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河地区
因河地区(德语:Innviertel, Innkreis; 巴伐利亚语:Innviadl)是奥地利的传统地区之一,位于因河东南方的上奥地利西部并与德国巴伐利亚接壤。此地与豪斯鲁克地区、米尔地区和特劳恩地区是上奥地利的传统四大分区。
因河地区位于上奥地利西北部,包含了因河畔布劳瑙、因河地区里德及谢尔丁。在1868年推行行政区划新制后,上奥地利的传统分区不再拥有法律地位。而原先的哈布斯堡行政分区(德语:Kreise)也随之废除。
不同于上奥地利其他地区,此地在1779年泰申条约签订以前多属于巴伐利亚公国及之后的巴伐利亚选侯国。这里土壤肥沃、人口稠密、景观涵盖平地与阿尔卑斯山麓丘陵,介于萨尔察赫河、因河、多瑙河及豪斯鲁克山之间。面积达2250 km²,人口约218,000人。
最大城市是因河畔布劳瑙,人口17,438人,其次是因河地区里德的12,209人。拥有5,216名居民的谢尔丁则以其巴洛克风格的市中心而成为知名旅游景点。
名称
因河地区其实是一个较新的名词,过去较常使用“因河巴伐利亚”(德语:Innbaiern)。在1779年并入奥地利后,由于当时大公国将恩斯地区(现在的上奥地利)分为四个区域,因此新并入的土地称为“第五地区”(德语:Fünfte Viertel),但之后米尔地区与马赫兰地区(德语:Machlandviertel)合并后,此地成为现在所称的“因河地区”。
地理
本地区由奥地利行政分区的谢尔丁、因河地区里德、因河畔布劳瑙三县组成。主要城镇有三座县治因河畔布劳瑙、因河地区里德、谢尔丁,以及马蒂希霍芬与阿尔特海姆。
因河地区位于阿尔卑斯山麓丘陵下,面积约2,250平方公里,包括广阔平坦且肥沃的因河河谷,以及东部毗邻的起伏景观,北部盛产花岗岩和煤炭。
历史
巴伐利亚:中世纪与现代
从六世纪起,因河地区的大部分地区是属于德意志巴伐利亚部落公国的马蒂希区(德语:Mattiggau),北部则属于罗塔赫区(德语:Rottachgau)。1507年,“因河巴伐利亚”成为布格豪森的“监管区”(德语:Rentamt)。南巴伐利亚的蒙德塞地区在1506年纳入哈布斯堡领地。在布格豪森的管理下,因河以外的这片土地在数世纪以来一直扮演著两个重要角色:战略上作为东部防线抵御崛起的奥地利大公国,以及经济上作为农作物种植的耕地。
在1705-1706年巴伐利亚起义反抗哈布斯堡皇帝约瑟夫一世占领期间,布劳瑙是巴伐利亚巴伐利亚国防大会(1705年12月),或称“布劳瑙议会”的举办地。该集会呼吁反抗哈布斯堡王朝的压迫,也是神圣罗马帝国内早期出现的议会制度之一。
哈布斯堡时代:泰申条约与维也纳会议
在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之后,此地正式脱离巴伐利亚选侯国。无子嗣的巴伐利亚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三世·约瑟夫(1745–1777)去世后,维特尔斯巴赫家族不再有巴伐利亚血统。一些中欧强权对此提出要求,其中,奥地利要求割让下巴伐利亚和上普法兹。随著泰申条约的签订,因河地区在1779年成为上奥地利的一部份。[1]
由于1809年的申布伦条约,巴伐利亚在1810年再次夺回因河地区,并与部分豪斯鲁克地区划入巴伐利亚下多瑙河区。1811年,此地的堂区从林茨教区划入帕绍主教区。1816年慕尼黑条约后,巴伐利亚王国最终在1816年5月1日将因河地区与其他区域割让给奥地利帝国。1816年7月1日,林茨教区再次从帕绍主教区手中接管此地。
语言与巴伐利亚遗产
在政治层面上,新领土并入上奥地利(德语:Land ob der Enn,恩斯之上的土地),巴伐利亚官员须向新君主宣誓效忠、因河地区贵族也需臣服新君主。更困难的是行政整合。因河地区过去从未是独立的行政区划,而是由仍在巴伐利亚的布格豪森管理,现在则由一个独立的“地区执行委员会”(德语:Landes-EinrichtungsKommission)执行。1795年皇帝约瑟夫二世施行改革导入新教会与学校制度后,加上更高的酒税迫使啤酒厂关闭,点燃了民众的怒火。[2] 对此,因河巴伐利亚的民众非常不满意其处境,高喊“宁为巴伐利亚而死也不愿遭帝国摧毁!”(德语:Lieber bayrisch sterben als kaiserlich verderben!)。[3]
在语言上,尽管奥地利标准语被广泛采用,但中西部巴伐利亚的方言特色仍保留于因河地区至今,主要可见于该地区大量的发音特色中(如牛奶在因河地区念作Milli或Muich,但奥地利其他地区则念为Müch)。越往西部,语言逐渐变为中西部巴伐利亚方言。
在城镇建筑上,色彩缤纷的因河-萨尔察赫风格建筑也让人想起巴伐利亚传统。
地区展览会
与上奥地利其他地区的关系
因河地区是1705年和1706年巴伐利亚起义反抗奥地利占领的中心。然而,在1779年并入奥地利后并没有形成更大规模的抵抗。例如,因河地区出身的弗朗兹·史特尔茨哈默(Franz Stelzhamer)在他平凡的著作《Dá Soldatnvödá》[4]宣扬共同国籍,并被视为是19世纪上奥地利的“民族诗人”。
尽管如此,直到 20 世纪,因河地区人和其他上奥地利人(Landlers,"Landl" 意指豪斯鲁克或上奥地利)仍冲突不断。从这个时候,地方开始出现著名的谚语,如“当因河地区人来了,就该回家了!”(德语:Wenn d' Innviertler keman, hoasts umirucka!)。体制内亦出现地区间的竞争,如在旅游部门,相较于东边的格里斯基兴,甚或是更东的首府林兹,因河地区在媒体推广上明显居于劣势。
这些争论的观点之一是连结邻近上因河地区((布劳瑙地区、里德地区西南部)的萨尔斯堡交通网不足。而,维也纳-林兹-慕尼黑连线是重要的交通路线。作为下因河地区((谢尔丁地区、里德地区东北部)都会中心的帕绍在这之间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河地区的独立性也反映在里德市长Albert Ortig在2009年选举发起的“首府辩论”中。他宣布里德为因河地区首府因而激怒了布劳瑙的政客。[5]
尽管如此,今日因河地区居民对土地的认同远远超过上奥地利其他地区的居民,除了位于多瑙河畔、在地理上一定程度偏离现代分界的米尔地区。
人口统计
今日,因河地区居民约有215,000人。当地的德语方言“因河地区方言”(德语:Innviertlerisch)十分接近下巴伐利亚的语言。
知名人士
因河地区出身的知名人士有《平安夜》作曲家弗朗茨·克萨韦尔·格鲁贝尔、歌剧歌唱家弗朗茨·克萨韦尔·格尔、巴洛克雕塑家施万塔勒家族、亲卫队领袖恩斯特·卡尔滕布伦纳、真福良心拒服兵役者法兰兹·雅各史塔特、物理学家安东·塞林格。阿道夫·希特勒与外交官埃贡·兰斯霍芬-韦特海默皆生于德国边境的因河畔布劳瑙。
图片
-
因河地区乡村风景
-
因河地区乡村的日落景色
-
霍尔泽斯特湖(Holzöstersee)
参见
注释
- ^ 225 Jahre Innviertel bei Oberösterreich. [3 Januar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3) (德语).
- ^ Haider, 1987, pp. 222ff.
- ^ Verwässerte Grenzen im Innviertel [No sharp borders in the Innviertel]. Wochenblick. 2016-05-07 [2020-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9).
- ^ Project Gutenberg: ' 'Dá Soldatnvödá' '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ccessed on January 23, 2012.
- ^ Dieter Seitl. Ortig in Braunau: „Ried ist und bleibt Hauptstadt des Innviertels!“ (Around Braunau: "Ried is and will remain the capital of the Innviertel!"]. Oberösterreichische Nachrichten. 2010-11-25 [2020-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9).
参考文献
- Ludwig Maier (编), G’wunna hat z’letzt nur unseroans! Der Bairische Volksaufstand 1705/1706 im Spanischen Erbfolgekrieg. Vom Innviertel nach Tölz, zur Sendlinger Mordweihnacht und zur Schlacht bei Aidenbach, Munich, 2005, ISBN 3-902121-68-8 (德语)
- Herbert Wurster: Heimat am Inn, Kultur und Geschichte, Simbach/Braunau/Inn 1999 (siehe auch www.hrb.at).
- Günther Kleinhanns, Anton Hauser, Das Innviertel, Vienna: Jugend und Volk, 1991, ISBN 3-224-17656-3 (德语)
- Siegfried Haider, Geschichte Oberösterreichs, Munich: R. Oldenbourg, 1987, ISBN 3-486-54081-5 (德语)
- Roger M. Allmannsberger, Gerhard Schwentner, Das Landgericht Ried, Historischer Atlas von Bayern Teil I/2: Innviertel, Munich: Bayer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2017, ISBN 978-3-7696-6561-1 (德语)
- Gerhard Schwentner, Kommission für bayerische Landesgeschichte , 编, Das Landgericht Schärding, Historischer Atlas von Bayern Teil I/1: Innviertel, Munich: Bayer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2014, ISBN 978-3-7696-6559-8 (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