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市

英國的城市和郡

伦敦市[3][4][5][6](英文:City of London),音译西堤区[7],又称为伦敦市[8][9]伦敦金融城(市法团使用的官方简体中文名称)[10][11],是位于英国伦敦的一个。自从公元一世纪罗马人在此殖民起到中世纪,伦敦市一直涵盖伦敦的大部分,但到今天伦敦的城镇区域已扩张到远远大于伦敦市的地界[12]。伦敦市现在只是大伦敦都会区的极小一部分,但仍是伦敦市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伦敦市是大伦敦各区中两个拥有“城市”地位的区之一:另一个是与其隔邻的西敏市

伦敦市
City of London(英文)

伦敦金融城、西堤区
The City、Square Mile
伦敦市的天际线(2013年12月)
伦敦市的天际线(2013年12月)
伦敦市 City of London(英文)旗帜
旗帜
伦敦市 City of London(英文)徽章
徽章
格言:主,引领我们
拉丁语Domine dirige nos伦敦市法团的格言)
伦敦市在大伦敦的位置
伦敦市在大伦敦的位置
坐标:51°30′56″N 0°05′35″W / 51.5156°N 0.0931°W / 51.5156; -0.0931
主权国英国
构成国家英格兰
区域大伦敦
级别特殊级别(sui generis
城市名誉郡
罗马帝国殖民地47年
伦迪尼乌姆/Londinium)
威塞克斯时期
重建定居点
886年
伦敦堡英语Anglo-Saxon London/Lundenburh)
25坊(ward)
  • 奥尔德斯盖特(Aldersgate)
  • 阿尔德门(Aldgate)
  • 巴西肖(Bassishaw)
  • 比灵斯盖特(Billingsgate)
  • 毕晓普斯盖特(Bishopsgate)
  • 面包街(Bread Street)
  • 桥坊(Bridge)
  • 宽街(Broad Street)
  • 坎德尔威克(Candlewick)
  • 贝纳德堡(Castle Baynard)
  • 奇普(Cheap)
  • 科尔曼街(Coleman Street)
  • 科德韦纳(Cordwainer)
  • 康希尔(Cornhill)
  • 克里普尔盖特(Cripplegate)
  • 道盖特(Dowgate)
  • 内法灵登(Farringdon Within)
  • 外法灵登(Farringdon Without)
  • 朗伯恩(Langbourn)
  • 石灰街(Lime Street)
  • 波特索肯(Portsoken)
  • 昆希斯(Queenhithe)
  • 托尔(Tower)
  • 温特里(Vintry)
  • 沃尔布鲁克(Walbrook)
政府
 • 行政机构伦敦市法团
 • 伦敦市市长安德鲁·帕尔密
 • 伦敦镇主簿英语Town Clerk of London约翰·白拉德尔
(John Barradell)
 • 行政总部市政厅
 • 伦敦议会温梅什·德赛
(Unmesh Desai,伦敦市与东区英语City and East (London Assembly constituency)
 • 下议院议员马克·菲尔德伦敦市及西敏市选区
面积
 • 总计1.12 平方英里 (2.90 平方公里)
最高海拔69 英尺(21 公尺)
最低海拔0 英尺(0 公尺)
人口(2016年中估计)[1]
 • 总计9,401人
 • 密度8,396人/平方英里(3,242人/平方公里)
 • 种族[2]57.5% 英国白人
2.4% 爱尔兰裔白人英语Irish migration to Great Britain
0% 白种吉普赛人或爱尔兰流浪者
18.6% 其他白人英语Other White
0.5% 黑白加勒比英语Caribbean people混血
0.5% 黑白混血
1.5% 欧亚混血
1.4% 其他混血
2.9% 印度裔
0.2% 巴基斯坦裔
3.1% 孟加拉裔
3.6% 华裔
2.9% 其他亚裔
1.3% 非裔黑人
0.6% 加勒比海非裔英语British African-Caribbean people
0.7% 其他黑人
0.9% 阿拉伯裔
1.2% 其他
 • ONS00AA
 第325名英语List of English districts by population
时区GMTUTC​
 • 夏时制BSTUTC+1
邮递编号
(皇家邮政)
EC英语EC postcode areaWC英语WC postcode areaE英语E postcode area
ONS00AA
电话区号020
主保圣人圣保罗
警察部队伦敦市警察
伦敦交通
收费划区
公共交通1区;伦敦交通拥挤税收费区
机场伦敦城市机场
网站cityoflondon.gov.uk

在英语里,伦敦市的一个常用别称是“the City”(“城”,或仅称“City”——大写“C”与整个伦敦城市区分),此外由于其面积为1.12 sq mi(2.90 km2),又俗称“平方英里”(英文:Square Mile)[13]。这两个名字都经常被用作整个英国的交易和金融服务业的代称,伦敦市作为这些行业的集中地,已有相当长久的历史[14]。伦敦市法团在海外进行宣传时选用的官方简体中文名称“伦敦金融城”也强调其作为金融中心的角色[15]

作为地名,“伦敦”现在通常指的是远大于伦敦市的地区。“伦敦”经常指整个伦敦大都市蔓延区,或所有32个伦敦自治市加上伦敦市本身。这种泛称的用法最早在16世纪便已出现[16]

伦敦市的地方政府机构是伦敦市法团,其建制不同于英国其他的所有地方政府。伦敦市法团具有一些作为地方政府很特别的职责,例如它也是伦敦市的警务负责机构。此外,与多数地方政府不同,伦敦市法团的职责和财产延伸到其辖境以外。法团的首长是伦敦市市长(与大伦敦市长是两个不同的职位)。现任伦敦市市长(第63任)是Vincent Keaveny,2021年上任。

伦敦市是重要的商业和金融中心。在19世纪,伦敦市曾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商业中心,现在它仍是重要的商务聚汇点[17]。根据2008年发布的世界商业中心指数英语Worldwide Centres of Commerce Index伦敦排名第一。伦敦市的东部是保险业聚集的中心。近年伦敦在伦敦市外又发展出第二个金融中心,即城东2.5英里(4.0千米)的金丝雀码头商务区。

伦敦市的常住人口约为9,401人(2016年中统计署估计),但有300,000人每天涌入城中工作。伦敦市内的工作岗位中有四分之三属于金融服务、专业服务(包括法律、会计等)以及相关工商业服务行业[18]。伦敦市的西部和北部则是法律行业的中心,其中圣殿区域法院巷地区是英国的四个大律师学院的所在地,其中中殿律师学院内殿律师学院位于伦敦市的辖境内。

金融中心

今日的伦敦市是整个伦敦的商业金融中心,与纽约市曼哈顿同样,对于全球金融业具有相当的领导地位[19]。口语上,伦敦当地人习惯以“The City”称呼伦敦市,或称它为“平方英里”(Square Mile),之所以如此称呼除了是因为其面积正好约为1平方英里(2.6平方公里),“The City”这用法同时也成为英国、乃至欧洲金融业的别称,因为在大英帝国时代,全世界的金融服务业几乎是由聚集在这狭窄面积内的大小公司行号所控制,因而如此转喻

历史

建立

 
泰晤士河中发现的“滑铁卢头盔”,约公元前150–50年
 
保存至今的伦敦城墙遗迹,约公元200年建造,位于塔丘

过去的通用说法是“伦迪尼乌姆”(Londinium)最早是罗马占领不列颠的早期、公元47年左右,由泰晤士河上的商人在感潮河段建立的商港。但此年份仅是猜想:保存下来的罗马文献中没有记录在何时、为何在此建立城市。文献中第一次提到此城市是公元61年的塔西陀编年史》,其中提到伦迪尼乌姆是被布狄卡领导的爱西尼部落洗劫的重要城镇之一。

现在有许多历史学家认为伦敦最早是公元43年罗马征服不列颠以前建立的。这一论点的根据是考古证据和威尔士语传说文学。考古学家称已发现的最佳的铁器时代艺术品和金属制品中,有近一半是在伦敦地区发现的。[20]其中最出名的例子之一是带角的“滑铁卢头盔”,于1860年代初发现,现藏于大英博物馆[21]而根据古代的威尔士传说,有一个名为“赫利之子勒德”的王,扩建位于伦敦当时已存在的定居点,因此这一地方此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同一传说还说勒德死后葬于后来伦敦城墙的勒德门地方。[22]

勒德(Llydd)是长子。其父王赫利·茂尔(Beli Mawr)驾崩后,勒德执掌全岛之政。他扩建伦戴恩(Llvndain)的城郭,在城外设立田庄,并全年大多住在城里。他在城内建造许多华丽的房屋,在各国都未曾见如此的房屋。他把这里叫作伦戴恩堡(Kaer Lvndain)。在外族侵入后,他们把这里叫做伦敦堡(Kaer Lwndwn)。[23]

—《威尔士语不列颠诸王史》(Ystorya Brenhined y Brytanyeit),耶稣学院藏抄本第五十六(Jesus MS. LXI)

可以肯定的是,罗马人征服捕不列颠之后发展这里的定居点和河港,其中心大约在沃尔布鲁克(Walbrook,一条浅溪)汇入泰晤士河处。在公元60年城镇被布狄卡烧毁后,整个城镇被规划重建(成为规划市镇,或“civitas”)。新建的城镇有城墙围绕,经济繁荣,并在公元一世纪莫成为罗马不列颠行省的最大居民点。到二世纪,伦迪尼乌姆已替代卡姆罗多努(今科尔切斯特)成为省会。

在其鼎盛时,罗马时代的伦敦人口达45,000–60,000人。罗马人在190年到225年之间建造伦敦城墙。罗马时的城市范围与今天的伦敦市范围近似,较大的区别是伦迪尼乌姆的西界没有超过勒德门和弗里特河以西,而且当时泰晤士河没有经过挖掘,比现在宽阔,所以当时城市的河岸比现在要往北。罗马人最早在公元50年建造跨河的桥,其位置在现在的伦敦桥附近。

在今天的伦敦市内仍可看见一些罗马遗址和文物:例如一座密特拉斯神庙英语London Mithraeum,伦敦城墙残段(位于巴比肯屋村塔丘附近)、伦敦石英语London Stone以及位于市政厅广场下的竞技场。伦敦博物馆藏有许多罗马时代的考古发现,常设关于罗马时代的展览,并有研究用的馆藏。

衰落

到伦敦城墙建成时,伦敦城已经开始步入衰弱,并受到瘟疫和火灾的困扰。罗马帝国经历漫长的动摇和衰弱,其中在不列颠发生卡劳西乌斯叛乱英语Carausian Revolt。三到四世纪之间,伦敦城受到皮克特人苏格兰人萨克逊人的掠袭。伦迪尼乌姆和罗马帝国继续衰落,公元410年罗马军政机关撤离不列颠。此时,伦迪尼乌姆的许多罗马公共建筑已经废弃,在罗马政府正式撤离后,整个城市逐渐被废弃,在接下来的数世纪中,伦敦城几乎(有时完全)无人居住。萨克逊人开始迁入这一地区后,他们的贸易和人口中心从伦迪尼乌姆城池内转移到城外西郊的伦敦威克英语Lundenwic(“伦敦集市”),其位置大约在今天的河岸街奥德维奇柯芬园地区。

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重建

在盎格鲁·撒克逊七国时代,伦敦地区先后由埃塞克斯麦西亚、和威塞克斯王国所控制,但从八世纪中叶起不断的受到维京人的威胁或者控制。

 
南华克桥附近的纪念牌,纪念阿尔弗雷德大王在伦敦重建居民点

比德记录,公元604年圣奥斯定祝圣默利图斯东撒克逊人及其王赛博特英语Sæberht of Essex的第一任主教。赛博特的领主和舅父、肯特王国国王埃瑟尔伯特英语Æthelberht of Kent在伦敦建造一座教堂,主保圣人圣保罗,作为新主教的座堂。[24]通常认为(但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这座教堂的位置就是后来的圣保罗座堂所在地。

威塞克斯国王阿尔弗雷德大王可以说是第一个“英格兰人”的国王,他在886年在反攻维京人统治区域的战争中占领罗马帝国时代的城池,并开始在此殖民。他把女婿埃塞尔雷德任命为麦西亚(Mercia)郡长(伯爵)、守卫这一地区。重新设防的盎格鲁·撒克逊时代城池称为“伦敦堡英语Lundenburh”。历史学家亚瑟(Asser)这样写道:“阿尔弗雷德,盎格鲁·撒克逊人之王,华丽地修复伦敦城⋯⋯并将其恢复至可以住人的情况。”[25]阿尔弗雷德的“修复”工作主要包括重新启用及修饰几乎无人居住的罗马城池、在泰晤士河沿岸修筑堤岸,以及重新规划城内道路格局。[26]

阿尔弗雷德重夺伦敦并重建罗马城池不仅是伦敦城建城史上的转折点,也是早期英格兰统一化的重要时刻,从这一时期起,威塞克斯开始转化为英格兰的主要王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抵抗维京人的占领和掠袭。虽然伦敦和英格兰的其他部分在此后仍经常遭受维京人和丹麦人的掠袭和占领,最终伦敦城和英格兰王国成功建立并保持下来。[27]

到10世纪,埃塞尔斯坦准许在伦敦设立八所铸币厂英语Royal Mint of the United Kingdom,而在当时的首都温彻斯特只有六所,证明当时伦敦的财富。 罗马人撤退并放弃伦迪尼乌姆后伦敦桥已被废弃,经撒克逊人修复,但还是屡次被维京人和风暴摧毁。

随著贸易和人口中心迁回罗马时代的城池内,之前的撒克逊人的居民点伦敦威克几乎完全废弃,开始称为“厄得威克”(Ealdwic)(“老镇”),现在演变成西敏市接近伦敦市交界处的地名和路名奥德维奇(Aldwych)(“老集市”)。

中世纪

 
约1300年时的伦敦地图
 
1381年农民起义的结局:起义领袖瓦特·泰勒被伦敦市市长威廉·沃尔沃斯英语William Walworth刺死

1066年征服者威廉黑斯廷斯战役取胜后,即向伦敦进军,一直到与伦敦城隔河相望的南华克,但遭到伦敦守军抵抗无法通过伦敦桥。他转道上游瓦灵福德过河,并一路掠夺。无意继续抵抗的显贵者埃德加麦西亚伯爵埃德文英语Edwin, Earl of Mercia诺森布里亚的莫尔卡英语Morcar伯克翰斯德向威廉投降。威廉在1075年授予伦敦城君主制诰,表明伦敦城是英格兰当时少数几个保留一些自治权力的城市之一。威廉治下编纂的《末日审判书》没有覆盖伦敦城。

威廉在伦敦建造三座城堡以控制伦敦市民:

1130年前后,亨利一世准许伦敦市民自行推举两名郡长英语Shrievalty of London,并同时管辖米德塞克斯:这意味著伦敦市和米德塞克斯郡直到《1888年地方政府法令英语Local Government Act 1888》颁布实际是作为同一行政区管辖的(郡不是市的附庸)。[28]到1141年,整个市民集体被认为是一个社群,这一市民“公社”后来发展成为伦敦市法团,伦敦市民在1189年获得国王准许推举市长,并从1215年开始直接选举市长。新的市长职位代替郡长成为市首长,原先的郡长成为次要官职。

伦敦市自古即分为25个坊英语Wards of the City of London(Ward),每一坊推举一位参议英语Alderman(Alderman),参议负责主持至今都每年举行的坊民会议英语Wardmote(Wardmote)。此外,过去还有在圣保罗座堂外的十字处举行全体市民会议(Folkmoot)的习惯。中世纪的许多职位和传统都传承至今,这也显示伦敦市和法团的特殊性质。

1381年的农民起义波及伦敦。叛军占领伦敦城和伦敦塔,但叛乱在其领袖瓦特·泰勒在伦敦市市长威廉·沃尔沃斯英语William Walworth参与的一次冲突中被杀后结束。

 
所谓的“木刻本”伦敦地图英语Woodcut map of London,1560年代
 
1666年伦敦大火影响区域图,此次大火烧毁全城的近80%
 
17世纪油画中的1666年大火:画面是从接近伦敦塔码头的船上望向旧伦敦桥、教堂、房屋及伦敦塔

伦敦城屡次受到严重火灾,其中最大的是1123年和(更出名的)1666年伦敦大火。这两次火灾都曾直接被称为”大火灾“。1666年火灾之后,曾有一系列计划对城区进行重新规划并将其道路网改造成以规划街区、广场和林荫道构成的文艺复兴式城市。但这些计划几乎完全没有得到实行,伦敦城的中世纪道路格局大体保留至今。

近代早期

到16世纪末,伦敦已逐渐成为重要的银行业、国际贸易和商业中心。1565年,托马斯·格雷沙姆爵士创立皇家交易所,成为伦敦商人的重要集中点,并在1571年获得皇家赦诏。虽然这一建筑现在已移作他用,但它位于康希尔街与针线街交汇口的位置(银行交叉口)现在仍是伦敦市的主要产业银行业和金融服务业的地理重心点。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在1734年搬到针线街上、皇家交易所对面的现址。而从1691年起坐落于康希尔往南的朗伯德街劳埃德咖啡馆英语Lloyd's Coffe House则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保险交易市场劳合社。伦敦保险业的中心仍在此地区,特别是石灰街坊

1708年,克里斯多福·雷恩的杰作、圣保罗座堂在他生日那天完工,但教堂在十年前的1697年12月2日就已第一次举行仪式。新的圣保罗座堂建筑代替在1666年大火中焚毁的旧圣保罗教堂。新教堂被认为是英国最精美的教堂之一,是巴洛克建筑的极佳代表作。

伦敦的扩张

18世纪是伦敦迅速扩张的时代,反映同时代全国人口增加、工业革命的萌芽、以及伦敦作为开始发展的大英帝国中心的功能。伦敦的城镇区域蔓延到伦敦城外,特别是(在这一阶段)往伦敦西区西敏寺方向发展。

19世纪初,伦敦继续扩张,且扩张速度越来越快,并向四周发展。在伦敦城的东面伦敦港在19世纪中迅速发展,由于伦敦城内的泰晤士河流域已无法接纳贸易的规模,因此建造许多新的港区。由于铁路和伦敦地铁的到来,伦敦能够扩张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到了19世纪中叶,伦敦的人口和面积仍然在迅速增长,而伦敦城已成为大都会中的一小部分。

19至20世纪

1894年,英国政府设立“伦敦市与郡合并事宜皇家委员会英语Royal Commission on the Amalgamation of the City and County of London”,研究将伦敦市与四周的伦敦郡(1889年成立)合并,但由于西敏中央政府轮替此建议没有实施。因此,伦敦市虽然地处伦敦都市以内,并且之前之后英国屡次改革地方政府结构,但伦敦市作为政体仍被保留下来。为了反映伦敦市的政治地位,伦敦市自为一个下议院选区,在1832年改革前的英国下议院英语Unreformed House of Commons中选举四名议员,在《1832年人民代表法令》的改革中仍然保留,但在《1885年议席分配法令英语Redistribution of Seats Act 1885》中减少为两名。伦敦市作为独立下议院选区的历史在《1948年人民代表法令英语Representation of the People Act 1948》实行后结束,此后伦敦市地界属伦敦及西敏两市选区,在该选区中人口和面积都属少数部分。

 
圣保罗座堂,1896年

19世纪,随著伦敦市民开始往郊区迁徙,伦敦城的人口开始快速减少,并在20世纪大大多数时期维持此趋势。许多居住用房屋被拆除,改建办公楼。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伦敦城和伦敦其他地方以及其他英国城市一样,受到大规模的、破坏极大的炸弹空袭,特别是伦敦大轰炸。虽然圣保罗座堂幸免于难,但伦敦市的大片区域没有躲过轰炸,其中1940年12月的一次特别猛烈的空袭导致烽火爆,被称为“第二次伦敦大火英语Second Great Fire of London”。

战后的数十年间有过一套大型重建计划,一些部分(例如巴比肯计划较大的改变城市环境。历史环境被摧毁的地方在战后得以建造现代的大型开发项目,而在在轰炸破坏影响较小的地方伦敦城则保留较古老的小型建筑风格。城里的道路网大致保留中世纪的格局,小部受到改变,等近年又有消除战后现代主义改变、回复过去格局的趋势,例如在主祷文广场的改建项目。

20世纪70年代,伦敦城开始建造高层办公楼,其中包括600英尺(180米)高、47层的国民西敏大厦,这是英国的第一座摩天大楼。近年来,办公空间的建设愈发兴旺,特别是在城区的中、北和东部,建成的摩天大楼包括圣玛莉艾克斯30号大楼(“小黄瓜”)、宽门大厦利德贺大楼(“起司刨”)、芬乔奇街20号(“对讲机”)及伦敦市的最高建筑苍鹭大厦,在建的摩天大楼则包括主教门22号

城中现在的主要居民区域是巴比肯屋村,建于1965年至1976年之间。伦敦博物馆和伦敦市法团提供的一些其他公共服务设施也在屋村内。

政治

 
市政厅(Guildhall)是伦敦市的仪式和行政中心
 
市长官邸(Mansion House)是伦敦市市长的官邸
 
前伦敦市市长约翰·史达德英语John Stuttard在2006年的伦敦市长巡游上

伦敦市具有特殊的政治地位,这是由于它自从盎格鲁-撒克逊时代一直保留的独立建制,以及它与君主之间独一无二的特殊关系所造成的。历史上,伦敦市的政治制度在英国城市中并不罕见,但(不同于其他城市)它没有受《1835年市议会组织法令》影响,并在此后的改革中基本没有改变。

伦敦市由伦敦市法团管理,法团的首长是伦敦市长大人(不同于近年设立的“伦敦市长”职位)。法团负有各种职责,且在伦敦市地界之外拥有土地。和其他英格兰地方政府不同,伦敦市法团有两个市议会机构:(现在基本仅具仪式性质的)参事会英语Court of Aldermen(Court of Aldermen)和庶民会议(Court of Common Council)。参事会代表各坊(ward),每一坊无论大小选举一名参事(Alderman)。法团的首席行政官员担任古老的“伦敦镇主簿英语Town Clerk of London职位。

伦敦市同时是名誉郡,设以市长为首的郡尉代任专员(Commission of Lieutenancy)代替通常郡的郡尉(Lord-Lieutenant),并设两名郡长英语Sheriffs of the City of London(Sheriff)代替通常郡的郡长英语High Sheriff(High Sheriff)。“郡长”是由各同业公会(Livery Companie)任命的半司法性质的官员,而伦敦的同业公会则是古已有之的政治制度,原宗旨是代表和保护各行业。各同业公会的高级成员称为“同业公会会员英语Liveryman”(Liverymen),由这些会员组成的庶民大堂会议(Common Hall)选举市长、郡长和某些其它职位。

伦敦市由25个(Ward)组成。“坊”的建制是中世纪行政制度的遗存,是由城市内很小的地方区域形成的自治单位。[29]“坊”可以说是选区或政治区划,也可以说是仪式、地理和行政性质单位,或者可以说是市的区划。每一坊产生一名参事(Alderman)。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30]参事是终身职位,但现在每六年会举行参事选举。每一坊有一名执事(Beadle),这一古老职位现在基本仅具仪式性功能,其主要职责是组织一年一度选举人、民意代表以及官员参加的坊民会议英语Wardmote(Wardmote)。[31]在坊民会议上,参事会任命下一年的一个或多个代理参事。每一坊还有一个坊民会所(Ward Club),其功能类似其他地方的居民协会英语Residents' association[32]

坊是自古就有的,在法律追溯的年代英语time immemorial中,坊的数量有过三次增减:

 
19世纪末时的各坊分布图
 
2003年以来的各坊分布图

1994年伦敦市的辖区界线进行修改,此后市内的工商选票机制又进行改革,因此在2003年对各坊的辖区和选举代表配额都进行较大的修改。2010年各坊的边界又经审查并有修改,但幅度没有2003年的大,新的划界从2013年开始实施。边界审查由法团的资深官员和奥卑利的资深法官主持。[35]对坊区的修改旨在避免选举比例失衡英语malapportionment。伦敦市的坊区审查机制也是在英国独一无二的:其他地方的所有选区或坊区英语Wards and electoral divisions of the United Kingdom都是每8至12年由英国选举委员会或地方政府划界委员会定期审查的。历史上,各坊与特定的教堂、同业公会会所和其他历史建筑有关联:例如贝纳德堡和圣保罗座堂、桥坊和伦敦桥等,但2003年的划界修改后失去一部分这些历史性关系。

每一坊选举一名参事参加伦敦市法团的参事会英语Court of Aldermen、数名庶民代表(Commoners)(等于其它地方的市议员)参加法团的庶民会议(Court of Common Council)。选民须具有自由市民英语Freeman of the City of London身份方可有被选举权。每一坊选举的庶民代表人数由两名到十名不等,取决于该坊的选民人数。2003年的边界审查后,决定四个居民较多的坊(波特索肯英语Portsoken昆希斯英语Queenhithe奥尔德斯盖特英语Aldersgate克里普尔盖特英语Cripplegate)应选举产生100名庶民代表中的20名,而其他的主要为工商业的坊则选举产生80名。2003年和2013年的划界修改增强这四个坊的居民区性质。

人口普查数据中,在伦敦市辖境定义八个坊区,其面积和人口不等。这些人口普查使用的坊区不时修改,其中的四个囊括“平方英里”的67%面积和86%的人口。这四个坊区都是根据四个行政坊命名和定义的:

人口普查”坊区“中与法律定义的坊大约吻合者:[36]
人口普查坊区 伦敦市面积% 居民人口 建成土地:商用% 居民用%
克里普尔盖特[巴比肯社区东半部] 10.0% 2,782 79% 21%
奥尔德斯盖特[巴比肯社区西半部] 4.5% 1,465 81% 19%
外法灵登[及贝纳德堡大部] 22.1% 1,099 90% 10%
波特索肯[包括阿尔德门地铁站] 6.6% 985 86% 14%

选举

伦敦市有独特的选举制度。伦敦市的选民大多数是位于城内的工商企业和其他机构。各坊的选民人数非常不均匀。选举时,城内的企业和居民都有投票权。

1835年市议会组织法令》没有对伦敦市法团进行改革,因为当时它的选举基础已比全国其他区市都要广泛。此后,伦敦市法团通过自身立法规定市民不须成为同业公会会员即可获得自由市民资格,因此更加扩展了选举基础。伦敦市在1801年时人口约为130,000,但随著它向中心商务区的发展,在二战后人口一度跌至5,000,[37]现在主要由于巴比肯屋村的建设回升到约9,000。而2009年时的工商业票数则为约24,000,远大于居民选民数。[38]由于伦敦市法团没有受到此后的屡次地方政府改革立法影响,因此它的选举制度比起其它地方愈发特别。在区市选举中独一无二的是,伦敦市的竞选人基本仍由无党派独立人士占多数。

英国其他地方政府议会选举中的工商业或“非居民选票英语non-residential vote”被《1969年人民代表法令》取消,但在伦敦市得以保留。历届英国政府保留这一工商业代表机制的理由是伦敦城“主要是做生意的地方”。[39]伦敦市有约330,000非居民构成白天人口,是大多数地方政府服务的使用者,远超出居民人数(2011年时约为7,000人)。反之,保留工商业选票的反对者则认为这一机制使伦敦市产生机构性惯性(是改革的阻力)。[40]

《2002年伦敦市(坊选举)法令》(国会通过的非公共法令)[41]改革伦敦市的选举制度,大幅增加工商业选举基础范围,使得更多的企业得到代表。根据新的制度,非居民选民从16,000人翻一番到32,000人。之前没有选票的企业(和其他机构)和以前可以提名选举人的企业一样得以提名选举人,所有机构都必须以具代表性的方法选择选举人。雇佣少于10人的企业可以任命一名选举人,雇佣10到50人的可以每5名雇员任命一名选举人,雇佣50人以上的可以任命10名选举人,超出50名的每五名雇员额外任命一名选举人。此法令同时也消除一些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没有更改的特殊点。

圣殿

圣殿区域包括内殿中殿,是两个自由地英语Liberty (division)。自由地是旧时的一种区划,现在很少保存下来。他们是非教区区域英语Extra-parochial area(不属于任一宗教或民政教区)。[42]两区历史上不受伦敦市法团管制,[43]并且现在管理两地的内殿、中殿两所律师学院也在大多数情况下仍被视为地方政府,[44]而在宗教上两地也处在伦敦主教英语Bisohp of London宗教管辖权英语Ecclesiastical jurisdiction之外。两地在伦敦市的辖境内并属于伦敦市的自由地,但可以视为独立的飞地。两地同属于外法令顿坊。

其他职能

 
利德贺市场是位于恩典堂街石灰街之间的历史性市场

在市内,伦敦市法团拥有并运营史密斯菲尔德市场利德贺市场。在其辖境之外,它也拥有地产,包括在大伦敦各处及周边的开阔地英语List of parks and open spaces managed by the City of London Corporation(包括公园、森林和公地),其中包括艾坪森林的大部和汉普斯特德荒野。此外,与伦敦市有著紧密联系的光荣的爱尔兰协会英语The Honourable The Irish Society北爱尔兰也拥有许多公共土地。伦敦市法团拥有位于伦敦市辖境外、毗邻的塔村区旧斯皮塔佛德市场比令士门鱼市场英语Billingsgate Fish Market。伦敦市还拥有英格兰及威尔士的中央刑事法庭奥卑利,这一法庭原为伦敦市及米德塞克斯届审法庭,现在伦敦市仍旧负责其部分运营经费,作为对国家的馈赠。

伦敦市拥有独立的警察部队伦敦市警察,市法团的庶民会议(主要的市议会)是伦敦市的警务负责机构英语police authority[45]而大伦敦其他地区的警务则由总部在新苏格兰场都会警察队伍负责。

伦敦市内有一座医院,圣巴多罗买医院,也称为“巴特”(Barts)。巴特医院建于1123年,位于史密斯菲尔德,90年代就继续使用此医院曾有质疑,现在正在进行改建工程。

伦敦市是英国规模第三大的艺术资助机构。市法团监管巴比肯艺术中心并资助其他的重要表演艺术团体。

市法团负责伦敦港卫生局(The London Port Health Authority)。伦敦港卫生局负责泰晤士河潮汐段的港务卫生事务,其中包括各个海港以及伦敦城市机场[46]市法团还监督桥屋信托英语Bridge House Estates的运作。桥屋信托负责维护伦敦桥黑衣修士桥南华克桥塔桥千禧桥。因此,虽然塔桥的两端都不在伦敦市界内,却悬挂伦敦市旗[47]

伦敦市的边界

历史上,伦敦市的规模被周边的防卫城池--伦敦城墙限制。伦敦城墙由罗马人在公元二世纪修建,用来保卫他们的战略港口城市。但随著市辖境的稍许扩张,现在的伦敦市边界并不和旧城墙吻合。中世纪时代中,伦敦市的边界曾向西扩张,越过早期居民点的西界弗利特河、沿着弗利特街圣殿关。伦敦市也在其他方向扩展至原城墙外位于霍本、奥德斯门、主教门和阿尔德门等処的称为“城关”的关卡。这些都是入城的重要通道,因此控制这些入口对伦敦市维持对特定行业的特权起到重要作用。

 
圣殿关的圣殿闩碑是伦敦市与西敏市之间的界碑

城墙大部已消失,但小部分仍可见。在伦敦博物馆附近的一段城墙在1940年12月29日的伦敦大轰炸高潮中的一次轰炸中,由于炸弹摧毁附近的房屋而重见天日。此外,在伦敦墙圣艾菲吉教堂英语St Alphage London Wall附近有一段城墙,在伦敦塔附近也有两段。而历史上的界河弗利特河在1666年的大火后改建为运河,此后逐段被掩盖,自18世纪起成为伦敦的“失踪的河川英语Subterranean rivers of London”之一,现在是地下的泄洪渠。

伦敦城的传统边界线直到1994年4月1日才受到少许改变,城界往西、北、东稍许拓展,从毗邻的西敏市卡姆登伊斯灵顿哈克尼塔村各区划入稍许地界。这些更改的主要目的是厘清由于城市地理的改变而已过时的边界界线。在此过程中也有少许伦敦城的辖境划入其他区,但总体来说城界有所增加(城界面积从1.05平方英里增加到1.12平方英里)。其中最重要的是此次划境将当时新开发的宽门区域英语Broadgate全部划入城界。[48]

城区以南、隔泰晤士河相望的南华克在1550年至1899年之间曾属城界,划为“外桥坊”(Ward of Bridge Without)。这一归属与皇家将此处的“赋税庄园英语Guildable Manor”授予伦敦市有关。随著伦敦跨都市的政府职能伸入附近地区,伦敦市在此区域的行政职责实际上在维多利亚时代中叶就已消失。现在南华克是大伦敦南华克区的一部分。此外,城东的伦敦塔一直在伦敦市的辖境之外,而属于塔村区

纹章、格言、市旗

 
饰于鞍褥上的伦敦市纹章(摄于2011年市长迅游时,皇家司法院外)

伦敦市法团拥有大纹章英语achievement (heraldry)级别的纹章,其组成部分包括饰有纹徽的盾章、位于盾章上方的头盔上的胄徽英语crest (heraldry)、两旁的护盾兽英语supporters,以及盾章下方卷轴上的格言。[49][50][51]

这一纹章在纹章院有“古老记录英语time immemorial”。纹章是银色盾章,上饰有红色十字,第一个四分格中有一把竖立的红色剑。这一纹徽结合英格兰和伦敦市的两位主保圣人的标志:圣佐治十字及象征圣保罗殉教的标志。[50][51]红剑常被误认为是象征伦敦市长沃尔沃斯杀死农民大起义领袖瓦特·泰勒时用的短刀,但实际上纹章在泰勒被杀前数月就已开始使用,说剑的图案代表沃尔沃斯的短刀的说法则要到17世纪晚期才出现。[50][52][53][54]

伦敦市的拉丁语格言是“Domine dirige nos”,意思是“主,引领我们”。有迹象显示此格言在17世纪开始使用,最早记录的使用是在1633年。[51][53]

伦敦市的市旗是以市法团盾徽上的纹徽为图案的纹徽旗英语banner of arms

地理

伦敦市在英格兰名誉郡中论面积和人口都是最小的郡,论人口密度则排名第四。在英格兰的326个区中,伦敦市的人口是第二少的(最少的是锡利群岛),面积则是最小的。它也是英格兰的各中人口最少的(在全英国则有两个威尔士的市人口更少)。

城区的高度从最低的海平面(泰晤士河畔)到最高的海拔21.6米(71英尺)(在霍本高街(High Holborn)和法院巷转角)不等。[55]历史城区中有两个山丘,规模很小但具历史意义:城西的卢德门丘(Ludgate Hill)和城东的谷丘(Cornhill)。两丘之间流淌著华尔溪英语River_Walbrook,现今在地下流淌的伦敦“消失的河流”之一(附近的弗利特河也是一条地下河)。

人口

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801 130,117—    
1811 122,924−5.5%
1821 127,040+3.3%
1831 125,353−1.3%
1841 127,514+1.7%
1851 132,734+4.1%
1861 108,078−18.6%
1871 83,421−22.8%
1881 58,764−29.6%
1891 43,882−25.3%
1901 32,649−25.6%
1911 24,292−25.6%
1921 19,564−19.5%
1931 15,758−19.5%
194110,920−30.7%
1951 7,568−30.7%
1961 5,718−24.4%
1971 4,325−24.4%
1981 4,603+6.4%
1991 3,861−16.1%
2001 7,186+86.1%
2011 7,375+2.6%
2021 8,600+16.6%
来源: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56]

英国国家统计署统计,2011年时伦敦市的人口是7,375人,[1]2001年上一次人口普查时的人口数略有增加,[57]统计署估计2016年中的人口是9,401人。2001年人口普查时的居民民族组成是:84.6% 白人,6.8%南亚裔,2.6%黑人,2.3%混血人,2.0%华人以及1.7%“其他民族”。[57]右列的是自1801年以来的人口数量变迁(根据10年一度的人口普查数据)。19实际上半叶伦敦市的人口大约维持在120,000至140,000人口,但在1851至1991年之间持续大幅下降,直到1991年至2001之间又有小幅增长。这一时间段中伦敦城衹有1994年有显著的边界改变。

伦敦市的全职工作人口的每周毛收入比大伦敦及大不列颠岛(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总体要高许多:伦敦市的中位收入是£773.30,大伦敦是£598.60,大不列颠是£491.00。[58]男女两性之间的收入有较大的差别:男性是£1,085.90,女性£653.50。[58]2001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伦敦市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各区中有特殊性质:[57]伦敦市的人口增长比例、一人户型、学位或更高级别的学历、以及拥挤程度都是最高的;[57]拥有小汽车或面包车、坐汽车上班、已婚夫妇户型比例、以及每户平均人口(1.58人)都是最低的。[57]此外,它还是大伦敦地区中无宗教信仰人口和就业人口最高的区。[57]

特殊地位

伦敦市由一个非常特殊的自治团体“伦敦市法团”(City of London Corporation)管理。该市的座右铭Domine dirige nos”在拉丁文中意指“主,引领我们”。

虽然伦敦市是大伦敦区的一部分,且参与大伦敦议会和大伦敦市长的选举,但在一些方面仍保持它的特殊独立地位。例如:代表君王象征性监督大伦敦的大伦敦郡尉的辖区包括整个大伦敦但不包括伦敦市;伦敦市的警务由独立的伦敦市警察(City of London Police)负责,而大伦敦其他地区则由伦敦都市警察(Metropolitan Police Service)负责。

作为仪式上的郡级单位,伦敦市有独立于大伦敦的郡尉设置,但根据传统伦敦市郡尉不是一人专任,而是由委员会代任。伦敦市市长是郡尉代任专员之首。

管辖整个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中央刑事法院位于伦敦市境内。历史上中央刑事法院最早是伦敦市市长的公堂,后来才由英国政府为了维持司法公正而将辖区扩展至整个英格兰和威尔士。因此至今中央刑事法院驻地奥卑利的产权仍为伦敦市法团所有,并且整个法院的运作都由伦敦市法团出资并管理。

地标

历史建筑

大轰炸和二战后的重建,意味着尽管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完整的历史建筑却比人们预期的要少。尽管如此,仍有许多(主要是维多利亚时代和爱德华时代)的精美建筑,典型的是历史主义建筑和新古典主义风格。这些建筑包括伦敦大火纪念碑圣保罗座堂市政厅皇家交易所、约翰逊博士之家(Dr. Johnson's House)、市长勋爵官邸和众多教堂,许多都是由克里斯多佛·雷恩爵士设计,他还设计了圣保罗座堂。圣殿区域曾遭受严重轰炸,幸存建筑包括王座步道2号(2 King's Bench Walk)和亨利王子的房间,该地区已基本上重建为其历史形态。另一个被炸弹破坏的地方已修复的例子是霍尔本(Holborn)的斯台普酒店(Staple Inn)。罗马伦敦城墙还存在一小段,例如在伦敦塔附近和巴比肯地区。二十世纪的登录建筑有布拉肯大厦(Bracken House),这是该国二战后第一个受到法定保护的建筑,以及整个巴比肯屋村和金巷屋村(Golden Lane Estate)。

伦敦塔不在伦敦城内,但却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将游客带到伦敦城东南部。其他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标性建筑包括英格兰银行、奥卑利、海关大楼、史密斯菲尔德市场利德贺市场圣巴多罗买医院。值得注意的当代建筑包括劳埃德大厦等许多现代高层建筑。

 
英格兰银行(左)和皇家交易所(中)是伦敦金融城众多重要建筑中的两座。

高层建筑

 
2021年伦敦城天际线,包括芬乔奇街20号利德贺大楼圣玛莉艾克斯30号大楼和伦敦城最高建筑主教门22号,左下角为伦敦桥

参见:伦敦最高建筑列表 伦敦城的高层建筑和摩天大楼越来越多,主要由金融行业使用。几乎所有高层建筑都位于伦敦城的金融中心,主教门利德贺街芬丘奇街的东侧。北部有一个较小的建筑群,包括巴比肯屋村的三座高层住宅楼和Citypoint商业楼。2007年,高100米(328英尺)的Drapers'Gardens大楼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较矮的塔楼。

伦敦城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有:

排名 名称 完成 图片 建筑师 用途 屋顶高度 楼层 位置
英尺
1 主教门22号 2020   PLP Architects 办公 278 912 62 主教门22号
2 苍鹭大厦 2010   KPF建筑事务所 办公 230 754 46 主教门110号
3 利德贺大楼 2014   RSHP 办公 225 737 48 利德贺街122号
4 主教门8号 2022   WilkinsonEyre 办公 204 669 51 主教门8号
5 手术刀大楼 2018   KPF建筑事务所 办公 190 630 39 Lime Street52号
6 42大厦 1980   理查德·塞弗特 办公 183 600 47 Old Broad Street25号
7 圣玛莉艾克斯30号大楼 2003   福斯特建筑事务所 办公 180 590 40 圣玛莉艾克斯30号
8 主教门100号 2019   Allies and Morrison 办公 172 563 40 主教门100号
9 宽门大厦 2008   SOM建筑设计事务所 办公 164 538 35 主教门201号
10 芬乔奇街20号 2014   Rafael Viñoly 办公 160 525 37 芬乔奇街20号
11 利德贺街40号 2022   Make Architects 办公 154 505 34 利德贺街40号
12 主教门广场1号 2020   MSMR 酒店 135 443 44 主教门150号
13 Citypoint[A] 1967   F. Milton Cashmore and H. N. W. Grosvenor[59] 办公 127 417 36 1 Ropemaker Street
14 威利斯大楼 2007   Foster and Partners Office 125 410 26 Lime Street51号
=15 克伦威尔大厦 1973   Chamberlin, Powell and Bon 住宅 123 404 42 巴比肯屋村
=15 劳德代尔大厦 1974   Chamberlin, Powell and Bon 住宅 123 404 42 巴比肯屋村
=15 莎士比亚大厦 1976   Chamberlin, Powell and Bon 住宅 123 404 42 巴比肯屋村
18 St. Helen's 1969   GMW Architects 办公 118 387 28 1 Undershaft
19 The Heron 2013   David Walker Architects 住宅 112 367 35 Milton Court
20 圣保罗座堂 1710   克里斯多佛·雷恩 主教座堂 111 365 n/a Ludgate Hill
21 Chapter Spitalfields 2009   Thomas Bennett 学生 105 344 34 100 Middlesex Street
22 主教门99号 1976   GMW Architects 办公 104 340 26 主教门99号
23 One Angel Court 2017   Fletcher Priest 办公 101 331 24 1 Angel Court
24 证券交易大厦 1970   Richard Llewelyn-Davies, Baron Llewelyn-Davies, Weeks, Forestier-Walker and Bar 办公 100 328 27 125 Old Broad Street
时间线

该市最高建筑的时间线如下:

名称
年份
屋顶高度(米)
屋顶高度(英尺)
楼层
主教门22号 2019年至今 278 912 62
苍鹭大厦 2010–2019 230 754 46
42大厦 1980–2010 183 600 47
Citypoint 1967–1980 122 400 35
圣保罗座堂 1710–1967 111 365 n/a
圣玛丽勒波教堂 1683–1710 72 236 n/a
伦敦大火纪念碑 1677–1683 62 202 n/a
旧圣保罗座堂 1310–1677 150 493 n/a

相关条目

注解

  1. ^ CityPoint was originally completed in 1967 and named Britannic House standing at 122 m tall, but was refurbished in 2000 and increased to 127 m in height.

参考文献

  1. ^ 1.0 1.1 Template:English district population citation
  2. ^ 2011 Census: Ethnic group, local authorities in England and Wal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2012). 关于2011年人口普查中对各种族的定义,请见“英国的种族分类英语Classification of ethnicity in the United Kingdom”条目。
  3. ^ 林献堂(1956年;2015年单独发行)《林献堂环球游记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伦敦市”
  4. ^ 梁启超, 张品兴, 杨钢, 王相宜(1999年)《梁启超全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770页
  5. ^ 霍尔特(著)(1994年)、毕竞悦、李红梅、苗文龙(译)《大宪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6. ^ BBC (2015) 大宪章遗产(二):兰尼美德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BBC中文网
  7. ^ 余坚(1971年)《比较政府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卷一,31页
  8. ^ 辛德雷(著)、梁覃庆、陈宇、熊秀莹(译)(2014年)《伦敦古今叫卖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译言协力
  9. ^ 霍姆斯(著)、邹颐、那妹、王萌(译)(2014年)《伦敦底层社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译言协力,注9
  10. ^ 倫敦金融城外語排行 中文地位大幅上升. BBC中文网. 2014-03-24 [2014-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7). 
  11. ^ 倫敦金融城市長期盼與台灣強化金融關係 - 其他新聞 - GOV.UK. [2016-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2). 
  12. ^ Beckett, J V. City status in the British Isles, 1830–2002. Historical urban studies. Aldershot: Ashgate. 2005: 12. ISBN 0-7546-5067-7. 
  13. ^ City of London Resident Population Census 2001 (PDF). Corporation of London. 2005-07 [2020-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2. 
  14. ^ City of London still tops finance league. This is Money. 2011-03-25 [2011-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2). 
  15. ^ City of London Corporation, "Promoting the City internationally > 伦敦金融城中文主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6
  16. ^ Mills, AD. Dictionary of London Place Names. Oxford. 2001. 
  17. ^ Dunton, Larkin. The World and Its People. Silver, Burdett. 1896: 24. 
  18. ^ City of London Jobs (PDF). The City of London. [2017-08-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8-25). 
  19. ^ Z/Yen Limited. The Competitive Position of London as a Global Financial Centre (PDF). CityOfLondon.gov.uk. November 2005 [2006-09-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11-07). 
  20. ^ City of London Archaeology Society (COLAS), "London Before London: The Iron Age of London" by Jane Roberts. [2016-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1. ^ Horned Helmet at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 [2016-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16). 
  22. ^ The Mabinogion, trans. by Lady Charlotte Guest (1877), "Lludd and Llevelys", p. 466. [2016-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2). 
  23. ^ 存档副本. [2016-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09). 
  24. ^ Bede. Colgrave, Bertram; Mynors, R. A. B. , 编. Ecclesiastic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eople. Oxford: Clarendon. 1969: 142–3. 
  25. ^ Asser's Life of King Alfred, ch. 83, trans. Simon Keynes and Michael Lapidge, Alfred the Great: Asser's Life of King Alfred & Other Contemporary Sources (Penguin Classics) (1984), pp. 97–8.
  26. ^ Vince, Alan, Saxon London: An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 The Archaeology of London series (1990).
  27. ^ London: The Biography, 2000, Peter Ackroyd, p. 33–35
  28. ^ Victoria County History: A history of the County of Middlesex: Vol 2 pp 15–60 paragraph 12,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2 April 2012
  29. ^ The City of London: A History. Borer, Mary Irene Cathcart: New York, D. McKay Co., 1978 ISBN 0-09-461880-1 p. 112.
  30. ^ LOCAL GOVERNMENT BILL. 国会议事记录英语Hansard. House of Commons. 13 February 1963. 第278–291卷 [2016-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副本. [2016-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4.  Michael Stewart, (L, Fulham
  31. ^ City of London Corpora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ard Motes
  32. ^ City of London Corpora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ard Boundaries, Beadles and Clubs
  33. ^ Guildhall Library Manuscripts Sec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ity of London wards
  34. ^ Bridge Ward Club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istory of the Bridge wards
  35. ^ Corporation of Lond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ard Boundary Review (2010)
  36. ^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2011 Census Key Statistic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7. ^ 存档副本. [2016-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24). 
  38. ^ René Lavanchy. Labour runs in City of London poll against ‘get-rich’ bankers. Tribune. 2009-02-12 [2009-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2). 
  39. ^ City of London (Ward Elections) Bill (By Order) - Second Reading. 国会议事记录英语Hansard. House of Commons. 24 Feb 1999. 第482–485卷 [2016-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副本. [2016-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2. 
  40. ^ Shaxson, N. (2011). Treasure islands: Tax havens and the men who stole the world. London: The Bodley Head.
  41. ^ HMSO ''City of London (Ward Elections) Act 2002 (2002 Chapter vi)''. Opsi.gov.uk. 2011-10-21 [2011-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3). 
  42. ^ Association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日期错误] (2)[日期不符],. What place is that then? (PDF)
  43. ^ City of London (Approved Premises for Marriage) Act 199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ancient custom the Honourable Society of the Inner Temple and the Honourable Society of the Middle Temple exercise powers within the areas of the Inner Temple and the Middle Temple respectively ("the Temples") concerning (inter alia) the regulation and governance of the Temples"
  44. ^ Middle Templ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s a local authority
  45. ^ Police Reform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Act 2011. Legislation.gov.uk. 2011-10-26 [2011-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5). 
  46. ^ London Port Health Authority. [2016-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6). 
  47. ^ City of London. britishflags.net. [2011-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月23日). 
  48. ^ The City and London Borough Boundaries Order 1993. Opsi.gov.uk. 2011-07-04 [2011-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20). 
  49. ^ Briggs, Geoffrey. Civic and Corporate Heraldry: A Dictionary of Impersonal Arms of England,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 London: Heraldry Today. 1971: 240. ISBN 0-900455-21-7. 
  50. ^ 50.0 50.1 50.2 Beningfield, Thomas James. London, 1900–1964: Armorial bearings and regalia of the London County Council, the Corporation of London and the Metropolitan Boroughs. Cheltenham and London: J Burrow & Co Ltd. 1964: 21–23. 
  51. ^ 51.0 51.1 51.2 The City Arms (PDF). Corporation of London Records Office. [2011-04-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9-27). 
  52. ^ Scott-Giles, C Wilfrid. Civic Heraldry of England and Wales, 2nd edition. London: J M Dent & Sons. 1953: 245–246. 
  53. ^ 53.0 53.1 Fox-Davies, A C. The Book of Public Arms, 2. London: T C & E C Jack. 1915: 456–458. 
  54. ^ Crosley, Richard. London's Coats of Arms and the Stories They Tell. London: Robert Scott. 1928: 14–21. 
  55. ^ Ordnance Survey data
  56. ^ City of London Resident Population 2001 – Historical trends (PDF). City of London Corporation. 2005-07-01 [2013-06-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年7月31日). 
  57. ^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City of London Census 2001 profile. Census 2001. The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2010-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0). 
  58. ^ 58.0 58.1 Labour Market Profile: City of London. nomis. The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2010-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6月15日). 
  59. ^ CityPoint – Britannic House. Mimoa. [22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4 February 2018).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