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1]),字士行江州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省都昌县)人,晋朝名将。出身寒门的陶侃自讨平张昌叛乱开始以其战功一直升迁,最终当上太尉之位,并掌握重兵,都督八州军事并任荆江两州刺史;在世族垄断高位的东晋是一个例外。陶侃不单对东晋的建立与维持在军事上作出贡献,本身亦甚有治绩,治下荆州太平安定,路不拾遗,亦深受人民爱戴。曾建杉庵读书于岳麓山。因曾任西晋龙骧将军,故又称“陶龙骧”。

陶侃

生平

早年事迹

少时家贫,父陶丹早亡,全靠母亲谌氏纺织维生,东吴灭亡后全家迁到寻阳。陶侃早年曾任寻阳的“鱼梁吏”,后任郡督邮,领枞阳县令;及后因被称能干而升任庐江太守张夔主簿。及后张夔察陶侃为孝廉,到洛阳后获张华接见并赏识,任郎中。后又曾任伏波将军孙秀舍人,武冈县令和鄱阳郡小中正[2]

数平叛乱

西晋太安二年(303年),义阳张昌荆州叛乱,宁朔将军刘弘转任使持节、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并进讨张昌。刘弘尚未到任即任命陶侃为南蛮长史,并派他进兵襄阳,后于竟陵(今湖北潜江西北)等地大破张昌军,斩首数万,又纳降万人,张昌部众于是溃散,张昌及其馀众次年亦被消灭;战后陶侃以军功封东乡侯

永兴二年(305年)十二月,右将军陈敏历阳叛乱,自称楚公,并驱逐扬州刺史刘仪等多名官员。刘弘推陶侃为江夏太守,加鹰扬将军,并且积极备战。及后陈敏派遣其弟陈恢武昌,陶侃即领兵抵抗;此时随郡内史扈瓌试图离间刘弘和陶侃,称陶侃与陈敏曾同居庐江郡,可能会叛归陈敏,但刘弘相信陶侃,陶侃知道后亦派儿子陶洪和侄儿陶臻到刘弘处表示忠心,刘弘于是加陶侃都护,命他与部众齐心抗击陈恢。陶侃最终以运输船作战舰,所向披靡,击败陈恢。后来陶侃因母亲湛氏离世而离职。

服丧后,陶侃参东海王司马越军事。及后江州刺史华轶表他为扬武将军,驻屯夏口;后来又迁任龙骧将军武昌太守。当时全国正闹饥荒,山夷很多都沦为盗贼,劫掠经过长江的船只,陶侃于是命部将造船以伪装商船诱敌,果然成功诱出盗贼,更发现原来是西阳王司马羕的部下。陶侃于是立刻派兵威逼司马羕进击盗贼,自己则在钓台作后继。最终司马羕缚送二十名部下送交陶侃并被处死,而长江边的盗贼问题亦得以解决。陶侃更尽力赈济那些回流的民众,又于武昌郡东设立夷市,稳定当地亦为郡府赚取不少利钱。

杜弢之乱

永嘉五年(311年),荆湘流民拥杜弢造反。次年,王敦遣陶侃与周访等镇压。陶侃派周访和赵诱为前锋,击败杜弢部众,后又成功营救被杜弢部众袭击的荆州刺史周𫖮,更大败杜弢军队。王敦得知胜利后亦说:“若无陶侯,便失荆州矣。”表拜陶侃为使持节、宁远将军、南蛮校尉、荆州刺史,领西阳江夏武昌,并先后驻屯沌口沔江。但建兴元年(313年),参军王贡杜曾叛变,袭击陶侃部众,陶侃在石城进攻杜曾又失败,于是打算退入涢中,但图谋叛变的部将张奕却劝陶侃停驻迎战逼近的杜弢部众,以免部众慌乱,陶侃停驻却于次年遭到来的敌军击败,陶侃所乘的船舰更被敌军钩住,幸有部将朱伺力战而得以逃脱。陶侃因此战而免官,王敦则上表请陶侃白衣领职,继续参与平乱。

陶侃及后率领周访等进军湘城,派都尉杨举击破杜弢并驻屯城西,王敦于战后上奏恢复陶侃官位。后来王真领兵三千出武陵江,诱请五谿夷派兵支持并进攻武昌。陶侃派郑攀陶延夜取巴陵,攻其不备,大破王真,王真亦回湘城。杜弢及后又怀疑并杀死张奕,更令部众恐惧,很多人归降。陶侃后来更于阵前劝降王真,成功令王真投降,杜弢败走,后又进兵长沙,俘获敌将毛宝高宝梁堪

安定南土

此时陶侃在湘州大败杜弢的军功遭王敦所忌,趁将回江陵的陶侃向他辞别时将他留住,后即调任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改以王廙为荆州刺史。陶侃部众要求陶侃留位但遭王敦拒绝,陶侃部将郑攀、马儁等人竟迎杜曾对抗王廙。王敦知道后认为郑攀所为是陶侃的意旨,于是打算趁饯别宴上杀死陶侃,迟疑握剑来回踱步,后因梅陶陈颁周访与陶侃关系密切(陶侃之子娶周访之女,二人为亲家关系),劝阻王敦才没有实行,陶侃在王敦饯别宴一结束,当日即启程前往广州上任,以免生变。

陶侃到广州后,变民杜弘即派使者向陶侃假意投降,陶侃识破后即建造发石车。及后杜弘领兵前来,知道陶侃有所准备而撤退,陶侃便出兵追击,大破杜弘,又先后捕获杜弘的数名同党,威名传遍广州。因功获封柴桑侯太兴初年又进平南将军,不久又加都督交州军事。

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以讨伐刘隗等人为名举兵,陶侃加领江州刺史,不久又转都督、湘州刺史,又派高宝领兵对抗王敦。但同年王敦攻破建康,并执掌朝政,陶侃改回原职并加散骑常侍。后来交州刺史王谅梁硕叛军围困于龙编,陶侃派高宝营救,但次年龙编陷落后高宝才到达平定叛乱,此时王谅已死,陶侃于是加领交州刺史,亦因功进位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太宁二年(324年),王敦败死,陶侃迁为都督荆、州诸军事,本职加领护南蛮校尉、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荆州人民知道陶侃再治荆州都互相庆祝。

苏峻之乱

咸和二年(327年)十月,庾亮欲召苏峻大司农,苏峻拒不受命,起兵反抗。次年苏峻即攻陷建康,执掌朝政,陶侃之子陶瞻亦为苏峻所杀。平南将军温峤派人去荆州邀请陶侃勤王,并要推举陶侃为盟主。但陶侃因自己当日不被任命为成帝的顾命大臣,始终心有不甘,以“疆外将,不敢越局”为由拒绝,后温峤多番劝请,陶侃才答应,并派督护龚登领兵支持温峤。(但据赵翼的《二十二史札记》:因陶侃出身寒微,颇为当时豪门贵族所排陷,上述的拒绝一事,为诬词之一。清代学者多为之辨正,以王懋竑之说最为详尽,可参考《白田草堂存稿》卷四〈论陶长沙侃〉)

但在陈列祖约、苏峻罪状,正式宣战后不久,陶侃却反悔,追还龚登,此时温峤又写信给陶侃,内容辞恳意切,力陈进退利弊,更以陶瞻之死激起陶侃的愤怒;同时王愆期和陶妻龚氏亦劝陶侃支持温峤,最终令陶侃决定支持讨伐苏峻,并放下陶瞻的丧事,动身亲自率军进攻。

五月,陶侃与庾亮和温峤领兵进攻建康,到石头城集合。当时众人都期望一战击败苏峻,结束战事,但陶侃认为苏峻部众正盛,难与争锋,建议久持而智取。及后讨伐军与苏峻军作战互有胜负,相持不下,郗鉴部将李根于是建议在查浦修筑白石垒,陶侃听从并立刻建筑,一夜之间就建成,令苏峻军大惊。但温峤与苏峻相持日久仍未有进展,反令军中乏粮,陶侃愤恨温峤等人轻易出兵,不答应借粮,并要胁撤军回荆州。将领毛宝即前去劝谏陶侃,最终令陶侃回心转意,分五万石军饷给温峤。不久毛宝更烧毁苏峻于句容湖孰的积粮,令苏峻军陷入缺粮危机。及后苏峻部将张健韩晃等进攻郭默驻守的大业垒;陶侃打算营救,但长史殷羡认为陶侃部众擅长水战而不善陆战,不如进攻石头城,一旦成功即可为大业垒解围。陶侃于是领水军进攻石头城,庾亮、温峤和赵胤亦领万兵从白石垒进逼建康。苏峻先派匡孝击败赵胤,及后苏峻见匡孝战胜,离开大军,只率数骑北上突击敌阵但失败,更在东陵白木陂因马匹遇障不前而遇袭,最终堕马被杀。苏峻部众知道苏峻死后即崩溃,陶侃与诸军于是继续进军石头城,并于次年完全清剿和收降苏峻的残馀势力,救出晋成帝。

进位三公

苏峻之乱平定后,陶侃因功而升为侍中太尉、都督交、广、宁、荆、益、雍、梁七州军事,封长沙郡公,仍驻荆州。咸和四年(329年)十二月,郭默假称诏命杀江州刺史刘胤,王导因郭默骁勇难制而容忍,更让他任江州刺史。但陶侃则动军,并上书朝廷请求讨伐。次年,郭默与陶侃部队作战,但不利,唯有入寻阳城固守,及后陶侃大军齐集,对峙两个月后郭默部将宋侯缚送郭默父子五人和张丑出降,陶侃于是将郭默斩首,传首京师,平定事件。陶侃战后加都督江州,领刺史,并加置属官。

咸和七年(332年),陶侃又派儿子陶斌和南中郎将桓宣击败在樊城的后赵将领郭敬;派陶臻和竟陵太守李阳攻破新野,再夺襄阳。陶侃因功进为大将军,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陶侃辞让。陶侃晚年都不与朝权,更多次上书求退,都因部下苦求而留下。

咸和九年(334年),陶侃因病重而上表告老归国,将后事都交给右司马王愆期,然后登舟赴长沙,途中病逝于樊溪舟中,享年七十六岁,谥桓公。朝廷追赠陶侃大司马,祀以太牢。陶侃手下在武昌西刊石刻碑并画陶侃形象。陶侃遗令葬于长沙国城南二十里。

性格特征

  • 史载陶侃“性聪敏,勤于吏职,恭而近礼,爱好人伦。”又“雄毅有权,明悟善决断”任广州刺史时虽然事务繁多,但都不会遗漏。同时所有书信文件都亲自答复,而且下笔如流,未尝有停滞。陶侃无论客人是否相熟都会接待,不会待慢他们在门前久候。有一次外出,看见一人手持一束未成熟的稻穗。便问:“用此何为?”那人回答:“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他听了大怒:“汝既不佃,而戏践人稻。”便抓起来痛打一顿。
  • 陶侃在王敦被消灭后任荆州刺史,其时荆州有饥荒,很多人饿死,陶侃就在秋收时买进谷粮,到饥荒出现时将谷粮拿出市场供应,荆州士庶都十分高兴。[3]
  • 性格节俭,有智慧,一次公家造船,留下许多竹根、竹梢和锯末粉屑,陶侃叫人把它收藏起来。时人怪异之。恰逢雪后天晴,道路泥泞,陶侃叫人把木屑铺在地上,以免行人滑倒。又有一次,因军事造船,陶侃便拿出收藏的竹根、竹梢,作为造船的竹钉子,这是“竹头木屑”的典故。
  • 陶侃做事仔细,辞官离开前,军资、器仗、牛马和舟船都全部作了记录,并将仓库封印,自加管钥,全交给继任的王愆期,然后才离开。陶侃的行动于当时朝野为一时美谈。
  • 陶侃年轻时家贫,一次鄱阳孝廉范逵投宿,陶侃的母亲为了招待他,割了自己的头发卖钱。后来陶侃得范逵举荐而获庐江太守张夔任命。陶侃也将张夔像父亲一样对待,曾有一次为了给张夔的妻子请医生而冒雪前进数百里的路程。后来,张夔又将陶侃举为孝廉,使他进入当时的政治中心——洛阳。过了许多年以后,陶侃成为一代名将,身居都督八州之高位。他念及范逵、张夔及刘弘对其的知遇之恩,将张夔子张隐任命为自己的参军,范逵子范珧任命为湘东太守,刘弘曾孙刘安为掾属,以报答当年的恩情。
  • 据《晋书》,陶侃养有媵妾数十,家僮千馀人,更拥有极多珍奇宝物[4]

逸事

  • 陶侃任广州刺史期间,每天早上把数百块砖头搬到室外,傍晚又搬回室内,严寒无间。有人怪而问之,他却说:“吾方致力于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尔。”后人称“运甓翁”。
  • 郭默曾经多次与后赵君主石勒作战,连石勒也畏惧其勇悍,但知道陶侃兵不血刃地讨平郭默,石勒更是畏惧陶侃。苏峻之乱时杀死陶侃之子陶瞻的苏峻部将冯铁后来北投石勒,石勒让他守边。但陶侃告诉石勒冯铁杀陶瞻的事后,石勒即将冯铁杀死。
  • 陶侃曾经造,发现自己有八翼,飞上天并登九重天门,到最后一扇门时受阻,更被守门人以杖击打,因而堕地,左边翼都折断了。醒来后陶侃仍觉得左边腋下隐隐作痛。又一次如厕时遇一人,向他预言他日后当为公,位至八州都督。又有一名相士师圭向陶侃说他左手中指有垂直的指纹,日后会为公,极为尊贵。陶侃以针刺手,将鲜血洒血墙壁而见“公”字,后以纸包著手,字体愈见明显。及至陶侃都督八州军事,据长江上游而手握重兵,每有觊觎权位之志时都想著折翼的梦,便即止住念头。
  • 陶侃曾将佐吏的博奕器具丢到江中,称围棋是尧舜用来教愚蠢的儿子,而赌博器具就是纣王造的,认为佐吏们是国家栋梁,不要碰这些东西。[5]《晋书》亦有类似记载,写陶侃不欲部下荒废正事而沉迷游戏,浪费时间。[6]
  • 父亲死时,陶侃曾见过一个身高九尺的人来拜访,但给出的名片陶侃一个字也看不懂,于是感到很奇怪。送他离去时,他表示自己是仙人王子乔,说陶侃有贵相而特别来访,说罢就骑鹤升天了。[7]而在为母亲湛氏守丧时,他也见过两个人来吊祭,然而此二人不哭而退,衣著光鲜洁净,陶侃心知他们不是平常人,但跟著去看时就只看到两只鹤飞往天上[8]
  • 武昌路边种有柳树,有人曾经偷走了一棵种在自己家中,却为陶侃认出,问他为甚么偷走公家柳树,当时人都认为其神妙。[9]
  • 陶侃名气未显时,正逢父母丧事,将要埋葬棺材,家中突然丢失一头牛不知所在,遇到一位老人,对陶侃说:“看见一头牛躺在山岗的水流中,要是能够埋在那,能位极人臣”,然后又指着另一处山说:“此地其次,后世能出俸禄二千石的高官”。陶侃寻得失牛,将亲人安葬其中,将另外一处山给了周访。周访父亲死后即埋于此,此后周访以及三世后代都为刺史,正如老人所言。这便是“牛眠吉地”的典故[10]

评论

  • 《晋书》史臣曰:士行望非世族,俗异诸华,拔萃陬落之间,比肩髦儁之列,超居外相,宏总上流。布泽怀边,则严城静柝;释位匡主,则沦鼎再宁。元规以戚里之崇,挹其膺而下拜;茂弘以保衡之贵,肥其言而动色。望隆分陕,理则宜然。至于时属云屯,富逾天府,潜有包藏之志,顾思折翼之祥,悖矣!夫子曰“人无求备”,斯言之信,于是有征。
  • 《晋书》赞曰:长沙勤王,拥斾戎场。任隆三事,功宣一匡。繄赖之重,匪伊舟航。
  • 东晋尚书梅陶:“神机明鉴似魏武(曹操),忠顺勤劳似孔明(诸葛亮),陆抗诸人不能及也。”
  • 谢安:“陶公虽用法,而恒得法外意。”
  • 袁宏:精金百炼,在割能断。功则治人,职思靖乱。长沙之勋,为史所赞[11]

家人

父母

  • 陶丹,东吴扬武将军。
  • 湛氏,陶侃生母,父亲陶丹的。湛氏是位德妇,《晋书·列女传》记载:“侃少为寻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坩鲊遗母。湛氏封鲊及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

  • 龚氏

子女

陶侃有十七子,但部分因名气不显而没有记载于史书上。

  • 陶洪,丞相掾,早卒。
  • 陶瞻,官至散骑常侍,被苏峻杀害后谥“愍悼世子”。
  • 陶夏,陶瞻死后为世子,陶侃死后送灵柩到长沙,与陶斌与陶称各拥数千兵互相图谋,后因陶斌先入长沙掠夺器杖财物而杀害他,被庾亮上表请加惩治,但陶夏不久即病死。
  • 陶琦,司空掾。
  • 陶旗,性甚凶暴,官至散骑常侍,封郴县开国伯。
  • 陶斌,尚书郎,后被哥哥陶夏所杀。
  • 陶称,性虓勇不伦,官至南中郎将,监江夏义阳三郡军事、江夏相。后被庾亮以“肆纵丑言,无所顾忌、要结诸将,欲阻兵构难”等原因处死。
  • 陶范[12]诸子最为知名,官至光禄勋
  • 陶岱,官至散骑侍郎
  • 陶茂,武昌太守,陶潜祖父。
  • 陶氏,陶侃女儿,嫁孟嘉,即陶渊明之外祖母。孟嘉之女嫁陶茂之子陶逸。

侄儿

  • 陶臻,有勇略智谋,官至南郡太守、领南蛮校尉、假节。
  • 陶舆,陶臻弟,果烈善战,武威将军,于杜弢作战时受重创而死。

孙儿

  • 陶弘,陶瞻息子,陶夏被废后继承长沙郡公爵位,位至光禄勋。
  • 陶淡,陶夏子,好导养之术,好读《易经》和喜好占卜。
  • 陶定,陶旗子,承袭郴县开国伯。
  • 陶逸,陶茂子,官至安成太守,妻为其表姊妹,即陶侃之外孙女。
  • 陶氏,陶茂女,嫁罗遵士

曾孙

  • 陶绰之,陶弘子,承袭长沙郡公。
  • 陶袭之,陶定子,承袭郴县开国伯。
  • 陶潜 (陶渊明),陶茂孙,陶逸子,东晋著名诗人。
  • 陶氏,陶逸女儿,嫁程元振和游氏之第三子程宝俊。

玄孙

  • 陶延寿,陶绰之子,承袭为长沙郡公,刘裕接受禅让后降封为醴陵县侯,食邑五百户
  • 陶谦之,陶袭之子,承袭郴县开国伯。
  • 陶俨,陶渊明子。
  • 陶俟,陶渊明子。
  • 陶份,陶渊明子。
  • 陶佚,陶渊明子。
  • 陶佟,陶渊明子。

人物纪念

今湖南省长沙市东南榔梨镇有座“陶公庙”,主要祭祀陶侃后裔陶淡陶烜叔侄二人。

湘江湖南湘潭段西岸有座名为陶公山的山丘(原名壶山),相传为陶侃驻军的地方。山上有陶侃衣冠冢,为当地百姓的纪念曾任湘州刺史的陶侃。该冢重修于中华民国10年(1921年),现为湘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注释

  1. ^ 晋书·卷七》:乙卯,太尉、长沙公陶侃薨
  2. ^ 《太平御览·职官部六十三》:杨晫、陶侃共载诣顾荣,州大中正温雅责晫与小人共载,晫曰:“江州名少风俗,卿已不能养进寒俊,且可不毁之。”杨晫代雅为大中正,举侃为鄱阳小中正
  3. ^ 王隐《晋书》:“陶侃为都督荆雍益梁四州诸军事,是时荆州大饥,百姓多饿死,侃至,秋熟辄籴,至饥,复价粜之,士庶欢悦,咸蒙济赖。”
  4. ^ 《晋书·陶侃传》:“媵妾数十,家僮千余,奇巧宝货,富于天府。”
  5. ^ 《晋中兴书》曰:陶侃为荆州,见佐吏博弈戏具,投之于江。曰:“围棋尧舜以教愚子,博殷纣所造,诸君并国器,何以此为。”
  6. ^ 《晋书·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吏将则加鞭扑,曰:‘樗蒱者,牧猪奴戏耳!《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君子当正其衣冠,摄其威仪,何有乱头养望自谓宏达邪!’”
  7. ^ 刘敬叔《异苑》曰:陶侃,字士衡,微时,遭父艰,有人长九尺,端悦,通刺,字不可识,心怪非常,出庭拜送。此人告侃曰:吾是王子晋,君有巨相,故来相看,于是脱衣帢,服仙羽,升鹄而腾飏。
  8. ^ 《晋书·陶侃传》:“后以母忧去职。尝有二客来吊,不哭而退,化为双鹤,冲天而去,时人异之。”
  9. ^ 《晋中兴书》曰:陶侃明识过人,武昌道种柳,人有窃之,植于其家,侃见而识之,问何以盗官柳种,于时以为神。
  10. ^ 晋书·周光传
  11. ^ 东征赋
  12. ^ 《世说新语注·方正·第52条》:胡奴,陶范小字也。陶侃别传曰:“范字道则,侃第十子也。侃诸子中最知名。历尚书、秘书监。”何法盛以为第九子。

延伸阅读

[]

 晋书·卷066》,出自房玄龄晋书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参考资料

  • 《晋书·陶侃传》
  • 《资治通鉴》卷八十五至九十五
  • 《世说新语》贤媛第十九
  • 《廿二史札记校证(订补本)》,[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1第1版,页154-159(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