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勒海峡制度公约

蒙特勒海峡制度公约(英语:Montreux Convention Regarding the Regime of the Straits)是1936年在瑞士蒙特勒签署的协定,该协定给予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海峡达达尼尔海峡的控制权并对海军船只的通行做出了规定。公约保证和平时期民用船只的自由通行权,对非黑海国家军用船只的通行做出限制。在俄罗斯立场看,公约条款多年来一直具有争议,尤其是涉及前苏联海军俄罗斯海军的通行问题。

蒙特勒海峡制度公约
类型多边条约
签署日1936年7月20日 (1936-07-20)
签署地点 瑞士蒙特勒
生效日1936年11月9日 (1936-11-09)
最初签署者
语言法语
连接爱琴海(地中海)与黑海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

历史背景

该公约是19世纪和20世纪的一些列协议之一,这些协议试图解决长期存在的海峡问题,即:谁应该控制连接黑海地中海之间具有战略意义的通道。1923年《洛桑条约》将达达尼尔海峡非军事化,并在国际联盟国际海峡委员会英语International Straits Commission的监督之下,向不受限制的民用和军用交通工具开放海峡,剥夺了土耳其在黑海海峡设防的权力。

到了20世纪的30年代末,随著意大利法西斯党的崛起,地中海的战略局势发生了变化。意大利控制了土耳其西岸希腊人居住的佐泽卡尼索斯群岛,并在罗得岛莱罗斯岛科斯岛修建了防御工事。土耳其担心意大利会借此利用进入海峡的机会,将其势力扩大到安纳托利亚地区和黑海地区,土耳其还担心保加利亚会重新武装起来[1]。因此土耳其暗自重新加固了海峡要塞,尽管不允许土耳其这样做[2]

1936年3月德国武装占领莱茵非军事区,欧洲局势进一步恶化。同年4月11日,土耳其政府再次照会洛桑会议签字国,要求召开新的国际会议修改海峡公约。英国等国家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表示赞同召开新的国际会议。

会议内容

1936年6月22日,澳大利亚土耳其英国法国苏联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日本等《洛桑条约》签约国代表出席了在瑞士的蒙特勒召开了制定新的海峡制度国际会议,作为《洛桑条约》签约国之一的意大利没有出席蒙特勒会议。

会议上,苏联代表主张黑海沿岸的各国军舰在和平时期可自由穿越海峡,而非黑海沿岸国家的军舰在穿越海峡时应受到限制;在战时则封锁海峡,任何国家军舰均不得通过。英国代表为防止苏联加强在地中海的势力,则坚持非黑海沿岸国家与黑海沿岸国家在此问题上享有平等的权利,战时各参战国的军舰均可自由通过,封锁海峡必须经国际联盟大会三分之二以上多数票通过。

各国经过将近一个月的争论协商,最后于7月20日达成协议,与会十国的代表签署了新的“海峡制度公约”,通称《蒙特勒公约》。公约确认了海峡通行的自由原则:平时和战时各国商船均可以自用通过;和平时期黑海沿岸国家的军舰可自由通过海峡,非沿岸国家的军舰通过海峡时要受到一定限制,其规定为:同一时期通过的军舰总吨位不得超过1.5万吨,在黑海停留的船只总吨位不得超过三万吨,停留时间不得超过21天;战时如果土耳其为中立国,各交战国不得通过海峡,如果土耳其为参战国,则由土耳其决定是否允许别国军舰通过。

根据新公约,撤销了原来的海峡国际委员会,恢复了土耳其对海峡的全部主权,土耳其获得了在达达尼尔海峡和伊斯坦布尔海峡设防的权利。该公约于当年11月9日生效[3][4] [5] [6]

相关争议与历史事件

二战期间

二战初期,作为中立国的土耳其与德国保持密切的贸易联系,向德国供应铁矿石、石油等工业原料。战争后期随著战局朝著不利于德国的方向发展,土耳其开始转向靠拢盟国,1944年6月土耳其禁止德国船只通过海峡。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史达林处于对土耳其立场的不满和国际联盟不复存在为由,提出废除《蒙特勒公约》的要求。雅尔塔会议之后,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制定的《关于海峡体制问题》的报告中指出:“对苏联最有利的解决方法是,苏联和土耳其达成海峡问题的双边协定。”1945年3月,苏联向土耳其发出了外交攻势,指责土耳其在战争期间对苏联奉行的敌对政策,随后宣布废除早年签订的《苏联土耳其友好条约》。苏联废约的目的在于订立双边新条约。在新条约中,苏联提出在海峡建立苏联的军事基地,由苏联和土耳其两国对海峡实行联合控管等。土耳其认为这个新条约侵害了主权,为此将苏联告上了联合国,英美两国明确表示支持土耳其,因此这项新条约的谈判未能进行下去,1953年斯大林去世之后,苏联也放弃了对土耳其提出的相关要求[7]

冷战时期

1948年3月,美国让土耳其以欧洲国家的身份参加马歇尔计划,4年之后土耳其正式加入北约。冷战期间的黑海沿岸国家是苏联、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土耳其。除了土耳其是北约之外,其馀三国都是华约集团国家。黑海几乎成为了华约国家的内海,但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咽喉要道却被北约国家所掌握。对此,为一旦爆发与北约军事冲突,苏联黑海舰队以土耳其为假想敌做出两手对应策略:一是每年都进行模拟炮击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炮兵阵地的实弹演习,争取第一轮炮火摧毁土耳其海岸炮兵阵地,保证黑海舰队突破封锁进入地中海;二是确保苏联的潜艇能在土耳其方面毫无察觉之下顺利通过海峡。

1988年2月,发生了一起美国的一艘巡洋舰克里米亚半岛附近被苏联护卫舰撞击的事件英语1988 Black Sea bumping incident[8]

21世纪以来发生的事件

2018年克赤海峡危机

2018年克赤海峡危机发生后不到两个月,2019年1月7日和19日,美国海军驱逐舰“唐纳德·库克号”和登陆舰“麦克亨利堡号英语USS Fort McHenry (LSD-43)”以参加北约盟国罗马尼亚的联合军演为名义,分别两次通过达达尼尔海峡从地中海进入黑海,俄国海军派出军舰进行监视。[9]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乌克兰政府呼吁土耳其根据《蒙特勒公约》行使其被赋予的权力,限制俄罗斯军舰从地中海进入黑海[10]

2月27日,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土耳其方面已经对乌克兰局势做出了判断,他表示,乌克兰局势已经演变成一场战争,土耳其方面将以透明的方式执行《蒙特勒公约》的相关规定[11]。然而,恰武什奥卢重申:根据协议条款,土耳其不能阻止俄罗斯军舰返回其注册基地[10]

2022年11月,隶属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瓦良格”号巡洋舰及“特里巴特斯海军上将”号驱逐舰,于被土耳其根据《蒙特勒公约》拒绝进入黑海、并在地中海等待9个月后,最终折返海参崴[12]

注释

  1. ^ Christos L. Rozakis, Petros N. Stagos, The Turkish Straits, p. 101. Martinus Nijhoff, 1987. ISBN 90-247-3464-9
  2. ^ Dardanelles or Çanakkale Bogazi." The Columbia Encyclopedia, 2004
  3. ^ Christos L. Rozakis, Petros N. Stagos, The Turkish Straits, p. 125.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1987. ISBN 90-247-3464-9
  4. ^ Selim Deringil, Turkish Foreign Policy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An 'Active' Neutrality, pp. 169–17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0-521-52329-X
  5. ^ SUR LE MOUVEMENT DES NAVIRES A TRAVERS LES DETROITS TURCS (PDF). mfa.gov.tr. [2022-04-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1-05) (法语). 
  6. ^ From Rep. Of Turkey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2022-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1). 
  7. ^ 梁强:苏联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黑海海峡问题(1939-1945). [2022-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2). 
  8. ^ 黄山伐. 1988年苏联军舰撞击美舰始末. 参考网. 2021-04-25 [2022-03-08]. 
  9. ^ CNN:美將派軍艦航行黑海 介入俄烏危機. [2022-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9). 
  10. ^ 10.0 10.1 Turkey to Implement Pact Limiting Russian Warships to Black Sea. USnews. [2022-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8). 
  11. ^ 土耳其外长:土方将以透明方式执行《蒙特勒公约》相关规定. 光明网. 
  12. ^ Russia withdraws two war ships after Turkey denies Black Sea access. [2022-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