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生活空间
共同生活空间(英语:Co-living Space)是指为让人们共同生活(co-living)的场域、空间。其中共同生活(或简称“共生”)是一种非建立于血缘关系的新型态的居住形式,一种利用共享空间与设施创造人际互动与社群,并重视开放、分享与合作的现代都市的生活精神。
简介
定义
伦敦的共同生活空间业者在官网中如此描述:Co-living is a way of living focused on a genuine sense of community, using shared spaces and facilities to create a more convenient and fulfilling lifestyle.[1]
空间特征
居住使用者通常不会直接购买房屋或居住的物件,而是透过租用的方式取得空间的使用权。空间分为分散式空间,如:一般公寓、合租公寓、合住公寓(shared house)及集中式空间,如:一整栋式的大楼。[2][3]
主要受众
因为租期较一般租赁套房、公寓更为弹性,短至数礼拜、长至数年,吸引许多来到异乡打拼生活或正在都市中找寻更紧密社群关系的年轻人,抑或想在短时间浸染于当地文化及适应新生活习惯的旅人或数位游牧民族(Digital Noma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无特定工作地点的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新创企业创办人、共同工作者(Corporate Workers)。[4]
起源
全球
在共同生活概念兴起之前,美国纽约市在1920年代已经有共用设施且邻居间交流融洽的合作公寓;中式的四合院、客家的围屋等都有相似的特性。 共同生活的源起可回溯至六零年代在美国的一群家庭认为当时的房屋及社区制度不符他们的需求,在1967年组织了约五十个家庭成为一个理念社区,成为第一个现代共同住宅计画(Co-housing)。卧房独立,共享厨房、餐厅、洗衣等公共空间并从单一理念发展出更为多元的共同住宅,如:共同照顾长者和幼者、共食、共耕....等模式。
台湾
在台湾,传统的居住单元,包括合院、眷村、店屋式住宅、大家庭式宅邸等某种程度上也是“共同生活”的一种样态,只是社区中的住户关系主要建立于血缘及地缘关系上,通常居民互动密切、拥有相似的价值观。 现今我们所熟悉或常见的住宅格局,这样的现代集合住宅事实上为西方工业化与都市化过程中被生产出来之住宅型态。这样的住宅随著1945年国民政府来台,外来人口涌入后,约在 1950 年代在台湾落地生根,并随著1960、70年代台湾经济蓬勃发展、大量人口移入都市,再结合美援资金的技术协助、刚起步的国家政策与计画,现代化的住宅形式大量被移殖到我们的土地上,并在土壤中慢慢地演变。[5]并且,从单元平面来看,这一波公寓主要的“两房两厅”与 “三房两厅”,以核心家庭为出发的标准空间格局,便成为如今我们所熟悉的居住模式- “公寓”,当时这个“核心家庭”几乎无需言明地成为当时社会精英想像“理想家庭” 形式时最主要的家庭型态依据。[6]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核心家庭的本质是“性别角色分工型家庭”,透过有经济能力的男性与可操持家务的女性组成,共建富裕的生活。然而随著后工业化(post-industrialization)世代的来临、女权运动的提倡以及生活方式的革命,都再再挑战了以一夫一妻为基础的核心家庭模式[7],种下日后新型态居住体验-共同生活(co-living)在台湾发展的因子。
发展
全球
随著网路的兴起、交通的发达、房价居高不下、医疗进步全球平均年龄上升、工作型态的改变,如工作地点不再局限于特定办公室、共享经济的崛起.....等因素,逐渐发展出共同生活的新形态居住形式。 而地点大多集中在居住成本较高的大都市,例如纽约、旧金山、伦敦、东京等。
- 日本-BORDERLESS HOUSE
在东京、大阪、首尔、台北有超过一百个物件,共累计超过五千人入住,于2014年开始于台湾经营,为台湾第一间Share House企业,在三个国家创造 当地与外国人文化交流的住宿空间,以多元文化交流的居住环境主要特色,因此每个床位都有针对国籍与性别做限定。[8]
- 美国-Welive
成立于2016年,源自于共同工作空间(co-working space) –WeWork,主要提供美国纽约市及华盛顿中的物件,二、三人等多人房型,租期短至几晚长至几个月,旨在提供工作者们离开了办公室后也有认识新朋友的机会。[9]
台湾
来到20世纪,随著台湾结婚年龄日渐提高、网路科技的发达、都市房价的高不可攀,年轻人在买不起房子、生活于核心家庭意愿减低、移动性高、人际网络疏离、工作型态翻新等状态与困境下,共同居住便在此脉络下在台湾发展。 台湾的共同居住相对于其他国家发展稍晚,但因应台湾住商混合、城市中多老旧公寓的地理与历史特性,孕育出在地的共居文化。其现况属于整层住宅的出租,由经营者将整户住家重新改造过后,保留一般住家内的客厅、厨房等公共空间,再将各个房间(雅房或套房)及床位(多人合住于同一房间)对外分租予互不相识的居住者。[10]
*BORDERLESS HOUSE TAIWAN[11]
为日本社会企业BORDERLESS JAPAN[12]旗下的BORDERLESS HOUSE,于2014年底来台经营,以多元文化交流的居住环境主要特色,其成立宗旨为“借由共居的形式了解不同族群的的文化、语言,进而消弥彼此的偏见”,也有语言交换、海外物件交换等特色企划给房客们。截至2018年,在日本、韩国、台湾已经有一百多间公寓,,台湾目前有近200个床位,平均一间公寓有3-4个不同国籍的室友,在日常中体验有如国外的生活环境。
- 玖楼 9floor
2015年底成立的玖楼,以自行出资的方式进行实验,截至2017年12月,共改造了台北市 25 间老旧公寓,提供130个以上的床位,累积超过300位室友。将客厅、厨房打造成为类似咖啡馆的半开放空间。除了空间的设计与改造,玖楼透过核心理念“房子是租来的,生活不是”与社群经营能力,使得居住者之间的居住氛围更为紧密,也获得不少媒体的露出与曝光。2017年开始,与新北市政府合作,于北大社会住宅进行“青银共居”计画及永和国光社会住宅之“青青共居”计画,试图创造社会住宅的多元可能发展。[13]
- 共生实验室Co_living Lab Apt.
2016年4月成立,现在已有22间公寓,提供超过80个床位。起源于看见外籍学生在台租房的困境,此外创办人也致力于发展线上租房平台租客Zucker,优化租屋者的租房体验。[14]
- 香蕉同居中Banana Co-Living
2016年6月成立,前身为2012年7月成立的Banana Hostel,为青年旅馆(Hostel)空间或经营者转为经营共同居住空间的案例,以青年旅馆概念延伸出共居空间,强调“生活比旅行更精彩”来营造空间气氛,重视“生活品味”(lifestyle),筛选有趣且个性鲜明的人们加入共同生活。现有物件皆位于台北市的热闹区位,包括中山、西门、东区、东门、五号等,每一公寓可居住人数在12-26人之间,各自形成社群也互相连结。[15]
- 南宅
台湾的共居空间大多集中在房价高涨的台北,但也有案例南台湾,如台南的南宅青年,由学生发起成立,致力于将老屋改造成青年共生基地。
- 三峡北大青银共居居住实验计画
2017年中,台湾新北市政府城乡发展局与民间单位玖楼共生公寓合作推出“三峡北大青银共居居住实验计画”,从位于三峡北大特区的社会住宅中,抽取3户作为示范户。玖楼应用原先于台北改造共居公寓的经验,透过空间设计与社会设计,规划出“青银共居宅”,对外招租。 计画分为三阶段实行,第一阶段于2017年7、8月举办三梯次三天体验营,共吸引了473位青年与银发族报名 5;第二阶段于2018年2月举办半年的Long Stay,预计招募6为青年与4为银发族室友,并根据前二阶段的实验结果,规划第三阶段长租的实行方式。[16]
统计
相较于近年快速发展、同样以社群经营为内涵的共同工作空间,整体共同居住空间属于刚起步的阶段,因此未来是否得以如共同工作空间蓬勃发展,或以国际企业的方式出现于不同的国家及地区,仍待未来市场验证。然以以台湾的现况而言,多数的共居者皆因对于社群的需求、拥有相对开放与类似的价值观入住,容易形成紧密的居住氛围,也挑战了传统上完全以地点、租金、空间为考量的居住形式。且整个大台北的租屋人口约有100万,目前市场上仅得以容纳约不到500位共居者的情况下,供给仍属极少,因此共同居住市场应会持续扩大,经营者在空间设备的经营、服务流程的体验优化、扩大市占率的同时,如何维持良好的社群氛围与共居的核心精神则成为重要的课题。[来源请求]
参考资料
- ^ The Collective Partners. [2018-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3).
- ^ What is a shared house?. OAKHOUSE. [2018-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 ^ 记者 万玟伶. 角隅共生空間:和毛小孩一起享受日常. 自由时报. 2017-11-05 [2018-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6).
- ^ SYZO. Who lives in a co-living building?. 2017-10-16.
- ^ 潘信荣. 網絡崩世代居住空間的重構-以玖樓共?公寓為例 (硕士论文). 台湾大学. 2017.
- ^ 刘欣蓉. 公寓的誕生 (博士论文). 台湾大学. 2011.
- ^ 山田昌弘. 日本家庭將走向何方:多樣化?還是虛擬化?. nippon.com 走进日本. 2016-08-18 [2018-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6).
- ^ A Multicultural Share House with Locals BORDERLESS HOUSE. Borderless House. [2018-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 ^ welive. [2018-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7).
- ^ 张家瑄. 國內共同居住空間之現況發展研究 (硕士论文). 国立台北大学. 2018.
- ^ BORDERLESS HOUSE TAIWAN. [2019-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5).
- ^ BORDERLESS JAPAN. [2019-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6).
- ^ 玖樓共生公寓. 9Floor. [2018-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
- ^ 共生實驗室. [2018-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3).
- ^ 香蕉同居中 BANANA COLIVING. [2018-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4).
- ^ 三峽北大青銀共居居住實驗計畫. 玖楼共生公寓、新北市城乡局. [2018-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
延伸阅读
- A Brief History of Co-Living Spac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Inside the weird world of co-living, Silicon Valley’s attempt to solve the housing crisi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 global experiment in Roam co-livi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Co-living, An Introduction for Southeast As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5 Coworking Spaces With Co-living Accomodation in As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台湾首次青银共居实验:不熟的新家人,怎么丰富彼此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