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后锁定
提升飛彈作戰能力的技術
发射后锁定(LOAL, Lock-on after launch)是指飞弹具备从军用飞机、飞弹发射车等武器平台发射后再锁定目标的能力。这个术语通常用于空对空飞弹,并用于与旧式需锁定后才能发射的飞弹做区分。
特性
发射后锁定功能是现代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某些空对空飞弹通常需要飞弹暴露在飞机外,才能让飞弹的导引头直接识别并锁定目标。而发射后锁定功能使得军用飞机能将飞弹收纳于机身内部以提高匿踪性,然后在发射飞机打开投弹舱、让飞弹射出飞机后再识别并锁定目标。
发射后锁定功能的系统通常依靠头盔显示器、机载雷达、前视红外系统等感测器的辅助提示,并使用简单的捷联惯性导引系统来使飞弹了解发射后要扫描的位置,飞弹在发射后将立即进入惯性导引模式,直到导引头被启动并开始扫描目标预估的位置。[1]若飞弹除了发射后锁定功能外还拥有资料链路功能,则可以让飞弹在发射后从属于飞机的雷达或头盔显示器,以引导飞弹一路飞向被锁定的目标。[2]
除此之外,发射后锁定功能使飞弹能发射出一段距离后再启动导引头锁定目标,使得从前需锁定目标后再发射的飞弹如今不再受到导引头的视野性能限制,从而发挥出符合飞弹本身飞行性能的作战范围。如AIM-9X响尾蛇飞弹在引入此功能后,便使其作战范围提升了33%,能在前向范围达到几近超视距飞弹的性能。[3]
具备发射后锁定功能的典型例子包括ASRAAM飞弹和较新型号的AGM-114地狱火飞弹。在发射后锁定功能推出后,旧式不具备此功能的武器系统的发射方法便被称为发射前锁定(LOBL, Lock-on before launch),不过这个术语通常会与发射后锁定一同出现,且仅用于与后者区分。
参见
参考资料
引文
- ^ Morrocco 2001,第33页.
- ^ Lewis 2003,第21页.
书目
- Lewis, Paul. Raytheon plans to extend Sidewinder capabilities. Flight International. Vol. 163 no. 4886. 6 October 2003: 21. ISSN 0015-3710 (英语).
- Morrocco, John D. Rafael unveils versatile “Derby” beyond-visual-range missile. Aviation Week & Space Technology. Vol. 154 no. 19. 7 May 2001: 33–34. ISSN 0005-2175 (英语).
- Air-to-Air Missile Reaches Production Milestone. Naval Aviation News. Vol. 97 no. 3 (Patuxent River, Maryland). 2015: 9. ISSN 0028-1417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