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会公报
《台湾教会公报》(白话字:Tâi-oân Kàu-hōe Kong-pò),最初名称为《台湾府城教会报》(白话字:Tâi-oân-hú-siâⁿ Kàu-hōe-pò),是自1885年7月12日起,即在台湾发行的报纸,其同时也是台湾历史上发行最悠久的报纸,亦是以白话字的写作出版闻名。该报纸的创办人,是长老教会英国籍牧师巴克礼,其发行单位则是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台湾教会公报社(原称“聚珍堂”)。[1]
台湾教会公报 Taiwan Church News | |
---|---|
类型 | 周报 |
版式 | 宽版 |
持有者 |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台湾教会公报社 |
创办者 | 巴克礼 |
创刊日 | 1885年7月12日( 大清光绪11年六月初一) |
语言 | 白话字/正体中文/汉罗台文 |
总部 | 台湾 701003 台南市东区青年路334号 |
售价 | 新台币10元 |
网站 | https://www.pctpress.org/ |
台湾府城教会报 | |
汉字 | 台灣府城教會報 |
---|---|
白话字 | Tâi-oân-hú-siâⁿ Kàu-hōe-pò |
1885年7月12日,加拿大宣教师巴克礼创办《台湾府城教会报》,为让无法学习汉字而无法阅读的大众获得讯息,因此创刊时使用白话字出版,每月发行一期,1932年5月更名为《台湾教会公报》。1973年12月改为周刊发行。1977年9月以中文发行。
在台湾历史史料的贡献度上,《台湾教会公报》记载大量早期地方教会史料,并有国际时事,或生活百科等,内容多元,是横跨台湾历史的百科全书;记载人权议题的宣言,则记录近代台湾民主政治发展史。
历史
1885年7月12日(清光绪十一年六月一日),巴克礼创办《台湾府城教会报》,因为19世纪末的台湾,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能读书写汉字,使用文言文,故创刊时使用白话字出版,每月发行一期,1932年5月更名为《台湾教会公报》。1973年12月(1088期),改为周刊发行。《台湾教会公报》在东亚的诸多教会报中,较马礼逊在麻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慢70年;郭实腊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慢52年;林乐知的《万国公报》慢11年。在台湾则是第一份报纸并持续至今,共计130年。[2]
《台湾府城教会报》创刊当时,英格兰长老会来台传教20年,设立33个教会,受洗人数有2025人,教区北自彰化,南至阿猴、后山(台东),并且正筹画展开澎湖的传教工作。若想牧养大的教区与信徒,仅靠当时驻守台湾的7名宣教士和神学院培养的少数本地传教士力有未逮[3]。巴克礼在《台湾府城教会报》的发刊词(清光绪十一年六月一日)谓:
Khó-sioh, lín pún-kok ê jī chin oh, chió chió lâng khòaⁿ ē hiáu--tit. Só͘-í góan ū siat pa̍t-mi̍h ê hoat-tō͘, ēng Pe̍h-oē-jī lâi ìn-chheh...
(…可惜、恁本国的字真恶、少少人看会晓得。所以阮有设别物 ê 法度、用白话字来印 chheh…[4])
文中点出汉字难学及当年使用者有限。也为了传达教会消息方便,并兼有教育信徒的使命,故采用本土化的白话字印制报刊。[5]
《台湾府城教会报》记载了当时台湾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通、民情风俗等消息。比如台湾最早的中学及盲人学校的设立、1887年台湾改设为行省、1894年日清战争的战况,以及1895年台湾民主国大总统唐景崧携巡抚印奔沪尾港德商忌利士洋行(Douglas),再乘德商轮船鸭打号(Arthur)逃离台湾至中国厦门一事,与当年日军侵略并接收台湾的战情变化等。日治时期以后,全岛铁路网分段通车消息常出现在报中,并作为后续下乡传教的交通工具。故而《台湾府城教会报》中有西拉雅语的推广[来源请求]以及拉丁字母为台语拼音的内容。1885年来台湾社会的演变,历经两次停刊[6],至今仍在发行。最初名为《台湾府城教会报》,经过数次更改名称,今称《台湾教会公报》(Taiwan Church News)。
1969年12月因中华民国政权发布禁令,不再使用台语与白话字,而改以华语搭配汉文字。一直到1991年设立“父母话”专刊、“台语特刊”,才在部分版面恢复台文,书写则是汉字与白话字混合,内容也偏向文学。
目前采周刊发行,累计出刊达3300馀期。
名称变迁
《台湾教会公报》名称伴随著内容,从地区性到全国性而有所更迭。台湾府城教会报(Tâi-oân-hú-siâⁿ Kàu-hōe-pò,1885年7月12日—1891年12月),因苏格兰自由教会(长老教会)的传教中心设于台湾府城(今台南市中西区)而命名,发行文字 —白话字(或称“教会罗马字”)(厦门语罗马字拼音)。台南府教会报(Tâi-lâm-hú Kàu-hōe-pò,1892年1月—1892年12月),变更名称原因 — 1887年清廷调整台湾行政机关为台北、台湾、台南三府与台东一直隶州。台南府城教会报(Tâi-lâm Hú-siâⁿ Kàu-hōe-pò,1893年1月—1905年12月),变更名称原因不明。 台南教会报(Tâi-lâm Kàu-hōe-pò,1906年—1913年6月),变更名称原因为日治时1901年,台湾总督府调整地方行政组织,设台南厅。因为1913年“台湾大会”决议南北长老教会合称“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因次更名为台湾教会报(Tâi-oân Kàu-hōe-pò,1913年7月—1932年4月)。台湾教会公报(Tâi-oân Kàu-hōe Kong-pò,1932年5月—1942年3月)变更名称原因 为日治时期,1932年3月南部大会编辑部决议将《台湾教会报》与高雄中会的《教会新报》、台中中会的《福音报》合并为《台湾教会公报》,接著,北部中会也同意将《芥菜子》并入,而后因为中日战争,台湾总督府下令《台湾教会公报》停刊。台湾教会月刊(1945年12月—1947年11月) 高金声牧师以个人名义申请复刊。台湾教会公报(Tâi-oân Kàu-hōe Kong-pò,1948年1月—1969年3月),变更名称原因 — 国民政府时期,1948年1月第九届南部大会决议继续经营“台湾教会公报社,1955年3月,为配合政府推行国语运动,增加中文本的“瀛光月刊”,1969年3月,将1049期、1050期合刊,为最后一期白话字版本。1969年12月从1051期起,全部改以华语、华文发行,1973年12月,从1088期起,改为周刊发行,编辑作业移到台北市,1977年9月,从1331期起,改由“台湾教会公报社”,迁回台南市发行至今。[7]
贡献
教会史料
对研究南部教会史或是地方教会史的人而言,《台湾教会公报》提供南部教会史或是地方教会史的研究。目前南部教会共有四套彼此相关的史料系统,可供参照比对。首先是The Messenger(使信月刊),台湾现存《使信月刊》,自1850年到1947年。其次是《台南教士会议事录》(1877~1910)。接著是《台湾教会公报》,1885年6月发行迄今,除二次大战末几年之外,几乎未曾间断。最后是《南部大会议事录》,从1896年记录至1927年是民主议会议事录。
《台湾教会公报》有大量早期地方教会史料,记载许多地方教会来历,诸如:府城、埤头、木栅、岩前、牛挑湾、咸埔仔、彰化、乌牛栏、埔里社、牛眠山、鹿港…,其内容多与近代所述不同,也有不少人物传记,如李豹、高长、许朝阳、徐春枝、黄月德、杨福春、许进传、陈蕃薯、谢养、萧临、吴陀等,可供参照。另自1887年开始,有逐年统计的人数单及总帐单,可详查各教会当年的聚会人数或收支明细,提供地方教会基本史料内容。
《台湾教会公报》有许多教义论述,如梅监务的〈祈祷水〉、〈没人伦〉、〈人嫌道理是新的祖先所无〉;宋尚节的〈奉献〉、〈圣神的洗礼〉;也有翻译小说,如本仁约翰的《天路历程》等。[2]
台湾庶民史料
一般历史研究所根据的是识字阶级所留下来的文字资料,因此占历史时期人口之最大多数的文盲,在后世历史被重建时,便经常只落得成为一群无名无姓的暗哑者,[8] 《台湾教会公报》的内容则具有可补足史料所无的记载。其他如诸如圣经游戏、圣经释义,或国际时事,或生活百科,甚或婚丧喜庆等等,其内容包山包海,可说是部横跨台湾百年历史的百科全书。改版中文后的《台湾教会公报》,记录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在国民政府统治下的政治参与,发表〈国是声明与建议〉(1971/12/29)、〈我们的呼吁〉(1975/11/18)、〈人权宣言〉(1977/8/16)、〈对台湾时局的建言〉(1990/5/15)、〈台湾主权独立宣言〉(1991/8/20),记录近代台湾民主政治发展史。
注释
- ^ 庄永明. 《台灣第一 2》. 台北市: 文静文化事业. 1985: 52. ISBN 9571315680.
- ^ 2.0 2.1 阮宗兴: 介绍一部横跨台湾百年历史的百科全书-《《台湾教会公报》全览(1885~2002)》.
- ^ 张妙娟: 百年教会报、跨世纪见证 - 简介《台湾教会公报》
- ^ 译:“可惜,你们本国的字很难,很少有人够通晓。所以我们有别的方法,用白话字来印书”;汉字部份据台字田网站转写。
- ^ 陈慕真. 台語白話字書寫中e文明觀-以《台灣府城教會報》(1885-1942)為中心. 2006-06.
- ^ 1942年4月至1945年11月;1969年4月至同年11月。
- ^ 张, 妙娟. 開啟心眼-台灣府城教會報與長老教會的基督徒教育. 人光出版社. 2005-08-01.
- ^ 吴密察:《十九世纪的北部台湾》.
参考文献
- 黄佳惠,2000,白话字资料中的台语文学研究。台南师范学院乡土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
- 潘家鑫,1991,台湾地区基督教刊物的内容分析(1980-1990):以“台湾教会公报”与“福音报”社论为例。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
- 吴学明,2005,评[台湾教会公报社编]《台湾教会公报全览》及其史料价值。全国新书资讯月刊,no. 79:28-30。
- 张妙娟,2002,《台湾府城教会报》与清季台湾的基督徒教育。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
- ___,2003,《台湾府城教会报》标题目录(1885-1895)。台湾神学论刊 25:245-77。
- ___,2004,《台湾教会公报》:林茂生作品介绍。台湾风物 54,no. 2:45-69。
- 庄天赐,1998,长老教会与二二八平反运动(1987-1990):以《台湾教会公报》为中心之研究。台湾史料研究,no. 12:2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