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号小提琴奏鸣曲 (莫扎特)

莫扎特的A大调键盘与小提琴奏鸣曲目录第526号,于1787年在维也纳完成。

第35号键盘与小提琴奏鸣曲
莫扎特作品
调性A大调
目录号第526号
创作1787年,​236年前​(1787
乐章3
配器键盘、小提琴

这首奏鸣曲可以说是莫扎特最后一首严肃的同类型作品,较晚完成的F大调奏鸣曲(目录第547号,1788年)在内容上来说,更偏向于一首小奏鸣曲。有部分的学者,包括Alfred Einstein在内,则是将目录第454号、481号及本曲视为莫扎特的“三大”小提琴奏鸣曲[来源请求]

分析

早期莫扎特的同类型作品在键盘部分有“为键琴”、“键琴或古钢琴”等分别,随著键琴逐渐被市场淘汰,目录第526号使用的乐器也变为“古钢琴或键琴”,显示了古钢琴正在扩大市场。

这首作品有三个乐章:

  1. 非常快的快板
  2. 行板(D大调)
  3. 急板

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 
 
拍子,键盘和小提琴都有各自的表现天地,相较于早期作品键盘明显占优的态势来说,二者在此可说是势均力敌。奏鸣曲式的呈示部不脱A大调和属调E大调的传统设定,发展部则有些许令人惊喜的手法。

第二乐章也使用了奏鸣曲式,不过以古典主义时期的奏鸣曲式来说,这里的发展部有著相当可观的篇幅。在再现部到来之前,莫扎特使用了同音异名的手法,并借此展开一段模进。第三乐章是轮旋奏鸣曲式,发展部转至F小调,再现部则是以第二主题回归。

录音节选

参见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