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Comeoncy/沙盒

溪北村
旧称:打猫南堡
溪北村在嘉义县溪口乡的位置
溪北村在嘉义县溪口乡的位置
国家 中华民国
县市嘉义县
乡镇市区溪口乡
区划14邻
面积
 • 总计1.7682平方公里
人口(2017年2月)
 • 总计745人
 • 密度421.33人/平方公里
 • 户数267
 性别比:113.47
(男性396人,女性349人)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Category:|LongitudeComeoncy/沙盒]][[Category:|LatitudeComeoncy/沙盒]]

溪北村,是台湾省嘉义县溪口乡辖下的行政区。面积1.7682平方公里,辖下邻数14邻,总人口数745人。溪口乡重要行政、文教机关皆位于该村,包含溪口乡公所、溪口乡卫生所等[1][2]

地理

溪北村由后港、沟明及小柴林脚三个聚落组成。东临溪西村,西临柴林村,南临美北村;道路交通以沟明活动中心为中心点[2]

今日的溪北村及比临的溪西村、溪东村,街位于三叠溪南方,在日治时期区划地名中统称为“打猫南堡”下的“双溪口庄”,迨后地方制度更改废区置庄设立庄役场,将“溪口庄”所在地分为一保、二保、三保、四保、五保、六保,五保为溪北村,六保为溪明村,溪明村后因人口数少并入溪北村[3]

聚落历史

溪北村由后港、沟明及小柴林脚三个聚落组成。

后港,位于旧河道的北方,即在其背后,故得名,聚落内以饶平刘氏为多,其次为饶平张氏,现已发展成街区。

沟明,西元1851~1861年(清咸丰时期),陈姓祖先分自新港乡古民,依记载古民旧名“猴眠庄”,故可能后来音转为沟坪;新港乡古民村和中庄村之族谱,亦有记载其大房系在沟坪。西元1862~1874年(同治年间),记载此聚落名为“沟仔坪”。日治初期,被字成与沟坪音近的沟明(日语音),故名[4]

小柴林脚,系由柴林脚郑性分移出的新聚落,村落较小,故得名小柴林脚,位于溪北村最南侧聚落[1]

教育

溪口国民小学,创建于西元1901年,前身为双溪口公学校。目前学生人数321名,共有14个班级,其中包含1特教班[5]

文化资源/文化资产

三仙宫,主祀三山国王,为小柴林脚之庄庙,系先人自广东迎入本地奉于家宅,由于香火鼎盛,于西元1836年(道光十六年)在现址后约一丈处,创立庙宇,安座神位。

溪口乡文化生活馆,座落在溪口国小旁,以图书馆功能转型出发,开馆之初即加入文建会(现文化部)地方文化馆行列,不定期举办艺文活动[6]

景点

溪口乡文化生活馆,是全国第一座图书馆、展演空间共构的绿建筑,并获得内政部核定的黄金级绿建筑标章[7]

溪口老街,位于溪口乡中正路段,老街于清道光年间形成,是邻近庄民市集之地,物前老街上保由一段传统街屋,知名百年历史张济生中药店是老街上第一幢建筑,另有张氏家族所建巴洛克风格洋楼,迄今仍可在老街上看见[8]

参考文献

  1. ^ 1.0 1.1 溪北村. [2017-07-04]. 
  2. ^ 2.0 2.1 溪口鄉公所<溪口懷舊思想起>. ISBN 978-986-02-19229-6 请检查|isbn=值 (帮助). 
  3. ^ 嘉義縣志. [2017-07-04]. 
  4. ^ 地名資訊服務網. [2017-07-04]. 
  5. ^ 嘉義縣學校資料庫-溪口國小. [2017-07-04]. 
  6. ^ 溪口鄉文化生活館. [2017-07-04]. 
  7. ^ 文化生活館介紹. [2017-07-04]. 
  8. ^ 溪口老街. [201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