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皇法朗
中國佛教人物
释法朗(507年—581年),《陈书》作惠朗[1],俗姓周,徐州沛郡沛县人[注 1],南北朝三论宗大师,因长住建康兴皇寺说法,故人称兴皇法朗,或兴皇朗。因其辩才无碍,又被人称为“伏虎朗”。
| ||||
---|---|---|---|---|
出生 | 507年(梁天监六年) | |||
圆寂 | 581年(陈太建十三年) | |||
宗派 | 三论宗 | |||
驻锡于 | 兴皇寺 | |||
师承 | 摄山僧诠 | |||
徒弟与学生 | 嘉祥吉藏、茅山大明 | |||
著作 | 《山门玄义》等 |
生平
法朗先祖为南朝将领,他本身年少时也曾习武从军,跟随徐子彦将军北伐时,领悟到“兵者凶器,身曰苦因”,遂于南朝梁武帝大通二年(528年)在青州出家,遍习禅法、律、《成实论》、毘昙等。后随摄山僧诠大师于止观寺学习三论(即《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华严经》、《般若经》等,与长干慧辩、禅众慧勇、栖霞慧布合称僧诠门下之“四友”。
陈武帝永定二年(558年)奉敕前往京师建康,住持兴皇寺,在此设斋讲解四论(即三论加上《大智度论》),听众常达千人之多,现场设置幢幡、花卉,佐以伎乐,场面极为隆盛[2]。此时最重要的事迹是作《山门玄义》(又名《中论疏》),以三论意旨评破成实宗,成实宗因此慢慢衰微,三论宗得以宏扬于江南,使三论宗义成为陈代佛教的主流[3]。
陈后主太建十三年(581年)圆寂,葬于摄山西岭,陈后主为他作墓志铭〈扬都兴皇寺释法朗墓铭〉,该文收录于唐代《续高僧传》以及清代《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所辑录之《全陈文》。
弟子
其门下著名弟子甚多,最杰出的有二十五人,人称二十五哲,其中又以嘉祥吉藏最为著名。法朗大师去世时,嘱付茅山大明法师继续领导其门下学众。牛头宗始祖法融即是出自大明法师门下。
家庭
备注
参考文献
- ^ 《陈书・卷三十 列传第二十四》:“縡笃信佛教,从兴皇惠朗法师受三论。”
- ^ 王翠玲. 中國佛教的齋講 (PDF). 成大中文学报 (台南: 国立成功大学中文系). 2006, (14): 63–104 [2023-12-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12-19) (中文(台湾)).
- ^ 释印顺. 佛法是救世之光. 新竹县: 正闻. 2000: 131. ISBN 9789579795531.
延伸阅读
[编]
- 《续高僧传/卷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