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正统神学
新正统神学,在欧洲又被称为危机神学或辩证神学,是20世纪产生于欧洲大陆和美国的一种新教神学思想。由于18世纪启蒙运动开启理性的时代,科学知识等新发现促进了工业发展,也带来社会的进步繁荣,社会上对人的潜力与未来普遍存著乐观的看法。以人的理性为中心的启蒙运动,对于长久以来以教会权威为主体强调圣经启示的基督信仰,开始抱持以理性方法重新检验的态度。十九世纪的自由派神学家尝试在神的超越与临在性之间重新找到新的平衡。然而,自由神学为了符合当代主流理性思想,否定圣经中的神迹奇事、童女生子、耶稣复活等等,并没有完全走出启蒙运动的影响,所强调的临在性仍然偏重人本的观点[1]。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残酷与丑陋打破了人们对理性的乐观憧憬,对理性的悲观与反动掀起另一波神学运动新正统主义[2]。需要注意的是:“新正统神学”与“基要神学”的内容不同,它们是不一样的两种主张,新正统神学家也多是基要神学的反对者。
学说内容
- 新正统神学是使用开明派的若干论点、企图重建正统神学威信的一种神学主张。与自由神学的不同处在于:新正统神学家反对自由神学中暗示或明示的人类自救的可能性,反之强调上帝在此事件中的绝对的主权,因此与基督新教神学的加尔文主义是相当类似的看法。虽然新正统神学拒绝强调“自然神学”的自由神学,但新正统派神学家和自由派神学家同样地的拥抱启蒙运动,因此他们也接受圣经的诠释应当经过批判的过程。[2]
- 新正统神学看似是对于所谓“正统神学”的一次恢复,但其实“什么是正统神学?”却是个没有定论的难题。新正统主义者普遍认为吾人对上帝的论述要回到新约时代(使徒保罗的论述)乃至于更早先的(比方人类始祖亚当的)论述基础上,为要突显信仰一事完全是主动的上帝与被动的人类间展开的一种交往关系,并不是人类所创立的学说或是传承下来的习惯。因此,新正统神学所恢复的“正统”乃是从他们认为的上帝的角度所言的正统,并不是基于圣经的正统性、或是中文里所说的“道统”之意思[来源请求]。
- 新正统神学对自由神学的回应
- 强调神的超越性:卡尔·巴特则提出“神话语的神学”的看法,他认为,“神的话”是基督教神学唯一可靠的资源,但神的话并非只有圣经一种形式,最首要的形式应当是耶稣基督,以及一切与祂有关的事件,第二个形式才是圣经,最后的形式则是教会的宣讲。而后面两种形式只有用在启示耶稣基督时才算是神的话语。[3] 因为神学应当本于圣经所要启示出来的那位耶稣基督,同时将基督教会基于耶稣基督所宣讲出来的福音信息表达出来。神学的目的不是为要回应人类的处境,也不是为了要回答人的疑问,而是表达人领受上帝话语后所该做出的回应。[4]
- 强调信仰的基督:鲁道夫·布尔特曼舍弃了自由派“历史批判”对福音书的研究态度,主张人无法对历史的耶稣有足够的了解,因为新约的焦点在于“信仰的基督”,而非“历史的耶稣”。因此布尔特曼从存在主义哲学出发,改以“形式批判”的研究方法来探究初期教会宣讲的“福音信息”,论述个人对上帝的认识必须在神的话中与上帝相遇,并且对此一超越性的福音信息做出回应。[5]
新正统神学的权威观
新正统神学有时会被归入自由主义神学阵营,有时则被归入保守派。造成这种混乱局面的原因是:一方面,它抛弃自由主义的理论,主张启示的必定是神;另一方面,对于圣经,它则持守自由主义神学的观点。
新正统神学的权威基础,正如巴特所指出的,就是神的道。但这道是指耶稣基督,而不是指圣经。圣经是为道做见证,虽然内中有错误,但仍可见证道。圣经没有绝对性的权威,只有功用上的权威,因为圣经是我们遇见基督的工具[6]。
由于新正统神学既不是传统的正统神学,也不完全等同自由主义神学,所以在基要派基督徒看来具有极大的迷惑性,认为其比自由主义神学更可怕、更有危险。
代表人物及其学说
- 卡尔·巴特 - 在撰写《罗马书释义》第一版时主张一种非常激进的加尔文主义(即改良自奥古斯丁“预定说”而来的“双重预定论”),巴特在此书中极端地强调了救恩唯一的来源是上帝那高不可测的自由意志,甚至说人类的堕落也是出自上帝的自由意志,所以亚当的犯罪并不是因为他有自由意志,而是上帝预定了一位必然会犯罪的亚当为要使世人知道凭著受造之躯──人类是必然受到咒诅的,最后藉著上帝的爱子耶稣,人类才有与上帝和好的机会。巴特在此绕过了神学上的“自由意志说”、“盟约神学”、“伯拉纠主义”等等一直尝试用来证明上帝的公义性之论证,直接用本体论的说法:若有一位造物主,则祂断然不需要向受造物证明祂是公义的──不论祂做什么都只会是公义的而不是别的。巴特晚期承认自己早年的神学思想具有异端的色彩,过于激进,故有些研究巴特神学的学者认为巴特早期的神学思想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道德感涣散的气氛之下的时代性产物。一般论及巴特的新正统神学主张的多是讨论其早期的这一些思想。
- 艾米尔·布鲁内尔 - 新正统神学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晚期与巴特有神学歧异。
危机神学
危机神学是与新正统神学同时产生的一种基督教新教神学学说,最初的危机神学论者几乎都被认为属于新正统神学家。
其次,危机神学可以是研究者为了达到分析目的而擅自进行的归类,有些神学家并不同意将自己的学说归到危机神学之中,最有名的例子当属卡尔·巴特说自己的神学不是危机神学,但所有危机神学的专论几乎都会称他是代表人物。
原本的学说内容
危机神学至少有好几个面向上的意义:
- 自由神学的堕落已经为基督教带来了覆灭的危机。
- 普世对独一真神YHWH信仰的遗弃已经产生了人类史上空前的道德危机(两次的世界大战被视为其结果)。
- 神学用语与一般用语的混杂,使得为上帝辩护的神学家陷入了论证不利的危机。
- 基督教的神使得信仰祂的人陷入了理智的危机(卡尔·巴特所主张)或自我认同的危机(保罗·田立克的主张),而这一种危机是人类不可能也不应该逃避的。
危机神学的发展
新教的“危机神学”一名词在诞生之际还明显带著两次大战后人心动荡的忧惧成色,随著该观念的发展和经过更多人的使用,“危机神学”的意涵也开始丰富了起来。如今一切要为神学铲除不利条件的学说都可视为一种“危机神学”(即是将其引伸为“神学陷入了危机”之意)。在现代的神学家眼中,对神学发展的不利条件比方说有:实证论的高张气焰、“进化论”已为普罗大众所接受跟依照逻辑就可判断上帝并不仁慈(神义论问题)……等等。现代的神学家旨在扫除这些不利基督教传播之障碍,并且涉入逻辑学、生物学与自然科学的领域之中企图由证明。
辩证神学
辩证神学又称悖论神学,为基督教神学中新正统神学的一个主要内容或型式。
辩证神学的内容
真正的上帝或一切与其相关的主题(包括《圣经》中的启示)都是人类不能够完整理解的,故只能以人类对于“上帝”这个题目展开的辩证过程当作是认识上帝的过程。虽然采用辩证法,然而新教的辩证神学与理性主义无关,不但如此,还通常被认定是“反理性”学说的;因为新教神学中的辩证神学家普遍认为:采取辩证的后果便是得出与理性违背的判断,故而又叫悖论神学。与德国的辩证哲学传统不同,神学的辩证法通常不抱著“辩证的终点便是上帝”的这种想法,而是多数采取了否定神学或神秘主义做为知识论的基础。
相反或相异的观点
参考文献
- ^ 葛伦斯(Stanley J. Grenz)、奥尔森(Roger E. Olson)。《二十世纪神学评论》。刘良淑、任孝琦译。台北:校园,1998。p.26-27
- ^ 2.0 2.1 葛伦斯(Stanley J. Grenz)、奥尔森(Roger E. Olson)。《二十世纪神学评论》。刘良淑、任孝琦译。台北:校园,1998。p.74
- ^ 葛伦斯(Stanley J. Grenz)、奥尔森(Roger E. Olson)。《二十世纪神学评论》。刘良淑、任孝琦译。台北:校园,1998。p.83
- ^ 麦葛福(Alister E. McGrath)。《基督教神学手册》(Christian Theology: An Introduction, 2d ed.)。台北:校园,1998。p.119
- ^ 葛伦斯(Stanley J. Grenz)、奥尔森(Roger E. Olson)。《二十世纪神学评论》。刘良淑、任孝琦译。台北:校园,1998。p.103
- ^ 雷历博士:《基础神学》,香港活石福音书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