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尼教绘幡 MIK III 6286

摩尼教绘幡编号“MIK Ⅲ 6286”英语Manichaean Temple Banner “MIK Ⅲ 6286”)是一幅收藏于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摩尼教寺院旗幡,制作于公元10世纪,在20世纪初被德国吐鲁番考察队发现于新疆高昌故城。旗幡长45.5厘米、宽16厘米,两面均有彩绘人像,是献予去世之摩尼教信徒的丧葬绘幡。[1]:354

摩尼教绘幡 MIK III 6286
左:绘幡正面;右:绘幡背面
尺寸长45.5厘米,宽16厘米
文字粟特字母书写的回鹘语
年代10世纪
发掘于德国吐鲁番考察队于20世纪初在新疆高昌
现存于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编号MIK III 6286

描述

 
正面上层的光明童女坐像数位复原图

这幅旗幡上的画面分上下两层,上层图像面积约为下层的二分之一。正面下层描绘一名摩尼教女信徒像,站立在一席毛毡地毯上。她怀抱一本镶金典籍,身着白袍,头戴白色头巾和一顶白色高帽,据此可知她是一位选民。选民左侧飘浮着两颗巨大的莲花花蕾,右侧上方是一个类似古埃及王名圈的条框,框内用粟特字母书写的回鹘语解读作:“柏素茜(Busuš)公主画像”。[2]:270条框下方绘有一名穿深红长袍的女性平信徒像,尺寸为选民像的二分之一。上层绘有一女性神灵坐像,两侧各跪坐一名白冠白袍的选民;神像所戴金色环形头冠上装饰有光明符号,头顶上悬浮一圈佩戴相同光明符号的小型头像,由此可知描绘的是光明童女(Light Maiden)。背面原本描绘的是一位摩尼教男性选民像,后来被改画成一位女性平信徒,但男性选民的白色头冠和唇上两撇髭须仍隐约可见。[2]:271这名平信徒同样站在毛毡地毯上,身穿深红长袍,袍上点缀黑色花饰。她头梳三把大型发髻,头顶一髻,脑后二髻,头顶发髻上佩戴一朵花饰。其左侧靠近面部处飘浮一颗莲花花蕾,左侧下方有一举起左手的孩童。上层绘有一男性神灵坐像,两侧各跪坐一名尺寸略小的选民像,根据旗幡上的文字描述,此像乃是耶稣像(摩尼教译“夷数”)。[2]:337

解析

旗幡上的图像同摩尼教的救赎论有关——对光明的拯救,光明体/光明分子从禁锢它的暗黑物质,比如肉体中释放出来,然后重返光明王国。其上描绘的两名人像——选民和平信徒,是两位去世的摩尼教徒肖像,她们因信仰的虔诚和对教规的遵守,体内已经满盛光明,此时她们的身体可称作“光明体”。身边飘浮的莲花花蕾有两种含意,其一,象征她们的“义人”身份;其二,表达光明分子从体内释放。[2]:337位于下方的小型人像应是为她们祈祷祝福的在生平信徒。上层的光明童女和耶稣像具有波斯萨珊王朝君王或神灵肖像画的特征,呈现出“回鹘摩尼教艺术中的西亚风格”;[3]:156祂们乃是“引路神灵”,帮助虔诚教徒的灵魂回归光明王国。从科普特语安息语以及中古波斯语摩尼教文献中可知,光明童女和耶稣就是最重要的两名引路神灵。[1]:352

夷数王者像

夷数王者像
原图,已破损
数位复原图
 
古乐慈设计的对比图,左边为南宋《夷数佛帧》。异同点:1. 红色金边的头光;2. 披肩长发、髭须、胡须,二者都没有佩戴头饰;3. 金边白色罩袍上的四个佩章;4. 都穿红色长袍;5. 右手结印方式一致;6. 因文化差异导致的坐姿和坐具(莲花台、四足宝座)完全不同。[4]:158

如上所述,旗幡上的文字说明了背面图中男性神灵的身份乃是耶稣,摩尼教汉译为“夷数”。画中的夷数坐于一个四足条凳状宝座上,身穿红色长袍,外罩一件镶金边的白袍,白袍上有四个佩章,佩章是以双线条绘成的小方框,框内留白。祂右手结印,中间两指与拇指合拢,左手握住堆叠在膝部的白袍下摆,黑色长发披散至肩部,蓄三角形胡须,身后有红色金边的头光英语Halo (religious iconography)及绿色金边的大型背光英语Aureola;夷数像两侧各跪坐一名白冠白袍、长发披肩的选民。根据图像特征来看,该像可称为“夷数王者像”,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摩尼教夷数画像。[3]:166

夷数在摩尼教中是一位相当重要的神祇,该教创始人摩尼生长在公元3世纪的一个基督教浸洗派英语Elcesaites家庭之中,他的父亲跋帝是这派教会的信徒。他们居住在萨珊王朝统治下的南部美索不达米亚,除了浸洗派,那里还活跃着其他早期基督教团体如巴戴桑派英语Bardaisan马吉安派,摩尼同他们均有过接触。虽然摩尼在自己的著作中有提及琐罗亚斯德释迦牟尼,但耶稣才是重点,比如:“耶稣是摩尼的拯救者”(《科隆摩尼古卷》);“摩尼,耶稣基督的使徒”(摩尼的水晶印章及他在信文中的自称);“摩尼是耶稣的圣灵”(摩尼的门徒对他的尊称)。[3]:162天主教圣师奥古斯丁曾经撰文讲述摩尼教徒对耶稣的痴迷,以及在各种语言的摩尼教经典中都有夷数赞美诗。[4]:135

综上所述,可见相较于同出波斯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同基督教的渊源实际上更为深厚。匈牙利亚洲宗教艺术史学家古乐慈在对比了多幅地中海地区的早期基督教耶稣画像后,发现有两幅与该像尤其吻合,一幅是来自埃及西奈半岛圣凯萨琳修道院的公元6世纪镶嵌画,位于修道院后堂拱顶上;另一幅是罗马圣普正珍大殿穹顶上的镶嵌画,绘制于公元4世纪。[4]:137此外,古乐慈亦将这幅夷数像同南宋绢画挂轴《夷数佛帧》作了对比,发现这幅出自中国南方沿海地区的绢画与该夷数像也相当吻合。虽然因所在地不同而导致的文化差异让二者在图像艺术风格上大相迳庭,但其主要元素几乎一致。[4]:132

另见

参考资料

  1. ^ 1.0 1.1 Gulácsi, Zsuzsanna. The Manichaean Roots of a Pure Land Banner from Kocho (III 4524) in the Asian Art Museum, Berlin. academia.edu. 2018 [2019-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6) (英语). 
  2. ^ 2.0 2.1 2.2 2.3 Gulácsi, Zsuzsanna. Mani's Pictures: The Didactic Images of the Manichaeans from Sasanian Mesopotamia to Uygur Central Asia and Tang-Ming China. "Nag Hammadi and Manichaean Studies" series 90. Leiden: Brill Publishers. 2015. ISBN 9789004308947 (英语). 
  3. ^ 3.0 3.1 3.2 古乐慈. 一幅宋代摩尼敎《夷數佛幀》. academia.edu. 由王媛媛翻译. 2008 [2019-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6). 
  4. ^ 4.0 4.1 4.2 4.3 Gulácsi, Zsuzsanna. A Manichaean Portrait of the Buddha Jesus. academia.edu. 2009 [2019-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3) (英语).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