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罗汉

佛教对修行者的尊称

阿罗汉[注 1]梵语अर्हत्Arhat巴利语Arahant),又译阿罗诃阿罗呵阿拉汉,意译应供无著无所著真人至真应真[2],汉语常简称为罗汉,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中,四向四果第四果位,也是佛陀十种称号之一。

释迦牟尼及五百罗汉像,摄于辽宁省抚顺市善缘寺

阿罗汉是依照三转法轮解脱道的教导修习四念处十二因缘观四圣谛八圣道,于观行一切有为法的刹那生灭、无常无我,进而断尽我见我执、三界贪爱、无明及其它所有烦恼,于当世舍寿时不受后有于三界中出生,脱离生死轮回之苦而入无馀涅槃界的圣者。

语源和语义

词源

巴利语arahant梵语arhat,意为值得崇拜的人,故译作“应供”,是动词字根arh(意思是值得)的现在分词[3]。其字源可能是来自于巴利语araha或梵语arha,意思是“值得的”、“有价值的”。变化成名词,意思是“杰出的人”、“有价值的人”。另外,arhaṇa是“有资格的”,arhita (过去分词)是“受尊敬的”、“获崇拜的”[4]

这个字在释迦牟尼与佛教出现之前就存在。最早出现在《梨俱吠陀》中[5][6]。之后在佛教耆那教的文献中,多次使用这个字,在印度教中的毘湿奴派经典中也曾出现。

语义

阿罗汉,为佛的十种称号之一,名含三义[2]

  1. 应供:佛的十种称号,“应供”一项[7],为“阿罗汉”(arhat)的意译。梵语阿罗汉(arhat)为单数主格,字根来自arhan,意译受供养、受尊敬[8]。阿罗汉福慧俱足,为众生之福田,供养阿罗汉可以修福,以其能教众生如何修福、修慧、断烦恼,所以意译为应供[9]
  2. 杀贼: 阿罗汉(arhat)可分析为贼(ari)与杀之(han)两个单字。“贼”指烦恼,包括一念无明及无始无明烦恼,使众生有损﹝障碍解脱出离三界或是障碍成佛﹞。阿罗汉断除所有烦恼,故云“杀贼”。
  3. 无生:阿罗汉(arhat)可以被分析为不(a-,为梵语的否定词头)与生(ruh)两个单字。阿罗汉不再受生死果报,出离三界六道轮回,所以称为无生。

另外,阿罗汉又被称为“无学”(梵语aśaiksa巴利语asekha),指的是在四向四果中,除最后之阿罗汉果外,其馀四向三果等七者皆为有学;相对于此,证得阿罗汉果者,已断尽一切烦恼而无所学习,称为无学。大乘佛教则谓十地以前之菩萨皆为有学,佛果方为无学。

概论

根据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定义,阿罗汉包括了佛陀辟支佛和声闻阿罗汉,佛说过阿罗汉已经“永无来生”[10],永远不会再继续轮回。在佛世之中,即还有佛法流传的时代里,不会有第二尊佛或其他辟支佛出现[11],只有声闻阿罗汉出现。声闻就是听闻佛或佛弟子说法的意思。

断惑究竟的修行者,已证三果后,能够进一步断“五上分结”(色贪、无色贪、掉举、慢、无明)[12],即可证入阿罗汉果。证入阿罗汉果的圣者,将会自觉:“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阿罗汉于‘六恒住’法常善安住,在面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时,恒常不动“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13],一切外境“不能妨心解脱、慧解脱”[14],有些阿罗汉弟子可以证得三明六通

传统上认为,证阿罗汉果之后的修行者,都会出家,加入僧团。但是上座部佛教的《论事》记载中,上座部佛教之外的其它部派曾有在家阿罗汉的说法,觉音注释称其为北道派提出,北道派认为在家众也可以证阿罗汉果,在证阿罗汉果之后也不一定需要出家,上座部佛教的《弥兰王问经》记载在家弟子证阿罗汉果后如果没有在当天入灭就会出家[15]

根据原始佛教研究者的定义,阿罗汉是依照正法修行而达到涅槃的圣者,离贪断爱,名色识三者不再相依相缘,再有再生之因缘灭尽,无因缘可记说。

分类

在北传佛教经典中,有九无学[16]六种阿罗汉[17]的记载。是否有“退法阿罗汉”,是部派佛教部派根本分歧之一,其中大众部分别说部宗义为“阿罗汉无退义”[18],而说一切有部宗义为“阿罗汉有退义”[19]

慧解脱

在经典记载中阿罗汉还可分为两大类:

  1. 慧解脱阿罗汉
  2. 俱解脱阿罗汉

慧解脱阿罗汉是指不依禅定,于四禅定未俱足,却能以智慧解脱的阿罗汉圣者,最早出现于《杂阿含经》347经(相当于南传相应部《须深经》)[20]

瑜伽行派认为,以智慧解脱的阿罗汉圣者,至少还是要有近初禅定的定力才能得解脱[21],而俱解脱阿罗汉则必须是同时拥有四禅定与解脱智慧。

十六罗汉

十六罗汉释迦牟尼的得道弟子。十六罗汉的名字早有佛经所载。后来十六罗汉传入中国后,约于唐末五代十国时期演变为十八罗汉

十八罗汉

形象

汉传佛教常塑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像。

注释

  1. ^ 竺家宁. gaya/香光莊嚴/五十七期/佛典閱讀與音韻知識. 1999-03-20 [2023-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7). 
  2. ^ 2.0 2.1 《翻译名义集》:“《大论》云:“阿罗名贼,汉名破,一切烦恼贼破。复次,阿罗汉,一切漏尽故,应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又,阿名不,罗汉名生,后世中更不生,是名阿罗汉。”《法华疏》云:“《阿𩙥经》云应真,《瑞应》云:真人,悉是无生释罗汉也。或言无翻,名含三义:无明穅脱,后世田中,不受生死果报,故云不生。九十八使烦恼尽故,名杀贼。具智断功德,堪为人天福田,故言应供。含此三义,故存梵名。””
  3. ^ Whitney, D. W. Roots, Verb-forms and Primary Derivatives of the Sanskrit Language
  4. ^ Monier-Williams Sanskrit English Dictionary
  5. ^ RV 1.4.47, 2.5.51
  6. ^ Richard Gombrich, 2009, What the Buddha Thought, Equinox: London, pp. 57–58.
  7. ^ 玄奘译《阿毘达摩法蕴足论》卷2:“云何佛证净?如世尊言: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佛;谓此世尊,是如来、阿罗汉、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天人师、佛、薄伽梵。”
  8. ^ 佛光大辞典. 阿羅漢. [2022-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5). 
  9. ^ 玄奘译《阿毗达摩俱舍论》卷24:“即此唯应作他事故,诸有染者所应供故,依此义立阿罗汉名。”
  10. ^ 中阿含经》:漏尽阿罗诃比丘已知灭尽,拔其根本,永无来生
  11. ^ 增壹阿含经》:是时,诸辟支佛即于空中烧身取般涅槃。所以然者,世无二佛之号,故取灭度耳。一商客中终无二导师,一国之中亦无二王,一佛境界无二尊号
  12. ^ 长阿含经·众集经》:“复有五法。谓五上结。色爱、无色爱、无明、慢、掉。”
  13. ^ 《杂阿含经》卷13
  14. ^ 《杂阿含经》卷9:“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触、意识法,不能妨心解脱、慧解脱,意坚住故,内修无量善解脱,观察生灭。譬如村邑近大石山,不断、不坏、不穿,一向厚密,假使四方风吹,不能动摇、不能穿过,彼无学者亦复如是。眼常识色,乃至意常识法,不能妨心解脱、慧解脱,意坚住故,内修无量善解脱,观察生灭。”
  15. ^ 《弥兰王问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大王!若优婆塞而为预流作证阿罗汉位者,彼即日般涅槃,或成至比丘之状态耶?彼有此二途无他。大王!盖彼比丘地是不动之出家,是宏大、清净、崇高。
  16. ^ 中阿含经·大品·福田经》:“世尊告曰。居士。世中凡有二种福田人。云何为二。一者学人。二者无学人。学人有十八。无学人有九。居士。云何十八学人。信行、法行。信解脱、见到、身证。家家、一种、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涅槃、生般涅槃、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是谓十八学人。居士。云何九无学人。思法。昇进法。不动法。退法。不退法。护法。护则不退、不护则退。实住法。慧解脱。俱解脱。是谓九无学人。”
  17. ^ 大毘婆沙论》:“阿罗汉有六种。一退法。二思法。三护法。四安住法。五堪达法。六不动法。”
  18. ^ 异部宗轮论》:“此中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本宗同义者。谓四部同说。……预流者有退义。阿罗汉无退义。”“其化地部本宗同义。……预流有退。诸阿罗汉定无退者。”“其法藏部本宗同义。……阿罗汉身皆是无漏。”
  19. ^ 异部宗轮论》:“说一切有部本宗同义者。……预流者无退义。阿罗汉有退义。”
  20. ^ 《杂阿含经》347经:“有一比丘语须深言:‘须深当知,我等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须深复问:‘云何?尊者所说不同,前后相违。云何不得禅定而复记说?’比丘答言:‘我是慧解脱也。’……佛告须深:‘彼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法,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21. ^ 《瑜伽师地论》卷94:“复次若有苾刍,具净尸罗,住别解脱清净律仪,增上心学增上力故,得初静虑近分,所摄胜三摩地,以为依止。增上慧学,增上力故,得法住智及涅槃智。用此二智以为依止,先由四种圆满,远离受学转时,令心解脱一切烦恼,得阿罗汉,成慧解脱。”

备注

  1. ^ “罗”字的汉语中古音为 la。[1]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献:阿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