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部宗轮论

异部宗轮论》(梵语:Samayabhedoparacanacakra),是记载部派佛教时期各派教义异同的论书世友菩萨撰。

题名

samaya,有多义,其中一种含意为契约、和合。bheda意思是破裂、分别、差异。upa-是前缀词,使之....朝向、靠近。racana意思是安排、布局。cakra意为车轮、圆盘。

窥基《异部宗轮论述记》对题名解释如下:

人有殊途,厥称异部,法乖一致,爰号宗轮。异者别也,部者类也。人随理解,情见不同,别而为类,名为异部。宗者主也,轮者转也。所主之法,互有取舍,喻轮不定,故曰宗轮。又宗者所崇之理,轮者能摧之用,如王之有轮宝。是以殄寇除怨,建绩成功。标能举德,取方来学,镜此诸部,善达玄微,妙闲幽致,可以挫异道、制殊宗,树德扬名,借称轮矣。异部之宗轮,依士释也。激扬宗极,藻议攸归,垂范后昆,名之为论。

译本

汉传佛教共有三个版本,录于《大正新修大藏经·史传部》:

  • 《十八部论》,夹注写秦言,或是姚秦时译,译者不详,开元录列入失译[1]。(本论和失译的《三弥底部论》都将正量部音译为三弥底部)
  • 《部执异论》或题作《部异执论》[2]陈朝真谛译。
  • 《异部宗轮论》,唐朝玄奘译,共一卷。窥基异部宗轮论述记》是对它的注释。

演培法师于民国三十九年著有《异部宗轮论语体释》,为本论的白话文版本。

藏传佛教中,《异部宗轮论》有两个译本,一是《异部宗轮论》的藏译,二是清辨注解本《异部宗精释》。

简述

“异部”是指佛教不同的教派;“宗轮”指各教派不同的修行宗旨。《异部宗轮论》记述的根本分裂传说和部派名目,与《文殊师利问经·分部品》基本一致[3],《十八部论》列在《文殊师利问经·分部品》之后如同注疏解说。

《异部宗轮论》以旁观者的角度,把持有类似观点的部派放在一起进行讲解,即“本宗同义”,区别差异观点时则称为“末宗异义”。《异部宗轮论》记载了三支根本宗义,即大众部说一切有部化地部三支根本宗义,其他部派在其一基础上再有自己独特宗义。

姚秦时译《十八部论》记载,佛教僧团因诤论三比丘提出五事异说,而分裂为根本二部[4];藏传清辨《异部精释》中也提到类似的说法[5]。到了陈朝时译《部执异论》,修改为四众诤论外道提出的五事,而分裂为根本二部[6];到了唐朝玄奘译《异部宗轮论》,再修改为四众诤论大天五事,而分裂为根本二部[7],与后来制多部祖师大天同名而出现了两个大天;又将十八部中说转部有别名为经量部,改为经量部为本名说转部为别名。

在《异部宗轮论》所追溯出来的根本上座部的支派中含有以三支根本宗义为基础的部派,而根本大众部支派中也出现了以说一切有部宗义为基础的部派。

作者考证

真谛译本题为“天友大菩萨”造[8],玄奘译本题为“世友菩萨”造,菩萨之称来自迦湿弥罗国编撰《大毘婆沙论》时作为上座之“世友尊者”当次于弥勒菩萨之后成佛的传说[9]。因作者题为“世友菩萨”,本论常被认为出自说一切有部四大论师之“世友尊者”。

印顺法师认为宗轮论中说一切有部经量部的宗义不晚于《大毘婆沙论》,从而作《异部宗轮论》的“世友菩萨”即是《大毘婆沙论》中说一切有部四大论师之“世友尊者”[10]。造《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的“世友菩萨”[11],引述并破斥了《大毘婆沙论》中的说一切有部四大论师之“世友尊者”的学说,因而此“世友菩萨”与婆沙论的“世友”绝非一人[12],据其研究,和《成业论》引用的“经部异师世友”是同一人,是法救英语Dharmatāta后学[13]

其他

在《藏文大藏经》中,还有另外一本介绍诸部派并包括大乘教说的论书,名为《有为无为抉择》Saṃskṛtāsaṃskṛta-viniścaya('Dus byas dang 'dus ma byas rnam par nges pa zhes bya ba),是十二世纪在东北印于大众部出家,擅长于般若乘与金刚乘的僧人Daśabalaśrimitra所作[14]

说一切有部的《大毘婆沙论》和南传上座部的《论事》,也记载了各部派的异论。

注释与引用

  1. ^ 《十八部论》后序:“按此论者,宋藏中错重写。彼部异执论,名为十八部论,故今取此国本为正。《开元录》云:右十八部论,群录并云:梁代三藏真谛所译。今详真谛三藏已译十八部论,不合更译部异执论。其十八部论初,首引文殊问经分别部品,后次云罗什法师集后方是论。若是罗什所翻,秦时未有文殊问经,不合引之置于初也。或可准别录中,文殊问经编为失译,秦时引证此亦无疑。若是真谛再译,论中子注不合有秦言之字。详其文理,多是秦时罗什译出,诸录脱编,致有疑焉。其真谛十八部疏,即部异执疏。是虽有斯理,未敢指南。后诸博闻请求实录。”
  2. ^ 慧沼《成唯识论了义灯》:“部是众义,名圣弟子为部。执是取义,皆取佛说三藏之中所说法义。……部是人名,执是法名。……分破是异义。人、法皆分破,故名为异。圣弟子众各相朋党,即是人异。取执之义又各不同,即是法异。人相傥,故人起诤,执法不同,故法相非斥,故立异名。”
  3. ^ 文殊师利问经·分部品》:“佛告文殊师利。未来我弟子。有二十部能令诸法住。二十部者并得四果。三藏平等无下中上。譬如海水味无有异。如人有二十子。真实如来所说。文殊师利。根本二部从大乘出。从般若波罗蜜出。声闻缘觉诸佛悉从般若波罗蜜出。”
  4. ^ 《十八部论》:“佛灭度后百一十六年,城名巴连弗。时阿育王,王阎浮提,匡于天下。尔时大僧别部异法,时有比丘,一名能,二名因缘,三名多闻。说有五处,以教众生。所谓从他饶益无知,疑由观察言说得道。此是佛从始生二部,一谓摩诃僧祇。二谓他鞞罗(秦言上座部也)。”
  5. ^ 《异部精释》:“僧伽诤论大起,长老龙及坚意等多闻者,宣扬根本五事。……由是分为二部。”
  6. ^ 《部执异论》:“如是所闻,佛世尊灭后,满一百年,譬如朗日隐頞悉多山。过百年后更十六年,有一大国名波吒梨弗多罗,王名阿输柯,王阎浮提,有大白盖,覆一天下。如是时中,大众破散。破散大众凡有四种:一大国众,二外边众,三多闻众,四大德众。此四大众,共说外道所立五种因缘。五因缘者,如彼偈说:‘馀人染污衣,无明疑他度。圣道言所显,是诸佛正教。’思择此五处,分成两部,一大众部,二上座弟子部。”
  7. ^ 《异部宗轮论》:“如是传闻,佛薄伽梵般涅槃后,百有馀年。去圣时淹,如日久没。摩竭陀国俱苏摩城,王号无忧,统摄赡部,感一白盖,化洽人神。是时佛法大众初破,谓因四众共议大天五事不同,分为两部,一大众部,二上座部。四众者何?一龙象众,二边鄙众,三多闻众,四大德众。其五事者,如彼颂言:‘馀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
  8. ^ 《十八部论》:“(1)正觉涅槃后,始满百馀岁,于兹异论兴,正法渐衰灭。(2)各各生异见,建立于别众,危崄甚可畏,应生厌离心。(3)今于修多罗,观察佛正教,依于真谛说,求于坚固义。(4)犹如砂砾中,求得真金宝,我从先胜闻,如来人中日。”
    真谛译《部执异论》:“(1)佛灭百年后,弟子部执异,损如来正教,及众生利益。(2)于不了义经,如言执故失,起众生厌怖,今依理教说。(3)天友大菩萨,观苦发弘誓,胜智定悲心,思择如此义。(4)我见诸众生,随种种见流,故说真实义,如佛言所显。(5)若知佛正教,圣谛为根本,故应取真实义,犹如沙中金。”
  9. ^ 玄奘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国》:“健驮逻国迦腻色迦王。以如来涅槃之后第四百年应期抚运。……其王是时与诸罗汉自彼而至建立伽蓝结集三藏。欲作毘婆沙论。是时尊者世友户外纳衣。诸阿罗汉谓世友曰。结使未除净议乖谬。尔宜远迹勿居此也。世友曰。诸贤于法无疑。代佛施化。方集大义欲制正论。我虽不敏粗达微言。三藏玄文五明至理。颇亦沈研得其趣矣。诸罗汉曰。言不可以若是。汝宜屏居。疾证无学。已而会此。时未晚也。世友曰。我顾无学其犹洟唾。志求佛果不趋小径。掷此缕丸未坠于地。必当证得无学圣果。时诸罗汉重诃之曰。增上慢人斯之谓也。无学果者。诸佛所赞。宜可速证。以决众疑。于是世友即掷缕丸空中。诸天接缕丸而请曰。方证佛果次补慈氏。三界特尊四生攸赖。如何于此欲证小果。时诸罗汉见是事已。谢咎推德请为上座。凡有疑议咸取决焉。是五百贤圣。”
  10. ^ 印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第六章说一切有部的四大论师,第三节世友,第一项事迹与著作:“‘异部宗轮论’,……论中所说的部派分裂,为说一切有部的传说。所叙的部派异义,为汉译中唯一的宗派异义集。所说的说一切有部宗义,与‘发智’、‘品类’论等相合。所说的说经部义,还是初期的说转部义,与晚期的经量部不同。这可见‘异部宗轮论’所显示的宗派实况,不会迟于‘大毘婆沙论’的。中国所传的世友菩萨,就是‘大毘婆沙论’所说的世友。”
  11. ^ 道安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序》:“婆须蜜菩萨大士。次继弥勒作佛。名师子如来也。”
  12. ^ 印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第八章、说一切有部的譬喻师,第二节、婆须蜜菩萨及其论书,第二项、集论的时代与所宗:诸论师中,除婆须蜜外,都是不熟悉的。主要为解说经偈,所以可能为经师。婆须蜜──依作用而立三世的世友说,比对‘大毘婆沙论’相同的文句,知道大半都被引用了,不过没有标名而已。如色相十义,相应九义等都是。世友说虽引用极多,但不是所宗依的;相反的,大半是作为破斥的对象。所以,本论作者婆须蜜──世友,与依用立世的世友,决非一人。
  13. ^ 印顺《唯识学探源》:“玄奘门下,说这位世友尊者,是经部异师。像《俱舍光记》(卷五)说:“印度国名世友者非一,非是婆沙会中世友”。《成唯识论述记》(卷四),也有“此即经部异师”的话。……然据我最近的研究,这确为初期的譬喻大师,就是《尊婆须密所集论》的作者,世友属大德法救的后学,比妙音早一些。他的思想,与阿毘达磨大论师世友,完全不同。”
  14. ^ 林隆嗣. 無畏山(Abhyagiri)派之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有為無為抉擇》第 13 章 (PDF). 正观. 2016 [2022-03-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3-09).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