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礼
《三礼》,即《仪礼》、《周礼》和《礼记》。此名称始于东汉郑玄[1]。
在西汉初年“礼经”原本是对《仪礼》的专称,东汉郑玄把《仪礼》、《礼记》、《周礼》列为《三礼》,并对《三礼》进行注解,撰有《三礼注》,唐代时“《礼经》”为《小戴礼记》,后人才逐渐称《礼经》为《三礼》[2]。
礼经向来难读,其语言古奥,文辞简略,素以难治著称,[3]例如礼经中的许多宫室的建筑结构、尺度等往往未曾涉及,且“历代屡更,渐非其旧”,以致于读礼之时,想像天子及诸侯之宫室,往往形成空中楼阁。
乾隆初年下诏开三礼馆,以为“《礼记》一书,尚未修纂。又《仪礼》、《周礼》二经,学者以无关科举,多未寓目。”随著清廷异族统治秩序的渐趋稳固,加强礼制建设成为迫切之举,至乾隆十九年(1754)《三礼义疏》定本刊刻,前后历时十九年,堪称一时盛举。
参考资料
- ^ 最早《尚书·舜典》已有三礼之名:“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汉代孔安国注:“三礼,天地人之礼。”,《隋书·礼仪志一》:“唐、虞之时,祭天之属为天礼,祭地之属为地礼,祭宗庙之属为人礼。故书云命伯夷典朕三礼。”
- ^ 皮锡瑞《经学通论》述:“三礼之名,起于汉末,在汉初但曰礼而已,汉所谓礼,即今十七篇之仪礼,而汉不名仪礼,专主经言,则曰礼经,合记而言,则曰礼记,许慎、卢植所称礼记,皆即仪礼与篇中之记,非今四十九篇之礼记也,其后礼记之名,为四十九篇之所夺,乃以十七篇之礼经,别称仪礼,又以周官经为周礼,合称三礼,盖以郑君并注三书,后世盛行郑注,于是三书有三礼之名。”
- ^ 黄侃《礼学略说》提及: “礼学所以难治,其故可约说也:一曰,古书残缺;一曰,古制茫昧;一曰,古文简奥;一曰,异说纷纭。”
延伸阅读
[编]