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城号航空母舰

葛城号航空母舰(日语:葛城)是一艘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在1941年11月所立案的“战时建造计划”中预定量产的第二号中型航舰,同时也是云龙级的三号舰。葛城号是日本海军建造的航舰中最后完成的一艘航舰,其舰名来自于奈良县大和葛城山

葛城号
1946年1月31日,在拉包尔停泊的葛城号
概观
舰种航空母舰
舰级云龙型
数量3
动工1942年12月8日
下水1944年1月19日
1944年10月15日完工
结局1946年11月30日于日立造船厂解体
除籍1945年10月20日
技术数据
标准排水量17,150吨
满载排水量20,400吨
全长227.35米
飞行甲板长216.9米
全宽22米
飞行甲板宽27米
吃水7.76米
燃料重油3,750吨
锅炉8具RO号舰本式重油锅炉
动力4具舰本式All-Geared蒸气涡轮.4轴
功率104,000匹
最高速度32节
续航距离8,000浬(18节)
乘员1,500人
武器装备40口径12.7cm连装高射炮6座
25mm3连装机枪21座
25mm单装机枪30挺
12cm30连装对空火箭6座
装甲舷侧:25mmDS钢板2枚
甲板:25mmCNC钢板
舰载机一七式舰战(烈风):18+2机
一七式舰侦(彩云):6+0机
一六式舰爆(流星):27+0机
合计:51+2机。

历史

设计与建造

葛城航母有不同个别之处:

  1. 原本选用云龙级同等的主机,由于战争期间物资匮乏,为了节省建造时间和资源,本舰与阿苏号航空母舰一样选用阳炎级驱逐舰主机。因此,主机功率从15万马力下降为10万马力。
  2. 同时把云龙舷侧的4.6公分CNC装甲改成两块2.5公分DS装甲合成(一共厚度为5公分)。
  3. 舷侧高射炮和机枪所用的炮位护板由较多加工时间的圆形部分换成了六角形。

建成的葛城航母排水量比云龙小了一些,航速也下降了2节(公试排水量20,200吨、最快航速32节)。

 
1944年10月上旬,正在试航中的葛城号

昭和17年(1942年)12月8日,本舰于广岛县吴市的吴海军工厂起造、昭和19年(1944年)1月19日进水、同年10月15日完工。而本舰甲板如同其他云龙级舰,都有著伪装迷彩,飞行甲板是用墨绿色为底色、黑色条纹来伪装。

服役

本舰于昭和十九年(1944年)10月15日完工,后编入第1航空战队。由于燃料不足,从未参与舰队行动,完工后即停留于吴港待命。而在吴港待命期间,昭和(1945年)3月19日、7月24日、7月28日遭遇美军共计三次的舰载机攻击,而舰身无太大损伤,反倒是飞行甲板丧失起降机能,对于待命中无参与战役的葛城号来说无太大影响,也因此葛城号成为了日本海军最大的可动残存舰,而日后日本海军也立即修补葛城号破损的飞行甲板,而葛城号的用途也从待命的航舰转变为载运海外日军归国的运输舰,本舰自身的机库刚好可容纳3000名人员,1946年11月30日于日立造船厂解体。

历代舰长

舣装员长
  1. 川畑正治 大佐:1944年8月15日
舰长
  1. 川畑正治 大佐:1944年10月15日
  2. 平冢四郎 大佐:1945年4月1日
  3. 宫崎俊男 大佐:1945年4月20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