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双锯鱼
一种鱼类
克氏双锯鱼(学名:Amphiprion clarkii),又称克氏海葵鱼、三带双锯齿盖鱼(但视觉上常称双带小丑)等,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隆头鱼亚目雀鲷科的其中一种。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斯里兰卡。
克氏双锯鱼 | |
---|---|
克氏双锯鱼与海葵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
目: | 鲈型目 incertae sedis |
科: | 雀鲷科 Pomacentridae |
属: | 双锯鱼属 Amphiprion |
种: | 克氏双锯鱼 A. clarkii
|
二名法 | |
Amphiprion clarkii (J. W. Bennett, 1830)
| |
异名 | |
|
分布
本鱼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包括波斯湾、塞席尔群岛、斯里兰卡、印度、安达曼海、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南部、中国沿海、台湾、印尼、菲律宾、澳洲北部、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群岛、帛琉、马里亚纳群岛、诺鲁、所罗门群岛、新几内亚、新喀里多尼亚、斐济群岛、诺鲁等海域。
深度
水深1~55[公尺]。
特征
本鱼体侧有3条白斑,但只有两条比较明显,颜色有4种以上的变化;其颜色变化取决于地点、性别、年龄和寄主海葵,其一全身体色深黑或黑红色;其二头胸黑色,尾腹红色,中间黑红相间;其三全身红色;其四全身橙红或橙黄。背鳍和尾鳍呈橙黄色[3],尾鳍的颜色通常比身体其他部分浅,有时会变白色[4],背鳍硬棘10~11枚;软条14~17枚;臀鳍硬棘2枚;软条12~15枚。体长可达15公分。
生态
本鱼主要生活在珊瑚礁或岩岸。与大型海葵共生,不受宿主带刺触手的影响,为雌雄同体,具有严格的阶级划分,雌鱼最大,繁殖中的雄鱼第二大,并且随著等级下降,雄鱼非繁殖者逐渐变小,如果唯一的繁殖雌性死亡,繁殖的雄鱼将变成雌鱼,而最大的非繁殖者将成为繁殖的雄鱼,夏秋之间产卵,雄雌会护卵,具有攻击性。以藻类和浮游生物维生。
经济利用
参考文献
- ^ Allen, G.R.; Arceo, H.; Mutia, M.T.M.; Muyot, F.B. & Nañola, C.L. & Santos. Amphiprion clarkii.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22: e.T188338A1860189 [9 December 2022]. doi:10.2305/IUCN.UK.2022-2.RLTS.T188338A1860189.en .
- ^ Amphiprion clarkii.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 ^ SOUS LES MERS : Amphiprion clarkii - poisson-clown de Clark. Fran.cornu.free.fr. [2014-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 ^ Facts about Clark's Anemonefish (Amphiprion clarkii) - Encyclopedia of Life. Eol.org. 2013-02-14 [2014-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