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风暴蔷薇 (2014年)

热带风暴蔷蜜(英语:Tropical Storm Jangmi,国际编号:1423联合台风警报中心WP232014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Seniang[1])为2014年太平洋台风季第二十三个被命名的风暴。“蔷蜜”(장미)一名是由韩国提供,即蔷薇,象征时尚。其气味虽然芬芳,但茎部常带有刺;常生于灌木丛中。[2][3]

热带风暴蔷蜜
Tropical Storm Jangmi(英文)
蔷薇在12月29日横过菲律宾
蔷薇在12月29日横过菲律宾
路径图
热带风暴蔷蜜的路径图
热带风暴蔷蜜的路径图
概况
形成日期2014年12月27日
消散日期2015年1月4日
最低气压996 hPa
瞬间最大阵风110 km/h
影响
财产损失 菲律宾28,333,704.95美元
(1,271,588,402.04披索[1]
死伤人数 菲律宾66死43伤6失踪[1]
影响地区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帛琉
 菲律宾
 马来西亚
 文莱
2014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部分

蔷蜜是造成2014–15年东南亚洪灾的元凶之一,造成菲律宾有66人罹难。[1]

发展过程

形成前期发展状况

2014年12月23日,一低压区帛琉南方海面上生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8W。

12月25日,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对其撤销扰动编号。

12月26日,原扰动98W于帛琉西南方海面上再度发展,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重新给予扰动编号99W。

12月27日下午2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低”的评级。[注 1]下午8时,日本气象厅对其发出烈风警报。香港天文台在未有事先表示“一个热带低气压似乎在形成中”的情况下,于下午10时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12月28日上午2时30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评级提升为“中”。[注 2]上午3时30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并对其评级提升为“高”,并对该系统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注 3]上午5时,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由于已进入该机构之责任范围,故将其命名为仙娘。[5]上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给予编号23W。下午2时,中央气象台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

12月29日上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上午4时,该热带低气压于菲律宾南苏里高省希纳图安英语Hinatuan, Surigao del Sur沿海登陆。上午5时,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6]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蔷薇。同时,中央气象台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中央气象局亦将其升格为轻度台风。上午10时,香港天文台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下午9时,蔷薇于菲律宾保和省安达沿海登陆。下午11时,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7]

12月30日上午2时30分,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再度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8]上午4时30分,蔷薇于菲律宾宿雾省阿尔高英语Argao, Cebu沿海登陆。上午8时,蔷薇于菲律宾东内格罗省拉利伯塔德英语La Libertad, Negros Oriental沿海登陆。下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12月31日上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出最后的警报。同时,香港天文台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中央气象台亦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对其发出最后警报(第13报)。上午10时,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9]下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下午11时,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下午9时30分,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将其降格为低压区,发布最后一报热带气旋资讯(第16报)。[10]

2015年1月1日上午1时,香港天文台将其降格为低压区。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LOW”的评级。下午8时,蔷薇于马来西亚沙巴山打根省勿卢兰沿海登陆。

1月2日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低压区。

后期重新发展

自1月2日开始,其背风低压于沙巴以西海面上发展[11][12],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重新给予扰动编号90W。上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直接给予“MEDIUM”的评级。下午2时,日本气象厅再次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并对其评级提升为“HIGH”。[13]

1月3日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撤销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并对其评级降级为“LOW”。1月4日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取消评级。下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低压区。

强度调整

其后,于日本气象厅所发布的最佳路径中,将其风速上调至40,气压则下调至996百帕[14]

影响

热带风暴蔷蜜于菲律宾造成灾损统计
伤亡
地区 死亡 受伤 失踪
西米沙鄢 (VI) 3 7 0
中米沙鄢 (VII) 21 8 4
东米沙鄢 (VIII) 32 26 0
北棉兰老 (X) 4 0 0
达沃 (XI) 2 0 0
卡拉加区 (CARAGA) 4 2 2
总计 66 43 6
房屋倒塌
地区 全倒 半倒 总计
西米沙鄢 (VI) 15 91 106
中米沙鄢 (VII) 238 479 717
东米沙鄢 (VIII) 64 1,386 1,450
三宝颜 (VIII) 60 21 81
北棉兰老 (X) 153 279 432
达沃 (XI) 1 12 13
卡拉加区 (CARAGA) 79 419 498
总计 610 2,687 3,297
灾损
数额
菲律宾披索(PH₱) 美元(US$)
基础设施 552,382,867.29 12,308,269.85
农业 719,205,534.05 16,025,435.10
灾损总计 1,271,588,402.04 28,333,704.95

数据来源:2015年1月10日,当地国家减灾委员会的报告。[1]

当地发出之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二号风暴信号

12月28日上午5时,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将已进入责任范围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命名为Seniang(仙娘),开始发布第一报热带气旋资讯,同时发出一号风暴信号。[5]

12月29日上午5时,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发出二号风暴信号。[6]下午11时,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并解除二号风暴信号。[7]不过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在翌日(30日)凌晨2时半再次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同时再度发出二号风暴信号,相距解除信号仅3小时半。[8]

12月31日上午10时,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并解除二号风暴信号。[9]下午9时30分,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将其降格为低压区,发布最后一报热带气旋资讯(第16报),并解除一号风暴信号。[10]

热带气旋信号使用纪录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 风暴信号
上一热带气旋 一号风暴信号
    2014.12.28 05:00-2014.12.31 21:30
下一热带气旋
台风黑格比 热带风暴米克拉
台风黑格比 二号风暴信号
    2014.12.29 05:00-2014.12.29 23:00
    2014.12.30 02:30-2014.12.31 10:00
热带风暴米克拉

释义

  1. ^ 当有2种以上全球预报模式表示某低压区将于未来48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将该系统之热带气旋形成机会评级为“低”。除非环境异常优良,否则该系统在24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甚微。[4]
  2. ^ 当有3种以上全球预报模式表示一低压区将于未来48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将该系统之热带气旋形成机会评级为“中”。一般而言,即使发展机会增大,系统过了24小时之后发展成热带气旋的机会才较高;但如果环境良好,系统亦可以在24小时内形成热带气旋。[4]
  3. ^ 当有3种以上全球预报模式表示一低压区将于未来24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将该系统之热带气旋形成机会评级为“高”,并同步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此时该系统于24小时之内形成热带气旋的机会极高,若气象因素特别有利,该系统更可于6小时内增强为热带低气压[4]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1.4 SitRep No.22 re Effects of Tropical Storm SENIANG (Jangmi) (PDF). National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and Management Council. 2015-01-10 [2015-01-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2-27). 
  2. ^ 香港天文台. 熱帶氣旋名稱的意義. [2014-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9). 
  3. ^ 颱風百問——颱風是怎麼命名?.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 [2014-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1月4日). 
  4. ^ 4.0 4.1 4.2 Digital Typhoon. デジタル台風:JTWC衛星写真のLOWの意味は?. 2011-07-13 [2015-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2). (日语)
  5. ^ 5.0 5.1 seniang_2014_bulletin #1. Philippine Atmospheric, Geophysical and Astronomic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2014-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月2日). 
  6. ^ 6.0 6.1 seniang_2014_bulletin #5. Philippine Atmospheric, Geophysical and Astronomic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2014-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9). 
  7. ^ 7.0 7.1 seniang_2014_bulletin #8. Philippine Atmospheric, Geophysical and Astronomic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2014-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1). 
  8. ^ 8.0 8.1 seniang_2014_bulletin #8-A (Intermediate). Philippine Atmospheric, Geophysical and Astronomic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2014-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1). 
  9. ^ 9.0 9.1 seniang_2014_bulletin #14. Philippine Atmospheric, Geophysical and Astronomic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2014-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1). 
  10. ^ 10.0 10.1 seniang_2014_bulletin #16 (FINAL). Philippine Atmospheric, Geophysical and Astronomic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2014-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1). 
  11. ^ Marine Weather Warning for GMDSS Metarea XI 2015-01-02T06:00:00Z. WIS Portal – GISC Tokyo.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2015-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2). 
  12. ^ Northwest Pacific Relative Vorticity - Large Scale (850mb) at 06:00 UTC on January 1, 2015 (PNG). CIMSS. [2015-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2). 
  13. ^ Tropical Cyclone Formation Alert.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2015-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月2日). 
  14. ^ 2014年第23號颱風(薔薇)最佳路徑 (PDF). 日本气象厅. [2015-01-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1-19). 

参见

历史上的跨年份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