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世界遗产列表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SECO)1972年制订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是指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突出的普世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OUV)[注 1],在地理或历史上具有可辨识与特殊意义的遗产项目[2]。印度尼西亚于1989年7月6日批准该公约后,其文化和自然遗产才有资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
截至2023年[update],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在印度尼西亚指定了10个世界遗产,其中6个是文化遗产,4个是自然遗产,另有18项遗产列入预备名单[3]。遗产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前原则上须列入预备名单[4]。印度尼西亚世界遗产总数在东南亚位居第一[5]。
印度尼西亚在1991年有4处地点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分别为婆罗浮屠寺庙群、马戎格库龙国家公园[注 2]、科莫多国家公园、普兰巴南寺庙群;1996年桑义兰早期人类遗址入选;1999年洛伦茨国家公园入选;2004年苏门答腊热带雨林入选;2012年巴厘省文化景观:以苏巴克为三界和谐哲学的载体入选;2019年沙哇伦多的翁比林煤矿遗产遗产入选;2023年日惹宇宙中轴线及其历史地标入选。[5]
遗产名单
以下表格中列出印度尼西亚10项世界遗产的资讯,其中“名称”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所订名称;“图片”为该遗产的代表图片;“地点”为该遗产所在的省分或城市;“入选年份”为遗产入选世界遗产的年份;“编码”为世界遗产官网上的编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10项标准收录世界遗产,入选的每个世界遗产必须符合至少1项标准,其中第一项(i)至第六项(vi)为文化遗产,第七项(vii)至第十项(x)则为自然遗产,同时符合文化及自然遗产标准的为复合遗产;“简介”为该遗产之简介。顺序按世界遗产编号排列。[6]
文代表文化遗产,自代表自然遗产,自文代表双重遗产。
名称 | 图片 | 地点 | 入选年份 | 编码与入选标准 | 简介 |
---|---|---|---|---|---|
婆罗浮屠寺庙群 | 中爪哇省 | 1991 | 592 文 (i), (ii), (vi) |
婆罗浮屠寺庙群包含婆罗浮屠、曼都寺、帕翁寺,均创建于西元8世纪至9世纪,位于爪哇岛中部中爪哇省马吉冷县。婆罗浮屠为当中最大,也最富盛名的寺庙,由九个堆叠的平台组成,其中下方六个约略为方形、上方三个为圆形。顶部有一座中央圆顶。整座佛寺有2,672块浮雕[7]:35-36,该遗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援助下于1970年代重建。帕翁寺在婆罗浮屠东方约1,750米(5,740英尺)处,曼都寺在帕翁寺东方约1,150米(3,770英尺)处,帕翁寺与曼都寺为规模较小的寺庙。三座佛寺排列成一直线[8]。 | |
桑义兰早期人类遗址 | 中爪哇省 | 1996 | 593 文 (iii), (vi) |
桑义兰早期人类遗址在1936-1941年进行挖掘,发现早期原始人类化石。这里先后发现50种化石,包括远古巨人、直立猿人/直立人,占世界已知原始人类化石的一半。此处为150万年前人类始祖的居住地,丰富的出土文物使得桑义兰成为研究人类演化最重要的地区之一。[9] | |
马戎格库龙国家公园[注 2] | 万丹省、楠榜省 | 1991 | 608 自 (vii), (x) |
马戎格库龙国家公园位于爪哇岛的西南端,包括马戎格库龙半岛和几个近海岛屿。该国家公园在地质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为内陆火山研究提供很好的例证。此外,这里还保留爪哇平原上面积最大的低地雨林。有几种濒危物种,其中受威胁最大的是爪哇犀牛。[10] | |
科莫多国家公园 | 东努沙登加拉省、西努沙登加拉省 | 1991 | 609 自 (vii), (x) |
科莫多国家公园位于东努沙登加拉省和西努沙登加拉省的交接地带——小巽他群岛地区,原先建立国家公园目的为保护世上最大的蜥蜴科摩多巨蜥,后来扩及其他受威胁的生物。世界其他地方未发现科摩多巨蜥的生存踪迹,这些蜥蜴引发研究进化论的科学家们极大兴趣。[11] | |
普兰巴南寺庙群 | 日惹特区 | 1991 | 642 文 (i), (iv) |
普兰巴南寺庙群建于8-10世纪[12]:406,位于爪哇岛中部的日惹特区,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印度教建筑群。六座寺庙在同心广场的正中间,其中三座主寺庙饰有罗摩衍那史诗的浮雕,分别供奉印度教的三位主神(湿婆、毗湿奴和罗摩);另外三座为守护神灵的动物而建造[13]。 | |
洛伦茨国家公园 | 巴布亚省 | 1999 | 955 自 (viii), (ix), (x) |
洛伦茨国家公园面积为2.35万平方公里,为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公园,也是世界唯一既包括积雪覆盖的山地,又有热带海洋环境、以及广阔低地沼泽的国家公园。它位于两个大陆板块交界之处,地质情况复杂,既有山脉的形成,又有冰河的作用。这里还保存化石遗址,记载新几内亚生命的进化。此地区拥有具地方特色的动植物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14] | |
苏门答腊热带雨林† | 亚齐特区、占碑省、楠榜省 | 2004 | 1167 自 (vii), (ix), (x) |
苏门答腊热带雨林由三个国家公园组成:古农列尤择、布吉克尼西士巴拉,以及巴瑞杉西拉坦[注 2],合计面积为2.6万平方公里。保护区中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约有1万种植物,包括17个特有种;580种鸟类,21种是当地特有种;超过200种哺乳动物,22种仅在亚洲出现,15种仅限于印度尼西亚,其中包括苏门答腊猩猩[15]。因存在偷猎、非法砍伐、侵占土地作为农业用等问题,2011年起被列为濒危世界遗产[16]。 | |
巴厘省文化景观:以苏巴克为三界和谐哲学的载体 | 巴厘省 | 2012 | 1194rev 文 (ii), (iii), (v), (vi) |
巴厘省文化景观由五个水稻梯田及其水神庙组成,面积为195平方公里,其历史可追溯到9世纪运河和堰的水利管理系统,此系统被称为苏巴克。苏巴克反映了“三界和谐”(巴厘语:Tri Hita Karana)的哲学概念,该概念汇集了精神、人类世界和自然的境界,其源于巴厘岛与印度在过去2,000年的文化交流,塑造了巴厘岛的景观。[17] | |
沙哇伦多的翁比林煤矿遗产 | 西苏门答腊省 | 2019 | 1610 文 (ii), (iv) |
翁比林煤矿位于苏门答腊岛西苏门答腊省的沙哇伦多,为荷属东印度政府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兴建,用于开采、加工和运输苏门答腊此偏远地区的优质煤炭。遗址包含采矿地、矿区集镇、位于德鲁巴羽港(Port of Teluk Bayur)的煤炭仓储设施以及连接矿区和海港的铁路网。翁比林煤矿遗产地是一个能够进行高效的深度采矿、加工、运输和出口煤炭的综合体系。[18] | |
日惹的宇宙中轴线及其历史地标 | 日惹特区 | 2023 | 1671 文 (i), (ii), (iv) |
日惹于1756年建城,为日惹苏丹国的都城。日惹的中心轴线由哈孟库布沃诺一世苏丹于18世纪划定,以日惹王宫为中心,采南北走向,全长6公里,连接起默拉皮火山和印度洋,沿线分布着诸多文化古迹。整条中轴线展现了爪哇文化中与宇宙有关的核心信仰,包括对生命周期的理解。[19] |
分布图
预备名单
除已入选名录的遗产外,接受《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成员国还可以把遗产项目列入预备名单,原则上任何遗产在提名《世界遗产名录》前都必须经过入选预备名单的过程,方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截至2023年[update],印度尼西亚预备名单有18项遗产,顺序按世界遗产编号排列[4]。
名称 | 图片 | 地点 | 入选年份 | 编码与入选标准 | 简介 |
---|---|---|---|---|---|
倍吞克理浑国家公园(婆罗洲的热带雨林跨境遗产)* | 西加里曼丹省 | 2004 | 1871 自 (viii), (ix), (x) |
倍吞克理浑国家公园位于婆罗洲的西加里曼丹省,成立于1995年,面积为8,000平方公里,生态群系为热带雨林,内有许多濒危生物。倍吞克理浑国家公园位于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边境,与马来西亚的兰扎恩地茂野生动物保护区(面积为2,000平方公里)合组“婆罗洲的热带雨林跨境遗产”,列入世界遗产的预备名单。[21] | |
布纳肯国家公园 | 北苏拉威西省 | 2005 | 2002 自 (vii), (viii), (ix), (x) |
布纳肯国家公园成立于1991年,为苏拉威西岛北部的一个海洋公园,面积890.65平方公里,其中97%是海洋,3%是陆地,是390馀种珊瑚的栖息地,也有许多鱼类、软体动物、爬行动物和海洋哺乳动物在此生活,为印度尼西亚热带水域生态系统的代表。[22] | |
拉贾安帕特群岛 | 西巴布亚省 | 2005 | 2003 自 (vii), (x) |
拉贾安帕特群岛位于印度尼西亚东部的西巴布亚省,由超过1,500个小型岛屿、珊瑚礁和浅滩组成,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包括1,309种鱼类、537种珊瑚和699种软体动物。[23] | |
塔卡博内拉特国家公园 | 南苏拉威西省 | 2005 | 2005 自 (vii), (viii), (ix), (x) |
塔卡博内拉特国家公园为一处位于南苏拉威西省外海的环礁群,面积2,200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三大环礁,仅次于马绍尔群岛共和国瓜加林环礁,与马尔代夫胡瓦杜环礁(Huvadhu Atoll),拥有丰富的海洋生态。[24] | |
瓦卡托比国家公园 | 南苏拉威西省 | 2005 | 2006 自 (vii), (viii), (ix), (x) |
瓦卡托比国家公园为一处位于南苏拉威西省外海的海洋公园,面积1.39万平方公里,有四个主要岛屿,拥有大量的珊瑚礁以及丰富的热带海洋生态。[25] | |
德拉旺群岛 | 东加里曼丹省 | 2005 | 2007 自 (x) |
德拉旺群岛位于婆罗洲的东加里曼丹省,由31个岛屿组成,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872种珊瑚鱼、502种珊瑚生长,也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绿蠵龟产卵地。[26] | |
托拉查人传统定居地 | 南苏拉威西省 | 2009 | 5462 文 (iv), (v), (vi) |
托拉查人是居住在印度尼西亚南苏拉威西省山区的原生少数民族,预备名单为10处托拉查人传统定居地,包含东阁南(Tongkonan)、粮仓、畜圈、墓葬、宗教场所等,其文化仍然保留著早期南岛民族的文化特征。[27] | |
巴沃马达卢沃 | 北苏门答腊省 | 2009 | 5463 文 (i), (iv), (vi) |
巴沃马达卢沃为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苏门答腊省的一个村庄,位于海拔约400公尺的山丘上,距离海岸约4公里,村庄面积约5公顷。村内有许多建于18世纪的当地原住民的传统建筑,以木材建成,约有500栋房屋,最大的一栋为酋长的屋子。[28] | |
穆拉塔库斯复合遗址 | 廖内省 | 2009 | 5464 文 (i), (iv), (vi) |
穆拉塔库斯复合遗址(穆拉塔库斯禅邸)为一处佛教寺庙建筑群,推测是古国三佛齐时期的遗物,建于11世纪至12世纪。穆拉塔库斯禅邸为苏门答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佛教佛教寺庙建筑群。[29]。 | |
穆阿罗占碑寺庙群 | 占碑省 | 2009 | 5465 文 (ii), (iii), (iv) |
穆阿罗占碑寺庙群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占碑省,面积2,062公顷,有82座砖造的古建筑,经考证为7世纪至14世纪古国末罗瑜至三佛齐时期的建筑,其混合佛教与印度教风格。[30] | |
多乌兰-满者伯夷王国故都 | 东爪哇省 | 2009 | 5466 文 (i), (v) |
多乌兰为东爪哇古国满者伯夷的都城,遗址分布于长11公里,宽9公里的区间内,有寺庙、陵墓、浴池、住宅、水渠等,显示14-15世纪时此地为人口稠密的都市。[31] | |
马罗斯-庞克史前洞穴群 | 南苏拉威西省 | 2009 | 5467 自 (ix) |
马罗斯-庞克史前洞穴群位于印度尼西亚南苏拉威西省,该处已列为班迪穆伦-布鲁萨拉恩国家公园,地貌为喀斯特地形,除了有多样的生态之外,另外还有多处史前时代的岩画。[32] | |
桑库利郎-孟加里哈特:史前时代岩画 | 东加里曼丹省 | 2015 | 6009 文 (iii) |
桑库利郎-孟加里哈特地质公园位于婆罗洲的东加里曼丹省,当地有数千至数万个绘画于红色岩石上的史前岩画,主题包括生活、舞蹈、狩猎和仪式,可以显现当时的生活型态。[33] | |
雅加达老城(旧巴达维亚老城区)和四个离岛(安鲁斯、刻罗、喀庇丹、比达达里) | 雅加达 | 2015 | 6010 文 (ii), (iii), (iv), (v) |
雅加达老城由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619年建立,为17至18世纪荷兰殖民城市规划和建筑的典范。保护范围长约1.5公里、宽约1公里,并包含周边的4个小岛:安鲁斯岛、刻罗(Kelor)、喀庇丹(Cipir dan)、比达达里(Bidadari)。范围有市政广场、市政厅、城墙、仓库、堡垒、运河、造船厂、清真寺、唐人街等遗迹。[34] | |
三宝珑老城 | 中爪哇省 | 2015 | 6011 文 (ii), (iii), (iv), (v) |
三宝珑老城建于17世纪,最初为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要塞,1824年拆除城墙后,城市规模逐渐扩大,演变为一个现代化的贸易城市,即为今日的三宝珑。三宝珑老城保存许多荷兰殖民时期的历史建筑。[35] | |
位于那伽里·西因因的传统聚落 | 西苏门答腊省 | 2015 | 6059 文 (iii), (v) |
那伽里·西因因(Nagari Sijunjung)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西苏门答腊省,当地居民为米南佳保人,保存由古至今流传下来的生活习惯与母系制度。保护范围包括76栋传统建筑。[36] | |
班达群岛的历史与海洋地标 | 马鲁古省 | 2015 | 6065 文 (iii), (v) |
班达群岛亦称“香料群岛”,在荷兰、英国和葡萄牙殖民时期,为生产珍贵香料肉豆蔻核仁(nutmeg)和肉豆蔻皮(mace)的唯一地点,班达群岛上的遗迹显示欧洲在此地殖民的历史。[37] | |
茂物植物园 | 西爪哇省 | 2018 | 6353 文 (i), (ii), (iv) |
茂物植物园位于西爪哇省茂物,1817年由荷兰植物学家卡斯珀·格奥尔格·卡尔·瑞华德所创建,园内有超过一万五千种植物,兰花馆内有超过三千种兰花。此植物园见证印度尼西亚植物学发展历史。[38] |
参见
注释
脚注
- ^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乔治亚州立大学. [2021-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4) (英语).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15-10-25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7) (英语).
- ^ 3.0 3.1 Indonesia.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7) (英语).
- ^ 4.0 4.1 Tentative Lists.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9) (英语).
- ^ 5.0 5.1 World Heritage List.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 (英语).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The Criteria for Selection.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2) (英语).
- ^ Soekmono. Chandi Borobudur: A Monument of Mankind (PDF). Paris: Unesco Press. 1976 [2008-08-17]. ISBN 92-3-10129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11-06) (英语).
- ^ Borobudur Temple Compounds.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0) (英语).
- ^ Sangiran Early Man Site.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5) (英语).
- ^ Ujung Kulon National Park.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5) (英语).
- ^ Komodo National Park.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8) (英语).
- ^ ‘インドネシアの事典’ (1991)
- ^ Prambanan Temple Compounds.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5) (英语).
- ^ Lorentz National Park.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5) (英语).
- ^ Tropical Rainforest Heritage of Sumatra.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9) (英语).
- ^ Danger listing for Indonesia’s Tropical Rainforest Heritage of Sumatra.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11-06-22 [2022-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0) (英语).
- ^ Cultural Landscape of Bali Province: the Subak System as a Manifestation of the Tri Hita Karana Philosophy.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5) (英语).
- ^ Ombilin Coal Mining Heritage of Sawahlunto.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英语).
- ^ The Cosmological Axis of Yogyakarta and its Historic Landmarks.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3-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19) (英语).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 Tentative Lists.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15-10-25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0) (英语).
- ^ Betung Kerihun National Park (Transborder Rainforest Heritage of Borneo).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2) (英语).
- ^ Bunaken National Park.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2) (英语).
- ^ Raja Ampat Islands.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7) (英语).
- ^ Taka Bonerate National Park.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3) (英语).
- ^ Wakatobi National Park.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7) (英语).
- ^ Derawan Islands.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6) (英语).
- ^ Tana Toraja Traditional Settlement.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8) (英语).
- ^ Bawomataluo Site.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7) (英语).
- ^ Muara Takus Compound Site.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7) (英语).
- ^ Muarajambi Temple Compound.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5) (英语).
- ^ Trowulan-Former Capital City of Majapahit Kingdom.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0) (英语).
- ^ Prehistoric Cave Sites in Maros-Pangkep.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7) (英语).
- ^ Sangkulirang-Mangkalihat Karts: Prehistoric rock art area.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8) (英语).
- ^ The Old Town of Jakarta (Formerly old Batavia) and 4 Outlying Islands (Onrust, Kelor, Cipir dan Bidadari).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5) (英语).
- ^ Semarang Old Town.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4) (英语).
- ^ Traditional Settlement at Nagari Sijunjung.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5) (英语).
- ^ The Historic and Marine Landscape of the Banda Islands.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6) (英语).
- ^ Kebun Raya Bogor.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2) (英语).
参考文献
- 石井米雄监修 (编). インドネシアの事典. 东南アジアを知るシリーズ. 同朋舎出版. 1991. ISBN 4-8104-0851-5 (日语).
外部链接
- (英文)世界遗产官方网站-印度尼西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