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宝 (温哥华)

马宝[1][2](英语:Marpole)是加拿大卑诗省温哥华市一个社区,北面以西57街与渥列治为邻,东西分别以缅街和安格斯路为界,南面则濒临菲沙河的北支流与列治文鲁鲁岛海岛对望[3],总面积为561公顷[4]加兰护街渥街甘比街则为区内另外三条主要南北向道路。架空列车加拿大线于2009年开通,并于马宝区东部甘比街与西南海旁大道交界设有海旁大道站

马宝于温哥华市内的位置
马宝区近西64街交界处的一段加兰护街
马宝区的街灯招牌

历史

现马宝区的人类聚落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500年的原住民聚落;非原住民族居民则从1860年代起到此定居[5]。1881年,哈里·伊本(Harry Eburne)在现马宝区开设一家商店,再于翌年加开一家邮局,并将之名为“北支流邮局”(North Arm Post Office),一个社区亦围绕著他的商店和邮局而成型[6]。随著跨越菲沙河北支流通往海岛的桥梁开通,伊本亦于1891年将他的商店和邮局迁至海岛的东北端;坐落菲沙河北支流两岸的社区亦于往后年间以他命名为伊本[6]

连接温哥华和史提夫斯顿的市际电车于1905年开通,并于现马宝区设立伊本站,刺激了该带的经济[5]。锯木厂和其他工厂陆续进驻该区,而另一家邮局则以“伊本站邮局”之名于1911年开业[6]。为了与海岛上的伊本区作出区别,伊本站邮局周围的社区于1916年改以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高层理查·马宝(Richard Marpole)命名为马宝区[6]。马宝区所属的灰角自治区(Point Grey Municipality)于1929年联同南温哥华自治区并入温哥华市,该区亦随之成为温哥华市的主要工业区之一[5]

渥街桥于1957年开通后,来往列治文和温哥华的交通改经渥街,令马宝区原有坐落于哈德逊街和西南海旁大道交界的商业区生意一落千丈[5]亚瑟·莱恩桥于1975年开通后,与其接驳的固兰湖街南端则变成马宝区的商业活动焦点所在[5]

人口统计

2011年马宝有23,832名居民,较2006年只录得些微增长。就居民岁数而言,45至64岁居民为区内最大群体,其次为30至44岁居民。区内居民有42%以汉语(没有指定哪一种汉语分支)为母语,是众语言之首,其次为英语(37%)。区内家庭入息中位数为$41,125,而32.2%居民为低收入户。[7]

参考资料

  1. ^ 馬寶區雙屍案審結 控方指港青裝聾作啞圖脫罪. www.mingpaocanada.com. 明报加西版. [2023-07-12]. 
  2. ^ 溫馬寶區地盤暫禁施工 馬斯琴原住民歡迎 發展商或告省府. 《星岛日报》. 2012-09-29 [201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Vancouver - communityWEBpages - Marpole. 温哥华市政府. [201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4-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Marpole Community Statistics (PDF). 温哥华市政府. [2013-01-0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04-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5.0 5.1 5.2 5.3 5.4 History and Heritage. 温哥华市政府. [201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2-19).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05-02-19
  6. ^ 6.0 6.1 6.2 6.3 BC Geographical Names: Eburne. GeoBC. [201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Marpole Community Plan Open House Display Boards (PDF). 温哥华市政府. 2012-05 [2013-01-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6-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49°12′40″N 123°07′48″W / 49.2110°N 123.1300°W / 49.2110; -123.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