, (11): 13-20.
- ^ 李景田主编.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 1921-20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1.04: 270. ISBN 7-5035-4491-0.
- ^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著.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注释集.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2.05: 224–225. ISBN 978-7-5098-1601-1.
- ^ 中共中央组织部等编.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 第6卷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5-1976.10.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0: 333–334. ISBN 7-80136-318-3.
- ^ 15.0 15.1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局编. 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组织史资料 1925-1987.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5.03: 517. ISBN 7-219-02949-7.
- ^ 当代广西研究所编. 当代广西年表 1949-1990.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3.08: 176. ISBN 7-219-02489-4.
- ^ 17.0 17.1 《当代中国的广西》编辑委员会编. 当代中国的广西 上 Contemporary China: Guangxi 1.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2009.09: 105. ISBN 7-80170-845-8.
- ^ 南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南宁市志 政治卷.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8.10: 36–37. ISBN 7-219-03833-X.
扩展阅读
- 《广西文革大事年表》
-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局编. 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组织史资料 1925-1987.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5.03. ISBN 7-219-02949-7.
- 晏乐斌. 我参与处理广西文革遗留问题. 炎黄春秋. 2012, (11): 13-20.
- 《当代中国的广西》编辑委员会编. 《当代中国的广西》.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2009.09: 105. ISBN 7-80170-845-8.
- 《当代广西简史》,
- 《中国共产党广西历史读本》
- 《广西文革档案资料》,
- 《文革机密档案——广西报告》,
- 《广西文革痛史钓沉》
- 《广西文化大革命运动》
- 岑国荣等《广西文革大事记的问题必须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