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摩崖造像

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城区南面约2公里的南山之巅的玉皇观内,古称广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山石刻主要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有增补,属道教石刻,展现了宋代完美的道教神系,是中国南宋时期雕刻最精美、神系最完备的道教造像群,是道教演变史的重要资料。[1][2]

北山摩崖造像
南山摩崖造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
坐标29°41′11.483″N 105°43′0.307″E / 29.68652306°N 105.71675194°E / 29.68652306; 105.71675194
时代
编号第四批归入
认定时间1996年11月20日
保护历史

石刻分布

南山石刻共编有15号,有造像5龛窟(分别为真武大帝像、后土三圣母像、三清像、佛道合龛、龙洞)、宋碑5通(分别为大足县令何光震饯行碑、知剑州张宗彦诗碑、知昌州何格非诗碑、邓早跋碑、吕元锡诗碑)、题记7则、清碑15通、民国楹联1则、碑刻题记共28通(则)。其中重要的有[2]

  • 第1号真武窟。宋刻,高2.35米,宽2.75米,深1.65米,后壁为真武大帝坐像,左脚踏鬼,右脚踩象,形象庄严。窟顶有一太极图。右壁有正德九年(1521年)信士王伯富舍财立香炉镌记。
  • 第4号圣母龛。宋刻,高3.15米,宽2.75米,深1.63米,正壁刻三圣母并坐。
  • 第5号三清洞。宋刻,洞窟形,高3.91米,宽5.08米,深5.58米,窟内平面成“回”字形,上窟正壁刻三清坐像,下窟正壁凿一石台,台上造像不存。龛额横刻“三清古洞”4字。窟左、右、后壁有门形台基,刻有6排共360应感天尊立像,现存231尊。
    • 何光震饯郡守王梦应记碑(大足县令何光震饯行碑),刻于三清洞右外壁,全文共602字,碑成于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冬十月望,碑文记载了了宋末四川内郡防御空虚、蒙古军入蜀以来四川内郡残破的社会历史情况,印证并补充了余玠治蜀的政绩,是现存余玠治蜀、“西土中兴”阶段中最早、字数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物,是大足石刻宋代碑记的最晚者,具有“以碑证史”、“以碑补史”、“以碑断代”的重要价值。[3][1]
  • 第15号龙洞。宋刻,窟形,高5.46米,宽2.10米,深1.85米,后壁有一龙,身有鳞甲,前爪凌空,后爪蹲地,在道教石窟中相当罕见。[4]

文物级别

参考资料

  1. ^ 1.0 1.1 南山石刻简介 南山 - 大足石刻研究院官网. www.dzshike.com. [2018-09-08]. [永久失效链接]
  2. ^ 2.0 2.1 大足县县志编修委员会. 《大足县志》. 北京: 方志出版社. 1996年12月. ISBN 7-80122-160-5
  3. ^ 陈世松.试论大足南山淳祐十年碑记的价值[J].四川文物,1986(S1):71-75.
  4. ^ 石龙 南山 - 大足石刻研究院官网. www.dzshike.com. [2018-09-08]. [永久失效链接]
  5. ^ 四川省人民委员会.   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在工农业生产建设中注意保护文物的通知. 维基文库. 1956-08-16. 
  6. ^ 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于重新公布全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川府发〔1980〕154号). 维基文库. 1980-07-07. 
  7. ^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我市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重办发〔1987〕16号,1987年1月23日
  8.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发〔1996〕47号,1996年11月20日
  9.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Dazu Rock Carvings. whc.unesco.org. [2018-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8) (英语). At Nanshan the Song dynasty carvings of the 12th century extend over a length of 86m and depict mostly Taoist subjects. 
  10. ^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渝府发[2000]83号,2000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