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
22°17′00″N 114°09′07″E / 22.283354°N 114.151862°E
前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英语:Former Hollywood Road Police Married Quarters)位于香港岛上环荷李活道及鸭巴甸街35号,建于1951年。原址前身为中央书院,校舍拆卸后建成宿舍供已婚香港警察及家庭入住。2000年住户迁出并空置多年,2010年11月10日被列为香港三级历史建筑[1],2014年经活化并改建成元创坊。
历史
原址前身
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原址根据历史学家 Carl T. Smith 于1973年撰写的《Notes on Chinese Temples in Hong Kong》是早于1843年开埠初期由本地华人兴建的一座城隍庙,为香港第一座华人的社区建设项目。1852年葡萄牙记帐员 Floriano Antonio Rangel 在一个公开土地拍卖中购下91号地段,地段正好是旧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的范围。他在城隍庙周边兴建50间华人居住的房屋。Rangel 在1873年去世,直到1876年政府买回土地,筹建中央书院(Central School,今皇仁书院),是香港有史以来第一间官立为公众提供中、小学教育的学校,城隍庙及相邻的房屋被拆卸,遗址旁的城皇街印正这段湮没的历史。
中央书院分布于四个高度不一的平台,功能各异,靠近士丹顿街出口的第一平台海拔高度161.5呎;兴建主校舍的第二平台海拔高度153呎;接近城皇街,用作厕所及苦力房间的第三平台海拔高度147呎;而接近荷李活道,用作操场的第四平台或下平台海拔高度140呎。主校舍为一幢“E”形三层式建筑,包括地库、地下和一楼。
1884年4月26日香港总督宝云爵士为中央书院新校址主持奠基仪式,1889年7月正式迁入荷李活道新校舍,并易名“维多利亚书院”(Victoria College),1894年再易名为“皇仁书院”(Queen's College)。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皇仁书院受严重破坏,沦陷时期更成为日军骑兵部队司令部,学生的书桌沦为饲料箱,1944年更因一场大火摧毁校舍顶部,皇仁书院于1947年在坚尼地道重开临时校舍,并在1950年搬迁至铜锣湾高士威道现址。
-
中央书院旧貌
-
士丹顿街入口石阶
-
连接上下平台的麻石挡土墙及一道大石阶
-
出土的地砖与旧总督山顶别墅为同一制造商
警察宿舍
1948年,校舍原址清拆,1951年建成高、低两座已婚警察宿舍,另有一座曾用作少年警讯会所的建筑物,前身是“荷李活道警察子弟小学”。
于1951年建成的警察宿舍,是全亚洲首座兴建给员佐级(现称“初级警务人员”)华裔警员及其家属居住的宿舍。该址包括三个主要平台,由士丹顿街往下至荷李活道。宿舍设有5个门口,中央平台建有两座宿舍大楼,高座(A座)近士丹顿街及低座(B座)在中央,广场为停车场及操场,属长型大厦设计。设计以功能为主,主要属承重墙建筑,即建筑物内少用支柱或横梁,每个单位均拥有独立的露台和厨房,每层均设有公用走廊及公用厕所和浴室,供住宅单位共同使用。1960年代更加建电梯方便上落。1970年代各住宅单位拥有独立厕所和浴室。低层平台亦有一座曾用作少年警讯会所的建筑物-“荷李活道警察子弟小学”,后称“少年警讯楼”。
前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及前警务处处长曾荫培两兄弟自小在这里成长,出身于警察家庭的行政长官一家8口曾居于此,当时他住在高座(A座)4楼314室,信箱是314号。
另一前任行政长官梁振英曾就读于荷李活道警察子弟小学。
-
低座地下大堂
-
低座地下前方
-
低座地下后方
-
高座二楼走廊
活化计划
2000年代,政府计划把荷李活已婚警察宿舍重新发展,而原本在此居住的居民自2000年起被迁走,并已经空置多年,未有发展消息。政府曾在2005年3月把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地皮列入勾地表,地皮占地64,584平方呎,估价逾30亿元的贵重地皮,在《西营盘及上环分区计划大纲图》划为“住宅(甲类)” 用地,并建议在该处发展为住宅区,建两座住宅大厦及停车场等。之后,由于该幅地皮之下可能埋有古物,政府于2007年10月宣布将前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用地从政府勾地表中剔出,为期一年。
其向西及北面的石墙,长有数棵细叶榕,备受环保爱好者关注,于2005年中西区区议会举办“手牵手,护古树”活动,要求保护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的古墙古树。令地产发展倍添成本。古物古迹办事处曾在该址进行数次勘测,中央书院旧校舍部份原建筑仍然保存,包括整个地基,围绕该址的围墙和挡土墙,多组花岗岩石柱和柱墩,士丹顿街入口石阶及连接上下平台的一道大石阶,都是过百年的古迹,古物古迹办事处馆长孙德荣表示,原址有不少值得保留之古迹[2]。一班热心居民更组成“中西区关注组”关注荷里活道已婚警察宿舍的发展去向。
发展局按城市规划委员会于2007年2月通过的规划大纲,建议保留沿城皇街及荷李活道的挡土墙、树木、通往下层平台的花岗石级、毛石墙和部分花岗石基座和柱。
至于高座及低座两幢宿舍大楼,发展局提出3个方案:
- 同时保留高座及低座
- 同时拆卸两座大楼及作全面规划
- 只拆卸低座,保留高座作活化
而位于低层平台、占地4305.6平方呎的少年警讯楼,建议保留及翻新作其他用途。
发展局2010年11月15日宣布,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项目,将由同心教育文化慈善基金会有限公司,联同香港理工大学、香港设计中心和职业训练局辖下的香港知专设计学院,活化成名为PMQ元创坊的标志性创意中心,并于2014年4月开始运作。
活动
邻近
交通
参见
参考来源
- ^ 發展局 - 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 [2013-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2).
- ^ 苹果日报2008年三月廿八日-中央书院遗址明开放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7-11-16.
- ^ 星島日報: 2009年2月21日、2月28日星期六及3月1日星期日,前皇仁書院舉行開放日. [2009年2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2月25日).
外部链接
- 古物谘询委员会委员会:旧荷里活道警察宿舍2007年调查报告
- 古物谘询委员会委员会备忘录: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前址[永久失效链接]
- 立法会民政事务委员会文物保护小组委员会:荷李活道前中央书院遗址[永久失效链接]
- 中西区关注组:从荷李活道中央书院古迹的去留看文物保育政策的承诺与实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古迹办证实 中央书院遗址出土 旧石级 地下渠 板灰墙 更有百年前墨迹《苹果日报 (香港)》,2007年11月17日
- 中央书院遗址发现文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文汇报》,2007年11月17日
- 香港中央书院遗址发现文物 可能为清末民初物品[永久失效链接]《中国经济网》,2007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