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克船
䑸(欧洲人音译Junk,中文二次音译后称“戎克船”)为一种中国古代帆船。
词考
此船于华语中称“䑸”[1],欧洲人音译为“Junk”,华文于二次音译后才成为“戎克船”。日文汉字“戎克”为马来语“dgong”或“jong”的音译;也有说法是音译自葡萄牙文“junco”(意为冲锋)。德文“Dschunke”发音很像戎克二字。
戎克船在各处称呼不同,也会随著船只大小改变称呼,例如在台湾淡水地区便有:斛船(载量千石以上)、小船(载量百石至千石)、翻身(载量百石以下)等纪录。[2]:95-96
记载
曾任葡萄牙驻果亚(Goa)大主教Don Very Vincente da Fonseca的书记或文书人员的林斯豪顿(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回到荷兰后,于1595年完成《东印度水路志》,隔年由阿姆斯特丹出版商Cornelis Claesz.出版。共有三编,上编《航海记》、中编《水路志》及下编《见闻》,为荷兰拓展贸易的指南。当中曾描绘16世纪航行于亚洲海域的中国戎克船。[3]
清代海船
清代用于航行的船只,主要为戎克船(帆船)。其中台湾岛由于经济需求使然,且东西向河流不利南北陆路运输,不论是台湾西部沿海或者横洋至福建、浙江交易等,皆非常仰赖海运,故航海事业特别发达。[2]:94-95
当时清政府为了管制船舶,对于船身上漆的颜色皆有所规定,举凡船舱至梁头部分一律涂饰指定的漆,船艏需刻该船只的州县名,帆蓬需标注船户的姓名以及州县名。此外,不同颜色的船身也象征不同的地域,例如“绿头船”为福建船、“红头船”为广东船、“白底船”为台湾船,“乌槽船”则来自宁波。[2]:95
清代船运组织
根据1890年代的纪录,载量千石的帆船(戎克船)一艘,制造成本约二千两,因航运业风险高,单人财力通常难以独自经营,在福建地区往往采“合股整船”的经营方式,当时合股股东的人数平均为2.26人,且采用这种方式经营的船主,很大比例也身兼股东一职。清代沿海航行的戎克船人员,工作人数大约在二十人至三十人之间,其职称与工作内容,兹举台湾为例:[2]:96-98
职称 | 职责 | |
---|---|---|
出海 | 负责雇用舵工、舵水人,购买粮食,办理进出港手续,备妥船照与厘金税单 | |
财副 | 专门负责金钱出纳与帐簿登记,帐簿包括:日清簿、货清簿、舱口总簿等。 | |
舵工 | 航行职务的指挥者,监督舵水人的工作状况 | |
舵水人 | 大缭 | 负责操舵、调整帆蓬 |
亚班 | 负责桅索、滑车 | |
头碇 | 负责投碇、收碇与保管 | |
押工 | 负责舢舨船的保管与维修 | |
舱口 | 负责监理货物装卸 | |
总铺 | 负责炊事 | |
水手 | 各类杂役 |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 ^ 汤, 锦台. 《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猫头鹰. 2001: 30、31. ISBN 957-469-748-7 (中文(台湾)).
- ^ 2.0 2.1 2.2 2.3 戴, 宝村. 《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 台北市: 玉山社. 2011. ISBN 9789866789946 (中文(台湾)).
- ^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 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西方人描繪16世紀航行於亞洲海域的中國戎克船. 斯土斯民展品列表 - 斯土斯民-台湾的故事.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 [2018-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