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双抱
纪雙抱(台湾话:Kí Siang-phāu,1891年10月20日—1985年1月7日),署名多作纪双抱,字经才,号全德,台湾澎湖县马公市兴仁里(双头挂社)[1]人士,曾任学校教师与澎湖议会参议员[2],地方知名乡绅,擅长诗词与书法,其墨迹常见于澎湖县各处寺庙的楹联。[3][4]
纪雙抱 | |||||
---|---|---|---|---|---|
字 | 经才 | ||||
号 | 全德 | ||||
性别 | 男 | ||||
出生 | 1891年10月20日 大清台湾省台南府澎湖厅林投澳双头挂社 | ||||
逝世 | 1985年1月7日 中华民国台湾省澎湖县马公市 | (93岁)||||
国籍 | 大清(1891-1895) 大日本帝国(1895-1945) 中华民国(1945-1985) | ||||
语言 | 台语、日语、国语 | ||||
教育程度 | 居易堂书院 | ||||
职业 | 学校教师、议会参议员 | ||||
组织 | 妈宫公学校、省立马公中学 | ||||
知名于 | 书法、诗词 | ||||
儿女 | 纪淑 | ||||
汉语名称 | |||||
繁体字 | 紀雙抱 | ||||
简化字 | 纪双抱 | ||||
| |||||
生平
纪双抱出身于清治末期的林投澳双头挂社,九岁父亲逝世,后进入“居易堂书院”,向林介仁、吴尔聪等名儒学习汉学,十八岁业成,便开始任教于双头挂、嵵里与妈宫等地的书房,十九岁加入西瀛吟社,戮力传播诗学。大正二年(1913年),纪双抱进入妈宫公学校(马公国民小学前身)服务,任职长达34年。[3]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投降[5],国民政府接收台湾与澎湖群岛[6],民国34年(1945年)9月,纪双抱出任政权转换后马公国民小学的首任校长。民国35年(1946年),纪双抱获得澎湖县教育公会推荐,当选临时参议员[2]。纪双抱任职参议员期间,为便于培育更多师资,曾建请县政府在设立“简易师范班”,在澎湖教育界可谓影响深远。[3]
民国37年(1948年),纪双抱转任台湾省立马公中学(马公高级中学前身),专任学校书法老师,并于民国53年(1964年)致仕,结束总计54年的教职生涯。退休之后,纪双抱出任马公二信的监事主席,尽忠职守,多年不辍。[3]
民国74年(1985年)元月间,澎湖县立文化中心预计月底替纪双抱举办墨迹展览,不意纪双抱于该月7日溘然长逝,享寿95岁(虚岁)。[3]
个人荣誉
纪淑事件
民国36年(1947年)2月27日,国民党政府因一起查缉私烟案,处置失当造成流血冲突,民众对于政府积压许久的不满情绪爆发,2月28日号召起事,引起台湾全体岛民响应[6][7],当时因为澎湖的青年从收音机听到来自嘉义的广播,不少青年如赵文邦(前树党主席冼义哲之伯祖父[8])、王财情等因有受过军事训练,便打算仿效台湾省的自治青年同盟,预备响应起事。3月2日,澎湖实施夜间管制,纪双抱的女儿纪淑、纪美约莫在晚间六点左右,两姊妹在返回马公镇住家的路上,有一军方士兵突然对纪淑呼喝,双方言语不通,纪淑并未应答,迳自步行离去,竟遭到士兵开枪射击。纪淑大腿后侧中弹,腿骨碎裂,伤及动脉,登时血流如注,一度有丧命之虞。[9][10]
纪淑中弹消息传开后,当地居民群起震怒,上千民众遂集结澎湖医院,要求军方讨回公道。时任马公要塞中将司令的史文桂为安抚民众冲天般的怒火,立刻派兵护送纪淑送医,表达愿意负担纪淑所有医疗费用,并宣布纪淑若有不测,军方承诺负担纪淑子女所有教育费用。纪淑的手术由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毕业的医师苏银河操刀,为保住纪淑性命,苏银河当机立断,施行截肢手术。3月3日清晨四点,纪淑手术结束,在确定女儿脱离险境之后,纪双抱亲自走到澎湖医院外,对于成群愤慨的青年们高声呼吁:“我一个查某囝牺牲,莫阁牺牲其他的少年人矣。”几番劝说下,这一场可能酿成大规模的军民流血冲突,就此平息。[9][10]
台湾历史学者许雪姬认为,二二八事件之所以并未在澎湖发生,主要原因:其一,史文桂并未同意调派澎湖的驻军赴高雄港支援,反动者无机可趁、其二,澎湖仕绅(如郭石头、许整景、陈伯寮等)发挥其影响力,极力约束当地的青年份子、其三便是纪双抱在“纪淑事件”中,劝退乡亲戒急用忍的态度,才能避免当地造成更大的伤亡。[9][10]
二二八事件平定后,民国36年(1947年)12月,国民政府因澎湖居民并未随之武装起事,嘉勉军方表现得宜,便决议拨款国币两亿元(约旧台币5,714,000元)赈济澎湖,以兹奖励。收到款项后,澎湖各界人士决议在澎湖观音亭附近兴建“中正公园”及“西瀛胜境牌楼”,以回馈地方公用,今西瀛牌楼东面处仍可见相关历史之碑文。[11][12]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 ^ 〈馬公市 興仁里〉. 澎湖县马公市公所.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5) (中文(台湾)).
- ^ 2.0 2.1 陈, 文豪. 《澎湖縣議會會史》. 澎湖县: 台湾省澎湖县议会. 2003 (中文(台湾)).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许, 雪姬. 〈紀雙抱〉. Penghu.Info|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2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7) (中文(台湾)).
- ^ 4.0 4.1 许, 雪姬. 《續修澎湖縣志.人物志》. 澎湖县: 澎湖县政府. 2005. ISBN 986001521X (中文(台湾)).
- ^ 史景迁. 《追尋現代中國:革命與戰爭》. 台北市: 时报. 2019 [2001]. ISBN 9789571379104 (中文(台湾)).
- ^ 6.0 6.1 赖, 泽涵. 《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 台北市: 时报. 1994. ISBN 9571309060 (中文(台湾)).
- ^ 白先勇; 廖, 彦博. 《止痛療傷 : 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 台北市: 时报. 2014: 28–37 (中文(台湾)).
- ^ 冼, 义哲. 〈自由廣場》澎湖看不見的二二八〉. 自由时报. 2017-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3) (中文(台湾)).
- ^ 9.0 9.1 9.2 何, 欣洁. 〈全台唯一「二二八海水浴場」,你不知道的澎湖故事〉. 端传媒 Initium Media. 2017-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4) (中文(台湾)).
- ^ 10.0 10.1 10.2 许, 玉河. 〈西瀛勝境牌樓〉. Penghu.Info|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 (中文(台湾)).
- ^ 林, 逸君. 〈西瀛勝境牌樓〉. 台湾大百科全书. 2009-09-09 (中文(台湾)).
- ^ 黄, 政义. 〈西瀛勝境的碑文記載著澎湖二二八事件史實〉. 澎湖时报. 2016-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