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戬
生平
起初中常侍唐衡兄长唐玹担任京兆虎牙都尉时,赵戬从父赵岐随著民众贬义唐玹,招致唐玹在延熹元年(158年)担任京兆尹后尽捕杀赵家,当时年幼的赵戬随著赵岐逃亡。
初平年中,王允为尚书令时,担任尚书选部郎[3][4]。董卓数次想让亲信进入台阁任职,赵戬坚拒不从。董卓大怒,召集他欲杀之,众人害怕,赵戬面容言辞却很从容,陈说是非,董卓后悔,于是放了他,感谢他并迁平陵令[3][5]。
后李傕等祸乱长安,王允被李傕杀害,弃尸于市,没人敢去帮王允收尸,只有赵戬弃官奔丧。三辅乱,赵戬客居荆州,刘表相当厚待他。被曹操赶到荆州的祢衡看到赵戬,对他大加称赞[6]。
曹操平定荆州,征辟他为丞相掾,握著他的手对他说:“相见恨晚。”刘备攻打益州时,丞相掾赵戬说:“刘备拙于用兵,每战必败。”认为刘备不会用兵,没本事拿下益州,傅干反驳说:“刘备宽仁有度很得人心,又有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杰辅助,怎会不济呢?”结果刘备果真占取益州。[7]
后为五官将司马、相国锺繇长史。[5][3]220年,赵戬当时身患毒疮,不久也因为听说曹操去世而悲痛过度,导致毒疮发作而病逝[1]。
参考资料
- ^ 1.0 1.1 《太平御览》卷742引《典略》曰:赵戬病疽疾,年六十馀。闻魏王薨,哭泣哀过,疮发而卒。
- ^ 《后汉书》卷六十四:延熹元年,玹为京兆尹,(赵)岐惧祸及,乃与从子戬逃避之。
- ^ 3.0 3.1 3.2 典略曰:赵戬,字叔茂,京兆长陵人也。质而好学,言称诗书,爱恤于人,不论疏密。辟公府,入为尚书选部郎。董卓欲以所私并充台阁,戬拒不听。卓怒,召戬欲杀之,观者皆为戬惧,而戬自若。及见卓,引辞正色,陈说是非,卓虽凶戾,屈而谢之迁平陵令。故将王允被害,莫敢近者,戬弃官收敛之。三辅乱,戬客荆州,刘表以为宾客。曹公平荆州,执戬手曰:“何相见之晚也!”遂辟为掾。后为五官将司马,相国锺繇长史,年六十馀卒。
- ^ 《后汉书》误作尚书
- ^ 5.0 5.1 《后汉书·陈王列传》:初平中,为尚书,典选举。董卓数欲有所私授,戬辄坚拒不听,言色强厉。卓怒,召将杀之,众人悚栗,而戬辞貌自若。卓悔,谢释之。长安之乱,容于荆州,刘表厚礼焉。及曹操平荆州,乃辟之,执戬手曰:“恨相见晚。”卒相国锺繇长史。
- ^ 《艺文类聚》卷22引《典略》:是时祢衡来游京师,诋訾朝士,谓无直事,及南见戬,叹之曰:所谓剑则干将莫耶,木则椅桐梓漆,人则颜冉仲弓也。
- ^ 《三国志/卷32》裴松之注:傅子曰:初,刘备袭蜀,丞相掾赵戬曰:“刘备其不济乎?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蜀虽小区,险固四塞,独守之国,难卒并也。”征士傅干曰:“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张飞、关羽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此三人者,皆人杰也。以备之略,三杰佐之,何为不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