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克城号航空母舰 (CV-5)

30°35′59″N 176°34′4″W / 30.59972°N 176.56778°W / 30.59972; -176.56778

约克镇
USS Yorktown CV-5
试航中的约克镇号。摄于1937年7月21日。
概观
舰种航空母舰
舰级约克镇级(1号舰)
制造厂纽波特纽斯造船及 干船坞公司
动工1934年5月21日
下水1936年4月4日
服役1937年9月30日
结局1942年6月7日于中途岛海战沉没
除籍1942年10月2日
技术数据
标准排水量20,100吨
满载排水量25,900吨
全长整体:809呎6吋
水线:770呎
全宽整体:109呎6.25吋
水线:83呎2.5吋
吃水近25呎
满载:近28呎
锅炉9座锅炉
4座1,000千瓦蒸汽轮机
2座200千瓦柴油轮机
4轴
功率120,000轴马力
试航:120,517轴马力
最高速度32.5节
试航:33.65节
续航距离12,000海浬/15节
乘员227名军官(有时226名军官+1名舰队指挥官)
1,990名水兵,共2,217人
武器装备8门单装5吋/38火炮
4门4联装1.1吋/75防空炮
24挺0.5毫米白朗宁机枪
装甲防护甲板:60磅
装甲带:2.5-4吋
防水壁:4吋
指挥塔:2-4吋
舵机:4吋
舰载机F4F战斗机常用36架+备用3架,SBD俯冲轰炸机常用37架+备用3架,TBD鱼雷机常用18架+备用3架,合计91架常用+9架备用,共100架舰载机 与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相同
其它3座升降台
3座弹射器
模版参考来源:[1]

约克镇号航空母舰(英语:USS Yorktown舷号CV-5)是一艘隶属于美国海军航空母舰,为约克镇级航空母舰的首舰。她是美军第三艘以约克镇为名的军舰,纪念美国独立战争中的约克镇围城战役

约克镇号在1934年开始建造,在1936年下水,于1937年服役。及后约克镇号参与了海军最后两次的舰队解难演习(Fleet Problems),并在1940年编入驻太平洋的战斗部队(Battle Force)。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在欧洲进行中立巡航,而约克镇号也在1941年4月调返大西洋舰队,防备纳粹德国海军进入西半球攻击商船。同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约克镇号旋即调到美国太平洋舰队,并参与美国在太平洋战争早期的多场行动,包括掩护陆战队增援美属萨摩亚马绍尔及吉尔伯特群岛突袭

1942年5月,约克镇号在珊瑚海海战受到重创,但在72小时的短促维修后赶及参与6月初的中途岛海战,并与企业号联手击溃日本的航母部队,扭转战争局势。不过日军在该海战再次重创约克镇号,更迫使美军放弃拯救,使约克镇号最终在海上翻沉。海战结束后四个月,美国海军将约克镇号除籍,并把正在建造、舷号CV-10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更名为约克镇,以纪念其战绩。

建造及舰队解难演习

 
1939年2月,约克镇号在加勒比海参与第20号舰队解难演习。此时约克镇号仍搭载旧式的F2F战斗机F3F战斗机F4F战斗机要到1941年才开始取代旧式飞机。相中同时可见约克镇号的舰桥、高耸的三脚桅杆以及涂上Y字、以与企业号识别的烟囱。

约克镇号在1934年5月21日于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开始建造。其时美国经济尚未从经济大萧条中回复,而美国国会又紧缩海军经费,使约克镇号的建造进度缓慢。1936年4月4日,约克镇号下水,由当时的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掷瓶,但舰只设施尚未建造完毕。1937年9月30日,约克镇号终于在海军正式服役,旋即与驻舰的新航空团在近海训练。[2]

1938年1月9日,约克镇号前往加勒比海试航,并途经美属维京群岛海地关塔那摩湾巴拿马运河地区。3月6日约克镇号返抵汉普顿锚地,并进入诺福克海军船厂维修。维修后约克镇号留在近海训练,并与稍后服役的姊妹舰企业号组成第二航母团(Carrier Division 2)。[2]

1939年1月初,约克镇号与企业号南下加勒比海,与前来的太平洋舰队军舰会合,预备参与第20号舰队解难演习。演习前夕约克镇号等与驻太平洋的列星顿号游骑兵号集结,在金恩中将指挥下作联合飞行特训。这是美国当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航母集结,海军要到1943年10月才有能力编组更大规模航母舰队。不过,由于约克镇号及企业号的航空团欠缺训练,故此只获准在天气良好及日间派出飞机执勤,避免意外发生。[3]

2月20日,解难演习正式举行。演习分为三部分,首部分是战略演习,海军将舰队分为黑方及白方:黑方扮演岛屿防守国家,负责守卫波多黎各;而白方则扮演进攻国家,由亚速尔群岛前往登陆波多黎各。[3]约克镇号、列星顿号及企业号被编入白方,而游骑兵号则编入黑方。在金恩的指挥下,21日约克镇号等搜索游骑兵号不果,仅“击沉”黑方数艘前来拦截登陆部队的巡洋舰。23日金恩派约克镇号专责舰队防空,而将攻击任务转交另外两艘航母。这使约克镇号错过了演习后段的大部分空战。首阶段演习以双方接近平手告终。[4]第二阶段演习为战舰之间的舰队决战,约克镇号等仅从旁辅助,派鱼雷及俯冲轰炸机攻击对方水面军舰。[5]第三阶段则是登陆演习,舰队与陆战队联合登陆波多黎各库莱布拉岛(Culebra)。[6]

解难演习在27日结束后,约克镇号继续在加勒比海与舰队演习,然后回到汉普顿锚地。起初海军打算在4月29日将所有舰队集结到纽约,为世界博览会揭幕,既向国内宣传海军之重要,亦让舰队水兵可稍作休假。不过美国总统小罗斯福为免太平洋军力过低,在4月15日下令驻太平洋的战斗部队(Battle Force)返回驻地。[7]与此同时,约克镇号与企业号一同调往太平洋,与游骑兵号交换岗位。20日约克镇号离开诺福克,在一星期后横越运河,正式加入战斗部队,并将母港转移至圣地牙哥[2]

转到太平洋后,约克镇号继续日常训练。1940年4月1日,海军在太平洋举行第21号舰队解难演习。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驻大西洋的军舰须进行中立巡航,故无暇参与。是次演习分为八部分,包括动员、追截偷袭部队、特殊战术性演习、补给及重组、占据远距基地演习、休整及演习后检讨。4月3日追击演习在美国西岸举行,约克镇号被编入扮演日本的黑方舰队,模拟从“马绍尔群岛”(三藩市)前往公海,与攻击珍珠港后的日本偷袭部队会合,以安全撤返西太平洋;而扮演白方的美国舰队则从“美国本土”(中美洲海域)前往拦截,阻止两支日本舰队会合并撤走。[8]黑方指挥原寄望恶劣天气可掩护部队与攻击珍珠港的舰队会合,但东太平洋的天气却不似预期。这使约克镇号在4日被列星顿号及萨拉托加号的机队轻易发现而遭受“重创”。[9]4日至5日清晨双方断续进行夜战,约克镇号在破晓前派出机队前往攻击白方舰队,但只有少量飞机成功搜索目标。5日演习以白方成功阻截黑方会合告终。[10]至于在19日举行的占据远距基地演习,约克镇号编入扮演美国的深红部队,守备扮演日本、实力较强的紫色部队占领夏威夷。[11]21日约克镇号的特遣舰队被列星顿号发现,并遭列星顿号“击沉”;但在“沉没”前约克镇号成功派出反击机队,不但“击伤”列星顿号,更“摧毁”列星顿号飞行甲板以及其大部分机队,使列星顿号同时在演习失去作战能力。[12]不过由于双方舰队均不谐夜战,演习最终并没有明确胜负。[13]

演习结束后,小罗斯福下令战斗及侦察部队(Scouting Force)将母港由圣地牙哥前移至珍珠港,以威慑加紧侵华的日本。[14]此后约克镇号与其他航母轮调,在中太平洋及美国西岸之间巡航。1940年7月约克镇号装上了CXAM雷达,为海军首批安装舰载雷达的军舰之一。[2]

中立巡航

1941年初,英国的海上运输线饱受纳粹德国的潜艇攻击。为此美国海军军令部长史塔克与小罗斯福制定了“欧洲优先”策略,将新近重设的太平洋舰队军舰调到大西洋,以协助英国。4月20日约克镇号离开珍珠港,在5月12日抵达美国向英国租借的百慕达军港,并编入Arthur B. Cook少将指挥的第三航母团,与游骑兵号及胡蜂号同行,在西经30度以西的中大西洋海域作“中立巡航”,防避德国海军水面军舰进入西半球(月底德国派出俾斯麦号战舰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突破大西洋)。[15]9月1日海军开始为跨大西洋商船护航,并曾与德国U艇交火,互有舰只损失。[16]在5月到12月之间,约克镇号一共在大西洋进行四次巡航。[2]

珍珠港事件后与马绍尔及吉尔伯特空袭

 
1940年6月,约克镇号在圣地牙哥搭载飞机,预备运载到夏威夷。两个月前约克镇号参与了第21号解难演习,演习结束后罗斯福下令舰队将基地迁至珍珠港,以威慑日本;约克镇号此后开始在圣地牙哥及珍珠港之间轮调,直至1941年被调往大西洋为止。

12月7日,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在次日正式向日本宣战。由于太平洋舰队遭到重创,海军决定将部分大西洋军舰调返太平洋。约克镇号在换上24挺单装奥利冈20毫米防空机炮后,于16日离开诺福克,在30日抵达圣地牙哥,并担任弗莱彻少将的第17特遣舰队旗舰。[2]

1942年1月6日,约克镇号离开圣地牙哥,掩护陆战队增援美属萨摩亚帕果帕果;而在行驶途中,日军潜艇在11日炮击了当地,使增援看似更为必要。[17]23日约克镇号及运输舰平安抵达目的地,但同日日军开始登陆拉包尔,并迅速控制了俾斯麦群岛[18]

为摆脱被动,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决定派航母空袭马绍尔群岛及吉尔伯特群岛,以提升舰队士气。25日约克镇号与海尔赛指挥的企业号编队一同离开萨摩亚,前往中太平洋。31日两舰分道扬镳,约克镇号前往空袭贾卢伊特马金(Makin Atoll)和米利三个马绍尔南部环礁,而企业号则空袭北部的沃特杰艾卢克瓜加林马洛埃拉普环礁。由于恶劣天气之故,约克镇号在2月1日的空袭成效甚浅,只轻伤了数艘小型船舰;而企业号虽取得较多成果,但攻击本身仍然不尽人意。[19]2月7日约克镇号返抵珍珠港补给,而企业号则在8日入港。[20]

2月17日,约克镇号前往珊瑚海,会合较早出发、由布朗(Wilson Brown)中将指挥的列星顿号编队,预备空袭拉包尔。两舰在3月6日于新赫布里底群岛外海会合,然后向西进发;但两日后美军接获日本登陆莱城萨拉马瓦(Salamaua),并迅速击溃薄弱的澳洲守军。[21]布朗与列星顿号舰长薛曼(Frederick C. Sherman)商讨后,决定将攻击目标更改为莱城及萨拉马瓦,以打击立足未稳的日军。10日两舰派出104架飞机飞越欧文·斯坦利山脉(Owen Stanley Mountains),然后攻击两港口的水面舰只。虽然日军对空袭毫无防备,但港内船只却多半没有下锚,并迅速开动回避攻击。这使两舰的空袭效果大打折扣:次日美国陆军航空队B-17轰炸机飞越莱城时,发现港口内几乎没有船只受损;而战后调查发现约克镇号等仅击沉了一艘扫雷舰、一艘运输舰以及金刚丸辅助巡洋舰。[22]

空袭后约克镇号及列星顿号撤出珊瑚海,并在16日于新赫布里底群岛外海分开。列星顿号航向东北,返回珍珠港补给;而约克镇号则往东方的汤加,并在20日在汤加塔布岛下锚休整。[20]

珊瑚海海战

 
1942年5月28日,约克镇号正在珍珠港的干船坞抢修,预备参与中途岛防卫战。半个月前约克镇号在珊瑚海海战遭受重创,在尼米兹的直接命令下,珍珠港的船坞人员在27日昼夜赶工,使约克镇号赶及恢复战斗能力,并在中途岛海战中击毁日军航母。

约克镇号进入汤加当日,尼米兹根据连日情报,判断日本即将在5月3日登陆莫尔兹比港,直接威胁澳洲。[21]此时海军只有约克镇号及列星顿号可前往珊瑚海支援:企业号及大黄蜂号刚完成空袭东京,难以赶到南太平洋;而萨拉托加号仍在美国西岸维修。4月27日,约克镇号离开汤加,返回珊瑚海巡航,并在5月1日与费区(Aubrey Fitch)少将的列星顿号分队会合。[23]

5月3日,麦克阿瑟向正在珊瑚海东南面的弗莱彻通电,指日军已经登陆图拉吉。此时美军仍未掌握进攻莫尔兹比港的部队动向,弗莱彻决定先派航母空袭图拉吉的登陆舰队;但由于费区预计列星顿号要到4日才完成补油,弗莱彻只好派约克镇号北上,在厚云雨带掩护下进行空袭。[24]5日早上6时至下午2时之间,约克镇号一共派出三波飞机,攻击图拉吉的登陆军舰,但成效不大。不过此举却使井上成美注意到美国航母已经在附近海域,而延迟进攻莫尔兹比。[25]

接著美日双方继续搜索对方航母。6日澳洲海军少将约翰·喀瑞斯(John G. Crace)的巡洋舰队成功抵御日军航母攻击,使井上进一步推迟进攻莫尔兹比。7日早上美国及日本指挥都先后被情报误导,以为已经发现方航母主力。弗莱彻率先在9时30分前后,派列星顿号及约克镇号共93架飞机前往攻击敌舰,但到10时30分才发现情报出错。[26]然而列星顿号的机队在11时左右仍发现了祥凤号航空母舰,并率先将其重创;15分钟后约克镇号的机队加入战团,并使祥凤号在35分沉没。[24]而日军则因错误情报,最后仅击沉了尼奥绍号舰队油船以及西姆斯号驱逐舰[27]

8日清晨,双方同时派出侦察机搜索,并几乎在相同时间发现对方。弗莱彻在9时15分先派出约克镇号的机队,然后在25分才派出列星顿号飞机。虽然日本航母较美国更早派出飞机攻击,但双方的飞机几乎同时间抵达对方上空。11时约克镇号的鱼雷轰炸机发现翔鹤号航空母舰,但攻击全部无效;紧接而来的俯冲轰炸机则有两枚投弹命中。至于列星顿号的机队则因航向错误,大部分均没有找到目标,只有一队俯冲轰炸机再次找到翔鹤号,并有一枚投弹命中。[28]

当约克镇号的首轮机队抵达日军航母前夕,10时55分列星顿号的雷达发现日军攻击机队。虽然费区早已预料日军机队将在11时左右前来攻击,但当时两舰在空中的F4F战斗机却刚好缺油而要降落,使空中防卫锐减。11时20分列星顿号先被鱼雷击中,而约克镇号则在5分钟后被一枚炸弹击中。炸弹穿过接近舰桥的飞行甲板,在第四层甲板爆炸,造成多人死伤。约克镇号虽仍可继续飞行作业,而大火很快便被损管人员扑灭,但三座锅炉却因攻击受损而无法运作,使舰速因此下降至25节。[29]至于另外数枚在舰体旁边爆炸的炸弹,其冲击波一度将约克镇号舰艉扯离水面,同行驱逐舰的水兵甚至可看见其四轴螺旋桨在半空打转;而舰身也有数处被爆炸扯破,导致约克镇号不停漏油。[30]

空袭过后,列星顿号因内部油汽被点燃而引发连串爆炸。在美军抢救期间,约克镇号收回了部分列星顿号的机队。列星顿号最终在晚上被美军放弃并击沉,而约克镇号等则撤出珊瑚海。[31]11日弗莱彻命金凯德少将带部分巡洋舰及驱逐舰到努美阿,而约克镇号等则前往汤加塔布休整。[32]

中途岛海战与沉没

 
1942年6月4日下午,中途岛海战期间,约克镇号在遭受三枚炸弹击中后,再被飞龙号的鱼雷轰炸机攻击。两枚鱼雷击中左舷,激起大片浪花。是次攻击使约克镇号加快向左倾侧,迫使舰长毕马斯达下令弃船。然而弃船后约克镇号的倾斜却没有加快,使海军在次日尝试再作拯救。

珊瑚海海战结束后不久,太平洋舰队司令部透过破译日本通讯密码,得悉日本即将在6月初派四艘航母进攻中途岛,而当时美军在中太平洋只有两艘航母。尼米兹即时要求弗莱彻将约克镇号带回中太平洋。[33]当约克镇号拖著10浬长的油迹前往珍珠港时,尼米兹已经先派工程师到约克镇号检查损坏。到27日下午2时30分约克镇号进入干船坞后,尼米兹更亲见检查约克镇号的受损情况。弗莱彻先向尼米兹报告,指约克镇号被炸弹击中的损毁并不严重:飞行甲板的破洞在战斗当日已经填补,而所有发电机及飞机升降台也运作正常,25节的极速也足够迎风派出飞机。真正难以维修的地方,反而是在约克镇号舰体外爆炸的炸弹造成。由于该等爆炸使龙骨受到一定损毁,费区预计约克镇号要回到布雷默顿普吉湾海军基地,并花上90日才可完成维修。[34]

然而,尼米兹并没有90日时间,并不惜一切恢复约克镇号状态。按照海军安全程序,航空母舰进入干船坞后必须用一日卸载所有航空燃料,但尼米兹却下令绕过这道程序,并且下令维修人员在三日内将约克镇号复修至战斗状态。由于是次维修只是临时性质,海军工程师没有准备任何蓝图,而是用胶合板制作舰体破洞模具,再拿到岸上钢铁工房倒模制造,然后运回舰上直接烧焊填补。尼米兹亦特别打破檀香山的夜间灯火限制,在约克镇号四周树立射灯,使维修可昼夜进行。为了维修约克镇号,船坞的耗电量一度超出檀香山的发电上限,使市内部分地区一度强制停电,以腾出更多能源到船坞。在维修以外,尼米兹同时重整了约克镇号的受损机队,并将萨拉托加号留下的俯冲轰炸机队调到约克镇号。29日上午11时,约克镇号的干船坞重新注水,并用上馀下时间补给军需。到30日上午9时约克镇号离开珍珠港时,舰上仍有少量维修人员工作,动力系统也没完全修复而航速受限,但整艘航母已恢复基本战斗能力。[35]

6月2日,约克镇号与斯普鲁恩斯少将的企业号及大黄蜂号会合,并在中途岛东北海域埋伏,静待日本航母攻击中途岛。4日清晨4时30分,日军航母开始派飞机空袭中途岛,而与此同时弗莱彻则派约克镇号10架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前往搜索日本舰队。[36]5时34分,弗莱彻截获一架PBY侦察机的通讯,约莫了解日本“两艘航母”位置后,命斯普鲁恩斯的企业号及大黄蜂号先派飞机攻击,而约克镇号则会殿后,以待更准确情报再作出击。[37]7时2分,企业号及大黄蜂号开始派出舰上全部机队;[37]而约克镇号则在8时38分派出舰上一半飞机增援。[38]

9时25分至10时之间,大黄蜂号、企业号及约克镇号的鱼雷轰炸机先后攻击日军舰队,但全部无功而返,更几乎全军覆没。[39]大黄蜂号的俯冲轰炸机未有跟随同舰的鱼雷轰炸机转向西南,继续向正西方搜索日军的另外“两艘航母”。不过美军并不知道日本将四艘航母集中,故此大黄蜂号机队最终没有遇到任何敌军。[40]然而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却意外接获日本航母新位置情报,而及时转向;较迟起飞的约克镇号机队则采用偏北的搜索路线,无需再作绕道。结果在机缘巧合下,约克镇号与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在10时16分一同出现在日本机动舰队上空。22分至28分,企业号的机队由南向北进发,并击毁赤城号加贺号;而由东向西的约克镇号机队则摧毁了苍龙号[41]

不过,约克镇号很快便遭到日军反击。早在8时20分,日本利根号重巡洋舰的侦察机便曾向南云忠一报告,发现殿后的约克镇号,使南云下令将各航母飞机更换武器;赤城号等三艘航母受到攻击时,飞龙号航空母舰虽然位处苍龙号以南,但约克镇号却没有俯冲轰炸机可供发动攻击,而飞龙号的机队当时又即将准备妥当。10时50分飞龙号先派出俯冲轰炸机攻击约克镇号。[42]正午时分,首波18架九九式舰上轰炸机抵达约克镇号附近,其中六架突破F4F及护航舰防空阵线,并向约克镇号投弹。[43]在数分钟内约克镇号先后被三枚250公斤炸弹击中:首枚炸弹击中舰岛后方飞行甲板,并在一座1.1吋防空炮旁边爆炸;第二枚炸弹击中舰体中央,穿过飞行甲板及机库,最后在烟囱下方爆炸,摧毁了锅炉上方的烟道,同时炸毁两座锅炉,并使另外三座锅炉熄火;至于第三枚炸弹则击中舰艏升降台,再在第三层甲板爆炸,并在储藏库引发大火。这波攻击使约克镇号一度失去大部分动力,在海上停驶;雷达暂时失灵,无法侦察日本飞机;而全舰通讯系统也一度中断,迫使弗莱彻将旗舰转移至阿斯托利亚号重巡洋舰[44]

下午1时15分弗莱彻转移指挥系统后,下令新奥尔良号重巡洋舰前往拖行约克镇号。不过约克镇号舰内的抢修工作却渐见成效:飞行甲板的破洞在短时间内已由木板填补;引擎室的水兵冒著窒息风险,使约克镇号仍有一个锅炉可以运作发电,向抢修人员提供必须能源。1时30分约克镇号另外三个锅炉恢复运作,到40分约克镇号恢复行驶,并逐步加速至16节,无须新奥尔良号拖行。[45]

此时飞龙号的机队已经返抵母舰。得悉美军拥有三艘航母后,山口多闻在1时30分派出馀下的鱼雷攻击机。当约克镇号恢复航行之际,护航的彭萨科拉号重巡洋舰英语USS Pensacola (CA-24)雷达发现山口的机队迫近。约克镇号即时准备战机迎击,并赶及派出八架F4F,但仍不足以拦截日机。2时30分日本鱼雷轰炸机开始攻击约克镇号,并在稍后投下四枚鱼雷。约克镇号勉强避过两枚鱼雷,但另外两枚鱼雷则在42分击中舰体左舷。爆炸及引发的火灾,使约克镇号所有锅炉都无法使用,并将舰体左舷炸开,开始大量入水;而海水迅速淹没水线下的发电机房,使舰只完全丧失电力;舵机亦被鱼雷攻击卡死。约克镇号不久便再次停驶,并逐步向左倾斜。[46]

在缺乏电力之下,约克镇号的损管人员无法泵走入水以及救火。再加上恐于舰体即将倾覆,约克镇号舰长毕马斯达(Elliott Buckmaster)在2时55分下令弃船,而所属机队全部降落到企业号;其时约克镇号已向左倾斜26度。约克镇号被鱼雷击中后三分钟,舰上部分侦察轰炸机降落到企业号,并将飞龙号的动向亲自传达给接管战术指挥的斯普鲁恩斯。下午3时30分,企业号派出24架SBD反击(当中有10架来自约克镇号),并在5时将飞龙号摧毁。[47]

 
1942年6月6日,约克镇号在拖行期间遭日本潜艇的鱼雷击中,迫使美军延迟拯救行动。然而是次攻击使约克镇号的入水加剧,到7日凌晨守卫的驱逐舰发现约克镇号的情况已无法挽回。日出时分约克镇号在海面倾覆,然后沉入海底。

傍晚斯普鲁恩斯收回所有飞机后,即时向东后撤,而没有追击日本舰队;而弗莱彻则派休斯号驱逐舰英语USS Hughes (DD-410)留守约克镇号。5日早上美军开始追击日军,此时休斯号发现约克镇号在海上漂浮一夜后,竟然仍未沉没:舰体只有少数地方起火,而倾侧仍然维持在26度左右,显示舰体没有继续入水。休斯号即时向舰队请求协助,并向太平洋司令部汇报,认为约克镇号仍可拯救。不久休斯号的搜救队更在约克镇号找到两个生还者,其中一人在稍后死去。[48]

毕马斯达接到休斯号的信息后,即与弗莱彻相讨,同意恢复拯救;而弗莱彻更即时派出两艘驱逐舰增援。不过当时约克镇号的生还船员已经分散在不同的驱逐舰,毕马斯达用了整个上午,才将约克镇号的抢修人员集结到重巡洋舰,然后到下午170名抢管人员才登上哈曼号驱逐舰英语USS Hammann (DD-412)。下午2时26分从夏威夷赶至的一艘拖船尝试拖走约克镇号,但因强烈季候风之故而寸步难行。傍晚6时哈曼号及另外两艘驱逐舰终于起行,并在6日凌晨与先出发的驱逐舰会合。[49]

6日破晓时分,哈曼号开始为约克镇号提供电力,并利用驱逐舰水泵扑灭约克镇号最后的小火;损管人员开始为约克镇号平衡重量;而其他驱逐舰则在外围组成反潜防护圈。到下午约克镇号的倾侧已减少至20度,舰体入水情况亦大幅改善。然而日本伊168潜艇却在此时成功避过驱逐舰侦测,并在下午1时30分向约克镇号发射四枚鱼雷。首枚鱼雷击中哈曼号,使之在五分钟后沉没;接著两枚鱼雷穿过哈曼号下方,然后击中约克镇号右舷;而最后一枚鱼雷则仅仅斜出没有击中。攻击使约克镇号右舷加速入水,迫使毕马斯达再次下令弃船,与损管人员一同撤回拖船。[50]

毕马斯达原寄望在7日破晓时分重返约克镇号,但约克镇号却在6日晚上加速入水。到7日清晨时分,约克镇号逐渐向左舷翻滚倾覆,显然无法挽回;护航的驱逐舰只好放弃搜救,并全体下半旗向约克镇号致敬。4时58分,约克镇号终于沉没。[51]

荣誉及重新发现

约克镇号在半年的太平洋战争一共获得三枚战斗之星,全部荣誉见下:[52]

   
美国国防服役奖章
A字装饰
美国战役奖章 太平洋战争奖章
三枚战斗之星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奖章

约克镇号沉没后,海军内部曾有意见质疑毕马斯达的处理手法,指约克镇号在5日下午弃船后没有加快倾侧,意味著舰体的入水已经受控,故此约克镇号本应可被拯救过来,而毕马斯达有过早弃船之嫌;另外,约克镇号的弃船程序似乎过于仓促,以至6日早上休斯号驱逐舰仍找到两位生还者,而不少机密文件仍未带走或销毁;最后毕马斯达在5日征集抢管人员过久,以至日军潜艇有机可乘。然而海军事后调查认可了毕马斯达的做法,指当时约克镇号内部完全失去动力,无法自行排水。而在弃船前夕,约克镇号仍继续向左舷倾侧,再加上全舰通讯系统几近瘫痪,毕马斯达根本无法预料舰体的入水是否已经受控,其弃船决定是以全舰官兵的生命安全考虑优先。虽然弃船命令只能靠口传以及无需电力运作的电话筒传达,但约克镇号的死伤人数已经尚算轻微。事实上约克镇号全舰约有2,300人,在空战中有32名飞行员死亡,而舰员因日军攻击丧生的人数仅为54人。针对约克镇号抢管人员的征集困难,尼米兹在6月底向舰队下令,要求所有军舰在面对可能弃船的危机时,必须预先编集抢修部队,且只可在最后一刻离舰,并必须集结在同一艘救援舰上待命。[53]

舰长毕马斯达在返回珍珠港后递交约克镇号的战斗报告,请求海军考虑将一艘新航空母舰命名为约克镇号,以延续其“战斗意志”。[54]同年9月26日,海军将一艘建造中的艾塞克斯级航空母舰更名为约克镇号。新约克镇号在1943年1月21日下水,并再次由罗斯福夫人进行掷瓶仪式。同年4月新约克镇号服役,首任舰长为约瑟·克拉克(Joseph J. Clark)上校;克拉克在1941年5月至1942年1月期间曾为旧约克镇号的副舰长。

1999年5月,铁达尼号的发现者、著名海洋学家罗伯·巴拉德(Robert D. Ballard),带同一批参与中途岛海战的美日老兵,回到中途岛海域,寻找海战中沉没的双方军舰。19日巴拉德的潜艇重新发现约克镇号。在沉没56年后,约克镇号舰体向右舷倾斜25度,斜躺于水下五公里的海床;木质飞行甲板仍然完好保存;舰炮及火控系统等装备亦没有太大损毁;而海战当日鱼雷引发的破洞仍然清楚可见。[55]

相关条目

注释

  1. ^ Friedman 1983,第392页Sumrall 1990,第141-142页
  2. ^ 2.0 2.1 2.2 2.3 2.4 2.5 美國海軍軍艦字典(DANFS)簡介. [2012-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9). 
  3. ^ 3.0 3.1 Nofi 2010,第241页
  4. ^ Nofi 2010,第241-245页
  5. ^ Nofi 2010,第245页
  6. ^ Nofi 2010,第245-246页
  7. ^ Nofi 2010,第246页
  8. ^ Nofi 2010,第254页
  9. ^ Nofi 2010,第255页
  10. ^ Nofi 2010,第256页
  11. ^ Nofi 2010,第257页
  12. ^ Nofi 2010,第259-260页
  13. ^ Nofi 2010,第260页
  14. ^ Nofi 2010,第262页
  15. ^ Morison 1988,第83页第1册。
  16. ^ Morison 1988,第84页第1册。
  17. ^ Morison 1988,第259页第3册。
  18. ^ Morison 1988,第259-260页第3册。
  19. ^ Morison 1988,第262-264页第3册。
  20. ^ 20.0 20.1 Morison 1988,第264-265页第3册。
  21. ^ 21.0 21.1 Morison 1988,第389页第3册。
  22. ^ Morison 1988,第388-389页第3册。
  23. ^ Morison 1988,第21页第4册。
  24. ^ 24.0 24.1 Henry 2003,第46-48页
  25. ^ Morison 1988,第25-28页第4册。
  26. ^ Morison 1988,第40-41页第4册。
  27. ^ Morison 1988,第33-37页第4册。
  28. ^ Henry 2003,第59-60页
  29. ^ Henry 2003,第64-69页
  30. ^ Symonds 2011,第170-173页
  31. ^ Morison 1988,第58页第4册。
  32. ^ Morison 1988,第60页第4册。
  33. ^ Morison 1988,第81页第4册。
  34. ^ Symonds 2011,第191页
  35. ^ Symonds 2011,第191-193页
  36. ^ Morison 1988,第102页第4册。
  37. ^ 37.0 37.1 Morison 1988,第103页第4册。
  38. ^ Morison 1988,第114页第4册。
  39. ^ Morison 1988,第116-120页第4册。
  40. ^ Symonds 2011,第281页
  41. ^ Morison 1988,第121-131页第4册;Symonds 2011,第297-308页
  42. ^ Morison 1988,第132页第4册。
  43. ^ Morison 1988,第133页第4册。
  44. ^ Morison 1988,第133-134页第4册;Ballard & Archbold 1999,第94-95页;Yorktown (CV-5) War Damage Report - March 9, 1943 (Midway), p. 25[永久失效链接]Symonds 2011,第316-317页
  45. ^ Morison 1988,第134页第4册;Ballard & Archbold 1999,第97页Symonds 2011,第317-318页
  46. ^ Morison 1988,第135页第4册;Ballard & Archbold 1999,第104页Symonds 2011,第323-325页
  47. ^ Morison 1988,第136页第4册。Symonds 2011,第324-326页
  48. ^ Morison 1988,第153-154页第4册;Ballard & Archbold 1999,第128-129页
  49. ^ Morison 1988,第155页第4册;Ballard & Archbold 1999,第128-130页
  50. ^ Morison 1988,第156页第4册;Ballard & Archbold 1999,第133-138页;Yorktown (CV-5) War Damage Report - March 9, 1943 (Midway), p. 26[永久失效链接]
  51. ^ Morison 1988,第156页第4册;Ballard & Archbold 1999,第139-141页;Yorktown (CV-5) Action Report - June 17, 1942 (Midway), p. 6[永久失效链接]
  52. ^ Navsource:Aircraft Carrier Photo Index: USS YORKTOWN (CV-5). [2012-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4). 
  53. ^ Morison 1988,第156页第4册;Ballard & Archbold 1999,第129页;Prange 1982,第329-330页
  54. ^ Prange 1982,第353-354页
  55. ^ Ballard & Archbold 1999,第149-156页

参考资料

  • Ballard, Robert D.; Archbold, Rick, Return to Midway: The Quest to Find the Yorktown and the Other Lost Ships from the Greatest Battle of the Pacific War,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1999, ISBN 0-7922-7500-4 (英语) 
  • Friedman, Norman, U.S. Aircraft Carriers: An Illustrated Design History,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3, ISBN 0-87021-739-9 (英语) 
  • Henry, Chris, Battle of the Coral Sea,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3, ISBN 1-59114-033-1 (英语) 
  • Morison, Samuel Eliot,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1,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英语) 
  • Morison, Samuel Eliot,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3,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英语) 
  • Morison, Samuel Eliot,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4,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英语) 
  • Nofi, Albert A., To Train the Fleet for War: The U.S. Navy Fleet Problems, 1923-1940,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0, ISBN 978-1-884733-69-7 (英语) 
  • Prange, Gordon W., Miracle at Midway,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82, ISBN 0070506728 (英语) 
  • Symonds, Craig L., The Battle of Midwa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ISBN 978-0-19-539793-2 (英语) 
  • Sumrall, Robert F., Gardiner, Robert , 编, The Yorktown Class, Warship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2): 132–1501990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