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河龙属
冥河龙属(属名:Stygimoloch,意为“来自于冥河的恶魔”)是种厚头龙亚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末,约6600万年前。冥河龙发现于西部内陆海道旁的地狱溪组与兰斯组,它们与暴龙、三角龙共同生存在同一地区,在美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冥河龙的特征是颅顶高而狭窄,颅顶后方有多个角刺,一根大型角刺周围环绕者多跟小型角刺[1]。
冥河龙属 化石时期:白垩纪晚期,
| |
---|---|
多刺冥河龙的颅骨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
目: | †鸟臀目 Ornithischia |
科: | †厚头龙科 Pachycephalosauridae |
族: | †厚头龙族 Pachycephalosaurini |
属: | †冥河龙属 Stygimoloch Galton & Sues, 1983 |
模式种 | |
多刺冥河龙 Stygimoloch spinifer Galton & Sues, 1983
| |
异名 | |
模式种是多刺冥河龙(S. spinifer),是在1983年由英国古脊椎动物学家彼得·加尔东(Peter Galton)与德国古动物学家汉斯·戴尔特·苏伊士(Hans-Dieter Sues)所叙述、命名[2]。在2009年,杰克·霍纳(Jack Horner)等人提出“冥河龙有可能是龙王龙的成长型,厚头龙的幼年个体”,肿头龙几乎没有刺、头骨则非常之厚,而龙王龙颅顶形状较不明显、颅顶后方角刺却极其明显。
叙述
冥河龙是较大的厚头龙类,头颅骨约18吋长。在北美洲的厚头龙类中,只有厚头龙比冥河龙大。不像其他厚头龙类,冥河龙的圆形头颅较小,两侧稍为平坦,成梨状;如果不比较颅顶的话,厚头龙的头颅骨较大、宽广。
冥河龙的颅顶虽然较小,但头部其他头饰比其他厚头龙类的头饰还长。冥河龙的鼻部上有短、圆锥状凸起,而头颅后侧有一对往后生长的尖角,这对尖角有6吋长、2吋宽;这对尖角附近另各有2、3根小角。这些头饰的功能仍不清楚。虽然其他厚头龙类有以头互相碰撞的行为(这论点仍在争论中),冥河龙的小型颅顶显示这种碰撞行为对它们并没那么重要。而头颅的尖角可能作为展示物用,或者用来抵抗掠食动物,或者与配偶以头角互相碰撞,如同鹿的行为。更有可能的是,鳞状骨上的角是在侧面碰撞时击伤对方用[3]。
分类
厚头龙类的龙王龙可能是个颅顶与头角发展未完全的冥河龙,或者是冥河龙的未成年或雌性个体。这个理论在2007年度的脊椎动物化石学会上得到了支持[4]。蒙大拿州立大学的杰克·霍纳(Jack Horner)研究了龙王龙唯一标本的颅骨,发现该化石是冥河龙幼年个体的证据。此外,他还指出冥河龙与龙王龙两者有可能都是厚头龙的幼年个体。在2009年,杰克·霍纳与M.B. Goodwin发表正式研究,比较这三个物种的颅顶形状、尖刺与骨瘤的分布。杰克·霍纳等人表示,冥河龙、龙王龙的标本都是幼年个体,而厚头龙的标本则都是成年个体。另外,这三个属生存于相同时期的相同地区,使这些科学家更推测它们是同一物种的不同成长阶段,而在成长过程中,尖刺、骨瘤停止成长、颅顶增厚,形成厚头龙的颅顶形状[5]。在2010年,尼克·朗里奇(Nick Longrich)等人也提出类似的研究结果,他们认为颅顶平坦的厚头龙类,其实是圆颅顶的厚头龙类的幼年个体,平头龙、饰头龙其实都是其他属的幼年个体[6]。
大众文化
- 冥河龙出现在迪士尼电影《恐龙》(Dinosaur)。
- 冥河龙也出现在梦工厂互动的游戏《Warpath: Jurassic Park》。
- 冥河龙在2018电影《侏罗纪世界:殒落国度》登场
参考文献
- ^ Goodwin, M. B., E. A. Buchholtz, et al. (1998). "Cranial anatomy and diagnosis of Stygimoloch spinifer."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8(2): 363-375.
- ^ Galton, P. M. and H. D. Sues (1983). "New data on pachycephalosaurid dinosaurs (Reptilia: Ornithischia) from North America."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20: 462-472.
- ^ Carpenter, Kenneth. Agonistic behavior in pachycephalosaurs (Ornithischia:Dinosauria): a new look at head-butting behavior (PDF). Contributions to Geology. 1997, 32 (1): 19–25 [2007-12-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9-27).
- ^ Erik Stokstad,"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MEETING: Did Horny Young Dinosaurs Cause Illusion of Separate Species?", Science Vol. 18, 23 Nov. 2007, p. 1236;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318/5854/123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Horner J.R. and Goodwin, M.B. (2009). "Extreme cranial ontogeny in the Upper Cretaceous Dinosaur Pachycephalosaurus." PLoS ONE, 4(10): e7626. Online full tex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Longrich, N.R., Sankey, J. and Tanke, D. (2010). "Texacephale langstoni, a new genus of pachycephalosaurid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from the upper Campanian Aguja Formation, southern Texas, USA." Cretaceous Research, . doi:10.1016/j.cretres.2009.12.002
外部链接
- 恐龙.NET——中国古生物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