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莱历史

汶莱苏丹国的统治曾存在于14世纪16世纪。其领土涵盖婆罗洲北部和菲律宾南部,但这一地方势力在欧洲人的影响下逐步走向终结。后来,汶莱与西班牙有过一次短暂冲突,并取得了胜利。汶莱帝国(也称渤泥国)在19世纪时达到顶峰后,因丧失领土过多给砂拉越白人拉惹而导致其日渐衰落,最终造成现今的陆地狭小和两厢分离的局面。汶莱在1888年1984年期间是英国保护国

前苏丹国时期

 
位于南京的一个带有 Ma-na-jih-chia-na 纪念石碑的赑屃

欧洲人跟随麦哲伦船队的脚步来到以前,汶莱历史主要依据当地传说的猜测和对中国史籍的解读而来。有历史学家相信,现今所知的汶莱苏丹国,可能起源于7世纪婆罗洲西北部一个名为“维贾耶普拉”(Vijayapura[a]的小国,也许是苏门答腊强大帝国三佛齐的一个从属国。而另外一个起源可能,则被认为是名叫“渤泥”(Po-ni)的小国。[1]到了10世纪,渤泥国宋朝开始接触并交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与之形成附庸关系。到了14世纪,渤泥被归入来自爪哇满者伯夷帝国的统治之下。作者Prapanca在其于1365年编著的《爪哇史颂》一书的第14章节中,提到“Berune”是满者伯夷的一个诸侯国[2]然而,更能体现这种状态的莫过于渤泥对满者伯夷的朝贡关系,皆因渤泥每年都要向满者伯夷进贡由槟榔树的嫩绿果实所鲜榨而成的一罐槟榔汁

与华关系及“京那峇当岸”

文莱在元代史籍中称“渤泥”,明代史籍中称“文莱”。文莱长期受中国文化影响,13世纪后呈现伊斯兰化。当代文莱由浡泥国苏丹马合谟沙英语Muhammad Shah of BruneiMuhammad Shah)与福建移民黄森屏所率领的华人社团联手建成。而马合谟沙之子、苏丹麻那惹加那则曾于1408年到访中国,后逝世并安葬于南京浡泥国王墓

伊斯兰教及“黄金时代”

 
位于汶莱哥打峇都英语Kota Batu, Brunei-Muara附近的第五任汶莱苏丹博尔基亚陵墓。他的在位时期被誉为汶莱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14世纪,文莱伊斯兰教君主国脱离爪哇的控制,在14世纪至16世纪非常强大,国土包括菲律宾南部以及纳闽砂拉越沙巴

在15世纪,渤泥国与穆斯林的马六甲王国关系密切。

欧洲殖民时代

汶莱在本区域的关系因欧洲列强各方的变化而不同。在多数情况下,葡萄牙人更加倾向于同地区大国在经济及贸易方面取得联系,故对汶莱的发展干预甚少;然而双方并未因此交好,当中包括葡萄牙人于1536年袭击摩鹿加穆斯林一事,不仅招致了苏丹的敌意,就连葡国驻汶莱内廷大使也在种种压力之下不得不选择离开。葡萄牙人认为,汶莱苏丹国在本区域的政治和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从汶莱客商遍布洛坤暹罗的光景中可见一斑。

相较而言,汶莱与西班牙人的敌对关系更为激烈。自1565年起,西班牙海军和汶莱军队之间就时常出现一些小规模的军事冲突;到了1571年,西班牙人击败了当地的汶莱贵族并成功占据马尼拉;汶莱曾调遣大批部队并有意夺回该城,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实行。[b]1578年,西班牙占据了苏禄并于4月攻克汶莱,随后要求苏丹停止其在菲律宾回教传教活动英语Islamic missionary activity#Missionary activity in Southeast Asia,而转为让基督教传教活动活跃于其王国境内。后来由于当地爆发霍乱痢疾,西班牙人因此损失惨重并开始安排撤离行动。[3][4]在疫情好转的72天后,西班牙人决定放弃汶莱并于1578年6月26日返回驻地马尼拉。[5]这一系列的短期破坏对汶莱影响甚微,而苏禄也因此得以在不久后恢复到独立自主的状态。可是,汶莱却从此丧失了在吕宋的主导权,而整个岛屿也被牢牢掌握在西班牙人的手中。

本地区变化的长期影响不能够避免。在苏丹侯赛因之后,文莱进入了衰落时期。这是由于文莱内部对于苏丹位置的争夺以及欧洲殖民力量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上升,此外还有其他包括具有争议的传统贸易事情以及文莱与许多其他东南亚苏丹国的经济基础。

在苏丹奥玛·阿里·赛夫汀二世英语Omar Ali Saifuddin II统治期间,砂拉越曾先后发生多处骚乱。直至1839年,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布鲁克抵达婆罗洲后,才协助苏丹镇压了这些举事

作为相应的回报,布鲁克成为砂拉越的地方首长以及后来的“白人拉者”,并逐步扩张了在其控制之下的领土范围。布鲁克曾试图拿下汶莱的控制权,然而未能得偿所愿。他询问了英国政府是否接受其本人将汶莱占为己有,却被英国方面告知,尽管汶莱存在管理不善之处,其仍旧有著意义鲜明的国家认同,故不能就此被布鲁克吞并之。

1843年,一场公开的军事冲突在布鲁克与苏丹之间爆发,并以后者被击败而告终。为此,苏丹承认了砂拉越相对独立的特殊地位。1846年,渤泥国首都渤泥城Brunei Town)遭受英军袭击并被其占据,而苏丹赛夫汀二世英语Omar Ali Saifuddin II也只能被迫签订条约以结束英国对渤泥城的占领。同年,苏丹赛夫汀二世签订纳闽条约英语Treaty of Labuan,并将纳闽交予英国。后来,他于1847年与英国签订了“友好通商条约”,又在1850年与美国签订了类似条约。经过长年积累,历任汶莱苏丹割让给砂拉越的领土范围在进一步延伸。1877年,砂拉越首府古晋以东地带被租借英属北婆罗洲渣打公司,后经割让而成为北婆罗洲的一部份。

1888年,文莱沦为英国保护国

独立

 
哈桑纳尔·博尔基亚,汶莱第29任苏丹。

外部的压力最终导致文莱于1984年1月1日获得独立。然而英国与文莱签订的防务协定依然有效。苏丹掌握着国家的政治权力。同年文莱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和联合国。独立初期,政党活动合法,然而在1988年被禁止。

另见

脚注

  1. ^ 注意:不是与之同名的印度城镇维贾耶普拉
  2. ^ 有趣的是,正当中国海盗林阿凤于1574年12月袭击马尼拉之时,汶莱未能在西班牙人分心的状态下获得任何翻盘的机会。

延伸阅读

[]

 宋史/卷489》,出自脱脱宋史

参考来源

  1. ^ 此观点存在争议,请见 Johannes L. Kurz 所著 《([//web.archive.org/web/20141018034702/http://www.ari.nus.edu.sg/article_view.asp?id=17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Boni in Chinese Sources: Translations of Relevant Texts from the Song to the Qing Dynasti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查阅于2006年)
  2. ^ Naskah Nagarakretagama. Perpustakaan Nasional Republik Indonesia. [13 Octo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3) (印度尼西亚语). 
  3. ^ Frankham 2008,第278页
  4. ^ Atiyah 2002,第71页
  5. ^ Saunders 2002,第54–60页

主要文献

次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