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邮政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

香港邮政(英语:Hongkong Post)成立于1841年,现在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邮政部门。原本隶属于经济发展及劳工局,于2007年7月1日决策局重组后,被划入新成立的商务及经济发展局

香港邮政
Hongkong Post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机构
香港邮政标志
邮政署长戴淑娆 [注 1]
副邮政署长区惠贤 [注 2]
助理邮政署长周伊君、李淑芳、陈向黎 [注 3]
总邮务监督胡柏坚、冯咏诗、温崇浩 [注 4]
财务科
(总监)
锺志豪 [注 5]
资讯系统服务科
(总监)
郑美玲 [注 6]
行政事务科
(部门秘书)
赵锦泉 [注 7]
部门资讯
成立日期1841年8月28日
所属部门商务及经济发展局
口号传心意 递商机
总部 香港九龙湾宏基街8号香港邮政大楼
联络资讯
网站www.hongkongpost.hk
备注
  1. ^ 首长级薪级第5点
  2. ^ 首长级薪级第3点
  3. ^ 首长级薪级第2点
  4. ^ 邮务监督职系,首长级薪级第1点
  5. ^ 总库务会计师,首长级薪级第1点
  6. ^ 总系统经理,首长级薪级第1点
  7. ^ 首席行政主任,首长级薪级第1点
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前,香港邮筒被漆成与英国邮筒相同的红色,并且刻有英国皇家徽章
现时香港邮政的邮箱

香港邮政是政府部门的营运品牌名称,部门名称为邮政署。类似情况还有广播处长营运的香港电台

邮政署于1995年开始转型为以“营运基金模式”运作,财政自主,以比较商业的手法经营邮政业务,邮政署的收入来自售卖特殊邮票传统邮递特快专递及缴费服务(如政府部门及公共事业)等。邮政署亦为香港人提供办理电子证书服务。

历史

 
1911年的香港邮政总局

香港邮政早于《南京条约》签订前的1841年8月28日已经成立,在开始时经营权属于英国皇家邮政,直到1860年5月1日经营权转让至邮政署署长。香港邮政自1877年4月1日以英国海外领土的一部分加入成为万国邮政联盟成员,于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移交后仍然继续参与,并且继续以中国邮政以外的一个独立实体营运。

香港第一所邮政局设立于圣约翰座堂附近之小山岗上,于1841年11月12日启用,当时华人称其为书信馆,其后于1846年迁至皇后大道中毕打街,再于1911年迁至位于在毕打街与德辅道中交界处(现址为环球大厦)。直至1970年代因为兴建港铁中环站,邮政总局再次搬迁,于1976年8月1日搬迁至康乐广场2号的现址

第一套香港邮票于1862年12月8日发行;此前,只有驻港英军可以使用英国邮票寄出邮件,其他香港居民则没有任何邮票获准使用。直至1997年6月30日香港回归前一日,驻港英军在香港使用邮政服务是使用英军邮政局的号码以及地址BFPO 1,并且可以当作在英国本土内使用。

早期邮政局并无固定的收件和派件时间,寄信人只需要将信件放置在邮政局的接收桌上,至于收信则是自己去检查由外地寄来的邮件,秩序混乱。直到1843年,邮政局才有规定,闲杂人等不得擅自检查局内邮件[1]

1989年,香港邮政于中环邮政总局引入自动化邮件分拣机。

1993年7月1日起,香港邮政不再负责监督电讯业,相关职能改由同日新设的电讯管理局担当。

1994年,由于面对银行的激烈竞争,邮政署终止与13个海外邮政机关提供汇款服务,当中包括菲律宾邮政。

1995年8月1日起,邮政署以营运基金形式运作,于开始以此方式运作时,获得资本投资基金注入21.01亿港元的初期资本。于1996年至1997年度及1997至1998年度,来自集邮服务的利润异常丰厚,分别为7.295亿港元及12.181亿港元,使到邮政署在该两个年度各自录得经营利润超逾10亿港元。因此,在该两个年度,邮政署均可以达到财政司司长所釐定的每年10.5%的固定资产回报目标[2]

1996年,邮政署提供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汇款服务,原因是越来越多中国大陆集邮人士汇款邮政署购买集邮产品。同年,邮政署认为提供与菲律宾的汇款服务亦具市场潜力,原因是大量菲律宾家务助理在香港工作,需要汇款回乡。所以,邮政署与菲律宾邮政研究汇款服务的发展潜力。

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前,香港邮筒被漆成与英国邮筒相同的红色,并且刻有英国皇家徽章。1997年5月,香港邮政采用蜂鸟设计的新标志,新标志以绿色作为底色,以抽像化的蜂鸟为造型,蜂鸟的身体是英文字母 "P",鸟翼则为抽像化的邮资印图案。香港主权移交后,邮递员的制服及邮筒的颜色主调更改为绿色紫色。截至2011年12月,59个刻有英国皇家徽章的殖民时代邮筒仍然在香港街道上被使用。2015年,陈佐洱批评香港在回归后没有“去殖民化”,香港邮政以“不合宜”为理由,计划除去邮筒上的英国皇家徽章。[3]

邮品炒卖风气过后,香港邮政缺乏了邮品销售此主要收入来源,由1998年至1999年度起,来自集邮服务收入亦显著下跌。

随着电子商业兴起,网上购物促使顾客对快捷的轻度重量寄件服务的需求有所增加。然而,市场上欠缺可以供予香港市民包装寄件专用的合适包装箱。2012年8月31日,香港邮政宣布推出发售特快专递新产品──“快趣·箱”,旨在满足电子贸易商业邮寄件予海外网络顾客。[4]

本地邮件服务一直依赖其他服务的收益补贴,营运收入的增加逐渐未能够抵销不断上涨的营运成本。邮政署营运基金的主要成本项目包括,职员薪酬及福利、航空运输及终端费用,各项均于近年显著上升,导致邮政署营运基金的财政状况自2007年至2008年度起持续下滑,并且自2011年至2012年度起录得营运亏损。根据2011年至2012年度的香港邮政年报,其总收入为50.14亿港元,支出为50.64亿港元,亏损5,000万港元。至2013年,香港邮政面临转以营运基金形式运作后最严重的财政危机,根据2012年至2013年度的香港邮政年报,其总收入为51.76亿港元,支出为52.9亿港元,亏损1.14亿港元[5],为连续第二年亏蚀,亏损比较上次年度扩大1.3倍。香港邮政遂于2013年10月1日起增加本地及海外邮件的邮费,及于同年12月1日起调整多项费用,包括信箱及信袋租用费用、邮包转递费用、挂号费用、强制挂号费用以及记录派递费用;其中租用邮政总局信箱加幅25%;邮包挂号及强制挂号费用加幅约19%;冀望有助于纾缓其财政压力。为了控制成本,国际邮件中心香港邮政总局拣信组将会合并迁入于2014年年底启用的中央邮件中心,使到邮件处理更具效率。香港邮政亦加强与国际伙伴合作,配合网上购物发展所带来的服务需求,增加收入[6]

面对巨大的财政压力、互联网科技及私营速递公司对邮政需求的影响,规划署于2014年重定规划指引,降低邮局的密度,由过去距离人口密集地区0.8公里须设一家邮局,放宽至1.2公里,并取消邮局服务人口通常不少于30,000人的规定[7]。新修定落实后,由2015年起,香港邮政试行于市区以流动邮政服务取代部分严重亏蚀或人流欠佳的邮局。

历任首长

  • 菲茨吉本(T. G. Fitzgibbon,1841年8月—1841年10月)
  • 穆拉利(D. Mullaly,1841年10月—1842年4月)
  • 艾活斯(Robert Edwards,1842年4月—1843年)
  • 斯普林(F. Spring,1843年—1844年4月)
  • 斯卡莱(Thomas Jackson Scales,1844年4月—1846年)
  • 海兰(Thomas Hyland,1846年—1857年5月)
  • 查普曼(William Chapman,1857年5月—1862年11月)
  • 蔑祖(Francis William Mitchell,1862年11月—1875年4月)
  • 李士达(Alfred Lister,1875年4月—1891年1月)
  • 剌花士(Arthur Kennedy Travers,1891年1月—1896年10月)
  • 谭臣(Alexander MacDonald Thomson,1896年10月—1899年2月)
  • 夏士廷(Cmdr. William Charles Holland Hastings,1899年2月—1903年1月)
  • 尊士顿(Lewis Audley Marsh Johnston,1903年1月—1908年11月)
  • 马斯德(Charles McIlvaine Messer,1908年11月—1913年4月)
  • 胡乐甫(Edward Dudley Corscaden Wolfe,1913年4月—1917年2月)
  • 罗士(Stewart Buckle Carne Ross,1917年2月—1924年3月)
  • 巴连(Michael James Breen,1924年3月—1928年4月)
  • 佘义英语Geoffrey Robley Sayer(Geoffrey Robley Sayer,1928年4月—1928年10月)
  • 史美 (Norman Lockhart Smith,1928年10月—1930年2月)
  • 巴连(第二度)(Michael James Breen,1930年2月—1931年7月)
  • 韩美顿(Eric William Hamilton,1931年7月—1932年4月)
  • 巴连(第三度)(Michael James Breen,1932年4月—1933年6月)
  • 嘉利(William James Carrie,1933年6月—1934年2月)
  • 巴连(第四度)(Michael James Breen,1934年2月—1936年3月)
  • 毕打士(Henry Robert Butters,1936年3月—1936年12月)
  • 荣钟士(Edward Irvine Wynne-Jones,1936年12月—1940年1月)
  • 富励士(Robert Andrew Dermod Forrest,1940年1月—1941年1月)
  • 荣钟士(第二度)(Edward Irvine Wynne-Jones,1941年1月—1941年12月)
  • 荣钟士(第三度)(Edward Irvine Wynne-Jones,1946年6月—1948年2月)
  • 李佐安(John Henry Burkill Lee,1948年2月—1950年3月)
  • 沙惠予(Leonard Charles Saville,1950年3月—1958年8月)[8]
  • 高旭(Alfred George Crook,1958年8月—1968年3月)
  • 符伟略(Cecil George Folwell,1968年3月—1971年3月)
  • 魏达贤(Malki Addi,1971年3月—1977年3月)
  • 潘富达(David John Kyle Bamford,1977年3月—1980年1月)
  • 许富国(Arthur Cyril Heathcote,1980年1月—1982年12月)
  • 欧德理(Hugh Gordon Ardley,1982年12月—1988年3月)
  • 萧炯柱(1988年3月—1989年9月)
  • 黄星华(1989年9月—1992年5月)
  • 柏景年(Michelangelo Pagliari,1992年5月—1995年11月)
  • 霍文(1995年11月—1998年11月)
  • 陆炳泉(1998年11月—2003年3月)
  • 蒋任宏(2003年3月—2006年5月)
  • 谭荣邦(2006年7月—2008年10月)
    • 陈猷烽(署理,2008年10月—2009年9月)
  • 张云正(2009年9月—2011年8月)
  • 丁叶燕薇(2011年10月—2017年3月)
    • 魏永捷(署理,2017年3月—2017年7月9日)
  • 梁松泰(2017年7月10日—2019年9月8日)
  • 朱曼铃(2019年9月9日—2021年7月28日)
    • 区惠贤(署理)(2021年7月29日-2021年9月1日)
  • 戴淑娆( 2021年9月2日- )

服务

 
邮差从邮件储存柜(紫色)取出邮件分批派递
 
邮差驾驶小型邮政车在山顶区派递邮件
 
邮差骑单车在上水乡派递邮件
 
正在取出邮件的邮差与邮政车
 
配有政府专用AM车牌的特快专递邮政车
 
邮票自动售卖机
邮政服务
  • 一般派递
  • 本地邮政速递
  • 特快专递
  • 香港邮政通函邮寄服务(只适用于部份邮政局)
  • 直销函件
  • 邮政信箱租赁(只设立于部份邮政局)
物流服务
  • 商品存仓
  • 存货管理
  • 收款
  • 派递
柜位服务
  • “邮缴通”(缴交政府部门及公共事业费用服务):1996年9月,邮政署为差饷物业估价署及水务署提供服务,为期三年。当中,与差饷物业估价署签订的服务协议,于2000年5月届满,而与水务署的服务协议则于2000年11月届满。随后,邮政署与差饷物业估价署签订的新服务协议,由2000年6月起生效,而与水务署的新协议,则由2000年12月起生效。
  • 报关服务
  • 邮政汇款服务
  • 邮趣廊精品
集邮服务(只适用于部份邮政局)
  • 邮品订购服务
  • 海外邮品订购服务
电子业务
  • 电子证书
  • 邮电通:1997年6月推出,这项服务让顾客透过电子邮递系统或其他磁性媒体,将电子信息(包括月结帐单、发票及传阅函件等)发送至邮电通中心。邮电通中心随之将顾客的电子信息转变为传统纸类邮件(经打印及入信封),并派递到收件人。
  • 乐满邮网上购物

邮政局

 
香港邮政总局
 
位于九龙湾的香港邮政大楼
 
位于九龙湾的中央邮件中心
 
位于国际电信大厦地下及1楼的尖沙咀邮政局
 
协调道邮政局内部
 
赤柱邮政局历史悠久
 
石湖墟邮政局
 
锦田邮政局
 
大澳邮政局
 
南丫邮政局
 
十四乡流动邮政局指定停靠地点

截至2021年11月,邮政署共有120间邮政局遍布香港、九龙、新界及离岛各区,并且有3辆流动邮政局专车停泊较远离邮政局的地区,为不同地区的香港市民提供邮政服务。

香港岛(29)邮局地址及办公时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西区邮政总局[9]、上环、山顶、西营盘、坚尼地城、云咸街
  • 湾仔区:铜锣湾、告士打道、轩尼诗道、跑马地、白建时道、摩理臣山、湾仔
  • 东区:七姊妹、小西湾、太古城、杏花邨、柴湾、筲箕湾、兴民街、兴发街、英皇道
  • 南区:利东、赤柱、香港仔、薄扶林、浅水湾、华富、鸭脷洲
九龙(35)邮局地址及办公时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油尖旺区:九龙中央、尖沙咀、大角咀、加连威老道、广华街
    • 旺角邮政局(弼街37号旺角机楼1楼):香港邮政与香港建筑师合作,耗资400万港元翻新人流多、客种广的旺角弼街邮政局,以全新的设计,改善过往邮政局经常见到的分流及效率问题之馀,亦一切更改以往的刻板形象,新增无障碍设施。除了获得职员和公众认同外,更获得国际设计奖项A' Design Award,此项全新设计将会成为未来各区邮政局翻新时的计划模办[10]
  • 深水埗区:又一村、石硖尾、苏屋、长沙湾、美孚新邨、深水埗、丽阁
  • 九龙城区:九龙城、土瓜湾、何文田、红磡湾、爱民、机利士路、协调道
  • 黄大仙区:牛池湾、竹园、彩虹邨、富山、黄大仙、慈云山、乐富
  • 观塘区:九龙湾、牛头角、秀茂坪、东九龙、油塘、顺利、蓝田、观塘
新界(48)邮局地址及办公时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元朗区
    • 元朗市中心:元朗
    • 天水围:天悦、天耀
    • 元朗乡郊:新田、锦田、锦绣花园
  • 屯门区:屯门中央、大兴、良景、富泰、蝴蝶
  • 荃湾区:石围角、荃湾西、荃湾、杨屋道、梨木树
  • 葵青区
    • 葵涌:石篱、荔景、葵芳、葵涌、葵盛
    • 青衣:青衣、长发
  • 北区
    • 上水:石湖墟
    • 粉岭:华明、粉岭
    • 乡郊:沙头角
  • 大埔区:大埔、富善、运头塘
  • 西贡区
    • 西贡市中心:西贡
    • 将军澳:尚德、彩明、宝琳、将军澳
  • 沙田区
    • 沙田:沙田中央、火炭、禾𪨶、沙田第一城、沙角、美林、新翠、广源、显径
    • 马鞍山:利安、恒安、马鞍山、锦泰
离岛(8)邮局地址及办公时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流动邮政局

流动邮政局是由一辆小型巴士改装而成,方便行走至偏远地区,为离邮政服务设施偏远地区的市民提供邮政服务。流动邮政局能提供一般邮政局所设的基本服务(包括本地邮政速递及特快专递),惟包裹重量有较大限制。三所流动邮政局均配备“综合邮务系统”[11],为市民提供缴费通及邮政服务。

邮政署辖下有3所流动邮政局,星期一至星期五(公众假期除外)指定时间停靠指定地方提供邮政服务。

流动邮政局主要服务地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派递局

邮政署在全香港共有23间派递局处理香港、九龙及新界各区的派递工作,各派递局主要负责日常信件及挂号邮件之派递。

香港岛及部分离岛(7)
  • 邮政总局派递局:湾仔北(部份)、金钟、中环、上环、西营盘、坚尼地城、半山区、山顶
  • 湾仔派递局:湾仔区、铜锣湾、大坑、摩利臣山、扫捍埔、渣甸山、跑马地
  • 东区派递局:北角区、鲗鱼涌、七姊妹、西湾河
  • 柴湾派递局:太古城、西湾河、筲箕湾、柴湾、小西湾、石澳山、白笔山(红山)、石澳、赤柱、大潭
  • 香港仔派递局:鸭脷洲、舂坎角、南湾、中湾、浅水湾、深水湾、寿臣山、黄竹坑、布厂湾、深湾、香港仔区、南丫岛(南部)、华富、部份薄扶林道及摩星岭区
  • 南丫岛派递局:南丫岛(除索罟湾、芦须城、模达湾、东澳及石排湾)
  • 长洲派递局
  • 坪洲派递局
九龙(6)
  • 尖沙咀派递局:尖沙咀、九龙站一带、黄埔花园及黄埔新邨、红磡(部份)、理工大学
  • 九龙中央派递局:窝打老道山、何文田、九龙塘、九龙城(部份)、又一村、佐敦、油麻地、旺角、大角咀
  • 九龙湾派递局:九龙湾、红磡(部份)、土瓜湾、九龙城(部份)、黄大仙、慈云山、乐富、横头磡、竹园、斧山、启德
  • 东九龙派递局:新蒲岗、钻石山、牛池湾、牛头角、观塘、蓝田、油塘、鲤鱼门、秀茂坪及安达臣道新区
  • 长沙湾派递局:石硖尾、深水埗、长沙湾、荔枝角、美孚、城市大学
  • 将军澳派递局:清水湾、将军澳
新界东(3)
  • 沙田中央派递局:大围、沙田、火炭、小沥源、马料水、大埔白石角填海区、深涌、荔枝庄、东平洲、沙田坳、观音山、茂草岩、马鞍山、大水坑、十四乡部份地区(樟木头、泥涌、西澳、𪨶下、官坑、马牯榄及大洞)
  • 大埔派递局:大埔区(除白石角填海区及大埔西贡北)、乌蛟腾、九坦租
  • 西贡派递局:西贡区、西贡半岛、白沙湾、蚝涌、南围、井栏树、壁屋、大埔仔、十四乡部份地区(井头、西径、瓦窑头、企岭下老围及企岭下新围、大洞禾寮)、榕树澳、塔门
新界北(1)
  • 北区派递局:古洞、上水、粉岭、沙头角、打鼓岭
新界西(3)
  • 元朗派递局:元朗、天水围、洪水桥、厦村、屏山、锦田及新田
  • 屯门中央派递局:屯门区
  • 荃湾派递局:荃湾区(德士古道以西地区)、青衣岛、葵涌、马湾
大屿山(3)
  • 东涌派递局:东涌、机场、欣澳、大蚝
  • 梅窝派递局:梅窝、贝澳、长沙、芝麻湾、塘福、水口、石壁、昂坪、大澳
  • 愉景湾派递局:愉景湾

车辆

派递次数

载至在2001年8月,邮政署共由21个派递局运作港九新界1,690个派递段,每段均由一名派递邮差提供派递服务。邮政署共调配约1,850名派递邮差(其中约160名为后备替假人员)提供派递服务。邮政署的目标是要为住宅区每日提供一次派递服务,并为工商业区每日提供两次派递服务。1990年5月,邮政署于是将部分每日派信两次的派递段其中的514个改为每日派信一次,承诺是98%的本地投寄信件会于投寄后下一个工作日派达收件人。邮政署每月均会对各派递局大约20个派递段进行服务质素调查,以确定能否达到服务承诺的目标。[12]

邮箱

现时,全香港共有1,019个邮筒(不包括设在邮政局内邮箱)遍布香港岛、九龙、新界及离岛各区提供投寄服务。邮箱上列明开箱时间,每天定时由邮差开箱收集送往九龙湾中央邮件中心集中处理。

邮筒绿色为主,柱为紫色;于香港主权移交至中国前,和英国的邮筒一样漆上红色,柱为黑色,并且附有英国君主皇冠的标志。

邮展廊

香港邮政现于邮政总局地下辟设“邮展廊”,展出与邮务有关的物品及邮品。在“珍藏邮品”展出一些珍贵邮票及邮品及邮票印刷的资料;而“历史阁”摆放具历史价值的邮政物品,还陈列两部先前装设在大澳邮政局的机械式操作的邮票售卖机。原位于一楼的集邮中心已迁往“邮展廊”内。

著名职员

香港艺人周润发刘青云于加入娱乐圈前,均曾经在香港邮政服务。

争议

被指政治审查民主党工作报告

2020年7月17日,民主党立法会议员尹兆坚及屯门区议员马旗召开记者招待会,表示由于其向居民发布的工作报告提及并批评《港区国安法》,质疑因此被香港邮政拒寄。香港邮政表示邮政署只回复“拒绝批核”四字,并无解释详细的拒绝原因,再三追问下邮政署电邮曾指审批工作已完成,但后来再度反口。他亦曾多次追问,但邮政署只以“邮局拥有最终决定权”为由拒寄,未有解释原因。尹兆坚批评邮政署态度反复欠标准,质疑连民生部门也作政权的“政治打手”,亦提到党友甘乃威亦有同类遭遇,对连续出现政治打压感忧虑。香港邮政则指投寄物品不得有违法、不道德或邮政署认为不恰当的内容,若拒寄亦不会解释理由,并指过去一年署方拒绝过1,200份通函邮寄申请。[13][14]

参见

参考文献

  1. ^ 郑宝鸿. 圖片香港郵票. 香港: 三联书店. 1997年: 第8–9页码. ISBN 9789620413780. 
  2. ^ 邮政署的财政表现 第 1部分:引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审计署 2002年3月20日
  3. ^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1005-dailynews-post-box/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港人抗议:邮筒也要去殖民化? |端闻|端传媒 Initium Media 2015-10-06
  4. ^ 特快专递“快趣·箱”推出 《明报》 2012年8月31日
  5. ^ 邮政蚀逾亿 工联质疑基金营运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文汇报 2013-12-15
  6. ^ 邮政流血不止亏蚀逾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13年11月9日
  7. ^ 铺路“杀邮局” 乐华率先关闭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5年2月4日
  8. ^ 郵政司沙惠予 下月中榮休. 香港工商日报. 1958-02-23: 6 [2023-07-08]. 
  9. ^ 9.0 9.1 该邮政局于星期日及公众假期如常开放提供邮政服务
  10. ^ 旺角邮局翻新获国际奖 改善分流用家无障碍 成各区模办 《明报》 2012年6月3日
  11. ^ 乐华邮局十年蚀千万 明年4月关局改派流动邮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14年11月1日
  12. ^ 邮政署的财政表现 第3部分:可削减经营成本的馀地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审计署 二零零二年三月二十日
  13. ^ 尹兆堅向申訴專員投訴  泛民工作報告談惡法 郵政無理封殺. [2020-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4. ^ 議員工作報告批評國安法 郵政署拒寄 尹兆堅斥政治審查. [2020-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