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天佐
蒋天佐(1913年—1987年),男,江苏靖江人,中国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中国作家协会江西分会原副主席。
蒋天佐 | |
---|---|
出生 | 1913年 江苏靖江 |
逝世 | 1987年8月6日 江西南昌 |
笔名 | 史笃、贺依 |
职业 | 翻译家、文学评论家 |
语言 | 中文 |
创作时期 | 1930年-1987年 |
体裁 | 评论 |
代表作 | 《海沫文谈》 |
亲属 | 刘述周 |
生平
1913年生于江苏靖江的一个没落地主家庭。在家乡读小学。后随教书的大姐去南京读高小和中学。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过党支部书记、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长等职[1]。1932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关押在南京军人监狱。1935年出狱后在上海从事文学编译工作。1938年恢复党组织关系,任上海文艺界总支部书记。抗日战争期间在苏北抗日根据地工作,在阜宁担任新四军华中鲁迅艺术学院教授。1943年回上海。1945年抗战胜利后从事统一战线工作。1945年10月,与郑振铎等创办政治性刊物《民主》,为中国民主促进会的成立进行了舆论准备工作[2]。
1949年7月,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与筹办中央文学研究所[3],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央文化部办公厅从事行政、编辑和出版工作。1960年调江西省文联,任《江西文艺》杂志主编。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粉碎四人帮后恢复名誉。晚年任江西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江西分会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江西省委员会顾问、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4]。著有评论集《海沫文谈》《低眉集》《海沫文谈偶集》,译著有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奥列佛尔》,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中篇小说《荒野的呼唤》《雪虎》,俄国作家萨克蒂科夫·谢德林的《寓言集》等[5]。
1987年8月6日18时10分在南昌逝世[6]。
人物别名
蒋天佐原名刘健,字秀眉,又名季眉。笔名史笃、贺依、紫光等。
家庭
参考文献
- ^ 中国民主党派江西省地方组织志. 江西省新闻出版局. 2001: 398.
- ^ 江西省文化艺术志编纂委员会 (编). 江西省志·江西省文化艺术志. 新华出版社. 1999: 679. ISBN 7501143617.
- ^ 全国文联和中央文化部 筹备创办文学研究所. 人民日报. 1950年8月10日: 第3版.
- ^ 民进全国代表会议举行全体会议. 人民日报. 1987年6月10日: 第4版.
- ^ 高克勤谈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老编辑. 中国网. 2016-10-23 [2020-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4).
- ^ 靖江县志编纂办公室 (编). 靖江县志.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2: 868. ISBN 721400965X.
- ^ 周允中. 文艺理论家蒋天佐与我父亲的一场笔战. 钟山风雨. 2008, (5): 57–58. ISSN 1009-9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