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铁路商务总局

全台铁路商务总局清朝福建台湾省首任巡抚刘铭传奉准“修铁路、创办商务”后于光绪十三年五月二十日(1887年7月10日)[注 1]在台设立的机关之一,一说正式全名为全台轮船铁路商务总局[注 2],又称为商务局台北通商总局[注 3],而传世关防铭文为“办理台湾商务总局关防”[注 4][1][3],曾修建基隆到新竹的铁路

沿革

商务局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成立时,初由板桥林家家主林维源为商务督办;后因林维源已兼办台北抚垦事务,改由杨宗瀚督办商务[3]。该局除了处理铁路兴建事宜外,也在上海旗昌洋行经手下购买两艘快船,分别名叫“斯美”与“驾时”:“斯美”专门来往台湾与上海、福州,“驾时”则专门航行于香港、厦门一带[3]。后来铁路开工不久后,杨宗瀚因病假归,遂委任张士瑜为总理[3]。而根据台湾总督府铁道部采访杨怀瑾(曾任票房司事)所得到的记录,商务局内原先设有文案、帐房、书班,后来又增加收发处、收课银与翻译的编制[4][5]。此外除会办由英国人马迪逊担任外,也有聘用数名外国人掌管测量与技术事务,而火车驾驶也有不少是英国人,但到了光绪十八年(1892年)时除了马迪逊留下继续担任会办,协助监督铁路技术外,其他外籍技术人士几乎都返回本国去了[4][5]

而商务局厅舍是一位于台北城外东北角的三板桥庄[注 5]的洋楼,在这之前原本设于机器局厅舍内[3]。乙未割台后,商务局厅舍曾作为“铁道工夫舍”(铁道养路工宿舍),后来变成骑兵营[3]

组织

以下为《台湾铁道史》、《新编桃园县志》二书采访相关人物后所记录的商务局组织编制,以及职员名字[4][5]

职称 待遇 曾任职之人员 备注
总办 薪俸五十两、公费二百两、轿夫四人、使役夫十人 张士瑜、党凤冈、蒋斯彤、姚西漠 编一人,相当于今日的台铁局局长
会办 薪俸五百元、食费二百五十元、轿夫四人、使役夫四人 马迪逊(英国人) 编二到四人,相当于今日的台铁局副局长,又分技术、总管、事务佐理分类
提调 薪俸五十两 党凤冈、张经纶 编二人,负责承上宣下
文案 薪俸二十两 杨雨臣 编一人
帐房 薪俸十二两 马仁轩 编一人
书班 薪俸有差 编一人
收发 薪俸十二两 萧某 编一人
收银 薪俸十二两 胥瑞之 掌理出纳业务
翻译 薪俸二十四两 陈品山 编一人
稽查铁路委员[注 6] 俸给三十两、食费十两 达凤翔、白正卿 编二人
稽查桥工委员 俸给三十两、公费二十两、轿夫四人、使役夫十人 以鹤筌、张家德 编二人
巡查铁路工头[注 7] 俸给二十四元 刘发顺 编一人
正副票房司事 正薪俸十二元、副薪俸八元,皆有食费三两 杨怀瑾、程华封、姚子廷、朱清贤、林微卿、湖齐苍、严相华、徐良臣、沙镜波、沈某 编六至十人,相当于今日的台铁正副站长
正副查票司事[注 8] 正薪俸十二元、副薪俸八元,皆有食费三两 云昌、杨庆馨、林助、张玉波、马萼卿、冯荣周 编六至十人
开车[注 9] 外国人薪俸一百十元,其他六十元到三十元 含司炉助理驾驶,正驾驶员聘英国人,副驾驶员聘本国人
火车场管理 张鸿英
  • 提调、文案、帐房、书班、收发处、收课银、翻译并无食费,由总办从其公费分给。
  • 巡丁头、巡丁、管螺丝、洗车、烧火、拭车的薪俸各从十三两到八两
  • 根据达凤翔(曾任稽查铁路委员)的说法,会办的薪俸与公费合起来有五百馀元,提调薪俸四十两、食费公费二十两,文案薪俸三十两,帐房薪俸二十两,票房司事薪俸则从十六两到十两,总办薪俸五十两外还有食费公费二百两。

注释

  1. ^ 拟兴修台湾铁路折〉:“光绪十三年五月二十日奉朱批:著照所请,该衙门知道。钦此。”但有说法认为该机关在该年五月仍是筹备期间,正式成立是该年七月七日(1887年8月26日)[1]
  2. ^ 此名称可见于《刘铭传抚台前后档案》中所收录的〈台南府转行全台轮船铁路商务总局启用关防日期〉一文[2],吴小虹与张健丰在其著作中认为“全台轮船铁路商务总局”为该机关全名[1][3]
  3. ^ 为与同治九年(1870年)设立于台南的“通商总局”区分[3]
  4. ^ 于光绪十三年五月十二日(1887年7月2日)使用[1][3]
  5. ^ 具体位置约是今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一带,即青岛东路与林森南路交会处附近[3]
  6. ^ 初称工程委员。
  7. ^ 下有巡丁头、巡丁。
  8. ^ 下有管螺丝、洗车。
  9. ^ 即机关车驾驶。下有烧火、拭车。

参考来源

  1. ^ 1.0 1.1 1.2 1.3 吴小虹. 《重回清代臺北車站——古鐵道和一座謎樣的火車站》. 博杨文化. 2006年4月: 75页. ISBN 957-0463-75-9. 
  2. ^ 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编辑. 《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1997-06-30: 177页. ISBN 957-00-9062-6.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张健丰. 《乙未割臺憶舊路》. 海峡学术. 2010年11月: 74、75、161-164页. ISBN 978-986-6480-47-8. 
  4. ^ 4.0 4.1 4.2 台湾总督府铁道部 著;江庆林 译. 《臺灣鐵路史 上冊》.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1990年6月: 51-55页. 
  5. ^ 5.0 5.1 5.2 台湾总督府铁道部. 《臺灣鐵道史》. 近藤商店活版部. 1906-09-30: 94-99页 [2013-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