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允成(1554年—1607年),字季时,号泾凣(泾凡),南直隶无锡县人,晚明政治人物。万历丙戌进士,官至礼部主事,致仕归里,协助其兄顾宪成建立东林书院

顾允成
东林书院藏顾允成像
东林书院藏顾允成像
大明礼部仪制司主事
籍贯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 (今江苏省无锡市)
字号字季时,号泾凡
出生嘉靖三十四年(1554年)甲寅
己未年十月二十九日(官年)
逝世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
配偶娶华氏
亲属(兄)顾宪成
(子)顾员孺
出身
  • 万历七年己卯科举人
  • 万历十一年癸未科贡士
  • 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同进士出身

生平

万历七年(1579年)己卯科应天府乡试第九十五名举人,十一年(1583年)会试中式三十八名,万历十四年(1586年)补殿试,在对策中言语冒犯郑贵妃,执政惊恐,置之末第,为三甲二百二十三名。[1]

中第后,顾允成以进士在吏部衙门观政办事。会南畿督学御史房寰连疏参奏都御史海瑞,顾允成为此愤慨,偕同年彭遵古诸寿贤抗疏。三人都被夺冠带还家。[2]

经年,南京御史陈邦科请录用允成等,朝廷不许。巡按御史再请,诏许以教授用。万历十六年(1588年)任南康府学教授,十七年告病,本年丁忧,服阕,复除保定府教授。二十年入为国子监博士,次年迁礼部主事。因忤阁臣张位,谪光州判官,乞假归里。与兄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不再复出,卒年五十四。有《小辨斋偶存》。[3][4]

家族

曾祖顾纬,生员。祖父顾夔。父顾学,赠户部主事。母钱氏,封太安人。慈侍下。兄顾性成、顾自成、顾宪成(吏部主事)。

参考文献

注释

  1. ^ 《明史·卷231》:顾允成 ,字季时,宪成弟。性耿介,厉名节。举万历十一年会试,十四年始赴殿试。对策中有曰:“陛下以郑妃勤于奉侍,册为皇贵妃,廷臣不胜私忧过计。请立东宫,进封王恭妃,非报罢则峻逐。或不幸贵妃弄威福,其戚属左右窃而张之,内外害可胜言。顷张居正罔上行私,陛下以为不足信,而付之二三匪人。恐居正之专,尚与陛下二。此属之专,遂与陛下一。二则易间,一难图也。”执政骇且恚,置末第。
  2. ^ 《明史·卷231》:会南畿督学御史德清人房寰,连疏诋都御史海瑞,允成不胜愤。偕同年生彭遵古、诸寿贤抗疏劾之,略言:“寰妒贤丑正,不复知人间羞耻事。臣等自幼读书,即知慕瑞,以为当代伟人。寰大肆贪污,闻瑞之风,宜愧且死,反敢造言逞诬,臣等所为痛心。因劾其欺罔七罪。始寰疏出,朝野多切齿。而政府庇之,但拟旨谯让。及得允成等疏,谓寰已切让,不当出位妄奏,夺三人冠带,还家省愆,且令九卿约束办事进士,毋妄言时政。南京太仆卿沈思孝上言:“二三年来,今日以建言防人,明日以越职加人罪,且移牒诸司约禁,而进士观政者,复令堂官钳束之。夫禁其作奸犯科可也,而反禁其谠言直谏;教其砥行立节可也,而反教以缄默取容。此风一开,流弊何极。谏官避祸希宠不言矣,庶官又不当言;大臣持禄养交不言矣,小臣又不许言。万一权奸擅朝,倾危宗社,陛下安从闻之。臣历稽先朝故事,练纲、邹智、孙磐、张璁并以书生建言,未闻以为罪,独奈何锢允成等耶?”疏入,忤旨被责,三人遂废。寰复诋瑞及思孝,其言绝狂诞。自是获罪清议,出为江西副使。给事中张鼎思劾其奸贪,寰亦讦鼎思请寄事。诸给事中不平,连章攻寰,寰与鼎思并谪,遂不复振。
  3. ^ 《汉籍电子文献资料库·明人传记资料索引》949-950:顾允成,字季时,号泾凡,无锡人,宪成弟。性耿介厉名节,举万历十四年会试,殿试对策,语侵郑妃,执政骇且恚,寘末第。会房寰疏诋海瑞,允成偕同年生抗疏劾寰,坐夺冠带还家。后起南京敎授,累迁礼部主事。三王并封,偕同官合疏谏,不报。后以忤阁臣张位,谪光州判官,乞假归。与宪成讲学东林,不复出,年五十四卒。有小辨斋偶存。
  4. ^ 《明史·卷231》:久之,南京御史陈邦科请录用允成等,不许。巡按御史复言之,诏许以教授用。允成历任南康、保定。入为国子监博士,迁礼部主事。三王并封制下,偕同官张纳陛、工部主事岳元声合疏谏曰:“册立大典,年来无敢再渎者,以奉二十一年举行之明诏。兹既届期,群臣莫不引领。而元辅王锡爵星驾趣朝,一见礼部尚书罗万化、仪制郎于孔兼,即戒之弗言,慨然独任,臣等实喜且慰。不意陛下出禁中密札,竟付锡爵私邸,而三王并封之议遂成;即次辅赵志皋、张位亦不预闻。夫天下事非一家私议。元子封王,祖宗以来未有此礼,锡爵安得专之,而陛下安得创之。当是时,光禄丞朱维京、给事中王如坚疏先入。帝震怒,戍极边。维京同官涂杰、王学曾继之,斥为民。及是谏者益众,帝知不可尽斥,但报“遵旨行”。已而竟寝。未几,吏部尚书孙鑨等以拾遗事被责。允成谓阁臣张位实为之,上疏力诋位,因及锡爵。纳陛亦抗章极论,幷侵附执政者。帝怒,谪允成光州判官,纳陛邓州判官。皆乞假归,不复出。

书目

  • 黄宗羲撰,《主事顾泾凡先生允成》,《明儒学案》,2册60卷,654-658

延伸阅读

[]

 明史卷二百三十一》,出自《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