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茶文化

自 18 世纪以来,英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茶饮用国之一,人均年供应量为 1.9 公斤(4.2 磅)。茶最初是欧洲上流社会的饮品,后来逐渐传播到各个阶 层,最终成为了一种常见的饮品。不过,它仍被认为是显现英国身份的重要一 部分,也是英国文化和社会的一项显著特征。


在英国和爱尔兰共和国,茶的饮用方式和偏好各不相同。虽然通常与牛奶 一起饮用,但是单喝某些品项或加入柠檬也是很常见的。糖是任何品项中皆受 欢迎的添加物。每天都会饮用的茶,例如英式早餐茶,在杯子中加入牛奶和 糖,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组合。茶通常搭配三明治、烤饼、司康、蛋糕或饼干, 这造就了英国著名的习俗,也就是把饼干浸泡在茶中。


历史

在 17 至 19 世纪,茶饮的流行对大不列颠王国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政治和 经济影响。茶定义了尊重和家庭仪式,支持了大英帝国的崛起,并透过为工厂 提供资金和为劳工提供卡路里的方式,为工业革命的崛起做出了贡献。它还展 示了全球化的力量及改变国家、重塑社会的能力。

在《All About Tea: Volume I》中,Ukers 认为茶在大不列颠变得受欢迎,是 因为它被视为药用饮料,并在有精英男士们聚集的咖啡馆中迅速出现。至于茶 在女性中的受欢迎程度,他简要提到了布拉干萨的凯瑟琳公主,也就是未来的 英格兰皇后,是她使茶在贵族女性中流行起来,但主要归因于它在 17 世纪医学 论述中的无处不在。在《Empire of Tea: The Asian Leaf that Conquered the World》 中,Ellis、Coulton 和 Mauger 将茶的流行追溯到三个明确的群体:精湛技艺的 人、商人和精英女性贵族。他们认为将这三个群体的影响力结合,使得茶成为 英国的一种流行饮品。

史学 Smith 在他的文章《Commonplace: Tea, Sugar, and Imperialism》中,与之前作 家的信念有所不同。他认为只有在将糖加入饮料后,茶才变得受欢迎,并且这 种组合与一种显示尊重的家庭仪式联系在一起。Mintz 在《The Changing Roles of Food in the Story of Consumption》和《Sweetness and Power》中,在一定程度上与 Smith 的观点一致,承认糖在茶的兴起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他反驳了 Smith 茶 以受人尊敬的这个观点。尽管 Smith 主张茶首先在家庭中变得受欢迎,但 Mintz 称茶是在工作日因其温暖的甜味和提神的特性而被饮用,并详细说明茶是在后 来进入家庭并成为社会结构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17 世纪及更早时期

欧洲与茶的连结可以追溯到16世纪中叶。茶首次出现在欧洲文学中是在1559年,由威尼斯探险家吉安巴蒂斯塔·拉穆西奥(Giambattista Ramusio)提及,他将茶称为“Chai Catai”,即“中国茶”。此后,茶在欧洲各国的文献中被多次提及,但荷兰的航海家扬·雨果·范·林斯胡滕(Jan Hugo van Linschooten)是第一个于1598年在他的《Voyages and Travels》中,以英语提及茶的人。

然而,直到1615年,英国人才首次在书信中提到茶。驻扎在日本的东印度公司代理人R. Wickham在一封信中请教了当时在中国澳门的Eaton先生,并请他寄来“一壶最好的chaw”,写作“chaw”是因读音接近当地广东方言中的茶“chàh”。另一位早期在信件中提到茶的人是商人塞缪尔·帕奇斯(Samuel Purchas),他于1625年的信中提到茶,描述了中国人如何饮用茶:“他们将一个核桃壳大小的一种名叫‘chia’的草药粉末放入瓷制茶碗中,并加入热水饮用。”在1637年,一位在中国福建发现茶叶的旅行家兼商人彼得·门迪(Peter Mundy)写道:“chia - 只是在水中加入某种草本植物后煮沸。”

茶贩售的起源

虽然茶在早期就已被多次提及,但真正在英国贩售是在多年以后。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前不久,中国出口的绿茶才首次被引入伦敦的咖啡厅。1657年,名为托马斯•加威(Thomas Garway)的烟草商兼咖啡厅老板,是第一位于伦敦Exchange Alley的咖啡馆中,贩售茶叶和茶饮的人。所以他不得不制作传单向顾客解释这种新饮料。在加威开始贩售茶没多久后,苏丹头咖啡馆也开始将茶当作饮料贩售,并于1658年9月30日在《墨丘利政治报》上刊登了有史以来第一则茶的报纸广告。这份公告宣称:“一种经医师认可的美味中式饮品,中国人称其为Tcha,其他国家称其为Tay或Tee......,在伦敦皇家交易所旁的苏丹头咖啡厅和Sweetings-Rents贩售中。”

根据马斯·拉吉(Thomas Rugge)的《Diurnall》所述,“在1659年的伦敦,咖啡、巧克力和一种叫做tee的饮料,几乎在每条街道上都有贩售。”然而,茶的主要客群仍然是来自于上层社会和商业阶级的人们。对所有新奇事物都感到好奇的塞缪尔·皮普斯(Samuel Pepys),在1660年9月25日首次尝了这种新饮料,并在日记中记录了这个经历,他写道:“我点了一杯茶(一种中式饮品),这是我以前从未品尝过的饮品。”

东印度公司于1667年向位于班顿的茶叶代理商首次订购进口茶叶,并于1669年寄出两罐茶叶,总共重达143磅(2,290盎司)。在1672年,伦敦赫伯特男爵的仆人寄出泡茶步骤说明至施洛普郡,教授如何泡茶,以及如何加热精致的茶杯:

冲茶的步骤是:将一夸脱的泉水煮沸后,加入一匙茶叶,并根据口味加入果糖调味。加入茶叶和糖后,应尽可能保留蒸汽,让其在火炉的热度下放置15分钟至半小时,但不要煮沸。在倒入茶之前,必须将小茶杯置于蒸汽上方。

最早用于冲茶的英国制茶具可追溯至1660年代。时髦人士会使用小巧的瓷制茶碗,有时这些茶碗还会随著茶叶一同寄送。

茶成为药用饮品

茶受欢迎的首要因素在于其作为药用饮品的声誉。茶首次被标榜为药用饮品是在1641年,由一位荷兰医生兼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的尼古拉斯·德尔克斯(Nikolas Dirx)以化名尼古拉斯·图尔普(Nicolaes Tulp)的身份写成的。在他的著作《Observationes Medicae》中,他宣称“这种植物无与伦比”,使用它的人可以"免受一切病痛,并长命百岁"。德尔克斯详细地讲述了茶的具体优点,如治疗“头痛、感冒、眼疾、鼻塞、哮喘、胃胀气以及肠道问题”。英国第一位赞美茶的店主托马斯·加威(Thomas Garway),在1660年发表的一张标题为《茶叶的生长、品质和好处的确切描述》的宣传单上,强烈赞誉了茶的医疗益处。加威宣称:“这种饮料对人体是最有益的,能够保持身体健康,并长命百岁”,同时还能“强健体魄”、“缓解头痛”、“舒缓呼吸困难”、“增强记忆”,以及“预防感冒”。

针对茶对于健康益处的面相有很多的著作,包括 1657 年由塞缪尔·哈特利布 (Samuel Hartlib)所著,1678 年由科尔内利斯·邦特科(Cornelis Bontekoe)所 著,1686 年由托马斯·波维(Thomas Povey)所著,以及 1690 年代由托马斯·特赖 恩(Thomas Tryon)所著的著作。;[27][28][29]当时的一位讽刺作家质疑皇家医 学院是否能够保证任何异国的新热饮是否适合我们英国人体质.[30]1667 年,皮 普斯(Pepys)注意到他的妻子出于医学建议而喝茶一种药师皮尔林(Pelling) 告诉她“对她的感冒和发炎有益的饮品”.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 在 1680 年代与荷兰医学家交流后对茶产生好感。[31] 这些人正是埃利斯 (Ellis)、科尔顿(Coulton)和莫格(Mauger)口中的“菁英”:科学家、哲 学家和医生,他们是第一批对茶产生兴趣的人,并促使其早期在药学中的流 行.[32] 然而,与迪尔克斯(Dirx)一样,其中一部分人可能受到了渴望为茶创 造市场的印度贸易公司和商人影响。尽管如此,有关认为茶对健康有益处的著 作促使该饮料在英国的普及。 一项2022 年的研究发现,18 世纪英国茶的饮用量的增加意外地降低了死亡率, 因为这使更多的人开始煮沸水,从而减少了水传播疾病的危害。



深受贵族欢迎

由尼克拉斯·拉夫伦森(Niclas Lafrensen)绘制的〖喝茶的女士〗 据埃利斯、科尔顿和莫格所说,“在 1660 年代,茶比咖啡贵六到十倍”,使其 成为昂贵且奢侈的商品.[34] 在有关茶对健康益处的作品大量涌现的期间,英国 上层社会的人们正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这进一步增强了其受欢迎程度。有关茶的健康益处的作品的大量涌现正值英国上层社会的人们开始关注自 己的健康,这进一步增强了其受欢迎程度。 在英国上层社会的人们正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时,有关茶对健康益处的作 品大量涌现,这进一步增强茶受欢迎的程度。


在 1660 年,英格兰的查理二世收到来自东印度公司 2 磅(0.91 公斤)和 2 盎司 (57 克)来自葡萄牙的茶。[35] 这种在欧洲已经普及的饮品是他新的葡萄牙新 娘-布拉干萨・凯瑟琳的最爱。她在 1662 年和查理二世的婚礼期间,在朴茨茅 斯的 Domus Dei 将其引入,并使其在贵族女士圈中流行起来并作为“健康”的 饮品。[37][38] 布拉干萨・凯瑟琳将茶视为宫廷饮料而非药用饮料,使其在约 1685 年左右时受到文学界的追捧。[39] 无论何时在宫廷中饮用,都能够“显眼 地”展示自己。


因此,到了 1680 年代,茶饮成为英国贵族社会的中心,特别是在女性拜访他人 时.[40] 布拉干萨・凯瑟琳的喝茶习惯使茶成为绅士和女士都能够接受的饮品。 贵族女士希望在其他女士面前展示她们富有,也增加了对茶的需求并使其更受 欢迎。糖的加入也是茶在菁英群体中,变得令人向往的另一因素,因为它已在 上层阶级中得到认可的另类奢侈品。 尽管茶叶在 17 世纪后期在咖啡馆里更常见,但*在 18 世纪初伦敦才开了第一家 茶馆。至今仍在伦敦 Strand 216 号的 Thomas Twining 茶馆被认为是 1706 年*开幕的 第一家茶馆;但有人觉得 1717 年才是第一家茶馆的开幕日期。从英国最早谈论茶叶到它后来变得很普遍,只差了一个世纪多… 因为茶叶的供应量增加,使它更容易取得,*所以茶叶成为了英国的主要饮品。


截至 1766 年,从广州出口到英国的茶叶达到 600 万磅(约 270 万公斤),而荷 兰船上的出口为 4.5 万磅,瑞典为 2.4 万磅,法国为 2.1 万磅。真正的“茶舰队”应运而生。茶叶对大西洋世界来说尤其引人注目,不仅因为 它容易种植,不仅因为它容易种植,也容易*使用,还据称有医疗的效益。


18世纪

茶叶还在贩卖

当茶首次引入英国时,东印度公司并未直接与中国进行贸易,而商人们是依赖 荷兰的茶叶进口。由于这种茶又昂贵又难以获得,一般市民对它的需求很少,除了那些负担得起 并提出特殊订单的精英阶层。直到 1700 年之后,东印度公司才开始定期与中国进行贸易,并订购用于出口的 茶叶,虽然数量不多。Smith强调,茶叶买卖其实是受到丝绸和纺织品贸易的附带效应,因为当时 丝绸和纺织品是最受欢迎的中国商品。然而,1720 年时,议会禁止进口亚洲成品纺织品,于是贸易商开始将注意力转 向茶叶。*这份关注被*认为是英国茶叶贸易的转捩点,也有人认为这或许是茶叶比咖啡 更受欢迎的原因。 一旦东印度公司将茶叶视为其主要进口商品,茶叶很快便达到价格稳定。相反地,咖啡的价格*还是不稳定也比较高,*所以咖啡在变更容易取得之前, 茶叶就*越来越受欢迎。此外,随著印度茶产业的发展,供应量的增加很轻易满足对茶和糖不断增长的 需求,这也防止了急剧的价格上涨,以免人们不愿购买。


由于使用茶碗,饮茶促使对中国瓷器的欧洲仿制的寻求。在英国,首次成功生 产这种仿制品的是切尔西瓷器工厂,该工厂成立于约 1743-1745 年,并迅速被 模仿。 由于茶碗的使用,饮茶促使*人们寻找欧洲仿制的中国瓷器,*然而英国首次成 功生产这种仿制品并马上被模仿的工厂是,*大约在 1743-1745 年成立的 Chelsea 瓷器工厂。到了 1770 年代,所有来自外国的茶叶都会先由伦敦的批发商或商人进口和购 买,然后再由他们进行出口。然而,将茶叶进口到英国的关税非常高,这导致大量的茶叶被走私到欧洲,也变成茶叶贸易的一个重要*层面。历史学家发现,在 1784 年之前的英国茶叶贸易中,估计每年走私的茶叶数量约 为 750 万磅(约 340 万公斤),虽然有人认为这个数量在 400 万至 600 万磅(约 180 万至 270 万公斤)之间。


面对如此高程度的走私和非法税收收入,英国议会于 1784 年制定了《折让 法》,将茶叶税率从 119%削减至 12.5%,有效终结了走私行为。由此产生的茶叶价格降低使更多人口能够购买,进而将其使用扩展到各个社会阶层。在 18 世纪末,Charleston 茶园的拥有者将中国的茶树运到南卡罗来纳州的 Charleston 农场,意图生产多种茶叶,包括绿茶、红茶和乌龙茶。这一成功的策 略使其在英国市场实现了显著的销售。


牛奶和糖的引进

一套新式的英式茶具,通常包含一个茶壶,并搭配一个糖罐和一个牛奶壶。尽管茶在 18 世纪初期已逐渐受到欢迎,但当英国人在 1685 年至 18 世纪早期开 始将糖加入他们的茶中时,这个举动更进一步提升了茶的受欢迎程度。在这时候,上层阶级已经开始用糖来提升其它食物的风味,与此同时,糖也拥 有一种奢华炫耀的名声。因为茶和糖都有社会地位的象征,一同饮用它们也是合乎情理的。在 18世纪,茶叶和糖的进口增长呈现相似的趋势,而糖的需求增加主要是由于美国的 甘蔗种植园的发展。然而,自 17 世纪末以来,英国的上层阶级比以往更加注重健康,关于糖不健康 的文献开始流传起来。然而,将糖加入茶中被视为摄取糖分的可接受方式,因为这显示食用者“具有 以健康的方式摄取糖的自控能力”。糖不仅掩盖了茶的苦涩味,还使其更加令人渴望品尝;随著 18 世纪初茶叶和糖 供应的增长,这两者的结合变得更加普及,增加了两者的受欢迎程度和需求。在 1720 年代,糖和牛奶更普遍地被加入茶中,这种做法起源于中国以外的地方,这也让红茶超越绿茶成为更受欢迎的选择在中产阶级中普及当流行的英国爱国民谣《古老英格兰的烤牛肉》于 1731 年问世时,这首歌将 茶(以及咖啡)描绘成外来且非英式的饮品,同时指出在伊莉莎白一世时期, 茶是极为罕见的。因为茶叶最初在英国是属于上层阶级的奢侈品,所以在 18 世纪,茶叶被视为 高档货;然而,随著价格逐渐下降,中层阶级的人也能够更容易的去获得茶叶。因此,喝茶渐渐成为上升中的中产阶级尊贵的象征。在喝茶时,人们应该具备特定的礼仪,并以特定的方式行事。很快地,只要有足够的财力,喝茶也成为了家庭、同事和朋友间的日常仪式, 这也增加了茶的需求。在英国和爱尔兰文化中,茶被视为尊贵象征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达到一个无 法被替代的地位。这些群体中的品茶行为很快被视为爱国的象征。由于东印度公司在英国茶叶方面的垄断,茶相对于咖啡、巧克力和酒更受欢 迎。茶被视为英国本土的独有特色,而且,由于英国政府透过对茶叶的征税获得收 入,因此英国政府也积极鼓励人民去喝茶。与咖啡和巧克力不同,它们来自英国在世界各地的竞争对手的殖民地,茶叶则 是在一个庞大的殖民地中生产,成为了谋取利润和扩张殖民势力的手段。西敏斯甚至进一步主张,在英国殖民地实行仪式化和增加茶叶生产量是茶成为 英国独有特色的原因。随著 18 世纪的推移,英国持续大量进口茶叶,茶从英国上层社会的象征性消费,逐渐演变成英国饮食中的不可或缺之物,甚至在贫困的劳动阶层中也变得普及。



在 18 世纪,社会改革者约翰·汉威在 1767 年观察到贫困阶层普遍饮茶。他描述了在某条巷子内经常能看到乞丐喝著茶,也能看到修理道路的劳工喝著 茶以及在干草工人茶杯里的茶。仅仅在茶首次作为贵族饮品出现在英国社会的两个世纪后,茶已经变得如此普 及和容易取得,以至于社会阶层最底层的人也将其视为首选的饮品。在这时期,茶开始在社会各阶层中普及起来。费尔南·布劳岱尔曾问:“在英格 兰,新饮品是否真的取代了琴酒呢?”


十九世纪 被劳工阶级饮用 到了 19 世纪,茶已经传入了劳工阶级,而且那些劳工很快地就将茶视为日 常生活的必需品。此外,糖在这个时期也变得极为便宜,而且茶和糖这两样东西几乎会搭在 一起饮用。虽然咖啡的价格在这个时期已经下降,但茶仍是首选的饮品。因为茶与咖啡不一样,茶冲淡时仍然很好喝,这通常是穷苦人家为了省钱而饮用的方式。茶还有其他吸引之处。喝一杯热腾腾、甜甜的茶有助于下层阶级更容易把他们的食物吃下去,因 为他们的餐点通常会包含干面包和起司。考虑到英国寒冷潮湿的气候,这种热饮特别吸引人。此外,茶有助于缓解工业城市化所带来的一些后果。因为喝茶需要将水煮沸,如此一来就可以杀灭像痢疾、霍乱和伤寒这样的水媒传染病。然而,下层阶级喝茶的方式与上层阶级所采用的仪式化礼节截然不同。根据明兹(Mintz)的说法,“下级阶层喝茶可能是从工作开始的,而不是 从家里的。”日工在外面泡茶,并带著他们的茶具去工作,这与先前环绕在周遭饮茶的 私人、家庭仪式形成鲜明对比。下午茶可能成为增加劳工工作时间的一种方式;茶中的兴奋剂是糖和点心 带来的热量增加,它们可以为工人提供足够的能量来完成一天的工作。 *增词法 Cultivation in India 在印度的种植。茶的流行引起了 1840 年开始从中国偷偷出口茶树嫩枝(一种用于种植的 小芽或用于嫁接茶树的细枝)到英属印度的行为,并在那里进行商业种植。在 1872 年至 1884 年期间,随著铁路向东扩展,茶叶的供应增加到了大英帝国。然而,需求不成比例,导致价格上涨。 然而,从 1884 年开始,制茶技术的创新导致茶叶价格下降,并在 20 世纪 上半叶保持相对较低的价格。不久之后,伦敦成为国际茶叶贸易的中心。随著大量的茶叶进口,对瓷器的需求也大幅增加。随著茶的流行,对茶杯、茶壶和茶碟的需求也大幅增加。

2003年,数据监控器(DataMonitor)报告指出,英国的日常饮茶习惯逐渐递减。1997年至 2002年间,不只是英国的一般茶包,甚至研磨咖啡的销售额皆减少10.25%,另一方面,像是水 果茶或草本茶(花茶)这种较为健康的饮品逐渐成为英国人的新宠儿,它们的销售额则增长了 50%。


与此同时,数据更显示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无咖啡因茶及咖啡的销售额比起市面常见的相似饮 品更快下滑,但浓缩咖啡的购买量却节节走高。话虽如此,茶的人气丝毫不减,仍在英国文化 以及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泡茶

在英国,即便是半正式的场合也会使用茶杯及茶碟而非马克杯。正统的英国茶仪式会遵循著以 下步骤完成(除非另有注明,否则由主人当场进行所有流程):

1.用茶壶将干净的水煮沸。

2.在茶壶中旋转足够的沸水使茶壶升温,然后将水倒掉。

3.将茶叶(通常是红茶)于茶壶中松开,也可将茶包或浸茶器放入茶壶。

4.将热水倒超过茶叶、浸茶器或是茶包,并使其浸泡两至五分钟。

5.若使用散茶,将泡好的茶使用滤茶器过滤后倒入茶杯。当茶达到合适的浓度时,即可拿起浸 茶器或是茶包,而茶壶上方可放置保温套保温。

6.可依序加入白糖及牛奶(通常由客人添加),但有时牛奶会于茶之前倒入杯中。


茶壶会装足够的茶,以便在为所有客人倒完茶后仍有剩馀,这时,保温套应于客人杯子都被填 满后置于茶壶上方。而热水会以另一茶壶的形式提供于补充茶壶,不用于添加个人茶杯。


牛奶和茶

“先倒茶再加入牛奶搅拌,便可精确掌控牛奶的量,以免加的过多或过少。”- 乔治•欧威尔 (George Orwell)在“一杯好茶”论文中提到的泡茶十一原则之一,并于1946年1月12日登上伦 敦旗帜晚报。从至少二十世纪中叶开始,牛奶和茶倒入杯中的先后顺序就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乔治•欧威 尔(George Orwell)在1946年发表的“一杯好茶”论文中写道:“茶是这个国家文明的支柱之 一,关于它该如何制成掀起了热烈的讨论。”应该先倒茶再加牛奶还是倒过来做的民意分歧, 如同欧威尔所说:“的确,在每个英国家庭中,这件事至少分为两派不同观点。”另一方面,这场辩论中有人宣称在不同时间点加入牛奶会改变茶的风味(可参照ISO 3103或英国 皇家化学会的《如何冲一杯好茶》)。有些研究表示,在倒茶后添加牛奶时,高于75度(摄氏 167度)的热牛奶会使牛奶中的乳清蛋白及乳球蛋白变质,而有些则认为茶的冲泡时间更为重 要。


除了风味的考量,以历史角度来看,这些步骤的先后顺序也被认为是判断社会阶级的标竿。只 有那些足够富裕,能够负担的起高品质瓷器的人有自信将未被牛奶稀释的沸水倒入瓷器中泡 茶。(早期,遵循倒茶后加入牛奶此一特定顺序和一个人的财富有极大关连。只有富裕的人能 买得起高品质的瓷器,而这些瓷器能负荷滚烫的热水 (尤其是不含任何杂质的纯水) 而不损毁 或破裂。)


这场讨论更进一步指出加入牛奶的时间点会影响茶达到适饮温度所需的时间。先加入牛奶虽然 会让初始温度往下降,并在扩大体积(稍微增加茶散热的表面积)的同时使冷却曲线变得缓和 以及冷却速度变慢,但一项研究指出,先加入牛奶可以让茶以超出这些效应的比例保持热度, 因热茶受到牛奶物理性质的影响,造成其冷却的主要机制为蒸发损失而非传导或辐射,该研究 进而得出结论,牛奶的脂质会阻碍水分快速蒸发,使得先加入牛奶可以达到较长的保温效果。


饮茶礼仪

英国人除了对于何时加入牛奶有些见解外,他们对于如何正确使用茶杯和茶碟喝茶也有自我的 一套看法。回顾1770和1780年代,用茶碟喝茶是种潮流,当时的茶碟类似中国碗的前身,底部 都比现今设计的更深。


如果坐在餐桌,正确的饮茶方式是只举起茶杯,并在每次啜饮后放回茶碟;若为站立或坐在没 有桌子的椅子上饮茶时,应该以非惯用手持茶碟,惯用手则持茶杯。不使用时,茶杯应放回茶碟,并置于膝盖上或腰部高度之处。不论身处何种场合,都不应该将 茶杯举起或在空中甩动,而手指应向内弯曲才是正确饮茶之道,与美国普遍认知“手指不应伸 出杯把外”截然不同。


茶馆

茶馆的诞生应归咎于劳工阶级的饮酒问题,而以茶作为酒精替代品的禁酒运动则是回应此社会 风气的其中一个解决之道。从1830年代开始,许多新的咖啡店陆续开张,并取代酒吧及旅馆成 为社交场所。在1942年的伦敦莱昂斯角屋(Lyon's Corner House),一位穿著尼皮制服(尼皮是当时此店家特 有的女仆制服,会戴著配套的帽子)的女服务生将蛋糕送到一桌正在享受下午茶的客人面前。1864年,充气面包公司(Aerated Bread Company)开设第一家日后被称作A.B.C.的茶馆,此灵 感主要来自ABC的一位伦敦女经理,她曾向各阶层的顾客免费供应茶和点心,后来得到在店内 开设商业公共茶室的许可。到了1923年,A.B.C.茶馆已拥有250家分店,仅次于J. Lyons and Co.。莱昂斯角屋始于1894年,并迅速成为茶室界的领导品牌,他们的女服务生以工作的迅速闻 名,因而被称为“尼皮”。


1878年,凯瑟琳•克兰斯顿(Catherine Cranston)在格拉斯哥首创日后成为连锁品牌的克兰斯顿 小姐茶馆,精致优雅的装潢首次提供富裕女性们在无男性相伴的情况下进行社交的场所。克林 斯顿的茶馆广受好评,很快,她成为了查尔斯•伦尼•麦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的 赞助者,并邀请一些前程似锦的建筑设计师成为合作伙伴。外观极具现代感、内部充满趣味风 格的柳茶室(已于2014年进行全面整修,于2018年7月重新开放)便是出自查尔斯之手,而相似 风格的建筑也因此在苏格兰变得非常受欢迎。


在维多利亚时代,茶馆是相当重要的场所,女性不用随身携带侍卫,而在享用佳肴的同时她们 也不会声誉受损。罗杰•富尔福德(Roger Fulford)认为,茶室这种中性的场所有助于女性宣扬 独立自主以及争取投票权;保罗•克莉丝朵(Paul Chrystal)则将茶馆描述成“时尚流行、极受 女性喜爱,提供她们可以聚会、用餐、策画政治活动并同时保有尊严和安全的场所。”


伦敦饭店内的茶室有著悠久的传统,像是布朗酒店(Brown's Hotel)已供应茶点长达170年。自 1880年代以来,英国和美国的高级酒店皆设有茶馆和茶庭,而下午茶舞会也随著1910年舞蹈热 潮席卷两国开始举办。


在英国 1950 年代,各式各样的茶馆漫山遍野,然而在往后数十年,茶室没落,取而代之的是 逐渐盛行的咖啡厅。尽管如此,能享用下午茶、咸味小点(三明治)和精致糕点的地方仍数不 胜数。在英国西南部地区较流行名为“英式奶油茶点(直译为奶油茶)”的下午茶,其主要特 色为抹著果酱及凝脂奶油的司康;而另一种则为“英式下午茶”,此以享用热的咸食作为一天 中相对较早的最后一餐。然而,下午茶也随著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苏格兰人喝茶时通 常会伴随司康、松饼、英式小圆饼,或是其他糕点类一起享用。


茶歇

根据英国法律,劳工有权在六小时的轮班中至少休息二十分钟,而政府的指导方针将其描述为 “茶歇或午休”。早上的茶歇时间(称作“上午茶”)通常会于11点左右进行,在英国,一杯 浓奶茶(英式英语口语术语,名字来自于劳工休息时常喝的廉价茶,其中会加入牛奶或糖搅 拌)是工作日中小憩片刻的常见饮品。


茶餐

茶不仅是饮料,同时也涵盖著轻食之意。大约于 1840 年,贝德福德公爵夫人 - 安娜•玛丽亚首 创下午茶文化,并将蛋糕或轻食的概念带进茶馆。在英国西南部,英式奶油茶点是一道别有风 味的茶点,享用者会在喝茶的同时品尝司康、凝脂奶油,以及果酱。依照当代英国人的习惯, 下午茶通常代表一个特殊的场合,像是在饭店餐厅中享用咸味小点(三明治)以及香甜可口的 精致糕点。 Tea as a break 茶歇 Tea as a meal 茶餐 A cream tea underway at Bourton-onthe-Water, 1990. 人们正在水上波顿村庄享用奶油茶, 摄于1990年。


维多利亚女王因喜欢边喝下午茶边吃海绵蛋糕而变得众所周知,在1843年阿尔弗雷德·伯德发明 泡打粉后(让蛋糕中的海绵变得更加蓬松),以女王名字命名的爱国蛋糕从此而生,故海绵蛋 糕又名“维多利亚蛋糕”。茶会是一种在私人住宅中一起享用茶点的社交场合。茶或下午茶可以代表一顿咸的、热的、较早的晚餐,此用法在英国的劳工阶级以及北英格兰、 威尔斯、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相当常见。宏观全球,爱尔兰和澳洲也使用了相同作法。


茶卡

在英国的1940~80年代,以袋装销售的各种散茶皆含有茶卡。这些涂有插画的茶卡与香烟卡 (卷烟制造商为美化卷烟包装、宣传卷烟品牌而发行的交易卡)的大小大致相同,主要供儿童 收集所用。其中,最著名的是大夫茶卡和布鲁克邦德卡,而布鲁克邦德公司还为收藏家提供蒐 集册保存卡片,此公司旗下品牌“布鲁克邦德特分红茶 (Brooke Bond Dividend D)”的茶卡还给 予消费者现金折扣的福利。茶卡的插图很多都由包括查尔斯•图尼克利夫(Charles Tunnicliffe)在内的著名艺术家绘制而 成,许多卡片现已成为价值连城的收藏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