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龄(1910年—1979年),字剑芬,号无诤居士湖南湘潭人,佛教居士,因为善写对联而被称“联王”,也是《蒋公纪念歌》的写词者。

生平

九岁能文,乡里视为神童[1],十九岁考取湖南省第一届县长考试,担任该省郴县县长[2],历任过湖南省粮政局副局长[3]浙江省宣平县县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秘书、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候补干事、民政司司长、台湾银行副经理业务专员、东吴大学铭传商专教授等职[2]中国国民党党员[4]。在宣平县任内时,因强押民众作仓库管理员,被县民向监察院控告而被惩戒[5][6]

信佛虔诚,曾《往生咒》持三十万遍[7]。1959年11月29日,胡适台湾大学的演讲时举《虚云和尚年谱》作例,质疑上个月圆寂的虚云和尚的年龄,隔日张龄和蔡克辉就率先投书《中央日报》,引发后来两方的笔战[8]

1962年公路局重建太鲁阁,移供观音菩萨像于其中,请张龄撰观音灵感碑文[9]。同年,于台北市再度结婚,妻子为原籍江苏宝山、生长于上海的陆婷瑛。1972年冬,年岁五旬的妻子逝世,因思妻而以扶乩通灵,撰〈张龄撰先室生西记〉。[10]

1975年到1976年,教育部征求新版《蒋公纪念歌》,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征求歌词,海外人士投稿件共一千八百八十首,最后张龄获得中选[2]

去世后,由佛光山安排佛事,骨灰曾奉安在此地的万寿园[11]

作品

发愿为寺庙制万联[12],因为善写对联而被称“联王”[13]

著有《微芬簃联存》、《微芬簃丛稿》,收录自身的对联、诗文创作[1]。台湾寺院之碑文、塔铭、对联等出诸其手者为数甚多[1],如台北市指南宫对联:“骑鹤定重来,与君纵目穷沧海;登楼如更醉,寄我归心过洞庭。”、基隆十方大觉寺对联:“拾级同登,个里风光当下认;入门一笑,本来面目自家知。”[14]

也为他人作对联,如台银董事长尹仲容挽联:“无泪哭先生,疾可为兮,入海登山求此药;伤心系天下,公今往矣,洄澜砥柱更何人?”、“志节抱武乡侯之忠,劳悴不辞,病榻尚萦天下事;一生以郭嵩焘自况,寿年相埒,箧中犹有未成书。”[15]

梁羽生张大春都颇欣赏其对联作品[16][17]

评价

  • 谭元征:“初若落落然,每持论必独辟己见,耻于从同,人以是多远之,君亦夷然不屑也。”[15]

参考

  1. ^ 1.0 1.1 1.2 《佛光大辭典》第8卷. 台湾: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9. ISBN 9787501309764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 《中華民國史事紀要》(初稿)第3卷. 台湾: 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 1976 (中文(台湾)). 
  3. ^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 《中華民國史事紀要》(初稿)第1卷. 台湾: 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 1971 (中文(台湾)). 
  4. ^ 李云汉. 《中國國民黨職名錄》. 台湾: 近代中国(党史会). 1994-11-24. ISBN 9789575910914 (中文(台湾)). 
  5. ^ 彭勃. 《中華監察執紀執法大典》第2卷. 中国: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2. ISBN 9787801074713 (中文(中国大陆)). 
  6. ^ 《國民政府監察院公報》第15卷. 台湾: 档案出版社. 1992 (中文(台湾)). 
  7. ^ 净空法师. 淨空法師:往生咒講記--學佛網. 学佛网. [2014-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7) (中文(台湾)). 
  8. ^ 乐观法师. 《辟胡說集》. 缅甸: 缅华佛教僧伽会. 1960-06 (中文). 
  9. ^ 毛凌云. 《觀音靈感錄續編》. 台湾: 台湾印经处. 1976 (中文(台湾)). 
  10. ^ 慧律法师、法宣. 《淨土聖賢錄易解》第2卷. 台湾: 高雄文殊讲堂. 2003 (中文(台湾)). 
  11. ^ 满义法师. 《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 台湾: 天下文化出版社. 2005-08-20. ISBN 9864175394 (中文(台湾)). 
  12. ^ 张之淦. 《遂園瑣錄》. 台湾: 台湾学生书局. 2002-09-01. ISBN 9571511455 (中文(台湾)). 
  13. ^ 张炯光. 《今日香港》. 中国: 海洋出版社. 1986 (中文(中国大陆)). 
  14. ^ 苏民生. 《台灣名胜楹联》. 中国: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5 (中文(中国大陆)). 
  15. ^ 15.0 15.1 张龄. 《微芬簃叢稿》. 台湾: 世界书局. 1963 (中文(台湾)). 
  16. ^ 梁羽生. 《名联观止》. 中国: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63372713 (中文(中国大陆)). 
  17. ^ 张大春. 《認得幾個字》. 台湾: 印刻文学出版社. 2007-10-01. ISBN 9789866873379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