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9年教宗选举
1159年教宗选举在亚德四世离世后3天举行,这一次选举是自1130年教宗选举以来枢机团再次分裂成两个阵营并各自选出1位教宗。大部分枢机选出锡耶纳的罗兰度枢机为教宗亚历山大三世,然而有少部分枢机拒绝承认亚历山大三世并自行选出奥塔维亚诺·德·蒙蒂塞利枢机为维笃四世。这次选出2位教宗的选举令教会分裂至1178年。
1159年 教宗选举 | |
---|---|
日期与地点 | |
1159年9月4日至9月7日[1] 罗马圣伯多禄大殿[2] | |
枢机团主要人员 | |
枢机团团长 | 伊默尔枢机 |
枢机团副团长 | 额我略·德拉·苏贝尔拉枢机 |
总务枢机 | 博索·波斯佩尔枢机 |
首席司铎 | 吉多·弗洛伦蒂纳斯枢机 |
首席助祭 | 柯冬·波尼卡斯枢机 |
当选者 | |
罗兰度枢机 (取名号为亚历山大三世) | |
枢机团内部对圣座对外政策的持续分歧造成这次教会分裂。12世纪的教宗国是神圣罗马帝国和诺曼人的西西里王国两个欧洲势力的缓冲国。嘉礼二世于1122年签署沃尔姆斯宗教协定后,圣座跟神圣罗马帝国结成联盟而没有选择西西里王国为盟友。罗马市民建立的市政机关在亚德四世在位期间管理罗马,而西西里国王正控制教宗国部分领土。[3]然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没有履行《康斯坦丁条约》中须协助圣座恢复在罗马管治权的义务,圣座跟神圣罗马帝国因而脱离盟友关系。亚德四世继而决定与西西里国王古列尔莫一世和解而签订《贝内文托条约》。签订《贝内文托条约》后圣座与腓特烈一世的关系日益紧张,双方并于1157年发生贝桑松会议争议。腓特烈一世尝试并成功加强自己对德国的教会的影响力。[4]圣座对外政策的态度转变令枢机团分裂成支持和反对新政策两个派系,而枢机团直至亚德四世离世仍没有达成共识。
这次选举同时带来重大法律意义。在这次选举举行前,枢机选举人须一致支持某人成为新教宗,而这个规定会令枢机团在出现分歧时未能选出新教宗。[5]为免枢机团将来出现分歧,1179年召开的第三次拉特朗大公会议同意颁布《必须避免冲突》法令(拉丁语:Licet de evitanda discordia),当中规定新教宗人选得到三分之二参与选举的枢机支持后即可当选成为新教宗。[6]
亚德四世离世
亚德四世1159年9月1日在阿纳尼离世。[1]为防枢机团在选出新教宗时会出现分裂,他死前向各枢机建议波多-圣鲁菲纳主教伯纳德为他的继承人。[7]亚德死后,身处阿纳尼的各枢机一起讨论亚德四世应在哪里下葬。罗马元老院成员当时认为他的遗体不宜在阿纳尼下葬。遗体后来运回罗马并于1159年9月4日葬在圣伯多禄大殿,遗体放在恩仁三世的旁边。[1]
枢机选举人
参与选举的枢机
1159年9月时共有约31位枢机。[8]由于有1位枢机没有参加选举,故此有参加选举的枢机只有30位:[注 1][注 2][16]
姓名 | 派别/立场 | 于罗马的领衔职务[17] | 册封枢机日期[18] | 册封者 | 备注 |
---|---|---|---|---|---|
伊默尔 | 帝国派 | 特斯古林罗马城郊教区主教 | 1142年3月13日 | 诺森二世 | 枢机团团长 |
额我略·德拉·苏贝尔拉 | 西西里派 | 萨比娜罗马城郊教区主教 | 1140年3月1日[注 3] | 诺森二世[注 3] | 枢机团副团长 |
乌巴尔多·阿利色古尼 | 奥斯蒂亚及韦莱特里 罗马城郊教区主教 |
1138年12月16日 | 诺森二世 | 后来的教宗路爵三世 | |
朱利奥 | 中立 | 帕莱斯特里纳罗马城郊教区主教 | 1144年5月19日 | 路爵二世 | |
伯纳德 | 西西里派 | 波多-圣鲁菲纳罗马城郊教区主教 | 1144年12月22日 | 圣伯多禄大殿总司铎、亚德四世心目中的继任人但最后没有当选成为教宗 | |
沃尔特 | 阿尔巴诺罗马城郊教区主教 | 1158年12月19日 | 亚德四世 | ||
乌巴尔多·卡扎曼尼兹 | 耶路撒冷圣十字堂区司铎 | 1144年5月19日 | 路爵二世 | 首席司铎 | |
奥塔维亚诺·德·蒙蒂塞利 | 帝国派 | 圣则济利亚堂区司铎 | 1138年2月25日 | 诺森二世 | 于这次选举里被选为对立教宗维笃四世 |
安达尔多‧阿布鲁‧阿士打里 | 中立 | 圣普利斯加堂区司铎 | 1143年12月17日 | 雷定二世 | |
圭多·德·克雷马 | 帝国派 | 越台伯河的圣母堂区司铎 | 1145年9月21日 | 恩仁三世 | 后来的对立教宗帕斯卡三世 |
罗兰度 | 西西里派 | 圣马尔谷堂区司铎 | 1150年9月22日 | 罗马天主教会秘书长、 在这次选举里当选成为教宗亚历山大三世 | |
若望·加多利西奥 | 圣亚纳大西亚堂区司铎 | ||||
若望·达·苏特里 | 中立 | 圣若望及保禄堂区司铎 | 1152年2月21日 | ||
亨利·莫里科蒂 | 圣聂勒和圣亚基略堂区司铎 | ||||
若望·米尔科 | 帝国派 | 山上圣思维及玛尔定堂区司铎 | 1152年5月23日 | ||
希尔德布兰德·格拉西 | 西西里派 | 十二宗徒堂区司铎 | |||
波那迪斯·德·波那迪 | 中立 | 圣基所恭堂区司铎 | 1156年12月21日 | 亚德四世 | |
阿尔伯特·德·莫拉 | 卢奇娜的圣老楞佐堂区司铎 | 后来的教宗额我略八世 | |||
古列尔·莫马伦哥 | 不明 | 圣伯多禄锁链堂区司铎 | 1158年3月14日 | ||
柯冬·波尼卡斯 | 西西里派 | 维拉布洛圣乔治堂区执事 | 1132年3月4日 | 诺森二世 | 首席助祭 |
鲁道夫 | 中立 | 七节楼的圣卢西亚执事区执事 | 1143年12月17日 | 雷定二世 | |
加辛托·博波恩 | 希腊圣母执事区执事 | 1144年12月22日 | 路爵二世 | 后来的教宗雷定三世 | |
奥托纳·达·布雷西亚 | 西西里派 | 圣尼各老监狱执事区执事 | 1152年2月21日 | 恩仁三世 | |
阿迪色奥·拉夫达拉 | 圣德奥执事区执事 | 1156年12月21日 | 亚德四世 | ||
博索·比斯比亚 | 圣葛斯默和达弥盎执事区执事 | 总务枢机、圣天使城堡管理者 | |||
西蒙尼·博雷利 | 帝国派 | 上主圣母执事区执事 | 约1157年 | 苏比亚科隐修院院长 | |
色斯奥·卡佩斯 | 不明 | 圣哈德良执事区执事 | 1158年3月14日 | ||
伯多禄·迪·米苏 | 西西里派 | 圣欧大邱执事区执事 | |||
雷蒙德·尼姆 | 帝国派 | 拉塔路圣母执事区执事 | |||
若望·孔蒂·德·阿纳尼 | 中立 | 金碧地利圣母执事区执事 | 1158年12月19日 |
在上述30位枢机里诺森二世、路爵二世、雷定二世、恩仁三世分别册封了5位、4位、2位、8位枢机,而亚德四世则册封了11位枢机。
缺席选举的枢机
姓名 | 派别/立场 | 于罗马的领衔职务[17] | 册封枢机日期 | 册封者 | 备注 |
---|---|---|---|---|---|
罗那度·德·科莱迪梅佐[注 4] | 中立 | 圣玛策林及圣伯多禄堂区司铎 | 约1139年至1141年 | 诺森二世 | 卡西诺山修道院院长(外地枢机) |
枢机团分成两个阵营
枢机团分成“西西里派”和“帝国派”两个阵营。西西里派有13位枢机,其中包括教会总理兼圣马尔谷圣殿司铎罗兰度、总务枢机兼圣葛斯默和达弥盎圣殿执事博索、波多-圣鲁菲纳主教伯纳德、奥斯蒂亚及韦莱特里主教乌巴尔多、阿尔巴诺主教沃尔特、萨比娜主教额我略、维拉布洛圣乔治圣殿执事柯冬、耶路撒冷圣十字圣殿司铎乌巴尔多、十二宗徒圣殿司铎希尔德布兰德、卡斯洛的圣尼古拉堂执事奥托纳、圣德奥堂执事阿迪色奥、圣亚纳大西亚圣殿司铎若望和圣犹士坦堂执事伯多禄。[22]
帝国派有可能有9位枢机[注 5],但只能确定6位枢机是帝国派的成员。这6位枢机是圣则济利亚圣殿司铎奥塔维亚诺、圣思维及圣玛定圣殿司铎若望、越台伯河的圣母大殿司铎圭多、特斯古林主教伊默尔、拉塔路圣母堂执事雷蒙德和大圣母教堂执事西蒙尼。[24]圣伯多禄锁链堂区领衔司铎古列尔和圣亚德堂执事色斯奥都有可能是属于帝国派,而剩馀的10位枢机立场中立。[23][25]
帝国派和西西里派在亚德四世死前几个月开始准备选举工作。两个派系所准备的工作在后来教会分裂时造成各种争论,然而这个说法的真确度无从判断。双方均指控对方有策划非法的秘密行为。帝国派指西西里派收受来自西西里国王古列尔莫一世和3个反帝国派城市(布雷西亚、米兰和皮亚琴察)的贿款,他们均发誓在选举期间不会投票给非西西里派的枢机。另一方面,西西里派则指帝国派和当时身处罗马的神圣罗马帝国驻罗马使节奥托·冯·维特尔斯巴赫进行一个秘密计划,奥托会明确支持维笃四世成为教宗并拥有“圣伯多禄的遗产”。[7]奥塔维亚诺·德·蒙蒂塞利枢机的世俗拥护者跟特斯古林伯爵的强大家族有关系,并计划在罗马进行武装对抗。[25]两派亦没有计划进行妥协。[26]
过程
亚历山大三世当选教宗
亚德四世离世后3天的9月4日,各枢机于在圣伯多禄大殿集合进行选举。他们根据传统决定新教宗必须在参加选举的枢机一致支持下才能当选教宗。[27]亚德四世死前向各枢机推荐的新教宗人选波多-圣鲁菲纳主教伯纳德虽然受到帝国派和西西里派支持,但是他并没有当选为教宗。帝国派建议奥塔维亚诺·德·蒙蒂塞利为新教宗,而西西里派就提名教会总理罗兰度。不过两派各自建议的人选都不被对方接受。枢机团讨论3天后仍然没有达成共识。立场中立的枢机在此时亦加入西西里派,而部分帝国派枢机亦退出帝国派并加入于其中。在选举开始的第4天(9月7日),西西里派在枢机团没有达成一致共识及在部分枢机质疑罗兰度的候选人资格下声称罗兰度已被他们选为新教宗,并取名号为“亚历山大三世”。[25]根据1159年10月的西西里派名单和博索·比斯比亚枢机的记述,罗兰度在3位枢机[注 6]没有投票给他之外得到其他的枢机全部投票支持。罗兰度的支持者承认“圣座(...)不太应该(...)在前述的(3位)男士反对下继续没有管治者管理”。[27]另一方面,帝国派声称奥塔维亚诺有9票支持,并指占枢机团人数大多数的西西里派没有跟随有效的选举是“必须要一致投票支持某人成为新教宗”的规定。[28]虽然西西里派的说法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相比之下帝国派的说法可靠度较低。根据在选举完毕后两派发出的公告上的签名,有23位枢机投票支持罗兰度成为新教宗,而反对的则不多于6人。[注 7][9]
维笃四世当选教宗
选出罗兰度为教宗亚历山大三世的枢机宣告他为新教宗后立刻尝试为亚历山大三世披上代表教宗职权的紫色披风。不过选举场地顿时变得混乱起来,奥塔维亚诺·德·蒙蒂塞利枢机从亚历山大三世背后抢走披风而奥塔维亚诺的一些支持者则带着武器闯进圣伯多禄大殿。亚历山大三世和他的支持者逃进由博索·比斯比亚枢机管理的圣天使城堡。在亚历山大三世的支持者缺席下,留在圣伯多禄大殿的枢机选出奥塔维亚诺·德·蒙蒂塞利枢机为教宗维笃四世。[25]参与选出维笃四世的选举的枢机人数不明。由于在1159年10月发出的帝国派名单上只有5位枢机签署,故此可以相信连同奥塔维亚诺本人有6位枢机参与选举。然而在这6位枢机外有可能有其他枢机参与,但是这些枢机在选举完毕后很快就服从亚历山大三世。[29]
亚历山大三世晋牧
亚历山大三世在圣天使城堡逗留一星期后获柯都·弗兰吉潘尼营救及护送离开罗马。9月18日,他穿上代表教宗职权的紫色披风。[25]9月20日,亚历山大三世在宁法(位于韦莱特里东南部)的一个小村庄内被奥斯蒂亚及韦莱特里主教乌巴尔多·阿利色古尼枢机晋牧为罗马主教[注 8],而同日他亦被首席助祭兼维拉布洛圣乔治圣殿执事柯冬·波尼卡斯在相同地方加冕。[31]他在9月27日将维笃四世和支持者绝罚。[32]
维笃四世晋牧
10月4日,枢机团团长及特斯古林主教伊默尔在乌巴尔多和里卡多两位主教协助下于法尔法修道院将维笃四世晋牧为罗马主教。[注 8][33]在奥托·冯·维特尔斯巴赫的军事支援及自己拥有的武装部队协助下,维笃四世在一个相对短暂的时间内夺得罗马和“圣伯多禄的遗产”的控制权。亚历山大三世则逃到西西里王国,并于后来逃至法国。[34]
1159年10月两个派别的名单
帝国派和西西里派分别各自捍卫维笃四世的选举和亚历山大三世的选举的合法性。1159年10月,两派向腓特烈一世提交名单并借此分别表示支持维笃四世和亚历山大三世。西西里派的名单上有23位枢机的签名,而帝国派的则有5位枢机签署。[10][14]维笃四世的支持者承认帝国派人数较少。他们同时指西西里派举行的选举没有遵守“必须要一致投票支持某人成为新教宗”的规定,所以选出罗兰度为新教宗的选举无效。不过,西西里派则指属于帝国派的3位枢机的阻碍行为已经破坏上述规定,并表示他们固执地拒绝接受枢机团大部分成员支持的人选。[27]
1159年10月各枢机的最后取态
西西里派 |
|
---|---|
帝国派[注 9] |
|
西蒙尼·博雷利德和拉塔路圣母堂执事雷蒙德分别于1159年末及1160年2月至4月期间转为支持亚历山大三世。[36][37]另外,维笃四世于1159年末册封了最少3位执事级枢机,他们分别是圣色尔爵及伯古斯执事区领衔执事伯纳德、阿郊洛圣母执事区领衔执事若望和鱼市场的圣安杰洛执事区领衔执事兰铎。[38]亚历山大三世亦于1160年2月18日册封了米洛为执事级枢机并领阿郊洛圣母堂执事衔。[39]
分裂
2位教宗都向信奉天主教的各个国家派出使节以争取她们承认自己的教宗地位。在1160年2月举行的帕维亚会议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表示自己会支持维笃四世。除了萨尔斯堡总主教埃伯哈德和总教区的主教之外,帝国内所有主教都服从维笃四世。[40]丹麦国王瓦尔德马一世亦支持维笃四世,但是萨德总主教柯斯基是属于西西里派。[41]波兰亦有可能支持维笃四世。[注 10][42]虽然在欧洲的其他国家如法国、英格兰、西班牙、瑞典、挪威、苏格兰、匈牙利王国、西西里王国及十字军国家里有少部分主教及封建统治者支持维笃四世,但是这些国家整体来说都承认亚历山大三世为合法教宗。[43]
当腓特烈一世和亚历山大三世在1177年8月1日签署威尼斯条约后,分裂了18年的教会再次团结起来。维笃四世的继任人嘉礼三世亦于1178年8月29日宣布放弃承认自己是教宗及服从亚历山大三世。[44]维笃四世、帕斯卡三世和嘉礼三世正式被教会视为对立教宗而亚历山大三世则成为圣伯多禄的合法继承人。
后续
这次选举和后续的分裂表示教会有需要修正有关教宗选举的规定。1179年举行第三次拉特朗大公会议后发布的《必须避免冲突》法令中废除了“枢机必须一致投票支持同一人选,该人选才可以当选教宗”的规定并将原规定改成“任何人选在得到最少三分之二的枢机投票支持下即可当选成为教宗”。法令同时规定主教级枢机、司铎级枢机和执事级枢机在教宗选举中拥有同等地位。尽管在1118年教宗选举之前司铎级枢机和执事级枢机都可以参加选举并跟主教级枢机一样拥有相同权利,但是1059年发出的《以上主之名》诏书从来没有被正式撤销。[45]
注释
- ^ 有资料表示枢机团当时有28位成员,当中包括圣马尔谷圣殿司铎罗兰度、22位支持罗兰度的枢机和5位支持圣则济利亚圣殿司铎奥塔维亚诺·德·蒙蒂塞利的枢机(奥塔维亚诺·德·蒙蒂塞利不在这28人中),但这份资料遗漏了2位枢机的名字。[9]除此之外,这份资料同时表示有22位枢机支持亚历山大三世成为教宗,而支持亚历山大三世的枢机实有23人。[10]
- ^ 有研究枢机团历史的人在网站上根据阿方萨斯·恰科尼斯一本十分古老的小册子《Vitae et res gestae Pontificum Romanorum et S. R. E. Cardinalium》来写出参加选举的枢机的名单。恰科尼斯的名单里增多了圣维托和圣莫德斯堂区领衔司铎额我略和帕维亚教区总执事古列尔莫(古列尔莫的执事级枢机领衔圣堂不明)2位执事级枢机。[11]不过,他们并没有在任何教宗诏书上签署[12],而他们的名字亦没有在1159年10月发出的帝国派人士名单上出现[13][14]。除了关于他们有可能有参与教宗选举的说法外,他们的背景不详。故此两人实际上有否获册封为枢机和有没有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都是有疑问的(古列尔莫有可能跟古列尔·莫马伦哥是同一人,因为莫马伦哥在成为枢机前曾经担任帕维亚教区总执事而他在教会开始分裂时立场模糊[15])。
- ^ 3.0 3.1 有资料表示他在1140年3月1日获册封为枢机并同时证明他跟于1140年获诺森二世册封为枢机兼领越台伯河的圣母大殿司铎衔的额我略为同一人。[19]不过,有其他资料认为他本身并不是枢机直至达西四世册封他为主教级枢机兼领萨比娜主教衔。[20]
- ^ 恰科尼斯在小册子中表示罗那度有参加选出亚历山大三世的选举。不过,罗那度因为于1137年至1166年期间出任卡西诺山修道院院长而没有在罗马教廷里居住。他亦没有出任枢机期间签署任何教宗诏书,这证明了他在出任枢机期间没有在教廷出现。[21]除此之外,虽然他是西西里派的一份子,但是他并未在1159年10月发布的参与选出亚历山大三世的选举人名单上签署。[10]
- ^ 1159年10月发出的选出维笃四世的选举人名单上显示帝国派有9位枢机,但是这份名单只有5位枢机签署作实,故此名单并不可靠。其他资料亦没有表示帝国派有9位枢机。[9]帝国派指萨比娜主教额我略原本是这9位枢机的一份子,但是在被西西里派收买后转为加入西西里派。[23]不过,有资料表示额我略一直都是属于西西里派。[22]
- ^ 该3位枢机是圣则济利亚圣殿司铎奥塔维亚诺、圣思维及圣玛定圣殿司铎若望和越台伯河的圣母大殿司铎圭多。[27]
- ^ 票数不包括罗兰度自己。
- ^ 8.0 8.1 教宗兼任罗马主教。[30]
- ^ 对立教宗维笃四世册封了若干新枢机以巩固帝国派的地位。[35]这些枢机的名字并没有在这里列出。
- ^ 波兰的各主教在1160年和1165年参与帝国派的会议。[42]
脚注及参考书目
脚注
- ^ 1.0 1.1 1.2 John Paul Adams. Sede Vacante 1159.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Northridge. [2017-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0) (英语).
- ^ Frederic J. Baumgartner. Behind Locked Doors: A History of the Papal Elections.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31-32. ISBN 0-312-29463-8 (英语).
- ^ Robinson, pp. 464-465
- ^ Robinson, pp. 388-391 & 464-471
- ^ Robinson, p. 37
- ^ Robinson, p. 84
- ^ 7.0 7.1 Robinson, pp. 79-80
- ^ Robinson, p. 43 & 83; Brixius, p. 24; Zenker, p. 198.
- ^ 9.0 9.1 9.2 Bolton, Duggan, p. 106
- ^ 10.0 10.1 10.2 Rahewin: cap. LXIII
- ^ Salvador Miranda. The Cardinals of the Holy Roman Church - Papal elections of the 12th Century (1100-1198).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2017-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0).
- ^ Jaffé, p. 616, 653, 659 & 827
- ^ Bolton, Duggan, pp. 105–106
- ^ 14.0 14.1 Rahewin: cap. LXII
- ^ Robinson, p. 475
- ^ Brixius, p. 24; Bolton, Duggan, p. 106.
- ^ 17.0 17.1 CHAPTER III. THE CARDINALS OF THE HOLY ROMAN CHURCH. The Vatican. [2018-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2) (英语).
- ^ Zenker, p. 222-226; Brixius, passim
- ^ Zenker, p. 48 & 51
- ^ Brixius, p. 57
- ^ Jaffé, p. 559, 609, 616, 653, 658–659
- ^ 22.0 22.1 Robinson, p. 53
- ^ 23.0 23.1 Langen, p. 454
- ^ Bolton, Duggan, p. 105
- ^ 25.0 25.1 25.2 25.3 25.4 Robinson, p. 83
- ^ Robinson, p. 81
- ^ 27.0 27.1 27.2 27.3 Robinson, p. 82
- ^ Robinson, pp. 82-83
- ^ Robinson, p. 83; Bolton, Duggan, p. 106
- ^ G. Joyce. The Pope. 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11 [2018-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31) –通过New Advent (英语).
- ^ Salvador Miranda. BANDINELLI, Can. Reg. Lateranense, Rolando.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2017-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0).
- ^ Robinson, p. 478
- ^ Jaffé, p. 828
- ^ Robinson, p. 484
- ^ Salvador Miranda. [Antipope] Victor IV (1159-1164).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2017-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0).
- ^ Zenker, p. 140-141
- ^ Brixius, p. 24
- ^ Brixius, p. 67-68
- ^ Brixius, p. 24 & p. 65 no. 20
- ^ Robinson, pp. 474–475
- ^ Angelo Forte; Richard Oram; Frederik Pedersen. Viking Empi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382 [2017-06-20]. ISBN 0-521-829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0).
- ^ 42.0 42.1 A. Wiencek (编). Dzieje Kościoła w Polsce. Kraków. 2008: 75.
- ^ Robinson, pp. 475–476
- ^ Salvador Miranda. Antipope Paschal III.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Library. [2017-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0).
- ^ Robinson, pp. 40-41, 63 & 84
参考书目
- Ian Stuart Robinson. The Papacy 1073–1198: Continuity and Innovation. Cambridge Medieval Textbook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ISBN 0-521-31922-6 (英语).
- Brenda Bolton, Anne Duggan. Adrian IV, the English Pope, 1154–1159: Studies and Texts. Ashgate Publishing, Ltd. 2003. ISBN 0-7546-0708-9 (英语).
- Langen, Joseph. Geschichte der Römischen Kirche von Gregor VII. bis Innocenz III. Bonn. 1893 (德语).
- Jaffé, Philipp. Regesta pontificum Romanorum ab condita Ecclesia ad annum post Christum natum MCXCVIII. Berlin. 1851 [2017-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拉丁语).
- Brixius, Johannes Matthias. Die Mitglieder des Kardinalkollegiums von 1130-1181. Berlin: R. Trenkel. 1912 (德语).
- Zenker, Barbara. Die Mitglieder des Kardinalkollegiums von 1130 bis 1159. Würzburg. 1964 (德语).
- Miranda, Salvador. The Cardinals of the Holy Roman Church.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Library. 1998–2008 [2017-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1) (英语).
- Rahewin. Gesta Friderici. Domus Ecclesiae. 2001 [2017-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0) (拉丁语).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